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行摄手记

2022-02-28程贺彬Hobin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羊城海珠骑楼

程贺彬Hobin

或许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在拿起相机记录这个城市之前,几乎没有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看过它。大学时,我远赴澳洲主修电影专业,回到国内休假时,疫情爆发,我的部分课程只能以线上的形式完成,趁着这段时间,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出去走走拍拍。一边记录,一边感受这座城市的细微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感触越来越深:很多熟悉的地方我们经常匆匆而过,但却忽略了许多温暖又美好的瞬间。

广州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特色的城市,但它从不缺少烟火气,所以在我的镜头里,它变成了一颗诱人的糖,街道上的温柔光影、素雅的建筑、路人都让它在不同时辰有着不同的味道。一座富有生命力和人情味的城市,正是我想传达给大家的羊城印象。

拍摄广州的第一组作品时,适逢新春,受疫情的影响,整座城市冷冷清清。在广州生活了20多年的我从未见过此番景象,于是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摄影,焕发人们的活力和希望。

可能与我攻读的电影专业有关系,我对光影特别敏感,一直认为光能带给人温暖,能治愈人心。光始终跟着时间走,我渐渐发现广州的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色彩。于是开始捕捉那些光影与时间,在作品里注入温暖的“光”。

橘色象征着光明、亮丽与活力。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广州就注入了温暖的橘色,朝霞让新的一天的第一眼就充满了惊喜。我登上一栋高楼,与重重高楼一起沐浴在晨光里,远远望去,有那么一两栋大厦仿佛要刺破云层,暖光就穿行在大厦间的缝隙里。我拍下这个画面,希望从清晨便开始四处奔走的人们,见到这样的朝霞后,能忘却往日的疲惫。

人們走过清晨的街道,纷纷乘上电车、巴士,通往不同的地方。我偶尔拍摄广州的交通,站台、车厢、巴士的色彩设计都给人一种轻松、明朗的幸福感。

我曾拍过的一辆巴士,它的红色车身上写有标语“车也是有生命的”;拍过电车内部的风景,黄蓝为主的侧壁、地板,四周印着卡通人物……还有广州的有轨电车,全线7.7公里,途经城市几十处风景,所以有“最美7.7公里”的美誉。当我穿行在珠江边,一辆辆有轨电车缓缓驶过,大多数车身底色为白色,点缀着广州的市花木棉花,红白色彩搭配巧妙,也凸显了城市特色。还有一些有轨电车被装饰成卡通形象,或是被描上眼睛和耳朵,成为城市中清新俏皮的风景。

此外,有轨电车的各个车站有着不同的特色。我拍过“猎德大桥南站”,车站左右两侧设有彩色的玻璃长廊,午后光线穿过玻璃再折射到站台上,斑驳成一片彩色方块,这些都是光线在城市里作的画。

记录公共交通的颜色时,才发现原来它们也是一种城市风景。那些精心的设计也许只会得到路人匆匆一瞥,但潜移默化中却能舒缓他们的心情。

午后,狭窄的巷道里有孩童玩耍的身影,偶尔驶过的摩托发出轰鸣,却无法掩盖清脆的欢声笑语。阳光从树叶或楼道的缝隙中倾泻而下,拉长了孩童的身影,铺在橙色或绿色的楼墙上。我在拍摄巷道的过程中,偶遇一栋楼房,它的中部爬满茂密的植被,远远看去就像是童话里的民居。

临近傍晚,紫红霞光蔓延到天际,路灯开始亮起,有的街道上突然显得寂静,橙色的“公路咖啡”静静停在路边。这家“流动咖啡店”有一段传奇的故事:2017年,三位伙伴在广州改装了这辆咖啡车,带着梦想行驶过4万公里的旅程。我拍下霞光中的街道与公路咖啡,想要融合浪漫与神秘的色调。

