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史资源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逻辑与路径

2022-02-26刘肖琴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校史四史育人

刘肖琴

校史资源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逻辑与路径

刘肖琴

[南方医科大学]

校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生动“教科书”。校史资源融入高校“四史”教育,在内容的丰富性上、教育载体的多样性与教育效果的有效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鲜亮的政治底色、广泛的情感认同、一致的发展脉络为校史资源融入“四史”教育提供了可能。加强校史研究,以学术滋养“四史”教育,能够在内容维度上为“四史”教育的呈现和开展提供丰富的素材;营造校史场景,将静态的史料转化为动态的育人资源,有利于触发对“四史”的沉浸式体验;讲好校史故事,让“四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校史资源的融入,对推进“四史”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史;融入;四史;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四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加强“四史”教育,对于引导学生“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准确把握高校校史资源融入“四史”教育的内在独特优势、现实依据,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对推进“四史”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史资源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独特优势

(一)丰富教育内容

大学校史是记录高校发展轨迹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立德树人生动的“教科书”。它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它涵盖了大学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办学理念、杰出师生事迹等诸多内容,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文化的积淀延续。校史资源丰富、亲切可感、叙事形象、视角多样、贴近师生,具备独特的育人功能,能为高校人才的培育提供丰富的养料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校史是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奋斗史,是开拓创新、再谱新篇的改革开放史,是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编年史,也是不断孕育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的文化史。大学办学历史进程中的每一步都和党的领导、新中国的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的发展息息相关。高校校史是“四史”最贴近师生的现实例子,深度挖掘校史中蕴涵的丰富资源,能够为高校“四史”教育的开展提供生动的教材。

(二)优化教育载体

“‘四史’教育是一项系统化、长效化的过程,有效载体途径是‘四史’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与关键。”[2]高校“四史”教育的开展,目前较多依托于高校思政课这一载体,形式比较单一。

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将大学生所熟悉的校史资源融入高校“四史”教育,有利于丰富其育人载体,创新育人途径,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校史丰富多样的内容、生动多样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精准育人,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接受需求。高校可利用校史资源,开展红色校史宣讲、校史剧展演、革命文物调研、珍贵校史文物展、校史口述史整理等活动,使其成为“四史”教育的重要辅助载体,让学生更加立体地了解学校历史,并引导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自觉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三)强化教育实效

高校“四史”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关键在于“四史”教育开展是否被受众主体——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大学生基于已有的历史了解和自身的价值观念,从内在需要出发,对“四史”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学理知识进行选取和吸收。这个过程具有自觉性、排他性和渐进性等特点。相比于相对陌生、遥远且宏大的事物,人们总是更倾向于接受熟悉的、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

将以人物和事件为依托的校史资源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符合大学生这个接受主体的接受规律和接受需求。校史中的优秀人物、典型事迹能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校史中所蕴含的独特大学精神传统和文化气质契合大学生的价值需求,校史中所承载的一所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所传达的家国情怀,让同是校史组成部分的每个微小个体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时代发展印迹,感受到同频共振的民族魂、强国心。

可亲、可近、可感、更易于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的校史资源融入逻辑系统宏大、知识体系庞大的高校“四史”教育,有利于提升“四史”教育的实效性,使其教育效果更加深远持久。

二、校史资源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现实依据

校史资源与“四史”教育的内在契合点是校史资源融入“四史”教育的现实依据。

(一)鲜亮的政治底色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3]自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启蒙和导向作用。从最初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因革命发展需要创办把学习、宣传、运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作为重要内容的陕北公学、延安大学、华北大学等系列教育结构,再到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教育体系建设提上日程并最终建立完整的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我国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习近平指出:“高校是孕育思想、传播理论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就是在高校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中进行的。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都把高校作为阵地。”[4]高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浸润着鲜亮的政治底色。

“四史”教育同样具备鲜亮的政治底色。“四史”教育并非简单的历史教育,而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无论是波澜壮阔的党的奋斗史、坚定不移的国家复兴史,还是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成就史、具备独特优势的社会主义发展史,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发生的历史。高校在开展“四史”教育时,必须把握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

共同的政治底色是校史资源与“四史”教育能够发生根本联结和深度融合的内在基础。

(二)广泛的情感认同

情感是“人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的桥梁,其内在机制由内在感触、情境评价与反应选择构成。”[5]认同则是一种满足个人归属感的心理机制,是一个将外在的理念、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心理过程。校史资源和“四史”教育均具有广泛的情感认同基础。

校史资源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生动具体,亲切感人。对于学生而言,这些校史人物、故事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极易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和联结,具备天然广泛的情感认同基础。“四史”同样拥有广泛的情感认同基础。这种广泛的情感认同,来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种广泛的情感认同,建立在对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引以为豪上,建立在“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怀上,建立在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现实生活感知上。这些共有的情感发生基础、共通的情感体验结果,是“四史”教育具备广泛情感认同的稳定支撑和独特载体,为“四史”教育的深入、广泛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重要基础和联结纽带。广泛的情感认同基础,能够更好地发挥情感的联结、调节、感染以及迁移等多重功能,促使校史资源更深层次地融入“四史”教育。只有在这种情感的互通、互动中,才能真正将“四史”教育落细、落小、落实。

