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对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影响
2022-02-27朱宇
朱宇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简称“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开展20 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如行业专家所说,“考试工作为出版行业提供了科学、公正、客观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出版学科建设”[1]。这项考试工作对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发挥了引领作用和规范作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文拟对其作用与产生的影响进行回顾、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期望其今后进一步加强影响力的建议。
一、对高校出版专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设立于20 世纪50 年代。最初仅有几所院校开设,至20 世纪末,发展到100 多所院校。经过调整、整合,截至2019 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共有56 个出版及相近专业的办学点;本科教育层面,全国共有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建设点71 个,数字出版本科专业建设点19 个;硕士教育层面,全国至少有52 个学术型硕士点明确招收出版方向的研究生,有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28 所高校招收出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有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18 所高校在新闻与传播等专业学位硕士点也开设了出版相关研究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教育层面,有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7 所高校开设了出版学博士点和研究方向。[2]2022 年9 月印发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出版”位列其中,目录代码为0553,意味着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由原先可授予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提升到同时可授予出版博士专业学位。
出版工作有其特殊性,要求从业者在“道”与“术”两方面有机结合。“道”,指从业者对出版工作本质的领悟和认知;“术”,指从业者具备的出版工作技能。许多院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努力从这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科学训练,希望使在校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自身能力的培养,就业后通过在出版工作中的历练,逐步成为出版企业的中坚。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对我国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教育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1. 出版理念上的示范与引领
编辑出版专业教育需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在出版理念层面,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对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出版物的精神产品属性赋予出版工作者重大的政治责任,要求每一个出版工作者在工作中要讲政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辅导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及时反映党和国家对出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建立的新制度,并且持续通过试题的设计,强化考生的政治意识。对于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而言,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传递出的重要信息,是强调出版工作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遵守政治纪律,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的引领下,多年来在教学中也把政治性放在第一位。
(2)坚持发展的出版观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始终秉持发展的出版观,做到与时俱进。
出版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文化工作,政治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教育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更新完善辅导教材,既反映党和国家关于出版活动的新规定,也反映出版技术在工艺、材料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还展示出版产品适用的新领域,从而让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不但了解出版业发展的新情况,还知道对他们的新要求。考试试题的设计也求新求变,不断调整,以适应对出版人才培养和考查的新要求。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总结以往、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发展观影响下,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计划也不断进行调整、更新,努力使学校的专业教育与出版行业的发展相适应。
(3)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传承与创新是出版工作的使命。
出版物将人类创造的各种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记录下来、积累起来,并广泛传播到社会各个领域,从而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丰富的文化积累推动了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进一步扩大文化积累,实现新的、更高质量的文化传承。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以高质量的工作实效,诠释并实践着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对历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试卷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相邻年份的考试对知识点考查都存在很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体现出每一年度对上一年度的传承,尤其是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复现率更高;同时,每年又都会出现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体现出创新,而多年创新的累积、叠加,足以使相隔多年的试卷呈现比较大的改观。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这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诚如陆嘉琦先生所说,是“一年一小步,数年累积一大步”[3]。这也提示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应该既要求学生继承出版行业的优秀传统,学会努力把好出版物质量关的基础本领;又要善于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地改革、更新出版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积极提高工作效率。
2. 出版实践中的影响与支撑
在出版实践层面,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对高校出版编辑专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大致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确定出版人才的一般培养标准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作为国家实行出版业“四大准入”之“职业准入”的重要抓手,以公布考试大纲的形式对出版人才的素养、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还分初级、中级两个级别和“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予以细化。对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来说,考试大纲实际上提出了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一般标准,为编辑出版专业制订、调整学生培养计划指明了方向。
自从国家倡导媒介融合,出版企业逐步实现转型,出版产业深度融合,出版产品的用户需求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版业的这些变化,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和试卷中都得到及时反映。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影响下,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也随之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现在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已不局限于传统纸质书刊的加工、制作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策划和产品营销,还可以承担知识产品的管理与服务,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承担知识产品生产、传播方面的工作。[4]
(2)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出版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必须以应用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然而,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曾经长期且普遍地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甚或理论严重脱离实践的问题,造成学生对行业缺乏理解,行业对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不满意。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很好地处理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应知与应会并重。要求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既掌握出版工作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又能熟练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处理出版工作实践问题。这对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有积极的启示和示范作用,引领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根据实践的需要开设和调整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还利用出版行业实践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处理、解决出版业务实际问题。
