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终端深度应用促进“三个课堂”建设

2022-02-28周建军张华凌铭

科教新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个课堂祁阳网络课堂

周建军 张华 凌铭

当前,全世界快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拥有率、应用水平、依赖度均大幅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由1.0时代向2.0时代跨越迈进。如何将移动终端设备与现代化教学设备融合应用,让信息化教学更加便捷更加灵活多样,成为新的课题。近年来,永州大力推进“智慧教育”,笔者利用这一契机,在祁阳市试点深入探索推进教师移动终端在信息化教学上的辅助运用,让其成为“三个课堂”最好的、最简捷的、最广泛的教育教学应用工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建設移动专递课堂,资源共享更便捷

移动专递课堂就是充分发挥教学一体机、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的应用功能,通过教师移动终端设备辅助应用,实现高效、高质的教育信息化教学。课前,教师们通过移动设备查找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存储到移动终端上;课堂上,教师有效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同屏PPT、学习资料、作业等,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和投影或一体机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及时反馈,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中,教师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同屏技术,将手机微信小程序、手机制作微课以及手机app,如101教育ppt、手绘微课、作业盒子、草料二维码、初页、易企秀、小影等教育资源同屏在大屏上,还可以借助移动终端将cctalk、希沃、湖南省教育大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学习强国等平台教育资源下载、链接和同屏应用于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们运用移动终端手机进行课堂互动,实施BYOD课堂,充分发挥了移动互联教学环境的优势,利用手机资源开展教育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快捷地将优质教育资源链接课堂。让农村小规模学校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打通教育信息壁垒,促进校际资源共享,走向“小而美”“小而优”的个性化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建设名师网络课堂,辐射引领更有力

名师网络课堂就是通过教师移动终端进课堂的推广应用,共享共用全市名师工作室教育资源和全国的网络课程和平台优质资源。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全市33个名师工作室团队力量,构建县、镇、校三级网络教学名师队伍,建立多学段、多学科的网络教研联盟。名师工作室团队借助移动网络直播联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走出移动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路径,提升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不仅有效展示县域名师的优秀教育成果,还链接全国各地名优教师的互动和资源的分享。通过移动终端视频直播云技术服务,将名优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放大,助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向更平等、更便捷、更高效,更美好方向发展。

三、建设名校网络课堂,课程资源更实用

支持名优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运用手机网络热点链接和同屏电脑、一体机实施网络课堂教学,实现城乡教师移动终端同步课堂、同步教研、同步评估、同步视讯、同步录播等“五个同步”功能。确定祁阳县一中、祁阳文昌中学、祁阳七中、祁阳长虹明德小学等11所具有网络特色的名校,支持开展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各名校对接1至3所弱校,根据弱校实际需要,通过网络课堂依托教师移动终端设备的快捷链接,开展网络直播、网络课程分享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发和输送相关课程资源,满足薄弱学校对各类优质教学资源需求。

如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祁阳市11所网络特色名校积极做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通过网络课堂开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丰富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的课程内容,保证中小学生在家也能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充分利用教育云平台,在cctalk平台上开展网络公益课活动,课程开发以后,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通过移动终端或电脑自愿听课,并通过回放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

猜你喜欢

三个课堂祁阳网络课堂
再续华教使命,网络课堂传佳音
疫情背景下 网络课堂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刘文增
祁阳一中学子上央视
88岁退休教师著书研究方言熟语
我的NPC女友
高校学生党校“三个课堂”育人模式探索
有效利用“三个课堂”,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
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模式的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