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2022-02-26王思瑶马秀峰
王思瑶 马秀峰
202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了《与世界同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报告,强调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应当积极全面地融入农村社会;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推进乡村人才振兴”;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颁布,明确指出应当加强职业教育,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培训,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在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中,以“职业教育”“乡村人才振兴”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学术期刊论文265篇、学位论文19篇,可见职业教育在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然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场域理论涉及“场域、惯习、资本”三大要素,而教育作为实现这三大要素协调发展的主要形式,在特定场域下能够破解不合时宜的“惯习”与提升发展必需的“资本”,这有助于乡村人才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场域理论的视角出发,首先阐释场域理论的内涵及立论依据、明确乡村振兴急需的人才类型,其次厘清场域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作用机理,最后探寻具有创新驱动性的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优化路径,以期为促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提供方略参考。
一、场域理论的内涵阐释及立论依据
在系统分析场域理论内涵基础上,明确场域理论的立论依据,即在场域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培养乡村振兴急需人才。
(一)场域理论的内涵阐释
场域理论是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的社会实践理论概念,主要包括场域、惯习和资本三大要素。从关系的角度而言,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各种位置之间存有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客观关系是处于不同位置的行动者之间的力量关系。布迪厄进一步指出,在特定场域中,行动者的地位是其惯习和所处场域的位置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位置是由占据者在资本的分布结构中目前的或潜在的境域所决定的,而占有这些资本可以实现对这个特定场域特殊利润的控制。惯习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或存在的各种习性的总和,既是行动者的内心情感结构中的主观精神状态,又是外化的客观活动;既是行动者主观心态向外结构化的客观过程,又是历史的及现实的客观环境向内被结构化的主观过程。资本作为一个富有张力和解释力的概念,自其问世、推广以来,逐渐被研究者广泛使用。布迪厄将资本界定为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工具,这种工具是行动者积累起来的劳动,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符号资本,且每种资本类型均具有可传递性和可转换性。场域、惯习与资本具有相依共存的密切关系。场域制约与形塑着惯习,为新惯习的形成提供孵化条件。惯习又建构着场域,为新场域的形成提供延展性力量。在一定场域下,资本的有效获取助推着落后惯习的破除和新惯习的形成,而新惯习的形成又有助于积极资本的增值。此外,场域的不断更新发展也会促使新资本的出现和有利资本的形成,反之亦然。概言之,场域、惯习、资本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二)场域理论的立论依据
根据场域理论,作为整个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属于教育场域,乡村人才振兴作用于乡村振兴场域,故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之说。乡村振兴场域与教育场域存在深层次的关联性,由此,可用场域理论中的三大要素系统分析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理论逻辑。一方面,乡村振兴带来了乡村新发展,而以往乡村的固有观念与落后惯习仍制约着新型乡村的健康发展,构建着落后农村这一特殊场域;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场域同乡村振兴场域的有机耦合,逐渐促成农民新的惯习,构建着乡村振兴这一特定场域。此外,新型场域与新惯习的交互,有助于获取积极资本的力量,破解不合时宜的惯习,打破以往落后乡村发展的恶性循环链,从而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惯习,努力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的主张。
二、乡村振兴急需人才类型
明晰乡村振兴急需的人才类型,有助于为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准确定位着力点与发力点。依据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要求以及相关政策中对乡村人才类型的划分,本研究将乡村振兴急需人才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高科技型人才
随着智能时代的快速发展,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一二三产业,人在其中扮演着技术型操作者的角色。高科技型人才是使农业农村发展真正受益于先进技术的力量支撑和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主要是指具备某种科技特长,掌握专门的知识或技能,并能够为乡村发展谋取直接利益和财富的人才,包括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科技推广人才和科技特派员队伍等。
(二)创新创业型人才
2020年6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创新创业层次显著提升,创新创业队伍不断壮大,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达到100万以上。创新创业作为乡村振兴与发展的第一动力,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乡村人才振兴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发展理念。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相关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为返乡人员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培养一批适应一二三产业发展并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三产合一”创新型人才理应成为实现我国新型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选择。创新创业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主要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并基于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理念创新等方面而进行创业活动的复合型人才。
