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远于古:宋杞跋李唐《采薇图》

2022-02-27孙文韬

老年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古意李唐钱塘

□孙文韬

宋杞跋文

在李唐传世的众多画作中,《采薇图》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且反复提及。高超的绘画技巧,玄远深邃的情境,无不彰显着李唐开创性的成就。其卷后元末明初人宋杞的题跋,也一直为众研究者所重视。

题跋首先以时代背景的描述引出“宋高宗南渡,创御前甲院萃天下精艺良工,画师者亦预焉,院画之名盖始诸此。自时厥后,凡应奉待诏所作总目为院画,而李唐其首选也。”作为元明之际的钱塘籍书画家,追忆南宋临安院画盛事,不免有几分亲切感。而画院魁首非李唐莫属。作为北宋院画到南宋院画过渡的关键性人物,自然要述说其来源。宋杞如数家珍一般将李唐的简历铺陈一过,为的是评论之:“唐,河阳人,在宣、靖间已著名,入院后,遂乃尽变前人之学而学焉。世谓东都以上作者为高,良有以夫。”

《采薇图》南宋.李唐 绢本设色 27.2cm×9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蕴含古意于新的形式之中,是李唐的风格,“乃尽变前人之学而学”。宋杞收藏此画的原因,亦是“虽变于古,而不远于古,似去古详而不弱于繁”。变革是无法避免的,而古意的延续存在于不同的时代风貌中。通篇观看题跋,由时代背景到个人面貌,由落魄故事到收藏机缘。可以说,言辞敏捷,文风雅驯,并且对李唐的学习生涯与创作生涯做了精准的评述。

这篇题跋对画面的解析丰富而全面,有助于我们对画面的深入理解与认知。在题跋的最后,宋杞又以李成画作稀少来比拟画作的珍贵,并对此作的真伪与精彩程度作出判断。由品鉴过渡到鉴赏,乃至于鉴定。虽然,多位学者对题跋中的部分语句有异议,但是这丝毫无碍于宋杞题跋的重要性。毕竟对于《采薇图》的研究,许多人是从此题跋入手而探讨开去的。

题跋的作者宋杞,乃元明间钱塘人,字授之,举进士;明初,官知全州;善画,通《易》,尤精于史学。其旁征博引、穷究本源的学识修养,在字里行间得以自然流淌,可谓标准的文人士大夫作风。跋文三百余字,方寸之间,除了学养之外,透出的还有书画功底。字里生金,行间玉润。笔画的精严,与结字的宽博相应。文佳字美,识广学深。我们深信,在不断地探讨中,历史的真相会越来越清晰,题跋的重要性也逐渐凸现出来。

猜你喜欢

古意李唐钱塘
将敢“闯”敢“创”作为成长基因 钱塘区打造产才融合示范高地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寻找古意的配色
李唐&萧照:徒儿,放下屠刀吧!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爱在一起 感恩有你
观钱塘
庭院中的童年
白居易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