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维对高校实践育人的促进机理及方法研究

2022-02-26王璐璐

高校辅导员 2022年1期
关键词:育人思维大学生

王璐璐

(山东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实践育人是创造性的教育过程,是文化育人(亦或理论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模式。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增加过程体验,培养问题意识,厚植家国情怀,释放出更有创造力的能量。创新思维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关联性、发散性、探索性等特质,能够引领方向、聚焦前沿、创新手段,促进实践育人成效的提升,进一步发挥实践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本体功能。

一、创新思维与实践育人统合的时代呼唤

在新时期“大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回归理性、回归实践、回归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呈现出遵循本位逻辑,突出学生主体性,强化社会存在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效能感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社会实践也理应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度的重要标准。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起点、行动基础和全方位实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基本围绕“实践育人”目标展开,在顶层设计、实现路径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但对于“什么是实践育人”“谁来开展实践育人”“如何开展实践育人”等问题还存在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偏误,导致实践价值空心化、实践体系模糊化、实践形式同质化等育人困境。[1]在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时代精神召唤大学生要注重实践,善于创新,学会实践,践行创新。2012年,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2]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3]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建立创新思维,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优化成为增益实践育人“传达承认”的有效方式。

在实践育人中,坚持运用创新思维,实现社会实践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方式创新,能够打破认知壁垒下的认知模糊,完成实践育人的意义构建和内容构建,实现社会实践各方主体的匹配合作,强化学生个体价值的凝练和呈现。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的统合,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本质体现,两者的内在统一性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注重整体意识的养成。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要自觉统合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能力,实现二者整体功能的发挥。强化创新驱动,强调实践带动,坚持二者相互支持,互相促进,勇于创新,寻求实践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发掘思维的新灵感与新视角,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到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的国家使命和时代责任。

二、创新思维与实践育人统合的促进机理

(一)内涵分析

创新思维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是多维对称思维的复合体,借助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想象、联想等思维手段,使思维重新组合、升华,产生新的思路或顿悟,从而形成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等创新成果的思维过程,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等品质。[4]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在认知、信息、经验等感性认识基础上的行动体验,内容可以分为田野调查、社会服务、岗位见习、参观考察等。活动范围一般在校园以外,通过个人分散活动和集体团队活动等不同形式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近年来,对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有不同的界定,笔者认为,实践育人可以表述为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责任培育为主导,将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环扣融合,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通培养,达成校内外各方资源的合作匹配,实现自我主体和对象主体的良性互动,形成“育德”与“育智”兼具的双向链式育人模式。

(二)内在关联

创新思维与实践育人两者相互关联,良性互动,具有辩证统一性。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实践育人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源泉,而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又贯穿其中,作为导向引领实践方向。

首先,实践育人是思维创新的动力源。创新思维作为人思想活动的一种方式,必须以形成人类思想的规律为基本遵循,坚持实践出真知。思维创新始于社会实践,社会中的点滴实践积累形成创新的源泉,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在达到足够量的积累时实现质的飞跃。创新思维脱离了实践的积淀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作用于实践,不能促进个人发展。“思维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它的每一次闪光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6]只有坚持并自觉投身到实践中去,思维创新才能获得十足的动力与蓬勃的生命力。

其次,创新思维是实践育人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思维来源于实践,实践归根到底决定思维的发生与发展,思维最终也会付诸实践,反作用于实践。创新思维是发展着的新实践,是人类社会创造力挖掘的源泉。创新思维是知识和智慧的产物,将其付诸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知识和智慧将转化为创造力,转化成价值,推动实践不断发展。

(三)作用机理

创新思维与实践育人的相互作用过程可以看作是创新思维主体能动的把握创新对象,通过革新创新对象而实现发展的实践过程。

首先,创新思维在实践主客体作用下生发。创新思维是主客体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互动过程。一方面,创新思维产生于主客体的对立过程中。创新思维的主体是发出者,客体就是接受者。持有创新思维的人总是主动的设法破除定势思维而寻求形象思维,是创新内在动力的提供者。在实践育人基础上形成主体与客体的对立,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和不断满足自身需要而做出努力。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7]另一方面,创新思维发展于主客体的结合中。创新思维是通过主客体的自觉统一而实现的,体现了两者相互制衡、互相作用和互动转化的关系。在主客体互动过程中,主体的力量外化,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凝结在成果中,客体同时被改造成为满足主体的所需。社会实践是创新思维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使客体不断满足主体需要的客观形态。[8]