历时三个月,我不断发掘清晨、正午、午后、傍晚的羊城色彩,收藏在《羊城十二时辰》的照片合集里。当然,在每次扫街时,如果遇到难得一见的天气气象,我也会收集起来。

南方多有潮湿的天气,所以在广州拍照时遇上阴雨天的概率极大。记得有一次,原本出门时还是阳光明媚,但还没等到达拍摄地,天空就突然灰沉下来,随后下起了大雨。无奈之下,我只能逃到某个楼顶的天台餐厅躲雨。当雨势逐渐减小,已经快接近日落时分了,就在我默默叹气觉得浪费了一天时,天空中缓缓架起了双彩虹。双彩虹仿佛自带耀眼的光晕,把远处的云层也一并染上彩色,斜阳给彩虹下的大楼披上了金黄外衣,这一幕就像漫画中的场景,我赶忙用相机拍下了这难得一遇的景象。

除此之外,我还在记录广州的“四季”。每当谈到广州的节气,人们都会习惯性调侃广州只有夏天和回南天;又或者是在广州一天就能经历春夏秋冬。但实际上广州也有属于自己的四季,只不过这些变化发生在细微之处:春天越秀公园的宫粉紫荆、夏天云台花园的彩虹、秋天有轨电车旁的异木棉……我把它们按照色调和光影划分,完成了一份独属广州的“四季”图鉴。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广州,是一座新旧文化和谐共生的古城。在我的拍摄过程中,“新旧交融从不冲突”是我常有的感受。每当我走过那些街道,都能感受到古建筑与现代设计的协调感。

广州骑楼记录了这座城的岁月变迁。这种外廊建筑,楼上是民居,底层为商铺,成片的骑楼连接起一条长廊时,能够遮风挡雨,营造一种凉爽的生活环境。

恩宁路、龙津西路、第十甫、上下九步行街的骑楼相连,构成了全市最长最完整的骑楼街,其中还遍布十几处文物古迹,能够追踪到广州历史的脚印。受电影导演韦斯·安德森的影响,在拍摄骑楼时,我常常参考他的风格。讲究对称构图、高饱和度的画面色彩是他作品的一大特征,于是我也特地用对称式构图拍摄,既有单独取景某一栋骑楼,也将样式迥异的联排骑楼合并入镜。国庆期间,恩宁路两旁会插满红旗,迎着随风飘扬的旗帜,古老的西关骑楼也变得灵动飘逸起来。

这几条街道中,恩宁路是我最喜欢的拍摄地点,它有着“广州最美骑楼街”的美誉,但我喜欢拍它不仅仅是因为骑楼。这条街道位于西关老城区,带有百年的历史,文物古迹都保留了浓厚的西关气息。其中荔枝湾算是西关味最浓的地方。“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坐着荡漾的小船,品尝着极具广州风味的艇仔粥,我拍下两岸不同时代、风格的建筑,依稀能够见到上世纪的广州模样。

很多人前往荔枝湾,必定会去永庆坊附近拜访粤剧艺术博物馆。在我看来,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如诗如画的园林建筑,更体现了广州人对粤剧艺术本身的喜爱。我漫步荔枝湾时,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外围的小桥边发现了一个机位:桥底光线与水面倒影相连的画面,就像是一轮水中月。

虽然我走过恩宁路无数遍,但每次去总会有新的视角、新的发现,察觉并记录街道上的细微变化也觉得十分有趣。比如春季,恩宁路某一处红绿灯旁有一棵茂盛的树,但到了冬天,一部分树枝会被砍伐,虽然显得光禿萧瑟,但树后的建筑失去遮挡后更显端庄。在不同时间、同一个机位拍摄,会发现另一种画面和感觉。

与恩宁路紧密相连的就是上下九步行街了,漫步其中会发现楼与楼之间悬空嵌着大字广告牌,站在街道这头,往街道尽头举起相机,广告牌接连不断地往远处排开,颇有一种古典但奢华的味道。

长堤也是我常拍摄的地方。它全长两公里,曾是广州最繁华的街道,甚至称得上中国金融第一街。沿江西路是长堤最热闹的地方,也是最具有异国风情的区域。从人民桥一路沿江而下,将会经过粤海关旧址、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爱群大厦是一座典型的骑楼建筑,融合了哥特式复兴风格与岭南建筑风格,是老广州的一张时代名片。我在马路交汇的一端取景,以突显它挺拔的线条,那明静、简洁的外表丝毫不能掩盖它富贵的气质。

