APP下载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新探索

2022-02-28郝翠伶

新农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权制度探索改革

摘要:2020年初,晋中市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启动了“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主要针对集体资产管理不善、制度改革机制不畅、集体经济配置不优等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

关键词:产权制度;改革;探索

晋商故里,春潮涌动。2020年初,晋中市启动了“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笔者作为亲历的基层工作者,对这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新探索从实施背景、思路对策、战术谋划三方面做了思考。

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日益突出的问题,2014年10月28日,由农业部在其官方网站刊登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专访文章而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6年12月《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对推动改革作出了总体安排。5年来,先后开展了五批改革试点,现已全面推开,全国各地基于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涌现出许多典型案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山西省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发了一池春水。但改革越深入,難度越大、要求越高。我工作在乡镇,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过程中的困难深有体会,集体资产管理不善、制度改革机制不畅、集体经济配置不优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农村情况千差万别,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搞好制度设计,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晋中市也在积极探索寻找适合本地发展的“五地一产”入市改革。

2.1 集成推进农村集体资源融合

在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中,土地位列首位。而农村的土地、资本等市场化配置水平低,将农村闲置低效的“五地一产”资源的全量化、集成化、项目化入市,通过集体资源的融合探索,是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有效途径。

把集体非承包耕地、集体林地、集体“四荒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资产,这些农村的碎片化资源挖出来、拎上来、统起来,打破五种地、村与村之间的界限。系统布局整体改革,用工业化、商业化的思路搞农业,通过城乡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土地流转、权属置换以及依法依规处置无序承包等途径,依托集成的资源、集成的平台集中连片开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集成效应,招商引资。

2.2 精准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小,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能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关键在于土地等财产要素能否被充分激活和流动起来。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作为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五地一产”入市冲破了农村非市场的最后一块壁垒,深化市场化改革,采取市场化的配置机制,支持集体资源资产进入市场交易,让资源资产在流动中实现价值最大化。扩大高水平开放,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对参与的市场主体一律开放,推进更多工商资本、科技、人才等“上山下乡”,以实质性项目带动农业农村资源实现由“净流失”向“大回流”的革命性转变,盘活集体资源资产。

2.3 用心强化入市改革落到实处

改革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各县是“一线总指挥”,乡村基层是“前沿作战员”,涉农部门、公检法司、宣传机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全力保障。针对政策项目分散在职能部门、土地资源分散在农民手中等问题,通过党政引领、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等方式,整合政策、项目、资金、资源,集中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倾斜,切实找到上级政策与各地实际的结合点、各项涉农政策之间的联结点,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改革按核准、确权、规范、入市、分配五步科学推进。

3.1 摸底确权精确化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数,通过“一图三表”,上压下挤,摸清底数。既要捋清楚存量、种类、分布、使用者、价值收益,更要确权登记,这是搞好改革的关键。在查清核准的基础上,按照“五地一产”分别建立管理台账,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后,将台账数据纳入农谷大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共享。把存量数据和存在问题亮出来,以问题的清底倒逼改革的彻底。

3.2 规范合同严格化

这是改革的难点,乡村两级干部要敢于直面矛盾,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合同要对土地四至、流转方式、期限、面积、用途、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合同期满相关设施处理移交、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作出约定,通过完善、整合、退出、废止等举措来规范合同。

3.3 入市改革市场化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畅通要素流动渠道。谋划产业,解决好“干什么”的问题。围绕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为工商资本介入提供服务。明确主体,解决好“谁来干”的问题。入市不单单是资源资产交易或买卖,要根据市场和实际,采取承包、租赁、托管、流转、抵押、入股、互换等多种形式,在年限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上限管理,在用途上只要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都允许使用,对参与的市场主体一律放开,持续推进项目入市。乡村产权交易平台要真正运转起来、推动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县乡农村事务管理中心要优化服务“流程图”,用看得见的前景、优越的环境、可行的模式、稳定的回报,吸引社会资本。同时,建立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引入第三方对集体资源资产评估,撬动银行资本参与改革。

3.4 收益分配合理化

入市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经营获得的收益,纳入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内核算和村务公开内容,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增加集体积累、集体福利和公益事业。对集体经济组织内的股民股权分红,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

作者简介:郝翠伶(1980-),大学本科,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产权制度探索改革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改革之路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改革备忘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改革创新(二)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