(3)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
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启动之初,无论是教材的编写和后续各次修订,还是考试组织工作中考前的命题、组卷、审卷和考后的阅卷,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师参加。这不仅体现出考试办公室对出版学学科、出版理论研究和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重视,彰显出版管理部门对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前瞻性考量;同时在客观上也影响着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专任教师师资队伍的成长,有利于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专任教师,有不少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出版工作的了解基本上来自书本。参与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辅导教材编写和考试组织工作,让这些教师有充分的机会与来自出版实践第一线的行业专家一起工作、相互交流,从而加深对出版工作实践的认识。
(4)影响高校教材建设
目前,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一般还是课堂教学加专业实践。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多由任课教师选定,并无统一标准。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是由国家出版主管部门组织编写、修订的面向行业的出版专业教材。然而,因为这套教材是为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服务的,在使用功能和主要使用对象方面都有些特殊,对于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来说,仅具有辅导教材的性质,并不适合毫无职业经验的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自学。但是,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编写理念、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对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在教材编写方面有显著的规范作用和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出版工作的完整性、系统性认知和对出版活动实践性的重视,使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材编写受到不少启发: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出版发展史,熟悉出版的全流程;注重仿真式的出版项目训练,从内容的把关、选择到形式的优化设计,再到考虑受众使用的良好体验而采用相应的制作工艺,直至选择适当的营销策略;在讲授出版流程各个环节的特点时,注意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市场意识以及审美素养的培养;等等。
二、对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规范作用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规范。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是20 年无差错的国家级行业资格考试。这种高质量工作的事实本身,就对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产生着示范作用;同时,工作成果的高质量,也证实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采取的许多规范做法是卓有成效的,足以为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借鉴。
比较普遍的情况是许多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纷纷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试题引入教学环节,还借鉴这些试题扩充建立试题库,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并用以检验学生对出版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评估专业教育的效果。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还被广泛运用于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和专业学习中。
更为重要的是,不少高校分析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后,意识到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努力予以改革。目前,做得好的学校大多在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专业实习与实践。一般是从低年级的认知性实习到中、高年级的出版技能训练和综合专业实习,渐进式地、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把出版行业专家请进教学团队,请进课堂。行业专家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组织,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带给学生更多元的思想、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懂得对文化和市场需求作准确判断的重要性,理解对作品和市场需求进行观察时什么是专业分寸,知道如何做才能使对作品的处理具有专业的水准。
三、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影响力
出版工作涉及多环节、多岗位,不同的业务岗位有不同的职业要求。高校出版教育是出版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有鉴于此,2022 年3 月,出版界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建设中国出版大学”的提案,以面对新时代对出版人才的新需求,为建成出版强国提供政治强、业务精的人才队伍。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虽然对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在引导与规范方面已经产生影响力,但无论是从高等教育的使命,还是从出版行业的发展需求来看,都有必要让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对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产生更积极、更强大的影响。为此,笔者谨提出下面一些建议供参考。
第一,鼓励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参加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这可以为出版人才队伍储备稳定的、有较高质量的后备力量,为出版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选择,减少出版人才的在岗培训成本。
目前,一些地区允许高校毕业年级的在校学生参加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但是不少地区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施。建议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及负责出版管理的国家有关部门,对高校在校学生报名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给予一定的便利。
第二,倡导编辑出版专业的师生将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作为必备的专业教学辅导用书。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是集中社会优质资源完成的成果,全面反映了出版业的历史和现实,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在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充分利用这套教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目前出版企业的现实状况,熟悉出版工作流程的各个基本环节。这样,学生毕业后进入出版企业工作时,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顺利地履行岗位职责。当然,如果高校学生在读期间就可以报名参加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那么考试辅导教材将很自然地为他们所用,从而对出版人才的培养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第三,把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纳入编辑出版专业专任教师的岗位培训范畴,并将获得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专任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师资队伍的质量决定着出版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是不言而喻的。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专业性、行业性特点,要求相应教师应懂得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了解出版史、出版理论,熟悉出版实务,尤其是必须熟练掌握与所承担教学任务紧密相关的出版业务,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现实状况却很不理想。在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专任师资队伍中,有实际出版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过低,而对专任教师的专业培训又严重不足,以致相当一部分专任教师讲授专业课程时,只能拿着教材照本宣科,对出版工作实践中的种种情况不大了解,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这显然不能满足出版人才培养的需要。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校还无法大量引进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出版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专任教师。为解燃眉之急,一般多采取以专任教师为主,辅之外聘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硕士研究生教育则采取双导师制模式。不过,这种模式在教学管理、授课内容的计划安排以及给予学生及时且有效的答疑、辅导等方面,与专任教师本身就兼有出版理论积累和出版实务技能的情况相比,毕竟还是有欠缺的。
因此,强化编辑出版专业专任教师的专业进修,是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目前在编辑出版专业教师的专业进修方面,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尚无相关的明确规定。建议一些高等院校可以先行试点,把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与专任教师的专业进修结合起来,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晋升制度。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再由国家有关部门进行调研、讨论、论证,上升为政策规定,在全国普遍实施与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编辑出版专业专任教师进修制度,从而有效提高编辑出版专业师资队伍质量,使培养出来的出版专业后备人才具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