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意义和理论逻辑

2022-02-27傅梅蓉

闽江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傅梅蓉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是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键词。自信,应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精神主旋律,成为“今后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推动力。当下,“自信”语境正面临着世纪疫情的复杂矛盾、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形势,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力克各种攻击噪音,共克时艰。从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视角,研究坚定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论逻辑,有着切合时代需求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意义

(一)价值观自信的内涵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发展创新成果十分丰富。价值观自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念、新领域。

“自信指个人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者与所能者具有的信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或所下的判断不存有怀疑。”[1]“价值观自信”是以个人认同、肯定社会主流价值观并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的稳定思想倾向、情感特点,既是对自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的肯定判断和良性体验,也是对社会主流价值观较之其他价值观的肯定判断和良性体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以下简称“价值观自信”)从内涵上说是指作为实践主体的“我”基于个人实践感悟、理性认知、情感生发等,形成的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历史认同、现实坚守和未来信心。可以说,价值观自信的构成要素包含实践要素、理论要素和情感要素。从表现上看,纵向可以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接历史、革故鼎新的认同;横向可以表现为多元价值观比较后,笃定从容、不卑不亢、坚持不懈的态度。个人的价值观自信受到教育环境、制度规范、媒体宣传、生活际遇等多方面综合的、动态的影响,尤其受到他人的认同态度、践行程度乃至整个社会群体的“共情”“共信”的影响。

(二)新时代价值观自信的社会意义愈加突出

早在2014年,刘云山就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提出,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3]105;要“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3]146;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4]。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价值观自信深刻的社会意义愈加凸显。首先,遵循“共识—共情—共信—共创”的培育路径,价值观自信对于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聚合力十分突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但仅有共识还不够,应当以“共情”化解社会矛盾,以“共信”的持久定力,聚合起全民族“共创”伟业的磅礴力量。只有每个人的自信汇聚起来,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信”。比如,近期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毒教材”事件引起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表明群众对社会精英甚至某些政府官员奉行的基本价值追求产生了严重的质疑,破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信”的聚合力。其次,价值观自信是人民幸福的内容要素,是主观幸福和客观幸福的高度统一,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要求。“所愿皆所得,所得皆所愿”是人民普遍向往的美好生活,也意味着价值追求的信念及其实现程度与人们的精神幸福感密切相关。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价值观冲突是影响人际协调、身心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幸福感的主观考量因子。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越来越取决于物质满足之外的精神因素。当人们对党和国家决策、政策包含的价值取舍形成理性认同时,社会群体才能真切感受到“中国梦”和“个人梦”梦想成真并息息相通的精神愉悦感,承受暂时的、局部的权利让渡;当人们对个人奋斗目标产生价值选择产生理论认同时,才能拥有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幸福感,经受人生的挫折磨砺和考验。

(三)新时代价值观自信的教育意义更加重要

1.价值观自信是“时代新人”的关键素质

“核心价值观,其实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5]立德树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德;铸魂育人,育的是时代新人,即“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6]。可见,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使命,归根到底就是要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价值引领、价值塑造,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中,在各类人才实现知识构建、能力提升的同时,学会思考、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到底追求什么”。而“社会主义到底追求什么”不是抽象的,是需要通过时下的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公众人物、先进楷模等人物“到底追求什么”来实现,并通过未来“时代新人到底追求什么”来赓续的。因而,所谓时代新人,必须具备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地评判、审视“为谁学”“为谁忙”“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才是真实的”“好在哪里”等一系列真善美的问题,并具备做出正确选择、获得积极结果的能力和素质。

2.价值观自信是价值塑造的难点焦点

事实上,价值观形成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发挥作用的长期过程,“信”是从“知”到“行”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知而不信,行非久远;信而弥坚,行稳致远。“信”从何来?“信”何以坚?唯有知得透彻,才能信得诚悦,“培育”就是解决“知”的问题;唯有行得广泛,才能信得坚定,“践行”就是解决行的问题。根据我们对价值观自信内涵的分析,唯有将两者结合,突破知行之间“信”的难点,才能完成真正的价值塑造。例如:在以“内卷/躺平”为最新表达的网络“丧文化”话语体系和就业压力等现实境遇影响下,青年一代中不乏发出“努力奋斗不是为了逃离落后的家乡,而是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的宣言者,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清醒,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幸福价值观的坚信和坚守。可见,大学生之价值观自信是否坚定,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续有人的关键节点。

