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英雄观及其当代启示*
2022-02-26杨利利
杨利利
(北京印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6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讲到英雄、点赞英雄,在系列讲话中提及许多英雄观点、英雄故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掷地有声地发出“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1]的呼声。这充分显示了习近平英雄观的人民性底色。梳理习近平英雄观的生成逻辑,深刻阐释其所蕴含的理论内涵,既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的背景下帮助人们澄清价值认识误区、在全社会树立良好风尚以及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诉求。
一、习近平英雄观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英雄生成的群众基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英雄的产生不是纯粹偶然的,而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恩格斯认为:“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4]当社会具有一定的需要,且形成相应的物质条件时,英雄便从人民群众中应然而生,正如列宁所指出,“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在其斗争过程中会造就伟大的人物,使过去看来不可能发挥的才发挥的出来。”[5]因此,英雄与人民群众具有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英雄代表了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人物,能够把握历史规律并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客观世界的改造。其在发挥对历史推动作用的过程中,也必然需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最终达到服务群众的目的。邓小平同志指出:“脱离了群众,任何英雄也办不成事情。”[6]这揭示出英雄发挥作用的群众基础。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对英雄精神做出肯定和阐释,“这种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天地为之动容,世人为之赞叹”,[7]并号召全党时刻铭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8]习近平英雄观在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现实,阐述了有关英雄的许多新论断、新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
(二)历史逻辑:注重对英雄精神的培育是党的优良传统
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对英雄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使英雄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形成了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英雄主义,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朱德同志曾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中指出:“革命的英雄主义,是视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毫不犹豫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9]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党的积极号召下,一大批英雄模范相继诞生。为了对全国的英雄模范进行表彰,在全社会弘扬英雄精神,1950年9月,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召开,在参会代表中战斗英雄人数为258人、民兵英雄为43人。继这次会议之后,各行各业也陆续开展了模范者代表会议,掀起学习英雄的浪潮,从而促进了英雄精神的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及英雄群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号召全社会继续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扬英雄精神。2018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公布了《关于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的公示》,以表彰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其中包含了不同行业和岗位的英雄模范,这展现了对弘扬英雄精神的高度重视。习近平英雄观既体现了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也彰显了党注重英雄精神培育的优良传统。
(三)现实逻辑:凝聚民族复兴伟力的应有之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英雄们承载着同样的英雄基因,其在具体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英雄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民族英雄还是时代英雄都是中国精神的承载者和引领者,其所彰显的英雄气概、英雄品格不仅能够形成巨大的感召效应,同时其实践行为还能够在全社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英雄的地位:“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0]同时,高度赞扬了英雄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如何把十四亿中国人凝聚起来,增强价值共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团结力和向心力,直接决定着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弘扬英雄精神在当下既有现实性也有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11]习近平英雄观是在立足当前中国发展的现实境遇,结合英雄及英雄精神价值逻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品格。
二、习近平英雄观的理论内涵
(一)英雄的人民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对英雄的来源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英雄“来自人民,植根人民”[1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讲话中共有86次提到“人民”,并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13]。这不仅彰显了习近平英雄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特质,同时也赋予了其英雄观的人民性。英雄孕育于人民,有了人民才有英雄,英雄与人民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实际上彰显了平凡与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14]因此,英雄并非遥不可及,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不懈奋斗、努力坚守、勇敢拼搏亦可以成为时代的英模。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15]每个时代有其相应的英雄,英雄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实践中生成的,即“时势造英雄”。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抑或是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建设时期,都孕育了体现所属时代特点和人民性的英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对这些英雄进行了表彰,对他们的历史贡献进行了赞扬;对抗战时期大量涌现的英雄人物和英雄团体予以肯定,提到“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16]。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也是因为我们党有一大批像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张富清这样的英雄模范率先垂范,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17]
(二)英雄的价值追求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无数英雄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信念,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于实践之中,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英雄功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做出贡献的人“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18]。这些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英雄,以实际行动诠释出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奉献精神,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19]。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模范们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20]这种熠熠生辉精神的背后,是英雄们一往无前的果敢和不计名利的付出。其中有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坚持,有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的无畏,有在论功行赏时悄然退出的淡薄,这些都生动展现了“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21]的高尚品格,这正是英雄价值追求的生动写照与英雄精神的可贵之处。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对那些“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22]的英雄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习近平英雄观蕴含的这种勇于担当的气魄和不计名利的精神正是英雄价值追求的深刻体现。
