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地理学视野下的报纸副刊发展研究
——以《广西民族报》为例

2022-02-27黄浩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诗会花山副刊

黄浩云

(广西民族报社 编辑部,广西 南宁 530023)

“媒介地理学”是一门以地理学为背景,媒介学与文化地理学相互融合渗透后形成的交叉学科,它涵盖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领域,拥有媒介学和地理学的学科传统,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也是研究现代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一种中介性物质,媒介与文化地理更是息息相关。报纸媒介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广西民族报》是传播广西多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2019年5月其副刊正式开辟“岜莱诗会”专栏,并很快形成每月推出1期诗歌专版的常态化机制,至目前已出46版,并在全媒体矩阵同步推送、深度推广,在诗坛引起强烈共鸣和广泛关注,被诗歌评论界称为“岜莱诗会”现象。“岜莱诗会”已成为广西近年迅猛崛起并日益活跃的一个诗歌品牌。2021年11月,“岜莱诗会”荣获广西文艺花山奖创新奖,品牌效应凸显。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容本镇给予“岜莱诗会”很高的评价:“‘岜莱诗会’已成为广西诗歌创作、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平台,并逐渐成为窥探广西诗歌生态的一块标志性文学高地。”[1]从媒介地理学视野来看,“岜莱诗会”作为《广西民族报》副刊的一个专栏,为报纸副刊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样本。

一、“媒介地理学”概念的提出

“媒介地理学”(Geography of Media)的概念缘起于西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空间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学术探讨。对空间与文化的关注,也使学者们开始关注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媒介地理学研究便逐渐兴盛起来。媒介地理学意味着地理空间可以通过媒介再现,媒介可以看作是地理的物化形式,对发生在一定地理空间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记录、储存,从而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媒介地理学是媒介学与地理学交叉融合的学科,同时也与其他社会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内从传播学专家邵培仁等学者开始,才对媒介地理学开展深入的研究。运用媒介地理学的理论开展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采用一种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去观察和分析社会文化现象,即“从众多的媒介文本中去深入挖掘地表之外的社会内涵”[2]。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一定空间区域内的民族、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现象,探讨这些现象通过媒介文本所折射出来的深层内涵。

媒介地理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往往以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来观照媒介所塑造的世界,而这一世界本身就是文化地理学的组成部分,所以被纳入文化地理学的学科地图之中。而且媒介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的其他相关领域相互交织与融合,并不能完全分清彼此的界限。文化地理学与媒介地理学在地理学的发展史上又是比较晚才出现的一个次级领域,在梳理媒介地理学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首先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入手,逐渐将那些模糊不清的边界尽力勾勒和呈现出来。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来看,除了对自然环境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研究。而空间视角和地方理论被引入地理学研究之后,地理学研究逐渐走向多样化,出现了文化地理学分支,对地方文化的关注也成为当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文化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媒介地理学分支,主要研究人同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

媒介地理学的提出是当代传播学研究与其他学科走向整合、走向交叉、走向互动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向现代学术空间的延伸和发展。与传统媒介学相比,媒介地理学更侧重于分析地理要素对媒介的影响,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都影响着媒介的生存与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广西民族报》作为开展广西民族工作的媒介,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推广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经验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广西民族报》副刊注重多民族文艺发展,特别是为广西各民族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媒介地理学这一角度来看,《广西民族报》副刊“岜莱诗会”专栏的创办,体现出鲜明的媒介地理学特色,在与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契合中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径。报纸的版面空间,往往就像一个丰富的容器,既聚焦于主流话语的声音,也延续着文学审美力量。报纸副刊阵地,能够真实而迅速地反映文学创作的原生态面貌,便于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文学创作的最新信息。《广西民族报》副刊“岜莱诗会”专栏,从媒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展现了诗人的成长轨迹,是研究当下广西文学创作和多民族文学发展的资源库。

二、媒介地理学与地方文化的契合

在多元文化语境发展的当下,地方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元,地方文化的多样发展,构成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大众媒介的广泛介入极大地推动了空间复苏,也促进了地方觉醒,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亦成为媒介发展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媒介地理学与地方文化的契合,是报纸副刊生存与发展的有效路径。《广西民族报》“岜莱副刊”作为依托广西地理文化和花山文化而发展的地方性报纸副刊,其报道内容和版面风格都独具广西地方风格,受广西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广西民族报》副刊创立的“岜莱诗会”专栏,更是促进地方文化发展的一种创新手段。“岜莱诗会”立足广西区域特点,关注新时代、阅读新时代、书写新时代,所刊发的诗歌注重从多角度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可爱灵动的图景和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崭新精神风貌。“岜莱诗会”集中展示了广西诗歌的创作实绩,书写了广西地方文化精神。

人文地理和自然环境对媒介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媒介地理学更注重深入挖掘媒介如何呈现地方的文化精神。《广西民族报》地处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临近著名的“花山”文化遗址,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文化资源优势。因此,《广西民族报》副刊在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上,以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表现出自身的文化特点。“岜莱诗会”的茁壮成长和“岜莱诗会”现象的传承创新,有其背后的精神原乡和文化根源。坚持以“凝聚八桂诗情文气,力求诗风回归,振兴民族文化”为己任,倡导刚健俊朗诗风,拒绝猥琐油腻之气,这是“岜莱诗会”开辟之初的庄严承诺。“岜莱”“花山”正如壮族民族标识,在诗人的意念里超越了历史时空,上升为多民族的精神地理空间和集体记忆,并被当代诗人不断激活。

