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展望
2022-02-26沈中彦孙丹
沈中彦 孙丹
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在发展体系、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总体要求”“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等七个部分,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规划和详细举措。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基本方向,更是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为了更好地掌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脉络,本文对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探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总结发展的经验,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一、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全部来源数据库,将检索条件设置为主题=“职业教育”或题名=“职业教育”并含主题=“高质量”或题名=“高质量”,设置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将检索结果剔除会议、广告、新闻报道、教育动态、征稿启事等无关文献后,共得到有效文献1008篇,本研究即以筛选后的1008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借助CNKI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和陈美超教授开发设计的“引文空间”软件,对全部有效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以下基本研究结果。
(一)发文时间:前期平缓式发展,后期井喷式爆发
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从少到多,整体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可以概括为三个相对鲜明的发展阶段。一是缓慢发展阶段(2000—2010年)。该阶段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文量相对较少,每年的发文量均未超过10篇。尽管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对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未有明确的表述和要求,因而其研究成果相对较为零散。二是稳步发展阶段(2011—2018年)。该阶段的研究成果数量相比前一阶段有所增加,年平均发文量19篇,其中2018年的发文量最多,为43篇。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于2010年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本阶段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三是高速发展阶段(2019—2020年)。该阶段进入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新阶段,2019年全年关于该领域的发文量为335篇,2020年的发文量更是高达479篇,两年的总发文量814篇高于2000—2018年19年全部的发文量,占21年来全部发文量的80.75%。这一阶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突飞猛进,主要源于国务院2019年1月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要实现“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的转变,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作者发文量: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合作研究有待增强
在某一领域中具有较大贡献和影响的研究人员,被视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根据普莱斯(Price)定律,核心作者M=0.749×Nmax1/2,其中Nmax代表该领域所有研究者中的最高发文量,M代表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当该领域研究者的发文量高于M时,则可以推断该研究者为核心作者,且当核心作者们的发文量达到所有发文量的50%时,可以说明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已经形成。根据公式M=0.749×201/2≈3.35,则该领域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为3篇以上。根据统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核心作者共有25位,其中10篇及以上发文量的作者共4位,分别是周建松(20篇)、李玉静(16篇)、石伟平(11篇)、陈正江(10篇);25位作者发文总量约为174篇,仅约占发文总量的17.3%(部分核心作者见表1)。因此,可以判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研究领域,目前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在研究合作程度方面,通过软件对1008篇文献的作者进行研究发现,除了少数作者有一定的合作外,其他作者处于相对独立研究的状态。这表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域的研究作者之间尚未形成较好的合作网络,而形成合作团队将有利于职业教育高质量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表1 2000—2020年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核心作者(5篇及以上)
(三)发文机构:机构类型百花齐放,区域分布相对集中
通过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机构的分析发现,研究机构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既有普通高校也有高等职业院校,既有教育科研机构也有政府教育部门,同时相关的行业协会对该领域也有一定的研究。在机构的发文量方面,关于该主题发文量最多的是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从2000年至今共发表19篇,也是国内较早关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机构之一;超过10篇的研究机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16篇)、浙江金融职业学院(16篇)、天津大学教育学院(15篇),体现了这些机构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关注和持续研究,也表明以上机构在职业教育高质量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潜力。在研究地域的分布上,职业教育高质量的主要研究机构分布于华东、华北等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院校相对较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研究机构具备相对广阔的研究视野,因而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反观中、西部地区,受到经济水平、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薄弱,与华东、华北等地相比其对职业教育高质量的研究有一定差距。
(四)发文期刊:发表期刊集中对口,整体水平相对较高
2000—2020年,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发文量超过10篇的发文期刊共9本期刊(见图1)。其中,排在前4的均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且均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期刊,分别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82篇)、《教育与职业》(59篇)、《职教论坛》(55篇)、《职业技术教育》(53篇),发文量占发文总量的24.7%,表明职业教育高质量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相对集中。在期刊的层次上,有6本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等教育》为CSSCI来源期刊,整体来看,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图1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期刊发文量统计(10篇及以上)
二、研究热点与主题分析
(一)关键词分布
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性可以反映一定时间内该领域的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及其关系。“首次年份”是指该关键词第一次出现所在的年份,“中心性”则代表了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中心性的数值越高,则意味着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强。基于分析,本研究提取了频次较高的前30个关键词(见下页表2)。其中,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分别是“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等;在频次方面,“职业教育”出现的频次是最高的,出现了512次,同时“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等词出现的频次均位于前列。“职业教育”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这3个关键词作为本研究的主题词,出现较高的频次和较高的中心性,与主题研究相互印证,也是应有之义。
表2 关键词频次、中心性及首次年份
(二)主题分布
根据关键词的频次、中心性,同时结合关键词的共现及聚类研究情况,可以将2000—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的主题:
1.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制度研究。针对制度研究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对职业教育高质量提出了不同的思考。宏观制度方面,“职业教育改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双高计划”是主要关键词。例如,查吉德等认为,应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拓展职业教育边界、调整培养对象、强化就业职能、健全制度体系、完善产教融合政策、调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外部治理,整体把握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鲁昕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要不断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进本途径、阶段任务,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产业的发展;孙辉等认为,要从“双高计划”建设的背景、技术路线、进阶策略以及成效表征等方面,深入探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微观制度方面,“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是主要关键词。例如,高文杰认为1+X证书制度的出现有其时代必然性,应从证书系统、教育与培训系统、技能等级评价鉴定系统、反馈调节系统、运行结构与制度规则体系五方面构建1+X证书制度的系统框架,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