(三)一致的发展脉络

校史与“四史”在发展脉络上是关联且一致的。“四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奋斗史和实践史。校史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之路、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发展之路、新中国发展之路的剪影。“高等学校的办学过程、生动鲜活的现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关联,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缩影,折射出国史和国情。”[6]高等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办学历史和建设发展清晰地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反映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进程,反映出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不断重视的过程,也反映出高等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过程。

对“四史”教育而言,校史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和难得的资源。

三、校史资源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实践路径

抓好青年大学生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用好校史资源,把校史有机融入‘四史’宣传教育,增强针对性和感染力”[7]。

(一)加强校史研究,以学术滋养“四史”教育

以扎实的校史研究和丰富的学术资源滋养“四史”。把校史作为“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四史”共性、整体性的特征,全面、全局地进行校史的梳理和研究,构建系统科学、全面的校史内容体系;结合“四史”各部分历史的独立特征,厘清内容结构,有所侧重地进行校史脉络梳理和资料爬梳,构建纲目清晰、层次分明的校史内容体系。

校史的梳理和研究,既要遵循有机统一的原则,又要条理清晰,切实贴合“四史”框架的每个部分,让每个具体内容都有方向归属并紧密衔接。合理的校史内容体系的构建,既是“四史”的重要呈现,也将为“四史”教育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撑。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研究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以扎实的校史研究、学术的逻辑理路来阐释“四史”,以丰富的学术资源滋养“四史”。

(二)营造校史时空,用场景呈现“四史”教育

场景具有深刻的教育性和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每个场景都是教育的一部分。场景的营造,离不开时间、空间、情感、互动四个因素,四者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好的场景设计,能够触发人们的沉浸式体验。

时间上,充满历史感的校史物件,脉络清晰的学校发展历史、变迁历程;空间上,不少高校都有诸如北大红楼、上海交大南洋公学等独特的历史遗迹、清华英烈纪念碑等红色地标的存在;情感上,因为“大学”这个特殊的场域,遥远的历史、过往的时光、人物都因而产生了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历史的联结、人我的沟通,在校史场域中成为可能。

高校可通过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将沉浸式体验活动与实地参观相结合,将静态的史料转化为动态的育人资源,让“四史”教育活起来;可通过开展情景话剧、珍贵史籍和文物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场景中了解学校如何从革命的烽火中走来,在改革的浪潮中前进,在学校史中知“四史”,感受“四史”迁变;可利用多样化的网络新媒体传播手段,打造云端“校史馆”、VR看“四史”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与线下教育一起,打造全过程全时段的校史、“四史”育人环境。

(三)讲好校史故事,用故事激活“四史”教育

高校的历史长河中并不缺乏故事,尤其不缺乏与“四史”相关的故事。每一件历史文物、每一座不朽丰碑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难忘往事,蕴藏着珍贵的“红色记忆”。越是口口相传的身边故事,越能引发共鸣,越具传播、感召力。故事,是教育发生的土壤。

高校教师要培养故事思维,既陈情,也说理,不断提高传播能力、引导能力、情感共鸣能力。要培养创新思维,不断推陈出新,创新讲述方式,除了思政课教学之外,也可以通过“文物切入”“情景重现”等多种形式,生动讲好校史、“四史”故事,促进“四史”教育入耳入心。根据“四史”的内容,故事讲述可围绕“革命主题”“复兴主题”“创新主题”“信念主题”展开,紧密结合高校历史发展脉络,串联起高等教育在救亡图存、国家富强和实现民族伟业中所书写的动人篇章。故事内容可聚焦某一时间节点、红色地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标志物等进行讲述。

在校史故事的讲述中与“四史”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依然是学生。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史故事的讲述和挖掘中,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获取与学习者。学生可依托丰富的藏书资源、电子数据,进行校史资料的梳理和整合;可参与到口述校史的访谈和资料整理过程中;可进课堂、进宿舍讲述他们所了解的校史故事。学生对校史的历史研究、历史书写与讲述本身就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联结,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身体力行的资料检索、采访整理、故事讲述,以研促学,以讲促学,以学促行。浸润式的学习体验,将“四史”教育、思政教育融于无形,在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的同时,也加强了“四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将鲜活、生动、亲切可感的校史资源融入高校“四史”教育,既是高校探索“四史”教育如何更好落地的需要,也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需要。在融入过程中,“四史”教育的深入开展也将促使高校对校史资源育人作用的发挥进行更多的新思考和新探索。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Z].教材[2020]6号.

[2]周苏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1(04): 106-110.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6):6-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第98页

[5]刘晓明,马春玲.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重视情感认同[J].人民论坛,2018(23):136-137.

[6]孙永玉.校史校情:高校德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J].中国高教研究,2006(01):64-65.

[7]郝平.积极探索高校“四史”宣传教育路径[N].人民日报,2021-06-01(013).

基金课题:南方医科大学2020-2021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校史资源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CBKT2020-03)

(责任编辑:赵相华)

猜你喜欢

校史四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