不同的地理特征,有不同的人文内涵,它决定和影响着报纸副刊的文化样态。广西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雄奇而神秘的花山既是一道亮丽的自然风景线,也是一道瑰丽的文化风景线。与“岜莱诗会”有此灵通的“靠山”就是“岜莱”,壮语“岜莱”汉译就是“有花纹的山”,即花山。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在战国至东汉时期创造的,距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一幅幅赭红色的崖壁画断断续续地分布在悬崖峭壁上。崖壁上数千个赭红色的远古人马画,在时光的流逝里诉说着祖国南方多民族的信仰和历史,如今这一“精神原乡”在诗人们的世界里重返,被激活和追怀。“岜莱”和“花山”的称谓在壮族文化中,就像民族的标识一样始终镌刻在壮族人民的心灵深处。对于深受花山文化浸润的诗人们,他们经由诗歌仰望壮族祖先的伟绩,吟诵壮族人民的英勇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岜莱”“花山”早已超越了作为地理空间意义的存在,上升为壮族文化的精神空间意义,并不断激发着壮族人民的奋进精神。正如莫付欢、王迅在《“岜莱诗会”:用母语的温度营造诗人之家》中的评论,对花山的诗意想象“是诗人对民族发源地‘精神原乡’的重返与追怀”[3]。花山既是广西重要的地理标志,也是壮族人民心中的精神标志,花山不断激发着一代又一代诗人的创作灵感,可以说是推动壮族诗歌创作的精神动力。

“岜莱诗会”追求艺术卓越,倡导向“境界”深化“文化情怀”,以大力发展广西诗歌与广西文化为出发点,致力于书写丰富而深刻的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是“岜莱诗会”的历史使命和艺术追求。文艺创作往往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在艺术上的反映。一个大发展的时代,必然会为作家或诗人的创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土壤,因而也更能激发他们创作更多的精品佳作。体验源自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诗的人民性,就是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具体到个体的创作,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岜莱诗会”地理位置虽相对偏于一隅,但艺术胸怀宽广,视野开阔,追求至上,有艺术的全域甚至全国眼界。深化主题把握,以多样性呈现“时代性”,推出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作品,这是“岜莱诗会”的时代担当和成长秘诀。

地方文学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以当地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为依据,经过作家或诗人的艺术加工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往往能更直接地体现生生不息的生活热情和文学精神。“对文学精神的强调早已成为现当代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它在某些时期因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模糊,但整体上并未‘中断’。”[4]2020年9月,“岜莱诗会”与“花山诗会”这广西两大诗会联手,在《广西民族报》副刊共同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专刊,同时联合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等举办第五届广西花山诗会,有《星星》诗刊、《草堂》诗刊、《广西文学》杂志、中国诗歌网等大刊主编参与和见证,集中推出了系列活动和作品,让“岜莱”“花山”诗意的碰撞迸发出八桂诗坛新的火花和亮色。“岜莱”“花山”这些带有鲜明民族地域特性的审美标识,已深深烙在一代代“岜莱”儿女身上,让诗人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一如壮族诗人黄鹏《壮美花山》云:“这是骆越民族的故乡/代代先民的精神/如连绵起伏的山梁/这是壮族儿女的家乡/祖祖辈辈的血脉/似江河奔腾的波浪”(2021年“岜莱诗会·九月篇”)。这些诗歌是诗人们走到一起展望理想彼岸和精神高地的精神原乡。“岜莱”是出发处,也是归宿地。“岜莱诗会”只是这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坚守和文学情怀的代名词。

三、媒介地理学与民族文化的契合

媒介的发展,往往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先进程度。当前媒介的迅猛发展,正在悄悄改变着传统地理学的学科内容,直接推动了媒介地理学的发展,并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呈现和传播民族文化的空间,展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多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和地理舞台,使得《广西民族报》具有广阔的民族文化视野。“岜莱诗会”不但注重对广西文化的宣传和诗学意境的营造,而且还致力于全国视野,注重弘扬中国多民族文化精神,积极向全国多民族诗人约稿,诗友遍及九州,既吸引了吉狄马加、杨克、扎西才让、艾克拜尔·米吉等名家,还引来了龚学敏、刘向东、刘川、安海茵、彭惊宇、唐成茂、娜仁琪琪格等全国几大名诗刊主编,以及旅居海外的华人诗人,他们都在“岜莱诗会”专版上发表过诗作,以实际行动推动诗歌创作向传统、现代、民族、世界、地方、民间多层面扩容,增强艺术广度和厚度,扩展表意空间。推出汉、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土家、哈萨克、仫佬、毛南、仡佬、普米等多民族诗人诗作600多首。“岜莱诗会”从区域少数民族诗人“单曲独舞”,逐步发展到大江南北多民族诗人“万家齐乐”,是多民族诗人真正意义和水平的诗歌盛宴。从年龄看,“50后”到“00后”,与时俱进、诗脉不断,显示出多民族诗人的历史性传承。从地域看,有大江南北的诗人,有广西区内各设区市的诗人,在“岜莱诗会”可以一览北国风光、茫茫草原,可以领略大漠孤烟、燕赵风云,可以品味中原风骨柔情、江南小桥流水。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为地方传媒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岜莱诗会”立足广西,放眼全国,无论是题材还是内容,无不彰显出地理特征与民族文化的深度契合。这一特色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增加地方传媒的竞争力。

