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2022-02-26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马 娜

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马 娜

[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肩负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针对当前大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高校应当有针对性地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等不同形式,齐抓共管、多措并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学生;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1]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高校基本都有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与成长。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好各族师生的关系,实现高校民族团结,进而实现各高校和谐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这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有其深刻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角度来理解。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维度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几个王朝夏、商、周先后在中原地区兴起,与周围的氏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逐渐融合形成的族群统称为诸夏或华夏…至秦汉之际,形成以中原人口居多的汉族,并从此成为中国历史进程的主体民族。”[3]伴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流动与大融合,中华民族逐渐发展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华各民族奋起反抗,不分你我,在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由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化为自觉的民族共同体。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历史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维度

“大一统”思想在实现我国国家统一中发挥了强大向心力作用。这也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真正实现了各族群众当家做主的愿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重大成就的取得增强了中华各族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心,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维度

中华各民族因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在经济生活方式上逐渐形成互补共生关系。虽然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不同,但又相互需要。如游牧民族需要粮食、丝绸等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农耕民族则需要马匹、骆驼等牲畜作为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乃至战争等的重要工具。两大群体相互需求、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密不可分,历史上各民族在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上的互补需求构成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经济基础。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维度

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许多优秀的价值理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例如: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等,在当代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华各族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渊源、共同前途命运、共同经济联系、共同政治理念、共同文化认同的血脉相连的共同体”。[4]

二、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在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青年大学生矢志拼搏奋斗,当下应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的动力,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实现统一青年思想、凝聚青年力量、增强青年担当的目标任务。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中,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高校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让广大学生深刻领会到国家统一与各族大学生前途命运牢不可分,深刻认识到任何人、任何民族都不能脱离国家单独生存,要不断增强各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从而筑牢祖国统一的根基。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摆脱狭隘的民族意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各族大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真正实现民族团结一家亲,铸牢青年大学生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撑。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到:“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5]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国家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知,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牢学生健康成才的思想基础,争做时代新人,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三、青年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困境

(一)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冲击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说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化改革开放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越来越光明,但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企图用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扰乱人心,达到分裂肢解祖国的目的。例如:恶意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否定他们的历史功绩;有意识地歪曲历史事实,恶搞英雄人物和革命先烈;拍摄和播放大批“抗日神剧”,抹杀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妄图在娱乐搞笑中摧毁理想信念;更有人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妄议历史问题,使青年学生陷入迷茫,混淆历史真相等等。这些错误思潮的频繁涌现,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对正处在“拔节孕穗期”广大青少年造成严重危害,长此以往,会导致广大青少年不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而削弱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部分大学生存在文化自信缺失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发表讲话多次谈到文化自信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6]大学生生活在多元文化荟萃的新时代,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文化自信不强、甚至缺失的问题。例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通过课堂讲授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基本没有读过儒家经典,甚至觉得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没有实际价值,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目时更倾向于网络小说、娱乐时尚杂志等等,长此以往下去,就会导致文化自信缺失;这种文化缺失还表现在盲目认同外来文化、西方文化,热衷于欣赏美国电影、韩剧,却忽略经典的国剧,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却不知道中国传统的清明节、重阳节等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什么重要意义。广大青年学生在追外来影视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个人主义至上、拜金主义的错误价值观念的冲击,这种盲目的认同也会削弱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削弱文化自信。

四、青年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守住阵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

1.牢牢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多民族大一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脉,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各民族文化一同构成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文化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思想基础。此外,学校应当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学习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的历史思维,增强历史担当,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正本清源,凝聚共识。

2.不断巩固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理论讲授固然重要,隐性教育、实践教学同样不可或缺,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参与其中,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相关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朗诵、唱红歌等活动让学生参与,从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思政课老师可以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革命基地,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缅怀历史、敬畏历史,通过实地感受,真正认识到正是因为中华各民族的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才铸就了中国今天灿烂辉煌的发展成就,引领广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守正创新,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

费孝通曾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因此,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儿女智慧的结晶,广大青年学生要不断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既要做到弘扬和传承,营造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更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做到推陈出新。

此外,要教育和引导提升青年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辨别能力,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既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能全盘否定,保持理性的态度,辩证的看待,在比对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发现优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不自信的人往往容易被他人左右,人云亦云,而自信的人有独立思考能力,会思辨地看待问题。对待本国文化应当做到兼收并蓄,古为今用。同样,我们的文化自信也会在理性看待、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以提升,狭隘的视野只会削弱文化自信。

(三)多措并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之中

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符号作用

校园文化符号是重要的载体和标识。大学校园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既有文学和艺术价值,更包含着重要的德育价值。校园文化符号相对于课堂教学相对单一的方式,更加鲜活,有感染力,易于学生接受。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符号这个载体,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例如:在校园宣传板上张贴有代表性的宣传标语,在校园建筑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校歌、校训之中,也可以通过设计校园吉祥物等形式传达。

2.持续开展民族团结实践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只是一种理念,更应当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为了促进各族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新疆各高校开展了“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三进”是指“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两联”是指“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一交友”是指老师和学生间交朋友。)新疆各高校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既是一次拉近不同民族师生距离的机会,更要此为纽带,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师生的心中。例如:结对老师在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的过程中,通过和学生沟通交流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积极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线上线下融情活动,营造师生间共居共学、共融共乐的良好局面;以“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其他各地高校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融情实践活动,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3.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

当今世界,互联网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深层次影响着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覆盖面。当下也要牢牢抓住社会信息化的趋势,打好宣传教育组合拳,一方面,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可借助校内外网络自媒体,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用丰富的教育资料、全媒体的表现形式发挥育人作用,以小见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道理转化为团结各族同学、共同成长进步的小道理。借助新媒体平台,发挥融媒体的优势,组织广大学生创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微视频、微课堂、微电影等,丰富宣传教育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要充分使用网络平台上权威的相关学习资源,如学习强国、人民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平台,提供大量的相关学习资源,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优质平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潜移默化地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

4.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汉朝统一西域后,汉语文便成为西域官方通用语,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各民族更是出现了“多学汉言”的现象,汉语言文字是历代中央政权使用的官方通用语言文字,是历史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选择。语言是不同民族之间沟通的纽带,各族大学生只有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基础。

[1]新华网.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EB/OL].(2021-08-28)[2021- 12-0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328860215345350&wfr=spider&for=pc.

[2]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9-11-5)[2021-12-02].http://www.gov.cn/xinwen/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

[3]国务院新闻办.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EB/OL].(2019-07-21)[2021-12-02].http://www. mofcom.gov.cn/article/i/jyjl/j/201907/20190702885717.shtml.

[4]张建军,马娜.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新疆民族团结建设[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7(2):64-65.

[5]光明网.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03-18)[2021-12- 02].https://politics.gmw.cn/2019-03/18/content_32653484.htm.

[6]新华网.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6-11-30)[2021-12 -0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 11/30/c_1120025319.htm.

新疆农业大学教研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研究”(项目编号:2020JXYJ09)成果

(责任编辑:杨书元)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