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梁氏│引入现代育种技术重塑生鱼种业体系
2022-02-26海洋与渔业李易珊
■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李易珊
鳢,俗称生鱼,其繁殖力强、生活适应能力强,在溶氧不足的水域中仍能生存。生鱼肉质细嫩、口味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食用生鱼能去瘀生新、滋补调养、健脾利水。作为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产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鱼类,“粗生易养”的特点使得生鱼成为产销两旺的特色养殖品种。
近年来,广东生鱼产业越做越大,生鱼种质问题也逐渐显露。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梁氏”)董事长梁健辉表示,“不怕有问题,就怕问题不被发现、不受重视。”生鱼产业规模大,其对优质种苗的需求更迫切。为从源头上做好一尾生鱼苗,梁氏对生鱼开展亲本净化、亲鱼强化培育、选育种、工厂化育苗等,为重塑生鱼种业体系贡献技术力量。
生鱼养殖前景广阔
梁氏技术总监韩林强介绍道,过去,全国主养的鳢品种有两个,乌鳢和斑鳢,两者各具优缺点。乌鳢长速快、个头大,但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能力差,仍然依赖活饵,产量低;斑鳢可以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但其长速慢、个头小。
上世纪九十年代,广东从中国香港引进斑鳢,并以其为母本和来自湖南、湖北或山东的乌鳢为父本进行杂交,繁育出子一代“杂交生鱼”。“杂交生鱼”综合了父母本双方的优势,兼具摄食人工饲料、个头大、长速快等特点。“杂交生鱼”的诞生对解决生鱼的“种质”问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94年,广东顺德人对“杂交生鱼”展开培育,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培育技术趋于成熟。至2003年前后,“杂交生鱼”因其肉嫩味美、生长速度快、起肉率高、耐低氧、抗病能力强,适合高密度高产养殖等特点,受到广泛青睐,逐渐成为珠三角乃至广东生鱼主流的养殖品种。随着苗种繁育技术与人工配合专用饲料的突破,生鱼养殖业走向商品化、规模化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杂交生鱼苗产量约58亿尾,广东产量占7成左右,拥有多个知名品牌良种。
近十年,广东杂交生鱼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带动苗种、养殖、流通、销售等环节,产业链持续完善,以中山、佛山等为核心区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向福建、江西、浙江、江苏、湖南以及东北地区扩张。一时间,生鱼成为养殖户眼中的“发财鱼”。
作为广东水产种质选育、种苗繁育及良种推广的领军企业,梁氏于2017年正式对生鱼展开选育工作,集中力量到苗种研发和生产上。梁健辉认为,生鱼是一个可与“四大家鱼”同台竞技的传统养殖品种,群众喜爱,消费圈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种质“隐疾”多
近年来,市场对杂交生鱼尤其是大规模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18-2021年,生鱼塘头价从6元/斤涨到13元/斤不等,其中售价最高、增速最快出现在2021年底。梁健辉分析道,价格攀升可能与新的消费潮流有关。疫情之下,水产预制菜兴起,生鱼是鱼类预制菜重要的原料品种之一,被广泛使用。
生鱼市场越是繁荣,梁健辉越是担忧,他皱着眉头说道,“近年,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发展,生鱼产业规模大、扩张快,导致很多问题被掩盖、被忽视。”他留意到,市面的生鱼苗质量正出现衰退,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苗种携带病害,水花质量差、存活率低,严重时在放苗几天后,就全军覆没,养殖户遭受损失。据梁健辉估计,业内生鱼水花整体的存活率大约只有10%。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繁殖,单纯的杂交后代种质出现明显退化,吃料多还养不大。韩林强补充道,诸如湖南、山东等其他省份以乌鳢养殖为主,当地专业化的苗种企业不多,能够开展保种、选育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而广东斑鳢的产业情况也非常类似,普遍出现了种质退化问题,近年来珠三角的杂交生鱼苗普遍存在抗病力差、畸形率高、生长速度慢等问题。深耕水产种业行业多年,梁健辉比其他人更早一步意识到问题所在,他希望业界能够放缓脚步,专注生鱼良种选育,为“亚健康”的生鱼产业把脉开方,以寻求更高的效益和更好的发展。
良种选育“大步走”
梁健辉表示,既然发现了短板,就要去补短板,“从头”做好一尾生鱼苗。有了大口黑鲈优鲈系列的成功选育经验,梁氏决定在三个方面同时发力。第一,将种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采用“生物育种”的理念和方式,加快建立生鱼种质资源库,在构建基础种群的基础上开展多代选育,对性别控制、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以期选育出优良品种。第二,将生产模式从传统的土塘育苗转变为工厂化育苗,所产的苗种更能适应工厂化养殖,让生鱼养殖朝着高效、安全、可控的目标迈进,据透露,梁氏将开展小规模的工厂化养殖生鱼试验。第三,打破生鱼繁殖的季节性限制,实现全年繁育,目前已初步取得生鱼亲鱼室内强化培育的经验。
围绕提高生鱼品种产量、性能、品质的核心,梁氏加速推进有关工作。截至2022年11月,当年梁氏已销售约5000万尾的生鱼水花,主要销往佛山、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地区,市场反应良好。
做种苗投入的时间、资金多,回报周期长,对于成本和效益,韩林强指出,种业人肩负着社会责任,要树立使命意识,以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目的。同时,遵循商业化运作的原则去推广,取得种业发展公益性和投资可持续性的平衡。韩林强总结,生鱼是一条非常有前景的鱼,符合未来水产品消费升级方向。目前,上下游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和完善,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养殖污染、药残、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生鱼养殖投入品行业规范管理,建立质量标准,规范投入品使用;二是推进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园区的建设,推行生态模式和尾水集中治理,改变人们对生鱼高污染,高药残的不良印象;三是重塑生鱼种业生产体系,推行快速生长、抗逆性强、SPF种苗,提升养殖效率,降低养殖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