其次,实践育人在创新思维下破式。一方面,实事求是是创新思维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这种出发点下的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创新思维的效能发挥:破除定式需要“他说我见”的归纳演绎,定立目标需要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成果检验需要全面科学的合理手段。脱离了这一立足点,设想就是空想,所产生的结果非偏即误。另一方面,另辟蹊径是创新思维的特征和视角。创新思维在实践育人中的运用,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撼动原有的理论框架和执行模式,而是在于能否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从而摆脱思维定势。

最后,调查研究是创新思维的方法和基础。对任何问题的思考与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把充分的调查研究作为对事物分析求解的前提,调查研究不仅为创新思维的构造提供了实践基础,而且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素材。创新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想要超越已有,就必须了解社会现实,这也是实践性和教育性有机统一的有效执行。

三、创新思维对实践育人作用的促进方法

研究创新思维与实践育人的双向促动,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有步骤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认知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目前,高校的实践育人过程中,如何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进而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给出切实可行的步骤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六个促动策略是针对高校实践育人及创新创业实务总结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切合创新思维下实践育人发展走向的期望,具有共同的价值实现寄寓。

(一)破立——扩展创新思维的视角

实践命题在设立初始,高校需要打破定势思维,确立创新思维的意识。即以非常未见的视角切入去体察分析常规现象,发掘事物的特殊本质,并力求产生不同于以往的创新性结论。要从学生本位逻辑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先天禀赋、后天生活经历及社会背景,尊重其发现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标准的独特性,逐渐将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主需求,走进学生的“心域”。同时,创新思维中的“自我视角”会使眼界狭隘,容易在思考问题时陷入别人做过而且做好的常规命题中去,而“非我视角”则可以充分发挥思维主体的视角转换功能,从更广域的范围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样产生的命题往往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因此,对于非常规的创新思维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在课堂内外突出强化培养。

(二)超越——突破既定结论的囿限

超越是一种对比的方法论,是思考问题的全新理念,更是创新思维的本质。从其表现上来看,对时间的超越体现了创新思维的高度;对客体的超越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广度;对空间的超越体现了创新思维的价值尺度。创新思维是能产生新奇性结果、领先性结论的思维。把这种以超越为本质的创新性思维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就要求思考问题必须超越现有认识和结论的局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把握住现象背后的倾向性、可能性、客观性乃至规律性,并通过调研、规划和理论升华等形式将其转化为现实成果。

(三)定位——确立以小见大的目标

具有了破中求立的意识和超越的方法指导,接下来,确立实践的选题尤为关键。能否确定一个有创意的主题,直接关系到科创或者实践项目的开创性、可行性、适用性、难易性及是否具有实施价值。创新思维引导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创新认识、增长才干。因此,选题必须具有新意,要求题材本身具有创造性,要切准时代脉搏,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一般来说,选题宜窄不宜宽,宜小不宜大,这样确立的选题才不会流于空洞肤浅,易于把控。最佳的模式是“小题大做”,从高度、角度、密度三者入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感受深刻,易于产出成果。

(四)具象——实施切实可行的操作

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活动的落脚点。目前,高校广泛采取社会实践课程化、规范化做法,就是内涵式创新的积极尝试。高校在开展实践育人的具体化操作中,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运行体系、培训体系、考评体系、保障体系等,实现标准化、精细化、全面化、科学化的实践工作目标。从整体运行来看,高校将起点前移、重心下移,实践工作全年不间断,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创新的无限潜力。

(五)孵化——促成实践成果的转化

在创新思维主导下的实践活动,其过程不仅可以使大学生突破自我、收获成长,其项目还可以带来推动学校发展和地方建设的经济化利益。如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可以促进当地企事业和政府的规划发展,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获得风险投资支持,启动项目的市场化、资本化运作等。此外,建立一批集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实践基地,实现社会实践基地化发展,克服实践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也是促成实践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

(六)归回——实现科学规律的统一

创新思维主导下的实践育人是按照社会要求,以创新理念教育和培养高校大学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目的的活动,是以实现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基本目标的,讲求平等互利,双向受益。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不能只凭主观热情盲目的蛮干,必须厘清教育内部各个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尊重教育的本位性、学生的主体性和利益的合理性,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从而实现向教育规律与价值规律回归。

创新思维与实践育人互相交融,相互促进。立足客观,实践育人是创新思维的动力与源发,决定并推进创新思维的发生和发展。立足主观,创新思维是主体的一种思维能力,其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思维能力、观念交错等诸多的阻碍。只有极力挖掘创新的潜能,自觉开发创新思维,主动进行创新探索,才能使创新思维得以落实,真正将创新贯穿实践、推进实践,成为实践育人体系发展的有效标尺和动力引擎。

猜你喜欢

育人思维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维跳跳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