(三)组织领军型人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的推进,必然离不开“领头雁”的正确引导与组织管理。组织领军型人才主要由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乡贤、第一书记等构成,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优化基层组织带头人结构,持续深入开展带头人培育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长效化和协同化的重要力量,有助于为乡村振兴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和筑牢根基。
(四)公共服务型人才
乡村人才振兴不仅需要农业农村高科技型、创新创业型以及组织领军型人才,还需要乡村公共服务型人才的参与。乡村公共服务型人才是指具有管理服务能力和素质,可以积极服务于乡村教、卫、医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的乡土人才,包括乡村医疗卫生教育者、乡村文化旅游人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护人才、乡村规划建设人才等。公共服务人才作为新型乡村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三、场域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作用机理
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发力”依据,可以通过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能力培训服务打破固有落后惯习,赋能技能、人力、心理、社会等资本,从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目标的达成,形成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作用机理(具体见图1)。
图1 “场域”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作用机理
(一)职业技能培训打破“学术漂移”惯习,赋能技能资本
1972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Tyrrell Burgess)提出“学习漂移”现象,将其定义为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按照更接近于大学“面目”的方式来确定其实践活动的一种趋势。同样,在职业教育领域,也存在“学术漂移”现象。“学术漂移”现象的出现,并不利于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技能资本。这是因为“学术漂移”现象具有过于注重“学术性”和强调学术资本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导致所培养的乡村人才更加倾向于理论知识的获得,从而忽视乡村人才实际的技能训练,以致形成“学术漂移”惯习,这与职业教育的技术性本质相悖。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教育,担负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使命与职责,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在自身固有属性的基础上加以延伸与拓展,并以市场需要、产业发展需求等实际需求为轴心向外辐射,大力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拥有“一技之长”的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而职业技能培训则是打破“学术漂移”惯习,提升技能资本并藉此促成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方式。技能资本是基于技能与资本的概念演化而来的,即个体通过教育或培训的实践活动,将某种专业技能、知识、经验和态度内化为自身生理、心理或精神的一部分。将技能资本界定为乡村人才为促进乡村振兴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习得的形式,从而将拥有的先进技术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等资本内化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
根据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场域理论,职业教育场域和乡村振兴场域为个体获得技能资本提供了发展空间,乡村人才通过在职业教育场域和乡村振兴场域中的实践活动可以实现技能资本的再生产。职业技能培训是助力人们在乡村振兴中获取技能资本以及实现发展价值的首要途径,具体来看,通过职业教育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可以赋能乡村人才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和应用技能,具备累积超越物质收益的优势,从而使其扩大技能资本增量,优化技能资本存量。
(二)创新创业教育打破“就业守业”惯习,赋能人力资本
“就业守业”包含就业与守业两个方面。传统的守业是指人们固守已有的产业或企业,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与时代发展不相协调;传统的就业是指满足人们初次就业需求。“就业守业”惯习的形成不利于人力资本的获取,致使人们难以融入乡村振兴场域之中,并对周围的客观关系产生不良的连锁反应,传递固有的保守态度、打击创新创业的热情等。基于职业教育场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破解这种“被动锁定”思维,培养人们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观念,这理应成为打破“就业守业”惯习,赋能与优化人力资本以助推乡村创新创业人才振兴的首要举措。
威廉·配第(W illiam Petty)在其生产要素思想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一词。19世纪60年代初,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提出大力开发农村现有的人力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教育因素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能、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活动。人力资本的获得会对乡村振兴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乡村人才振兴产生重要影响。人力资本的增值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参与新型乡村建设,进而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可以说,人力资本的获得既是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因素,也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结果。正如人力资本理论提到的,教育是影响劳动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视教育和培训则成为必然。这在职业教育领域,具体表现为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乡村人才振兴高质量、可持续推进的核心和关键,是开发人力资源以及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最佳选择。
(三)理想信念教育打破“旁观角色”惯习,赋能心理资本
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需要全体农村力量的参与。农民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新型乡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行动者,其利益诉求对乡村人才振兴的可持续推进具有最为直接和显著的影响。尽管我国将“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是农民自身存有的消极心理和观念仍影响着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态度以及积极心理资本的获得。而理想信念的树立和正确态度观念的获得可以打破他们在乡村发展中一贯秉持的“旁观角色”惯习,助其形成积极的心态。因此,在职业教育场域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响应农民的利益诉求,从而优化其心理资本以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贯彻落实。