价值观自信的时代意义不容忽视,意义重大。那么,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该如何破题?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为此指明了方向。“八个相统一”中,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放在第一位的。在培育价值观自信的问题上,一方面,政治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具有内在的政治蕴涵,是政治立场的鲜明体现,是政治方向的坚定表达;另一方面,学理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通过理论的系统阐释和科学归纳,为解释“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提供理论基石和科学依托。因此,既要从政治高度回答好“自信何以必须”,也要从学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回答好“自信何以可能”。对学生而言,只有将两者结合建构内生之“信”,才能历久弥坚。对于理论教育者而言,唯有深谙政治立场,才能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唯有透视理论依据,才能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针对性。

二、厘清政治蕴涵,把握价值观自信“何以必须”

(一)价值观自信是历史自信的题中之义

2021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以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形式呈现了出来,是对百年奋斗史的价值提炼,是抵制一切无视历史、虚无历史、歪曲历史杂音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对全社会坚定跟党走、坚定价值观自信的时代召唤。

首先,历史自信是对百年党史价值实践主体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倡导、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最高组织和领导核心。“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但这些目标和任务,总体上都服务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7]100这说明,党作为实践主体,确立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并矢志不渝贯穿于百年奋斗史,有着深刻的价值清醒和自觉。其次,历史自信是对奋斗历程和实践成果价值客体的自信,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追求,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探索和发展,乃至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付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自我塑造。“这些卓越贡献,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和信仰书写的,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用拼搏和奉献赢得的。”[7]125这说明,正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代经受风雨砥砺、锻造淬炼的价值坚守所成就了百年伟业,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再次,历史自信是对政党自身生机活力和生命塑造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7]125这说明,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自信,其中既包含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观自信,也包含了对改造主观世界的价值观自信。党的百年历史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淬炼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每一次精神积淀,都是中国共产党价值导向的生动写照、自我革命的成果昭示,展示了政党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而具备的强大生命力。

这些丰富的价值蕴涵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并贯穿于百年奋斗史的始终,“百年成绩单”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价值创造。无论是血雨腥风闹革命、白手起家搞建设,还是锐意进取求改革、守正创新谋自强,终究是为了把近代以来最强盛的中国、最有尊严的民族、最幸福的人民带入民族复兴的历史坐标。历史昭示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也追问“中国共产党到底追求什么”,答案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自觉的创立者和最崇高的践行者。历史从来不是沉寂的过去,今天的历史自信必然包含了价值观自信的内涵,必然以政党坚定的历史自信作为增强价值观自信的底气。

(二)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精神实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价值表达。”[8]100“中国道路的成功绝对不是如某些人自以为是的对西方普世价值的照抄照搬,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胜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胜利,……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胜利。”[9]可见,价值观自信其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价值层面的一种表达,是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为我国的制度安排、法律制定、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提供了价值依据和遵循。

价值观自信反映出人们对社会主义与其他“主义”的理论和现实“孰好孰坏、孰优孰劣”的价值比较,也体现社会主义“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好在何处,如何建设”的价值评判和价值追求。具体表现为:对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创造的肯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价值预期的信心、对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果的珍惜、对制度优势的认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的信心;还表现在对英雄、楷模乃至平凡人物精神世界的尊崇、赞誉,对中国精神的颂扬,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实、对文化生活的满足、对自我实现的信心,等等。

三、阐释学理依据,廓清价值观自信“何以可能”

要回答好价值观自信“何以可能”这个问题,必须从“指导思想、根本特性、历史底蕴、现实实践、国际比较、话语体系”6个认知维度提供学理支撑,阐明其具有的先进性、人民性、丰厚性、广泛性、真实性、包容性的特征,把价值观自信建立在科学之上,把自信的理由、底气讲深、讲透、讲活、讲充分。

(一)自信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设有根本的指导意义。本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全人类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己任,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国家学说,追求以进步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极大发展、实现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指明了“富强”“民主”“文明”的内涵;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充斥着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理念的虚假和伪善,而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为社会主义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提供了指南;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关于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辩证统一关系的基本原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国家-社会-公民”互为支撑的价值结构的理论渊源[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整体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11],其科学性、真理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

(二)自信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归属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其他任何社会价值观的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回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谁的价值观”这一前提性问题。[1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3]116-1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昭示的前进方向契合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3]132。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设计者,清醒地提出“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的观点[3]132,始终践行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百年历程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百年奋斗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百年经验表明依靠人民创造伟业。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13]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把坚定不移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表达“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民情怀,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全党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带领人民踏上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可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中,为了人民,指明人民是价值实践的客体;依靠人民,指明人民又是价值实践的主体。“人民就是江山”作为治国理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也是价值观自信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

