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中专探索

2022-02-26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广东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双师广东省

文/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陈 峰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一贯重视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律,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一、坚持“四个结合”,创造性开展干部队伍建设

爱国奉献、又红又专、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等优良传统是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笔宝贵财富。学校的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光荣传统和丰富的历史经验,干部队伍风清气正,在一流中职学校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确保既传承优良的历史传统,又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近几年是学校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学校党委总结出了“四个结合”的工作方法,即组织推荐、群众推荐、自我推荐相结合的广泛选拔干部的方法;理论学习、传统教育、个别谈话相结合的强化培养干部的方法;考察评议、警示反馈、规范制度相结合的有效监督干部的方法;党政互换、校系交流、引进选送相结合的畅通干部交流渠道的方法。

(二)确保对干部进行全面培养,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学校党委坚持在多数干部中实行业务和管理工作“双肩挑”,坚持干部轮换、党政干部互换、校(系)干部交流、干部多岗位锻炼的做法,干部“能上能下”,让部分离开领导岗位的干部全时回到教学岗位中去。把行政干部放到党的工作岗位上锻炼,把党务工作干部放到行政岗位上锻炼,创造条件使干部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也使系干部熟悉校党务的工作。多岗位、全方位的干部锻炼方式,使得干部队伍能够在一番“轮岗”之后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既熟悉本专业业务,也能够胜任管理岗位的素质要求。

(三)确保干部梯队不断线,确保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校党委根据学校干部队伍特点和年龄结构现状,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培养,重点加强45岁以下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在领导班子配备中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四)确保干部队伍保持清廉和良好的作风

校党委完善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坚持每月每周召开党委会议、校长班子会议等,加强工作指导和交流。通过举办干部学习班、新任干部培训班等方式,组织干部的学习、培训,并实行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制度,使干部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对正职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与他们签订廉政承诺书,制定并落实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责任制、“三重一大”问题的决策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二、深入实施“1+2+4+N”教师适性发展模式,推动一流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打造“笃爱深耕,取则行远”的教师成长研修文化。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构建1+2+4+N协同适性发展模式。坚持以一个党建为中心统领,两个核心建设(师德建设和师能建设)为出发点,四个层面(思想政治、精神引领、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的四线递进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能力,适应岗位能力、育人能力、领导力、党(团)建设能力、自我成长能力、教科研能力、自我规划能力等N种重要能力的培养,构建教师多元适性协同发展模式。学校先后实施了“校企双带头人”融合提升工程、“一师一企”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德艺双馨”名师培养工程、“青蓝传带”教师成长提升工程、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以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抓手,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

(一)着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将专业标准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规范教师培养培训、资格准入、人才引进、职称评聘、考核评价、薪酬分配等环节,双师队伍不断壮大。2020年学校“双师型”专任教师223人,同比增加20人,增长率9.8%。教师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学校实行教师培养“梯队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实施青年教师培养“青蓝工程”,实施《新教师入职三年教学能力培养培训计划》《教师梯队建设与管理办法》,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与通道。2019年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教学能力比赛,获奖62人次。

(二)着力构建师资多元培养培训格局

实施名师成长五项提升工程的同时健全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教师机制,发挥行业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开展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教研和学科教学论等研究方向培训;开展1+X证书制度相关教师培训。2019年开展教师专项培训项目7个,参加培训374人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以及中山市骨干教师培训58人次,其中骨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17人,2名骨干教师进入省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进行培养学习,对2016-2018年新进教师进行导师结对培养,组织各种专题培训。

(三)着力创新教师评价机制,深化突出教师考核评价改革

制定多元化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一方面以师德表现为重要参考依据,制定不同岗位人员的考核标准。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和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破除“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唯身份、唯奖项”痼疾。结合实际,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标准,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将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材料按规定存入个人人事档案并录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考核评价的正确导向,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和激励作用。

三、营造关心人才良好氛围,党管人才结出丰硕果实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两校融合后,现有专任教师416人,其中高级职称126人,“双师型”教师223人,硕士以上学位142人,形成了一支名师引领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比例在全国中职校中保持领先地位,涌现出一批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学校培养了全国教育援藏先进个人、全国技能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中职专业名师、全国优秀德育工作者、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技术能手、中山市第六层次紧缺适用人才等一批。尤其是近年来,学校有6个团队荣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在全国、省级各类学科教学比赛中,获得100多个一、二、三等奖。其中,教学团队(个人)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教学团队获得一等奖,在全国中小学主题班会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在广东省班主任能力大赛、班会课比赛获得一等奖。

近年来,在党委的领导下,党管人才结出丰硕果实,学校各项工作也成绩卓著,被评为首批广东省现代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试点学校、广东省第一个与企业联合开办学历班的学校、广东省首批计算机软件蓝领试点学校、广东省首批重点实训中心、广东省首批“双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广东省首批“培养高级技工”试点学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等。学校还有四个广东省“双精准”师范专业、四个广东省重点骨干专业。学前教育(幼师)通过广东省教育厅中等职业学校第一批学前教育专业点备案。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双师广东省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