“岜莱诗会”通过发表多民族诗人的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多民族诗人们与现实生活形成紧密互动的精神关联,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作品,团结各民族诗人共同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强音。“岜莱诗会”与广西作家协会“花山诗会”携手打造“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歌”专刊,用诗歌的形式宣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刊用8个版面刊发了来自全国、全区81位诗人的诗作81首,其中包括彝族、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诗人26位,全国多民族诗人用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的诗歌作品,描绘出一幅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美丽画卷,共同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这次的诗歌专刊是媒介地理与民族文化契合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从“有广阔的深蓝,也有浅白、淡黄和血红”(谢夷珊《金鸡山的天空》)的金鸡山到“坐在高高的云漫岭,犹如坐在白云上”作者作品的云漫岭,从中我们看到了充满诗意的广西山水地理,有了这样的诗意,地理才有了立体的生命。类似这种组织多民族文学文化主题写作或主题重点打造,其作品以艺术性和思想性为支点,政治站位较高,参与诗人广博,可以说是一次次“在地”诗歌经验的集中展现,集精神的、价值的、审美的和营养的层面于一体,让多民族诗人集体发声,用诗歌凝聚力量、构建家园、致敬崇高,很容易形成综合性诗歌美学效应。

除此之外,“岜莱诗会”还针对各高校诗歌社团,推出南楼丹霞诗群、相思湖诗群、独秀峰诗群等诗歌专版,这是对广西诗歌地理的集中展示。诗歌专版紧扣广西文化,凸显了广西文化地理特色,正是这些诗歌专题策划,营造了《广西民族报》的地域文化特色,使地方传媒呈现了个性色彩。

四、立足地方文化,做强“岜莱诗会”文化品牌

“岜莱诗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注重从量变到质变,提升品质,多推精品,从理论到实践深度参与广西诗歌探索,走出广西,推动民族文学和诗歌文化的交流,助力广西诗歌发展。为此,要立足地方文化,着眼于整个广西的诗歌发展,结合自身民族文化优势,扬长避短,既要重视母语写作、原乡写作,也要有创新精神和大局观念;既要有情怀和正义感,又要注重美的表达和阐述;既要坚持百花齐放、多元化发展,又要突出个性、有明晰的价值取向。“岜莱诗会”要提升作为一个文化品牌的影响力,需要建立价值体系、文化体系、管理体系,并不断进行优化。一方面格局要广大,境界要高远,以文化价值为核心,不断地给“岜莱诗会”塑造鲜明的地方文化个性;另一方面要定位精准,加强队伍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凝聚多民族诗人,使每个诗人发力,让诗歌真正立起来。

做强“岜莱诗会”文化品牌,还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媒体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利用好宣传、出版、文联、民族等部门在宣传推介、出版服务、原创扶持、教育引导等方面给予各类媒体平台的扶持政策,在文艺理论建设和作品评论包装等方面积极融入新精神新内容,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和锐气。“岜莱诗会”还可继续通过全媒体联动发布、推动多平台转发、争取名刊转载,举行系列诗歌论坛、诗歌沙龙、诗歌朗诵会、诗人采风、诗歌改稿会活动,邀请名家写评论、结集出版诗歌选集等方式,形成推出优秀作品的“组合拳”,凝聚多民族诗歌气场,保持强大的文场诗脉。

结 语

《广西民族报》推出“岜莱诗会”是一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体现。广西文学发展的丰富成果和浓厚氛围为“岜莱诗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岜莱诗会”不仅是广西的一个诗歌品牌,更是广西报纸媒介副刊的一个品牌,成为广西民族文化和文学艺术传播的有效平台。“岜莱诗会”通过推出多民族诗人年度成果展示,举办迎春诗歌朗诵会,与广西民族出版社等合作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实践联合体,推动出版图书样式的“岜莱诗集”,举办年度诗人评选等活动,给诗歌园地带来了新气象、新格局和新活力。“岜莱诗会”作为一个文学平台,成为广西诗歌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之一,已经成为广西文学特别是八桂诗坛的一个高地。得益于这些浓厚的环境氛围,“岜莱诗会”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广西多民族诗人加强诗意的提炼,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面朝花山,春暖花开,从诗歌的角度助力“文学新桂军”走向全国,在全国形成新的诗歌高地。

猜你喜欢

诗会花山副刊
“五花山”的由来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辽中京天庆寺并首唱玉石观音唱和诗考
题花山寺壁
青春诗会与谭克平先生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出神入画——全国知名画家走进花山作品选登
王锡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