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剑文:教育不仅是让孩子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
2022-02-27李香玉
文 | 本刊记者 李香玉
许多教师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最大感受是:班主任不好当,而且越来越不好当。有人吐槽“班主任是个筐,什么都要往里装”。在教师队伍中,甚至流传着“慈不带班”的说法。
怎样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班级生态,如何把学生置于班级生态的中央,学生成长生态中可整合的资源有哪些,如何让活动与课程为生态成长提供能量?知名班主任温剑文基于自己近二十年的带班经验,在其著作《构建理想的班级生态》中分享了诸多创意举措,以期帮助中小学班主任实现轻松带班,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营造适合“鱼儿”遨游的世界
《教育家》:在《构建理想的班级生态》一书的自序中,您写到年少时常做的梦——我是一条鱼,住在鱼缸里……有时,会死在鱼缸外面的世界,而有时会在挣扎之后,安静地、百般无奈地待在鱼缸里,但总是在最痛之时醒来。这种痛源于什么样的经历?对您的教育理念和带班之道有什么样的影响?
温剑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传统教育的“受害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我的文章《做小时候期待老师为我做的事》。我只能说,我就是那条很调皮的鱼,生活在鱼缸里,尽管很多次挣脱出那个鱼缸,然而总会被许多只不同的手抓回去。
很多人说,教育者往往会带着自己受教育过程中许多好的、不好的体验思考和实施自己的教育,我也不例外。
18岁师范毕业那年,我对于要去当教师这件事感到更加恐惧,梦里也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讲台上的我手持教鞭,一脸威严,台下是几十个战战兢兢的“儿时的我”。
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鱼儿不待在鱼缸中,还能去哪里?后来,又演变成这样的思考:班主任工作仅仅是管理吗?做教师除了让学生尽力学习、学会考试、拿到高分之外,还能做什么?教育除了让学生一步步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外,还能做些什么?
这些对我教育生涯的影响非常大。
《教育家》:如果将班级视作鱼缸,把学生视作一条条鱼儿,要在鱼缸里营造出适合鱼儿遨游的世界,培养他们迎接未来汹涌波涛的能力,班主任应重点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温剑文: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一直在强调管理,甚至将班主任工作简化为班级管理员。似乎班主任与学生总是对立的,我们把班级视作鱼缸,而学生就是一条条调皮的鱼。为了让鱼缸有个鱼缸的样子,我们制定了烦琐的规章制度、评价细则、处罚手段、问题应对机制。更有甚者,其班级管理制度堪称一部法典,却忽视了班级是一个生态,哪怕再小,它也是一个生态。
每个生命都是生态里重要的组成部分。生命之所以被称为生命,是因其生发、生长、生成的状态。给予一个班级生态本该有的自由生发性,让生态里每一个生命都成为这个生态生成的动力源泉,让整个生态与生命全体(或尽可能多的生命)蓬勃生长,是班主任的使命与职责,而管理指向的是构建冰冷的“鱼缸”。
我们应该着重于构建一个生机勃勃的班级生态群落;整合学生成长周边的教育资源,维护和优化每一个生命的成长生态环境;给予每一个生命更多的阳光和雨露、营养与历练,让生态中每一个生命都具有更多的生长可能性。换言之,理顺班级管理框架与流程,整合资源建设体系化的德育课程,提供多样化的有助学生成长的舞台,构建良好的家校整体教育生态,以良性的评价机制与方法推动学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茁壮成长。剩下的,我们交给时间。
《教育家》:当下的学生面对着高焦虑的养育者、高焦虑的学习环境、高竞争的同伴关系,班主任如何为学生营造相对理想的班级生态以抵御这些负面影响?
温剑文: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焦虑难以避免。我们不妨转移这种关注,以关注学生自主成长为核心,把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组织等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这些自主成长的舞台上充分展现、锤炼自己,从而获得愉悦。同时,引导家长和学生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关注个体的纵向成长。
我们不妨从以下角度来尝试构建一个具有更多可能性的班级生态:构建合理的班级自主管理机制,变单一的教师管理为学生自治,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管理空间;强调班级文化与班级规则的自主性生成,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班级核心文化,形成有更多可能的班级自主管理文化,催生班级与学生的自我生长。
关注“沉默的多数”,做好微不足道的小事
《教育家》:在班级中,一部分孩子不愿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展现自己,被称为“沉默的多数”。班主任如何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唤起每个学生的成长动力?
