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药类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探讨
2022-02-27郑友广徐红岩
叶 楠,郑友广,徐红岩
(徐州医科大学a.后勤管理处;b.科学技术处;c.江苏省新药研究与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004)
0 引言
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医药学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因此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在贯彻教育部新医科教育理念的工程中,实验室逐渐由封闭走向共享,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的人员变得更为复杂,有教师、附属医院医生、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校外人员等,安全问题凸显。尽管教育部、科技部、省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都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和巡查,但高校实验室安全仍然问题频发。2015 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某实验室突发爆炸,事故导致5 人受伤,1 人死亡;2018 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开展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致3 名学生死亡[2],2021 年10 月14 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楼发生爆燃,事故造成2 人死亡,9 人受伤。这些案例告诉我们,高校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忽视实验室安全将会危及财产和生命安全,将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3],实验室安全管理已成为当前高校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1 高等医药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1.1 管理部门职能交叉
国内一些重点综合类大学拥有省部级以上实验室较多,涉及理、工、农、医等门类,这些高校大部分设置归口管理部门,比如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处、资产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医药类院校是专业型高校,实验室类型以医学类为主,省部级以上实验室相对较少。许多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往往由保卫处、资产管理处等多家单位共同来管理,容易造成“婆家多”、职责不清的局面。这些部门安全工作出发点不同,保卫处侧重于监管实验室消防安全和剧毒品、易燃易爆物品、易制毒化学品等;科学技术处侧重于实验室的安全技术指导;资产管理处侧重于监管实验室危化品的申购、使用、存放以及废液处理等工作。
1.2 实验室房屋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扩招和实验室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实验室资源紧张问题凸显。有些医学院校在老校区基础设施投入有所欠缺,有的实验楼房已使用40年以上,超低温冰箱、超速冷冻离心机等大型科研设备却不断增加,使实验室楼房荷载已超出建筑物原先设计指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有些院校为了提高科研水平,默许二级院系将办公室、教室改造为实验用房,二级院系只要提出实验室改造申请,学校往往就会支持。这种“补丁式”改造确能缓解燃眉之急,但也产生一些不安全因素。在办公室、教室原有建筑结构上增设诸多通风排气管道以及上下水管道、水池等,改变了原有建筑结构,给楼层墙体结构和实验室渗漏带来安全风险。
1.3 实验室用电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由于用电不当引发的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用电安全成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4]。随着实验室仪器设备不断增加,用电负荷超出设计功率,导致线路发热甚至火灾;实验室线路老化以及预留的插座面板满足不了需求,私自乱拉、多台设备共用一个插线板现象是造成实验室用电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实验室在建设或改造过程中电线布线不规范,线路杂乱,为以后设备接电和线路维修埋下隐患;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以及超期服役,特别容易引起短路、触电等安全事故[5-7]。
1.4 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根据海因里希法则,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危险行为,这种危险行为正是人们缺乏安全意识所引起的[8-9]。许多医学院校虽已建立若干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准入制度和应急预案,但进入实验室的师生更加关心实验的进展,对于制度则置于一旁。部分教师认为实验课的重点是做好实验操作,过多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没有引导学生贯彻执行好安全制度。有些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存有侥幸心理[10]。
1.5 仪器设备安全问题
有些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辐射、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以及操作错误给实验人员带来不必要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很多实验室管理人员重视仪器设备的使用过程而轻视维护,没有树立正确的维护保养意识[11]。仪器设备长期使用会出现物理磨损和电子器件老化,从而产生故障。所以,对使用后的仪器设备及时维护保养既能延长寿命,又能保证性能可靠,若忽视维护保养,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今后的操作带来安全隐患。
2 国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经过长期的发展,建立了EHS(Environment,Health and Safety)系统,形成完整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12]。另外,国外高校实验室网络信息化建设水平发展迅速,主要有人脸识别、智能防盗防火、“鹰眼”风险监控、安全数据实时分析与传送等技术,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智能监管。虽然国内高校已经花大力气建成了“智慧校园”,但是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还是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较低[13]。
3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我校是一所省属医学院校,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实验平台,同时拥有省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实验示范中心等30 多个实验平台。长期以来,学校党政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实验室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实验室安全底线思维,坚决贯彻有关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指挥实验室安全工作,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4]。
3.1 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压实安全责任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础。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建立了三级联动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学校—二级学院—实验室),确立了“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得以落实。学校党政负责人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科研、安全的校领导协助校长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领导责任人。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是本部门实验室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实验室负责人是本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15]。全校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由学校设置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科和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架构完整、运行顺畅。
