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中,插图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
2022-02-27强晓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
强晓华 |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
插图是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之一,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视觉符号表征系统,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与文本内容相辅相成,利于更好地呈现文本意义和教学价值。统编语文教材中,插图类型多样,功能各异,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其教学价值。本文从插图的地位与类型、功能与价值、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探究最大限度实现插图教学价值的途径。
插图的地位与类型
文本传达的是文字信息,插图传达的则是图像信息。读图的过程中,读者也在对相关文字信息进行联结、参照、阐释、赋值。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图画跟写在书里的书面语言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教材不同于一般读物,课文以及课文出现在教材中的位置、课文的助读系统等,无不体现出教材编者与读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中的读者,包括阅读、使用教材的学生和教师。此外,插图绘制者也通过图像叙事参与到对话当中。插图叙事不具有时间性,往往截取几个瞬间,呈现出即时性静止的空间场景,通过图像各要素的叠加与组合,直观呈现课文内容及其重点。插图绘制者对图像要素、画作风格、瞬间场景等的选择,体现了其对文本内容的具象化理解。在多幅插图中,教材择定其中一幅,则体现了编者对其功能定向的思考。插图与文字配合,是空间要素叙事和时间序列叙事组合而成的、多维的、流动的叙事方式。不论是插图的绘制,还是插图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兴趣、年龄、文化等特征,同时还要考虑能否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支架,给课堂更多延展的空间。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类型多样,从数量来看,有单幅图和多幅图的区分;从内容来区分,可以分为人物图、景物图、实物图和场景图;从来源来区分,可以分为原创绘制和图片复印。当然,还可以从其他维度进行区分,不再一一赘述。
插图的功能与价值
不管是哪种分类,将插图放到编者、绘制者、文本、师生的多方对话中来说,其功能与相应的教学价值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装饰激趣功能。这类插图与文本意义的关联不大,主要是为了提升排版的美观度,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如《昆明的雨》《猫》。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在教学《猫》时,就曾用一个与插图有关的问题导入课堂:“你觉得插图中的猫是文章中的哪一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成功调动出学生投入课堂的积极性。
阐释强化功能。这类插图与文本内容极为贴合,是文本内容的具象化体现。插图或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复杂的信息、概念、原理等,如《溜索》《梦回繁华》《苏州园林》;或概括文本的部分内容,如《老山界》的插图,对应的是文章最有表现力的12~18自然段;或强化了文本中的某些信息,如《动物笑谈》中的作者自绘插图。这些插图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为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对图像符码的解读,读懂插图蕴含的丰富信息,读懂插图的原生价值,从中寻找到某一个支点,用以撬动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实现其教学价值。
促进提升功能。这类插图或扩展文本内容,蕴含了文本中所没有的信息,如《孔乙己》的插图中出现了小说里不曾描写到的店内题词——“群贤毕至”;或有别于原版本的插图,如《孔乙己》中改用了丰子恺的漫画;或呈现与文本内容的矛盾,如《秋天的怀念》。这些都有利于读者观察、思考、想象、表达、审美等能力的提高。
插图的开发与利用
插图通过图文互释、图文共读的方式,参与到教材编者、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闲置或浪费这一重要教学资源,须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其教学价值。
开发和利用插图,教师首先要读懂插图:插图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人物的特征是什么?如有多个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和环境共同提供了哪些背景信息和情节信息?有哪些细节是特别值得关注的?此外,教师还要将插图和文本配合起来,去思考插图除了外显信息,还有没有内隐信息。在反复读图、读文和图文共读后,寻找最具有教学价值的支点,来撬动课堂。
利用插图中的“有”。读者读图,首先关注的是插图中有什么,然后从已有信息中去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
有些插图考虑到学生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性,以图片形式将文本信息形象化外显,如《苏州园林》。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突破地域、文化的限制,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欣赏园林的一些方法。
有些文本文字信息繁杂,需要读者充分调动想象力才能还原,插图则给想象力不够丰富的读者提供了阅读的支架。教师可以采用先读文画图,再与原图比对的策略,如《中国石拱桥》,读懂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可采用先读图描述,再与原文比对的策略,如《梦回繁华》,读懂原文清晰的条理和精妙的语言。
有些插图人物众多、要素丰富、情节性强,教师可以抓住各类人物的特征、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逐层推进课堂教学,如由丰子恺所绘的《孔乙己》的插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提供的信息,猜测插图中众多人物的身份,并从文本中找到猜测的依据,点评插图人物形象与文本人物形象是否相符,关注人物细微的表情——笑,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延展课文叙事的长度。
利用插图中的“无”。艺术讲究留白,插图亦然。插图外显的要素固然信息丰富,值得琢磨品味,然而插图中还有一些内隐的要素值得挖掘。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思考插图中的“无”,让“无”在课堂中生成教学的空间。
策略一,基于问题引导猜想内容。有些插图的空间布局具有延展性,延伸出的留白即为探究价值所在,如《枣儿》的插图,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老人和男孩望向远方所看到的画面。
策略二,补充画面要素或生成多幅插图。如:《溜索》中,教师可以提问能否在画面中补充鹰的形象;教学《老山界》时,可以让学生描述还能够为课文配上哪些画面,将课文理解和口语表达结合起来。
策略三,发现被遮蔽的部分。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孔乙己》插图中缺少的人物,引出对长衫客形象的关注,思考这一形象在插图中的位置,发现插图空间利用的巧妙之处——一扇门隔开了两个世界,插图中被遮蔽的世界正是长衫客的世界。插图的这种艺术处理方式和文本是趋同的,“无”中大有文章,大有深意。
利用插图的“不合理”。插图是插图绘制者基于文章理解的二次创作,或为编者基于文章理解的选择取舍,有些插图初看与文本充满矛盾,然而矛盾的存在恰恰是价值之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不合理”和“矛盾”,在探究解疑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教学的空间。比如《孔乙己》,插图中出现了“群贤毕至”这四个字,而原文中却没有任何涉及店内招牌、匾额、楹联的文字。我们可以通过思考插图中文字要素是否适用,体会巨大反差带来的反讽效果。再如《秋天的怀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编者选择“史铁生酣畅爽朗的笑”这一照片作为插图,与文本内容是否匹配,并通过问题直指作家的精神世界。
语文教学中,插图作为助读材料,万不可忽视。教师对插图要给予更多更深入的观照,从多个角度挖掘插图的丰富意蕴,寻找最佳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并最大限度实现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