(三)自信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丰厚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脉络绵延不绝,精神滋养源远流长,其源头活水在于中华民族、中国革命丰厚的历史底蕴,有根、有源、有脉,值得我们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并非历史的偶然,不是飞来横峰或他山之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生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更是继承了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其同根共生、底蕴深厚、涵养广阔。首先,“以人为贵”“义以为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自强不息”等思想,就是中华民族古往今来始终如一的精神追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文化理念,包含了新时代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时代价值。其次,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英雄人物构筑起民族精神的高地,他们信仰崇高、意志坚强、献身革命、艰苦奋斗,毕其一生追求“可爱的中国”的美好价值,丰富着中华民族天下为公、自立自强、秉持操守、修身自律、高风亮节的精神图景,诠释着如何看待和处理国与家、义与利、人与己的关系。“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14],可以说,英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红色文化提供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下判断是非美丑善恶的价值参照,增强了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观感受和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也吸取了人类一切的文明成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作为西方近现代具有重要进步价值的观念,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吸收并进一步发展,取其精华,融入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德法相彰以治国,赋予社会主义法治更加丰厚充实的理念内涵,超越了资本主义的法治理念。

(四)自信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实践的广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还源于其具有广泛的现实实践基础,真切感人,生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乎美好未来的价值理想,所以要“培育”;同时也是不断趋向理想的价值实践,所以要“践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人民群众广泛实践之中,通过理论引导、制度涵育、文化滋养、典型示范、环境熏陶、法律制度、主体践行不断推行。无数事实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渐变为现实,其过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人物,谱写的感人可信的篇章,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近年来,“共和国勋章”“改革先锋”“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一系列选树的先进典型,伟大抗疫精神的感人故事,都成为培育价值观自信的生动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从“刮骨疗毒”的反腐败斗争到“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无不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五)自信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比较的真实性

在当前价值观冲突、价值观较量的国际视野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其具有真实性,能够直面思想迷雾,辨析错误观点。

建设价值观自信的过程,充满了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真与假、美与丑、大是与大非、正能量与负磁场的较量,是破与立的相互统一,不破难以立,欲立必先破。首先,以真实性战胜价值观自卑,纠正“空气是外国的甜,月亮是外国的圆”,“以洋为美”“挟洋为重”等错误思想。一些人将资本主义看作人类社会的文明终结,把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宣扬为人类“普世价值”,导致价值观自卑。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工作作比较,西方国家在“自由、人权、平等”等价值观的影响下,放任疫情肆虐,罔顾人民的健康和安危,其标榜的价值观在现实中是虚伪的。相比之下,中国从中央政治决策到伟大抗疫精神,完美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自由”“和谐”“友善”等内涵,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守望相助的精神,书写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对这些问题理解得越透彻,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就越强。

其次,以真实性解决发展中的价值观困惑。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深层次是“为什么去”“怎样去”的价值观导向。在西方文化霸权下,一些西方政客鼓吹“中国威胁论”,诋毁中国对世界发展的积极贡献;抛出“中国崩溃论”“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等言论,蓄意歪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否定中国道路、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而事实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取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与“资本为中心”相区别的事实确证,有助于我们获取真切的个人体验,从而驱散迷雾,拨云见日,确立价值观自信。

(六)自信源于社会主义价值话语体系的包容性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在外交场合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中国价值话语体系。与资本主义国家把西方的价值观念认定成人类“普世价值”,但实质意图是通过向世界推行“自由体制”的目的不同,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话语,追求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求得国家之间最广泛的理解、尊重和共识,具有区别于西式“唯我独尊”的排他性、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包容性。

具体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一个是以中国人民为价值主体,一个是以世界人民为价值主体,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社会主义中国价值话语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建设一个自信而不是自夸、自尊而不是自恋的中国,体现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个性;人类共同价值旨在构建一个包容互惠、合作共赢的世界,包容了不同国家、种族、个体的价值理想的共性,有助于国际社会化解分歧、减少敌意、建立互信,确保我国能在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发展进步。这个价值话语体系体现了美好中国与美好世界的价值关系,既不是搞一个理念、两套标准,也不是将一个理念强加于人,体现了与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相一致的气度和包容。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一个传统与开放交相辉映、自信与包容携手前行的价值体系中,既自持自重、自强自立,又愿意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奉行的“普世价值观”则强调唯一性或单一性,是以本国为优先,唯我独尊、强施于人、旨在推行资本主义政治理念和制度的模式,试图以西方文化文明取代不同的世界文明。[8]125

新时代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能具有坚定的价值观自信,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定跟党走,自信向未来。用政治的坚定和理论的透彻,引导学生坚守我们的价值观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根铸魂的关键一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治学而后从教,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严谨的科学理论,自觉肩负起这一历史担当。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