3.2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实验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学校制定了“徐州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徐州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督导工作办法”“徐州医科大学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实验室安全制度体系。实验室的安全保障和隐患治理水平在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下确实得到了提高。
校领导带队不定期开展的检查每年不低于4次,二级学院每周开展定期检查;资产管理处每年对高危实验物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开展专项检查。所有检查人员以制定的标准为依据进行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同二级学院负责人进行沟通,问题严重的下发整改通知书到二级学院、实验室,并定期开展“回头看”。
3.3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安全意识
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队伍建设,全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归口资产管理处,资产管理处设有实验室安全管理科,配备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各二级学院明确了第一责任人、兼职安全秘书,实验室安全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人员岗位变动后,及时调整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保证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性和稳定性。学校组建了一支应急救援队伍,成员由急救医学专业教师、实验室骨干、保卫处、后勤管理处工作人员组成,配备消防软梯、攀岩绳索、急救箱等装备,定期开展消防、急救、疏散逃生等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全校实验室安全骨干增强了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积累了紧急救援实践经验。
3.4 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监管
我校十分关注老旧实验楼的建筑安全问题,委托第3 方建筑物安全检测机构对我校老旧实验室建筑物安全进行彻底评估,根据评估报告,对个别实验室重型仪器设备进行调整,对有安全隐患的建筑物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对不合理的通风排烟管道进行拆除并重新规划和安装,确保实验室建筑物安全可靠。
学校已建立用电安全监管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实验室配电系统各线路安装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各线路电压、电流、温度、剩余电流等指标,一旦出现超出阈值的情况,线上平台利用微信APP 推送、监控室值班人员电话告知等方式及时将异常信息反馈给后勤管理处工作人员,做到风险的预知预警,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有效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实验室设置专职管理员,负责其实验室用电安全,定期检查实验室插座与用电设备功率是否匹配,是否存在电线私拉乱扯现象,定期检测实验室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
对于二级学院提出的实验室改造申请,学校加强统筹和谋划。资产管理处会同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筑物结构、水电线路布局、消防设施规划等因素充分论证实验室改造申请,制定工程实施方案报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进行改造。施工过程中,后勤管理处加强施工流程和建筑材料监管。工程竣工后,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带领相关职能部门和用户共同对工程改造情况进行验收。
3.5 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
实验室设备安全是实验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为加强设备安全管理,我校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台账,设备台账包括名称、生产厂家及型号、保管人员及操作说明,对大型、特种仪器设备额外建立使用台账,包括使用人员信息、运行状况、使用时间、故障和维修情况记录[16];对24 h 供电的特殊仪器设备,采取双路供电、安装不间断电源等必要的防护措施;做好冰箱管理,对冰箱内存放的物品,做好标识,包括品名、使用人、日期等,杜绝存储食物;对烘箱等加热设备,严禁超期服役,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周边无易燃易爆化学品、气体钢瓶、冰箱、杂物等,并在加热设备周围张贴高温警示;对高压灭菌锅等特种设备,全部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和“压力容器登记卡”,操作人员均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定期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通过以上措施,实验室设备故障率降到1.5%以下,实验室安全隐患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了实验室安全风险。
3.6 加大经费投入
近3年,学校在实验室安全建设方面投入经费600 多万元,涉及实验室救援、防护、监控预警等设施添置和更换以及实验室三废治理。升级改造实验室内部和公共区域监控系统;配置了500 多个气瓶固定装置;为每个实验室配备了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箱、急救工具箱、冰箱防盗马甲、洗眼器和应急喷淋装置;采购防爆气柜用于储存易燃易爆气瓶,采购麻醉药品保险柜用于储存麻醉药品;为解决实验废液废弃物大量堆积的问题,购置化学实验废弃物暂存柜,并引进第三方专业固废处理公司定期处理废弃物。
3.7 加强宣传教育
实验室安全工作重在宣传教育,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每名师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须参加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并通过安全考试;资产管理处利用网站、展板和电子屏,多方位宣传实验室安全知识;处工作人员多次到实验室为一线师生宣讲实验室安全知识、事故案例,增强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年11 月份组织师生开展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置及消防演练活动;通过“实验室安全交流群”“微信报修平台”等网络渠道,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等职能部门向师生员工发布安全提示进行安全教育,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此平台上报实验室安全隐患,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实验室安全教育更多地要凸显以学生为中心,我校从学生视角出发,组建学生宣传队,制作一批学生感兴趣的文创产品。如漫画版宣传手册,宣传实验室安全的水杯、扇子、手提袋、扑克牌等。另外,通过党团、社团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3.8 构建实验室智慧化管理系统
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试剂及低值易耗品采购平台,但是总体来说信息化水平不高。高等医学院校应着力构建实验室智慧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仪器设备系统、建筑物结构系统、环境系统、安全系统、能源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有机融合,通过信息集成、信息同步,建立全面的安全保护和智能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已从过去的粗放型模式转变为精细化模式,利用实验室智慧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仪器设备在线预约与安全状态监管,实时查询试剂以及危化药品消耗和使用情况等。系统根据大数据可以对实验室温度、湿度进行智能控制,对实验室仪器设备性能进行评估,可以追溯实验室废水和废液的安全回收和处理情况,甚至还可以对科研实验成果转化进行管理。
4 结语
作为省属医学院校,时刻树立实验室安全红线意识,党政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实验室,以身作则。通过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推进实验室智慧化建设,开展多元化安全教育和培训,贯彻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构建系统性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学校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荣获“2019~2020 年度江苏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经验和探索也可为其他医药类院校提供借鉴。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动态性、持久性工作,需要学校、职能部门、二级院系、实验室之间密切配合,更需要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