2.职业教育高质量的比较研究。2000—2020年,职业教育高质量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澳大利亚(关键词频次为22次)和德国(关键词频次为20次)的职业教育高质量研究上,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TAFE学院、职业教育的标准化、职业教育国家制度、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障、职业教育培训包、职业教育技能政策等方面。例如,覃文松等充分借鉴澳大利亚TAFE学院质量保证体系,从拨款机制、专业教学标准水平、院校自我保证质量能力、行业参与等方面提出了适合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策略;李延平等认为,德国一直以来通过合理、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谢莉花等认为,德国“双元制”的实施有赖于良好的师资队伍,其师资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性”“专业性”“师范性”等多重属性,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呈现出“双师”结构、“双师素质”的特点,对我国职业教育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具有较强的启示。此外,也不乏对其他国家职业教育高质量的综合比较研究。例如,邵会婷等通过对5个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研究,归纳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主要表现为质量保证法制化、教师准入制度化、课程开发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化、运行管理体系化、教育投入多元化等多方面的特征,为提高我国建立职业教育保障体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3.职业教育高质量的类型研究。由表2可知,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的类型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的主题,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共2688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占全国普通高校的“半壁江山”,因而其高质量发展研究既重要又紧迫。但是,目前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供需矛盾依旧突出,高等职业学校依然存在资源分布、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均衡的问题。裴中岐等认为,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可以充分发挥“双高计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治理能力,为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张兆诚等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过从整顿发展、扩张调整、改革创新、全面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五个重要阶段,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转变,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一直以来,尽管国家注重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但各方面因素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有待提升的窘境,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开设区域特色专业成为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当前所面临问题的重要途径。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略显不足,但其作用却不容忽视。吴绮雯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结构性矛盾,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进而确保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孙诚认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培训仍存在缺乏统筹管理、学校培训动力不足、内容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师资质量难以保障、标准和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4.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内容及对策研究。根据统计,在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内容和对策方面研究频次相对靠前的关键词分别是产教融合(频次为134次)、校企合作(频次为119次)、人才培养(频次为68次)等。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虽然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政策,但产教融合不够紧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问题仍然存在。林子波认为,学校方面表现为认识不足、适应性不够、能力不足、制度障碍等问题,企业方面表现为企业与学校价值取向不一致、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不匹配等问题,政府方面表现为主导作用有待充分发挥、跨部门协调机制有待继续完善、合作新机制有待重新建立等问题。周志春认为,通过形成产教融合的新机制、健全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打造教学实践的新场所,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于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质量上。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闫广芬等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历经奠基、重建、探索、变革、繁荣五个阶段,最终确立为“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复合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廖康平等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半工半读式、订单式、工学结合式和现代学徒制四种模式,并对四种模式对应的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刘克勇从“生涯开发、知技并举”出发阐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郝天聪以“因材施策、过程管理”为主题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控制体系进行了研究,刘晓玲等从“注重基础、选择多元”入手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制度进行了探索。
三、研究趋势与展望
关键词突现图谱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的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热点。通过逐年切片的方式,对2000—2020年“职业教育、高质量”研究突现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发现,该阶段共出现15个突现词,依次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发展、澳大利亚启示、职业指导、现代学徒制、应用技能型、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工匠精神、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校企合作(具体见图2)。
图2 2000—2020年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关键词突变情况
在关键词突变的起始时间上,“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层次,其关键词突变的时间最早,且持续时间较长,均持续了10年及以上,这也体现了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主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上。在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上,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资格框架制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参考性,2008年众多学者逐渐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对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校企合作”等关键词突现的时间较晚(均出现在2018年),但其突现的强度(Strength)很高,尤其是“高质量发展”,其突变强度高达43.63。这些关键词在近年来的强度与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整体发文量趋势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未来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方向。基于此,未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应进一步加以完善。
第一,聚焦前沿政策,拓宽研究视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既要基于国家政策关于职业教育的定位属性,又要结合学校、企业、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已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类型,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已经出现,但关于如何发展高质量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制度规范还不明确、实践经验还不丰富、研究认识还不到位。此外,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之上,如何打通职业教育的发展通道,探索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本科以上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试点提供理论依据,也应成为高质量职业教育层次的关注点。因而,要不断拓宽大职业教育观、大质量观的研究视野,及时关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确保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第二,立足本土研究,加强比较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国家、区域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不同、发展基础不同,职业教育发展的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呈现华东、华北地区较为丰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为薄弱的现状。中西部地区应不断加强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立足本土情况,汲取其他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东部地区则应在关注自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多从全局职业教育质量观入手,关注职业教育的区域差异,为实现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保障和实践参考。在国际比较方面,各国职业教育均有可借鉴之处,不应仅仅围绕个别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而应从大比较观入手,拓宽国别研究的范围,从经济社会制度研究着眼,探究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原因及实现路径。
第三,开放研究主体,壮大研究队伍。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主体的参与和协作。在研究机构上,尽管高校、职业院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均从各自领域和视野对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内涵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究,但不难发现本科院校更加注重该主题的研究,作为被研究对象,职业院校对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仍不够深入。为此,职业院校应主动加强对相关政策的解读,积极成立职业教育研究所,组建职业教育研究队伍,结合学校发展历程,凝练高质量发展经验,针对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同时,鼓励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要主体的企业及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进一步丰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从实践向理论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