广州的夜在我眼里是活力十足的,从灯火通明的“小蛮腰”(广州塔)、东塔西塔到晚茶夜宵、珠江边的歌手,从两岸大楼外的灯光到万家灯火,它们交相辉映,像是在合奏一首最悦耳的夜曲……我想,也许能用“24小时不打烊的夜”来形容广州的夜晚。

常常会听到广州人口中称“河南”“河北”,其实“河”指的是珠江,而“河南”就是珠江以南的区域,反之则为“河北”,可见珠江对于广州人的重要意义。如果要拍摄广州的夜色,珠江与桥梁是必不可少的。

一座桥,两岸情,连接珠江两岸的桥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串起两岸居民情感的纽带。我热衷于拍摄夜色中的跨江九桥,从人民桥、海珠桥,到如今的海心桥……每一座都有着它独特的意义和风景,除了见证城市的发展外,它们还承载了一代代广州人的回忆。

海珠桥是广州最早城市中轴线的一部分,也是早期“羊城八景”之一。曾经有无数“老广”推着自行车走上这里开启新的一天。夜色中的海珠桥,无论是站在桥上眺望远处,还是从远处遥望桥身,都能自成一道风景。

猎德大桥贯穿南北,连接最繁华与最具生活气息的天河区和海珠区两端,它有着“珠江之贝、孕育明珠”的设计理念,所以桥塔建成了贝壳的形状,入夜后两侧的光线向外散射,点亮了这颗江中的巨型贝壳。我将桥塔、悬索和过往船只、车辆一同取景,让画面更具有流动感。

2021年6月,海心橋正式开通,它是全球跨度最大的斜拱跨江人行桥,桥身坐落在城市新中轴线上,横跨珠江又连接两岸,把广州南北轴线上的热门地标、景点串联到一起。在海心桥开通前,我有幸受邀提前上桥拍摄,通过航拍视角呈现海心桥“古琴弦动,粤曲水袖”的造型概念,同时把两岸地标(广州塔、东塔西塔)收进画面里。夜色中,灯光勾勒着桥身,我感叹桥的设计,尝试着变换视角来拍摄它:俯拍时,它就像浮在江面的琴;侧面拍摄,桥的长弧向远处延伸,没入江中,给人以巧妙的视觉美感。此外,从各个角度拍摄,还能捕捉到不同的大厦和灯光。

除了珠江与桥梁,滨江广场也值得一拍。比如位于越秀区的海珠广场,是广州第一座城市滨江广场,因位置靠近海珠石而得名。广场上矗立着广州解放纪念像,鲜红的国旗在空中飘扬。拍摄海珠广场时,无论是地砖上、纪念像中央还是楼层楼顶,都映照着颜色各异的灯光,远处大楼楼身甚至映照着烟花绽放的光影。

在广州“建党百年”主题灯光秀时,我也为珠江、跨江大桥拍过一组照片,命名为《珠江上河图》。夜空下的两岸灯火如同一幅展开的璀璨画卷,跨江九桥与新中轴线共同为城市画卷注入新活力,让我不禁想起《梦里的珠江缓缓地流》一曲中那句“带着岁月悠悠走,历尽了沧桑流经了起落……”

我想,广州的任何角落都有属于它的温暖瞬间,都有属于它的独特味道。在拍过《羊城十二时辰》《羊城四季图鉴》以及骑楼、夜景、建筑等主题后,我仍会继续游走在城市的角落,把人间烟火收进相机,用每一帧照片传递羊城印象。

猜你喜欢

羊城海珠骑楼
Learnable three-dimensional Gabor convolutional network with global affinity attention for hyperspectral image classification
Spatial and spectral filtering of tapered lasers by using tapered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grating
海珠湿地
羊城颂
羊城夜色
新海珠,新引擎,新活力!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骑楼人家
风起羊城
骑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