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弄潮:看古人玩转冲浪

2022-02-28可乐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弄潮儿弄潮观潮

可乐

农历八月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钱塘江水受到一年之中最大的引潮力,这就形成了一道自然奇观——钱塘江大潮。

钱江潮水汹涌来袭时,一群披散头发的吴越男儿打着赤膊,手举旗盖,迎着巨浪嬉戏,展示高超的水上技艺。那时,这项勇敢者的运动被称为弄潮,也称弄水。

简单地说,弄潮就是没有踏板的冲浪运动,在潮头踏浪戏水。很多看过现代冲浪运动的人,都被冲浪者的勇气和技巧折服,感慨不已。可如果你了解到古人弄潮时的勇猛,或许你更会为他们的技艺和胆识惊叹。今天我们称走在时代前列、敢想敢干的人为“弄潮儿”,这个词最早便是出自弄潮这项运动。

溯涛触浪,谓之弄潮

钱塘弄潮最早发端于祭祀潮神。那时,住在钱塘江边的民众面对屡屡毁于潮水之下的堤坝,认为钱塘江中一定隐藏着一股神秘力量,它驾驭着钱塘江的潮漲潮落。于是他们修建庙宇,并借助巫术祭潮,乞求神灵庇佑。

祭潮时,为显示自己拥有上天授予的神力,巫师会在祭祀仪式上表演一些惊险动作。弄潮也是循着这一轨迹开始发展,通过现存图像资料,我们可以从弄潮勇士断发纹身、持旗戏水等细节中窥见弄潮与祭祀潮神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到了唐代,随着观潮活动的盛行,仅仅观潮已无法满足人们的胃口,于是惊险刺激的弄潮开始受到追捧。目前最早关于钱塘弄潮的正式记载是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每年八月十八日,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弄潮。”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钱塘潮的规律、观赏时间,还介绍了弄潮方式:一些熟谙水性的“舟人渔子”与潮水搏击,作近距离“亲密接触”。

北宋时,弄潮属于自发组织的极限运动,危险性较高,难免出现个别伤亡事件,因此杭州官方并不支持,甚至出台规定严格禁止。

宋英宗时代,杭州郡守蔡襄就发布《戒约弄潮文》:“所有今年观潮,并依常例,其军人百姓,辄敢弄潮,必行科罚。”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你们这帮人仗着水性不错,逞能求刺激,冒险玩冲浪,自以为是耍酷,实则是没有安全意识,罔顾性命。所以今年观潮,谁都不能玩冲浪,否则必定处罚。

旅游达人苏东坡被贬杭州任通判时,虽然喜欢观潮,但也觉得弄潮太过危险,他在《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中说到,“吴儿生长狎涛渊,重利轻生不自怜”,对弄潮持否定态度。

不过,作为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俗运动,官方的批判和劝阻或许能起一时作用,却阻挡不了人民群众对它的热情,弄潮运动反而越来越受欢迎。

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靖康之耻后,宋室南渡,定杭州为临时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江南更加繁华,钱塘观潮活动迎来空前热潮,南宋官方将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定为观潮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弄潮发展到顶峰。

一个叫周密的文人在《武林旧事》中记录过一场官方举办的弄潮比赛:“自龙山已下,贵邸豪民,彩幕凡二十余里,车马骈闻,几无行路。西兴一带,亦皆抓缚幕次,彩绣照江,有如铺锦。市井弄水人,有如僧儿、留住等凡百余人,皆手持十幅彩旗,踏浪争雄,直到海门迎潮……”

这次观潮盛会规格很高,规模庞大,数十万官员百姓前来观潮。那天午后,临安城的商家早早关了铺子,市民们浩浩荡荡出城,在钱塘江口列队而立。天地寂静,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没多久,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轰鸣声,一条白线将辽阔的天际拦腰截断,轰鸣声由远及近,潮水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粗,如同一道平地隆起的水墙,江水滚滚来到众人眼前时,像正在厮杀的千军万马。

好戏还在后头。此时,海塘上响起一阵清脆的锣呜,一排矫健的身影如利箭一般蹿进惊涛骇浪中。只见弄潮儿们个个披散头发,挥舞着旗盖,潮起时,他们屹立潮头,如同身骑骏马,呈现奔腾之姿;潮涌时,他们随着潮头上下起伏,腾挪转移。

在奔腾的潮水中,一些技艺超群的艺人还会跃上潮头,表演傀儡(木偶戏)、撮弄(变戏法)、百戏(杂技)等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最让人惊讶的是,有的人竟能在腾挪转移中,做到手中旗盖丝毫不被沾湿。

那时,弄潮儿也并非完全的自娱自乐,其中一些已是职业选手。“就业”标准有两个:水性好、才艺多。此外,想要参加当年弄潮活动的勇士,需提前一个月在城内树立旗帜,写上自己姓名,热爱观潮的市民可宴请自己支持的冲浪者,并凑钱作为酬劳,在观潮之日予以犒赏。

弄潮历史悠久,却只在吴越一带流行,这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弄潮运动反映出吴越人骨子里的尚武精神,他们敢于挑战,敢做狂涛巨浪中的弄潮儿,令人敬佩。

猜你喜欢

弄潮儿弄潮观潮
走出去,做出海的“弄潮儿”
雨中观潮
观潮
新GMP认证催生的洗牌潮,谁能成为新一代弄潮儿?
观潮
弄潮青春
钱塘江观潮
改革开放40年 荆楚弄潮40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冲浪弄潮 再创辉煌
新时代“弄潮儿精神”全国诗赋征集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