卢桑斯(Luthans)等人于2005年首次将心理资本界定为个体所具有的一般积极性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入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概言之,心理资本是指人具有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和资源,主要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等四个维度,且这四种积极的心理能力是可以挖掘和管控的,共同筑成人的基本心理状态和力量。积极心理资本的形成与获取对乡村人才振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乡村人才振兴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体现为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乐观等构成要素符合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要求,可以对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态度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为全面开发与管理乡村振兴人力资源的积极心理力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不仅应该重视人力资本的赋能,还应当注重积极心理资本的形成。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尊重和善用心理规律,培育自信、理性、积极的发展心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四)能力培训服务打破“被动参与”惯习,赋能社会资本
1997年,蒂斯(Teece)和皮萨诺(Pisano)等人率先提出“动态能力”,主要是研究企业如何通过动态变化获得持续相对优势。在本研究中,“动态能力”是指在乡村振兴场域下,公共服务人员能够采取动态分析的方式持续识别外界变化与客观诉求,以调整自身适应的能力和开发新的能力,从而满足乡村人才振兴的客观需求。有研究表明,动态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与社会能力,其中社会能力主要体现在拓展农民的社会资本,提高以社会关系、社会参与为核心要素的社会化能力。此外,动态能力的持续更新与提高可以适应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乡村振兴新变化,有效促进人们社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进而使其摆脱被动参与的状态,能力培训服务直接作用于能力的提升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由此可知,动态能力的落脚点在通过能力培训服务激发乡村人才参与新型乡村建设的主动性,打破乡村人才“被动参与”惯习,赋能社会资本和提高社会化能力以助推乡村人才振兴。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指出,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隐形的、潜在的特殊资源,是行动者通过社会网络或团体所属的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获得的资本,这些资本可以用于个人的行动策略。普特南(Putnam)则认为,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和保障人们参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可以促进社会集体之间信任的产生和社会参与的强化。在乡村振兴场域中,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训服务就是通过提高个人的公共服务能力与动态发展能力,激发他们参与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其在乡村建设中积极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换言之,赋予乡村人才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能力,并为其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人际网络关系,打破“被动参与”的惯习,从而使他们有能力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本。
四、场域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路径
人才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深入实施的首要因素和关键所在,而职业教育则是撬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杠杆”。因此,多措并举构建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创新驱动模式,进而促进技能、人力、心理和社会资本增值,激活乡村人才活力。
(一)构建“多方协同”的育人平台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在乡村振兴场域,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激活乡村人才振兴的内生动力,关键在于铸造“政府引导+乡村田野+企业基地+职业院校”的协同化育人平台,充分发挥“四位一体”育人平台的力量。一是建设校企乡资源共享体系,实现资源的互通互融与无障碍分享。新型农村建设需要一二三产业人才的共同参与,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可提供第二、三产业的培训资源;乡村田野实践可提供有关农业发展的可靠经验;职业院校作为乡村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结合乡企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源。二是以新型乡村发展实际需求为基准,设计“订单式”人才培养流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实现“四位一体”协同化育人的有效手段,应当遵循针对性原则、实际性原则,以解决乡村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需求的“两张皮”为目的,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所需人才。职业院校根据当地特色与新型乡村建设需求,合理设计人才培养规划,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加大与农村、企业的交流合作。涉农专业应当无缝对接农业实际发展需求,不断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变化。三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当发挥引导性作用,结合市场力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形成“政府拨款为辅+市场引入为主”的资金支持系统。概言之,在协同理论的指导下,协同政府、企业、乡村、院校等多方力量,为乡村人才振兴搭建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发展链。
(二)完善“技术支持”的教学服务
