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站大型操作“三制”工作法应用

2022-02-27王勇杰崔福耀

电力安全技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会商疑点过流

王勇杰,崔福耀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因构建主网架、改善电网结构、保障电力供应等,变电站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层出不穷。以国网徐州供电公司500 kV变电运检中心为例,2021年该中心投运新500 kV变电站1座,并完成8次大型改扩建工程。相较于单一停送电,变电站新建、改扩建工程的启动倒闸操作呈现出周期长、步骤繁琐及风险点多等特征。因此,基于实际应用,提出“三制”工作法,以规范操作、严控风险。

1 “三制”工作法介绍

对于变电运维专业,大型启动倒闸操作过程主要存在以下风险:操作票步骤多,审票不仔细或拟票时未全面考虑风险点,易造成票面错误;操作过程中未正确辨识风险,检查、管控不到位,异常处理不到位,易忽略重要的异常信号、误操作或汇报出错;操作周期长,人员配合不到位,操作连续性差,人员状态异常,易忽略重要信号或误操作。

1.1 票面多级审核制

1.1.1 调令确认或预拟

预令下发后,将调令与专业确认签字的启动调度实施方案(非启动调试方案)进行比对、确认,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若启动操作量大、预令下发晚,可依据上述启动调度实施方案,按照标准调度术语预拟调令。

1.1.2 操作票撰写

(1) 状态检查票撰写。状态检查票是启动操作正式开始前,根据启动调度实施方案上启动条件、启动前设备状态要求,撰写并执行的操作票。其内容主要包含一、二次设备状态检查、核对及调整,并通过站调调度方式执行。状态检查票的正确撰写、执行是启动过程顺利实施的前提,若状态检查不到位,则可能为后续操作埋下隐患。

(2) 启动操作票撰写。班组指定专人对预令或预拟调令进行拟票。撰写启动操作票前,拟票人员应充分研读启动方案,了解现场一、二次设备分布,并严格按照各级倒闸操作规范及要求进行撰写,对暂时无法确定的步骤应进行标注(如未下发的定值单号、定值区号等),并在操作前补充完善及审核。

1.1.3 操作票多级审核

(1) 初审。由熟悉生产现场的正值初审,确保设备双重名称、设备状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操作检查项目无遗漏,操作结果无偏差。

(2) 二审。由班组长牵头组织正值、班内骨干集中二审,检查操作步骤是否正确、规范,是否存在优化空间,同时使班组成员熟悉操作步骤。

(3) 三审。由运维专职、外部专家(若有)三审,对操作中的重要节点、技术难点进行把控,如操作前状态检查、特殊运行方式、过流保护投退、重要压板投退等。

(4) 四审。由分管领导四审,对操作票进行全局把控,形成审核版操作票。

(5) 操作前审核。正式操作前,由操作人、监护人再次审核,确保票面正确且符合调令要求及当时运行方式。

1.2 操作疑点会商制

1.2.1 操作疑点辨识

操作疑点指操作人、监护人在执行操作票、接回令、检查过程以及配合位置与设备状态检查人员(简称配合人)在检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或发现的异常现象。

1.2.2 操作疑点会商

操作人、监护人、配合人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疑问或发现异常现象后,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对操作疑点进行会商,确定处理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1) 操作票经多级审核后,出现问题的概率较小。操作人、监护人、配合人对操作步骤或一、二次设备运行方式有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运维专业会商,严禁擅自更改操作步骤或运行方式。经会商后,若确认操作步骤、运行方式均正确,则继续操作;若确有问题,则立即中止操作,会商确定处理方案。

(2) 操作过程中,操作人、监护人、配合人发现异常现象后,应即停止操作,汇报班组长,并与相关专业进行会商,确定处理方案。若需汇报调度,汇报意见与语句应为有专业支撑的集体讨论结果。

1.3 分组全程备班制

1.3.1 分组原则及职责

操作人员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至少包含一名正值、一名副值,执行8 h交接班制。对于小型启动操作或操作人员短缺时,可只设置甲、乙组,由两组人员进行操作交接。

(1) 甲组为倒闸操作组,执行启动操作。在与其他组交接班前,该组应做好当前操作进度、设备状态、操作疑点、操作风险点、特殊运行方式等交接准备工作,交接班后休息。

(2) 乙组为倒闸操作预备组,组员全盘跟进操作进度,保证操作流程的顺畅。正值负责接、回调令并打印、审核即将操作的操作票,对其进行再次把关;副值配合正值完成相关工作,并作为操作配合的机动人员。乙组接班后继续执行启动操作。

(3) 丙组为备班组,需保证连续操作状态下的精神状态,接班后进行倒闸操作预备。

1.3.2 监督及配合机制

(1) 启动操作过程中以操作人、监护人为中心,根据操作风险,由分管领导、运维专职或班长作为监督人进行监督,对操作过程中的人员、设备状态进行密切观察,随时制止不安全行为。