(三)英雄的精神品格
英雄作为群体符号象征,其体现出共性的精神品格。在颁布共和国勋章时,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23]忠诚体现了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于信仰和职责的高贵品质。古往今来,无数英雄正是秉持恪守这样一种道德准则,在临危关头誓死不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视死如归、宁死不屈”,[24]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坚守初心,恪尽职责。执着是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渝的坚守,体现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25]的韧劲。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种体现英雄气概的执着精神作了重点强调:“英雄模范们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坚定不移,对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的赤子之心始终不改。”[26]朴实作为一种质朴的品德,彰显了英雄模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恪尽职责。作为中华民族脊梁的英雄,来自人民,始终奋战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以最朴实无华的精神诠释出平凡中的伟大。
(四)英雄的科学对待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英雄不仅关系到对于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的保护和传承,而且关乎新时代英雄精神的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27]崇尚英雄,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和事迹的肯定与尊重,是科学对待英雄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等相继出台,以号召全社会崇尚英雄。这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英雄,通过制定出台政策文件以及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宣讲活动等引导全社会科学认识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保护和英雄精神的守护,是科学对待英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对意识形态挑战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为英雄正名,捍卫英烈,积极宣扬英雄故事,“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28]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通过和施行,是党中央第一次从政策层面为捍卫英雄提供的根本遵循和保障。学习英雄,是新时代发扬英雄精神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2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30]这些重要论述既为我们学习英雄提出了具体要求,也提供了方向指导。关爱英雄,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英雄的关心与厚爱。作为英雄,其精神崇高,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重大牺牲。而英雄,亦是具体的现实之人,理应被我们铭记与关爱。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及政府“当好后勤部长”,[31]主动关心英雄,“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32]
三、习近平英雄观的实践启示
(一)明确英雄本色,澄清价值认识误区
习近平英雄观阐明了何为真正的英雄,为人们进行人生选择提供了基本遵循。能否实现人生价值是人生选择的基本标尺,这需要对价值标准予以界定。习近平英雄观蕴含的英雄精神与品格,揭示了一个人的价值实现不在于职位多高、声誉多大,而是能够通过努力在平凡中铸就伟大。当前,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驱使下,各种虚假的英雄主义崇拜情结在社会上泛滥开来,一些人尤其是部分青少年误把流量明星、经过精心包装的所谓“成功人士”等奉为偶像,把他们的光环效应看作英雄主义的彰显。由此,导致了英雄认知错位,偶像盲目崇拜、“饭圈文化”等大肆盛行。部分年轻人把成功看作是走捷径,把对功名利禄的过度追求奉为圭臬。事实上,真正的英雄既没有所谓的光环,亦没有过度的宣传,始终脚踏实地奉献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无论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郑州特大暴雨等重大灾害中,冲锋在最前面、守卫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是那些无惧生死的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工人、快递员、司机以及不计其数的志愿者等,无数自发前来的群众以力所能及的行动加入保卫家园、守护生命的行列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英雄的真正内涵。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应充分融入习近平英雄观,帮助人们澄清价值领域的认识误区,深刻理解何为英雄及人生价值判断标准,从而做出正确人生选择。
(二)维护英雄形象,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习近平英雄观揭示了英雄的本质及对待英雄的正确立场与科学态度,为新时代营设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了理论遵循与现实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33]当下,一些人打着寻找“真相”“重估历史”等幌子,以追求“学术自由”为名,故意捏造有关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不实言论,或以偏概全,歪曲、戏谑英雄,或无中生有,污名化、恶搞、诋毁英雄,以混淆大众视听,煽动质疑历史、怀疑英雄的不正之风,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企图颠覆历史,消解文化自信、弱化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些人刻意抹黑我们的英雄人物、歪曲我们的光辉历史,要引起我们高度警觉。”[34]对历史真相的怀疑应持有合理的根据、科学的方法和必要的限度,而非盲目虚无、质疑历史。当然,也不能在割裂历史与现实基础上进行否定历史,更不能随意解构经过长期历史确证的民族英雄形象。坚持习近平英雄观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看待英雄、对待历史,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应。因此,在实践中应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英雄观,为英雄正名、维护英雄的形象与合法权益,引导人民铭记英雄、敬仰英雄,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形成正确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在全社会营设崇尚英雄的良好风尚。
(三)讲好英雄故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英雄作为民族精神的高地,对英雄的崇尚象征着对爱国主义的传承和发扬。英雄人物作为具体实践中生成的人,是特定历史阶段的民族记忆凝结,其不仅用行动诠释了如何正确爱国,同时其身上所彰显出的英雄情怀与英雄气概更是能够感染、唤醒、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意识与情感。英雄故事是对英雄精神的最好诠释,其承载着红色历史和印记,携带着红色基因、流淌着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35]这助益于涵养英雄般的家国情怀,推动个体向英雄模范学习,将实际行动投入到强国实践之中,因而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选择。《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大力宣传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宣传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涌现出的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36]为此,应当注重挖掘英雄背后的故事,通过多形式大力宣扬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善于塑造典型案例,积极开展主题实践学习活动,引导人们对英雄形成全面、立体化的理解,增进对英雄的认识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