乡村人才的学习需求大致包括提高知识技能水平、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坚定参与新型乡村建设信念,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即实现自身技能、人力、心理、社会资本增值以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值得注意的是,人们的学习需求侧重点各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定位乡村人才学习需求。科学技术的融入则是职业教育满足乡村人才精准化学习需求以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选择,在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技术理性的基本原则,充分借用大数据、VR技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乡村人才技能、社会等新资本,促成乡村人才“技术―能力”内生式发展,为乡村人才的自适应学习提供全程的智能支持服务。一是大力发展线上学习和远程教学方式。主要措施包括建设面向乡村人才的在线学习资源库和辅导专线,借助MOOC、微课等同步式和异步式远程教学方式,依据英国开放大学商学院的吉丽·萨曼博士(Gilly Salmon)所构建的在线学习“五步模型”逐步展开,尤其应注重线上学习和远程教学中的情感交互。二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增强现实技术(AR)。应用VR技术可有效解决职业教育实操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促进实操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利用AR技术为培育乡村人才设计智能的、仿真的、动态的、多维的立体化教学情境,以三维立体交互的方式加深个性化学习体验,并在立体化的教育空间中实现对学员全方位的精准监督和管理。三是利用大数据监测市场信息,为人才培养提供针对性强的学习资源,真正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理想状态,智能技术支持服务可精准把握社会需求及变化趋势,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乡村人才振兴的链接功能。如利用具有留痕性和无可篡改性的区块链技术对学员的各项指标进行追踪记录且每一项记录数据均标注时间戳,获取和解读学员“动态+静态,显性+隐性”的数据,并凭借大数据全面检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需求和所遇到的问题,以便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和解决方法。
(三)打造“立体网络”的支援队伍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制度。根据已有研究和国家近期颁布的相关政策,一支强大的、立体化的教师支持队伍是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能力培训服务以及实现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力量支撑,也是赋能乡村人才新资本和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不可替代的关键因素。职业院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专兼职教师内外结合,职教学员联合出动”的立体化、多元化师资体系。一是加大专职教师的理实互动实训,培育“双岗型”教师。“双岗型”教师能够兼顾和驾驭学校、乡村两个“讲台”,不仅“上得了课堂”,又能“下得了田地”。这就要求教师在已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关注乡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进入相关领域进行实践培训,并同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等专业人才交流经验,快速提高自身的实践本领。二是挖掘和聘请有专长的农业技术、能工巧匠、经营管理等人才不断充实师资队伍,使其承担乡村人才培育任务,并强化他们“爱农知农”的理想信念,保持兼职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进而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同时,应当积极建立布局合理、动态稳定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建立培训和实用技能的协调机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专、兼职教师的能力素质。三是实行“小先生制”“学徒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对于当今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筛选出职业院校中优秀的、具有一定爱农情怀的学员参加“送教下乡”支援活动,使其广泛参与到农业教学和实践等工作中,积极面向乡村服务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师资不足的现状。
(四)采取“理实结合”的培训模式
在职业教育场域,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能力培训服务等都要求采用“理实结合”培训模式作为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持续发展的坚实支撑。实践证明,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职业教育离不开项目式学习、现场学习、顶岗实习、学徒制、短时分段学习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这些培训模式皆遵循适农性原则。今后面向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职业教育应坚持创新“理实一体化”的培训模式,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理实结合模式,最大限度地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潜在风险,促使乡村人才将理论与实践融汇贯通、熟练应用。如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依据每个项目专业的特点,所编写的教学法应当反映专业本身的实际需求和特殊性,以及“项目”的安排应当考虑到与乡村生产经营行为的紧密联系以及学员可独立规划、设计和调整学习计划、进度等条件。在乡村振兴场域,现场教学强调组织学员到一二三产业生产现场通过实际观察、亲身体验获取有关的知识技能与经验,旨在培养乡村人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此外,在创新培训模式时,应当注意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制定现场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具体可行的方案,有序组织和管理以保证教学质量,避免走马观花式的浅层学习。
(五)完善“训后指导”的服务机制
在乡村振兴场域,乡村人才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人才不断地进行资本增值和再生产,这是因为在知识和技能快速更新换代背景下,只有不断地补充新的资本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人才振兴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场“博弈”的持久战,这就要求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职业教育遵循人才发展的持续性特征,逐渐完善“训后指导”服务机制。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对返乡下乡人员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必须加强针对乡村人才的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此外,在实践培育过程中,已有诸多地区正在开展训后指导服务,并取得了相当的效果。加强对于乡村人才的跟踪指导服务,既彰显了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又可以确保他们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持续发展。乡村人才振兴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所在。基于此,完善“训后指导”的服务机制,为其搭建一个比较系统的跟踪教育体系,做到点上持续跟进,面上聚焦发力,努力形成“一条龙”服务体系,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保证乡村人才发展能力的可持续,理应成为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