(2) 重视配合人在操作过程中的作用,人员充足时应安排至少2人,防止遗漏重要信息。配合人应提前熟悉操作票,掌握操作进度,注意检查站位,正确辨识操作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及异常采样值。

2 “三制”工作法应用与实践

2.1 状态检查票撰写要点

(1) 核对保护状态时,主、后备保护的压板(功能、出口)投退、切换把手位置、设定或修改定值(含临时定值)等操作应严格按照调度下发的定值单(或本单位下发的非电量保护定值单)及启动方案要求执行,防止误投、漏投压板及误切把手,保证定值单号与装置张贴的定值提示标签相吻合。新上保护压板投入前,压板两端应无异极性电压。

(2) 下列易忽略情况,需体现在状态检查票上:启动过程中涉及未接入流变回路的保护时,对相关保护开入、开出压板退出状态检查;因设备条件不允许,外部新增保护(如500 kV主变启动时外部新增中压侧过流保护)的状态检查;新上压变时,压变端子箱内二次空开状态检查;新主变、充油电抗等启动时,压力释放压板投入状态检查。

(3) 若启动范围存在一经合闸即送电的备用设备,对其有效隔离的检查宜体现在状态检查票中。

2.2 启动操作票撰写要点

(1) 掌握启动过程中的特殊运行方式,如开关单侧刀闸合位、带电冷备用等。

(2) 部分启动工作可能分阶段进行,应掌握本期启动后哪些设备不投运或部分投运,在拟票时应注意相关设备压板的投退。

(3) 合开关或投入相关保护前,应将“三检查”落实到票面上,即检查本间隔所有保护装置交直流电源空开投入正确、定值区及压板投入正确、确无动作及异常信号并复归;此外,分合开关前后对后台信号的检查也在操作票中体现。

(4) 对于过流保护,应注意:投入充电过流保护按照切定值区、投软压板(若有)、投硬压板的顺序进行,退出时反之;投退软压板(若有)需体现在操作票上;投充电过流保护功能压板前,要在操作票体现检查开关在分位,投入充电过流保护出口压板前,体现检查充电过流保护无动作信号。

(5) 运行保护上与启动设备相关开入、开出压板的投入时机(流变回路接入相关保护后或带负荷校验后),需结合调令和启动方案,经专业商定。

(6) 主设备相关消防或其他设施(如冷却电源)的投退应体现在操作票上。

2.3 操作疑点辨识要点

(1) 重视操作接回令的正确性、规范性检查,防止调令执行较多情况下出现网络操作回令出错等情况。

(2) 重视重要操作节点以及一、二次设备状态的检查。检查过程应严谨,无遗漏,并关注以下检查项目:站内外电源对新设备充电或开关分合闸后,对异响、带电显示装置或避雷器指示、测控把手分合闸指示灯检查;双母线方式分合母刀后,对操作箱、母差保护屏相关指示灯检查;组合电器设备操作时,对异响、刀闸连杆指示、汇控柜位置指示灯、母联电流值检查;新出口压板投入前对两端对地电压检查,新功能压板投入后对保护装置硬压板变位指示检查;充电过流保护投退过程中对软压板状态检查,重合闸投退过程中对充电灯状态检查;主变启动过程中,主变开关变位后对固定式灭火装置相关信号指示检查等。

(3) 重视采样值检查的全面性。流变通流或压变通压后应对所有保护及后台采样数据逐一检查,确保在核相及相关保护带负荷校验前及时发现问题;保护装置或后台机的保护、同期电压采样值、电流采样值等异常需及时识别。需说明的是,流变、压变相序接反不易通过采样值发现,但流变相序接反可能会伴有相关保护的闭锁、告警,压变相序接反可通过二次人员核相发现。

(4) 重视操作风险的规避,操作、检查人员须注意站位,新开关、刀闸变位前远离设备,尤其是组合电器、开关柜等设备。

3 结束语

通过推行票面多级审核制、强化大型启动调令确认及预拟流程、落实状态检查票和操作票撰写要点等,保证了大型启动倒闸操作票的正确性;通过操作疑点会商制,规范大型启动倒闸操作过程中各角色人员行为,强化操作过程异常现象辨识,保障操作过程严谨有序,操作风险能辨能控;通过分组全程备班制,实行操作、操作预备及备班轮换,对当前操作进度、设备状态、操作疑点等进行交接,健全监督及配合机制,确保操作人员状态良好和操作过程的连续性。“三制”工作法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大型启动倒闸操作全过程安全管控质效,为新建电网工程的投运提供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会商疑点过流
四川省气象云视频会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主变压器零序过流保护和间隙过流保护配合分析
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在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管中的应用
不同来流条件对溢洪道过流能力的影响
民航空管气象视频会商系统应用研究
核电站厂用电系统的保护定值校验
始于深度诠释疑点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变压器相间过流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