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屏如面巧解疑难杂症,春风化雨浸润素养养成
2022-02-27陈阳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陈阳 | 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线上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教学在全国中小学校得以广泛开展。但同时,新的教学形式衍生出了新的问题,线上教学对中小学生素养的养成产生冲击。素养养成对于中小学生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对四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线上教学中学生常见问题以行为习惯管控较难为主,此外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和体质健康问题。根据数据统计及对学生日常外显行为的观察,不难发现线上教学形式对于学生素养养成存在诸多负面影响,包括行为习惯放纵、体质健康弱化、心理建设失衡等。面对疑难杂症,教育有时需要经历“试误”的过程,当积累一定线上教学经验,教师可以通过用好平台功能、课程指导、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预防,促进学生的素养养成。
巧借平台,助力习惯养成
由于自主意识、自律意识相对薄弱,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在线上教学期间愈加困难,学生常常出现的问题有:生活作息不规律、课堂发言混乱、课后作业不规范、沉迷电子产品等。面对诸多方面的担忧和困扰,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线上授课平台的功能,推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和维持。
一是“叫醒服务”。线上教学期间,学生迟到的现象有所增多,虽有完善的回看系统,但往往干预滞后。因此,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提醒,在授课前预留10分钟左右,引导学生开展直播签到、做放松操、准备学习工具、开口诵读打卡等一系列任务,调适至最佳上课状态。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可以对学生做积极的思想引导,保证学生准备充分,唤醒其积极的情绪。在后台系统中,教师也可以第一时间获悉学生的到位情况,及时联系学生、家长,保证正常授课。
二是互动功能。线上教学期间,常出现学生开着直播,却神游天外或做其他事的现象。这本质上是线上授课透明性不足、互动感不强导致的。教师可以巧用连麦互动、点名互动、答题互动等平台功能,来创设真实的课堂情境感。学生可以在上课期间分享学习笔记、讨论课堂问题、和同学分享观点、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是监察功能。线上教学中,学校、教师的监察和控管尤为重要。教师需要通过后台及时查看每节课的学生学习人数及学习时长,及时解决问题。针对不文明、不规范的发言需要给予“禁言套餐”并跟进教育。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定期巡课,监察学生的出勤、听课状态以及教师的授课内容,及时向授课教师反馈课堂改进的建议。
四是评价功能。线上学习期间,学生作业质量是困扰家长、教师的一大难题。学生常常漏做、迟交,完成作业的态度也不及线下。目前,多数线上教学平台增添了评价共享功能,学生的作业表现可以第一时间共享给家长,便于家长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优秀作业范例可以上传展示,在班级群体形成模范带头作用。目前线上教学平台的作业评价系统,都添加了图片反馈、文字评价、语音指导等功能,教师应多方结合运用,巧用鼓励性评价语,发挥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学生可以拟定每日学习评价表,对学习、作息、家务劳作、体育锻炼等多方面进行自主评价,通过平台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反馈、交流。
精设课程,强化体育锻炼
在五项管理背景下,中小学校需要开足、开好体育课程,强化学生体育大课间的训练效果,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线上教学期间,学生活动范围以家庭为主,体育课存在空间小、器材缺、互动少等问题,体育活动时间和质量较难得到保障。
此外,中小学生长期面对高亮度电子产品,学习疲劳感较强,注意力难以集中,因而上好体育课就更为重要。为此,学校应推动体育课程精品化,提升体育课程的趣味性、丰富性。
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关键,体育线上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七位一体”授课法(视频+动画+课件+器材+互动+作业+直播授课)。体育授课教师可以丰富体育教学资源,通过线上平台、现场展示、眼操、放松操等各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授课器材上,体育线上课程应多安排跳绳、踢毽子等活动范围小且普及性高的运动,确保全员参与。
系统化评价策略。体育线上课程应突出对学生的评价任务,与线下课程一样,体育线上课程应对学生的参与度、完成度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布置系统的体育活动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录制锻炼视频进行打卡,确保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在打卡的基础上,学校可以适当举办线上体育竞赛,如跳绳比赛、颠球比赛等计时性质赛事,以颁发荣誉称号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此外,学校也可以举办一些亲子竞赛,让家长参与其中,营造全员运动的氛围。
家校合作,守护心理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线上教学,学生脱离了同伴,有的学生还面临居家隔离时的“举步维艰”窘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出,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学校有责任建立健全良好的心理健康干预系统,加强家校联系,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有效干预学生心理问题,守护其心理健康。
开展线上家访与家长会。家校合作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开展线上家访和线上家长会是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线上家访的内容可以针对学生作息、学习状态、言论及表现、线上教学适应度等方面展开。教师应恰当地使用视频电话、语音电话、文字交流等渠道,用钉钉、微信、QQ等平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排,反馈包括:家庭亲子矛盾冲突、沉迷游戏、学业困难、家庭变故等多方面问题。教师需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心理健康摸排总表,以个人为单位建立心理健康帮扶档案,寻求学校的心理教育技术支持,指导家长、学生做好心理健康工作。学校应为家长准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包含学校心理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相关讲座,以班级为单位为班级学生出现的具体心理健康问题出谋划策。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与每日一省。在落实家校工作之余,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需要根据家长反馈的信息确定心理健康帮扶对象,以班会课、心理课、日省课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班会课可以渗透心理调节的方法,鼓励学生及时向教师、家长反馈内心的想法。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朋辈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合理发泄情绪。分学段开展活动,以录制视频、分享绘画作品等方式给伙伴们隔空送去慰藉。每日一省是在当天教学之后对班级学生状态的及时反馈。班主任应做好积极的心理引导,及时关注学生的异常表现并利用课程进行统一的调解、疏导。
线上教学是拓展教学形式、实现教学方式革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对学生素养培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须在学生习惯养成、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不断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学校校情、学生学情的特色道路,促进学生素养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