温剑文:我认为,具有竞争性的管理机制、体系化的评价与奖励机制、教师自身的唤醒艺术与班级生态对“沉默的多数”的尊重和包容,是激发大多数学生成长动力的关键。
我们应该改变常规认知下的“优生观”。对于那些在班级生态内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学生,我们无须过多关注。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他们唯有与昨天不够优秀的自己相比,才能获得自我效能感。我时常跟学生提到以下几句话:今天的你,是否比昨天优秀?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比昨天更好的自己;不断进步,成为最优秀的孩子。
我们应该给每个孩子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阶段性成长目标。比如“下一次考试你觉得通过努力比这次进步一点点很难吗?如果不难,试一下?”“你非常棒,上一次做到了,下一次还能更好一点点吗?”别让那些没拿到糖果的孩子失去信心,让那些拿到了糖果的孩子下一次拿糖果时稍微难一点点。
另外,班级评价必须将“学生是否进步”考虑进来,所以“进步小组”“进步之星”“刮目相看奖”等基于对学生成长的、直观反馈的班级奖项,其地位理应等同于常规中的对“优秀学生”的评价。调整当下对学生统一尺度的评价,以动态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才能让更多的孩子获得成功。
《教育家》:您在书中写道:“我从未想过一定要为学生做多少伟大的事,我总觉得,每一件小事,用心去做,都能具有最为温暖的力量,于是十几年来,我总喜欢尽力做好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否举例说一下您的具体做法?
温剑文:很多时候,孩子的成长并非发生在那些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成长的地方,而往往发生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所以每一件小事,用心去做,都可能成为最温暖的教育力量。我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很多时候就是“但行好事,无问西东”。相信大家都给学生写过评语,这本身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但我想给大家看几份我写的评语。
李贺有诗云:“十年磨一剑。”如今你的剑已初露锋芒,虽然“霜刃未曾试”,但老师相信待到“今日把示君”时,你必定学有所成。我欣赏你“淡泊以明志”的心境,更为你勇挑重担的精神喝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下一句是什么呢?与你共勉。
这是我写给班上一个语文水平非常高且酷爱古诗词的孩子的评语,为此,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查阅了不少古诗词。老是玩高深也不行,总也需要点俗气,于是,我还这么写过——
王聪同学有头脑,就是不爱用正道。
上课爱做小动作,插话接舌瞎胡闹。
书法练习写得好,平时作业一团糟。
学习态度不太好,学习成绩不太妙。
你若聪明应知道,有才不用是草包。
劝你来期赶紧改,否则成绩更糟糕。
下面是写给某个迷恋电脑游戏的孩子的——
该主机硬盘超过80G,内存2G,运行市面上绝大多数游戏非常流畅、反应灵敏;显卡强大,画面质量甚高;整体配置非常优良。但该机音效卡设定不良,常常该出声时没声音,要安静时却发出杂音。另屏幕保护时间设定过短,老师一分钟没动作,他就进入休眠状态了。修理修理,还是能用的。
18年的班主任生涯里我从未抄过任何一个同事的评语,也从未在网上胡抄一段给学生生硬地套上,更没有使用过任何一款“高科技工具”,每一份评语,我都用心与学生交流。很多年后,从我班里毕业的学生,都能讲起我曾经写给他们的评语和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温剑文,全国知名班主任,湖南省班主任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班主任国培授课教师,现任广东碧桂园学校十里银滩分校初中部校长。
构建“教育场”,面向未来培养人
《教育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再次彰显。请结合您的教育经验,谈谈协同育人要守好哪些边界、做好哪些融合?
温剑文:理想的境界是家长与老师成为教育的“合伙人”,“合伙人”就意味着尽管可能存在“利益”的冲突,但更多的应该是有共同的“利益”——为孩子的成长而齐心协力。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每位家长最真诚的渴求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这跟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矛盾可能产生于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不理解、不信任。因此需要我们以专业的能力和良好的素养与家长沟通,逐渐达成良性的家校沟通局面,这是我们要实现的第一目标。
其次,构建家校共同体,将家长的教育力量纳入班级的教育与管理,提升家长对于班级发展的参与度,实现教师意愿与家长意愿的良好同步,这是我们可以去努力追求的第二目标。
再次,以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家庭教育生态的力量整合进来,共同为学生的个体成长助力。构建体系化的德育课程,让家庭、社会共同发力,成为学生个体成长与班级生态建设的能量来源。
在我的班级德育课程体系里,几乎每一次活动与课程都有家长参与的“接口”,如家校共建德育作业、家长课堂、家长工作坊等。我一直努力以课程为载体,试图构建一个能整合家庭教育力量的“教育场”,从而更好地贴合孩子的成长与成长环境的互赖。
对如何守好边界这一问题,我的个人意见是:在达成良好家校关系的前提下,以自主自愿为原则,不强迫、不越界,引导为主,尊重隐私,不做强制性要求。
《教育家》:教育除了让学生一步步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外,还能做些什么?当教育脱掉应试成绩这件外衣,我们还能给学生留下什么?想听听您的思考与答案。
温剑文:我曾这么回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话题: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的孩子未来若参加的不是一场跑步比赛,而是一场篮球、举重、游泳、羽毛球或者其他我们想都想不到的比赛呢?这么一想,也许我们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
所以,我的答案是:教育除了让孩子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更应关注和培养孩子未来工作与生活所需的素养,以及那些能够帮助他们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