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业与诚信管理体系
2022-02-26武海峰
武海峰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036)
一、管理体系建设:从组织层面推动学业与研究诚信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以常态化管理维系学业与研究诚信,是其重要使命。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认为,在科研成果持续增长的当下,学业与研究诚信①从南洋理工大学的相关制度文件来看,其习惯上将学生学业界定为Academic,其中考核、项目甚至部分研究都纳入其中,而将教职工研究活动称为Research。其Academic和Research实际上有交叉,不能严格相互剥离。但鉴于管理的便利,这种分类在操作性上更为实用。由此之故,本研究遵循其制度内在设定,认为学业诚信(academic integrity)专指学生作业、考试、论文、研究或调查报告,而教师带领下或者直接指导下的研究活动则适用于研究诚信(research integrity),其中包含硕博士论文、专著。为叙述便利,本研究将其合称为学业与研究诚信(academic and research integrity)。远比科研成果更重要。因此,搭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帮助和引导研究生基于诚信开展原创性学业与研究活动,推动学业与研究诚信行为的塑造和诚信氛围建设,重要而紧迫。[1]其对学业与研究不端采取“零容忍”的立场,并不遗余力地推进学业与研究诚信工作。
(一)建立学业诚信管理机构,推动过程管理
围绕学业诚信的教育、日常管理和学业不端的处置等核心工作,南洋理工大学搭建了完整的学业诚信管理组织体系[2]。第一,常态化学业诚信管理体系——构建“校+院(系、所)”两级学业诚信委员会。学校学业诚信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Academic Integrity,CAI)担负着在全校开展学业诚信教育、更新学校学业诚信信息、提供学业诚信咨询、定期提出修订和完善研究生学业诚信政策建议、优化学业不端行为的方法体系的使命。学校学业诚信委员会委员由所有院(系、所)的学业诚信官、研究生会和研究生会代表组成。而院(系、所)层面的学业诚信委员会则由院(系、所)负责人或其提名人(须具有高级职称)、课程协调人、课程讲师、学院层面的学业诚信官组成,主要负责受理本单位由学业诚信官提起的学业不端指控,并举行聆讯会。在核实学业不端事件存在后,提出处罚建议,对于不需要上升到学校层面的案件行使处罚权。第二,学业不端处罚机构——学业纪律委员会(Board of Discipline,BOD)。学业纪律委员会负责审议学院层面提交的严重学业不端案件,并根据相关规定(《学生纪律条例》)进行处罚。同时,还接受被处罚研究生的书面申诉。第三,两级学业诚信官:学业诚信的“卫道者”与学业不端的“猎人”。学校学业诚信官由校长任命,负责主持学业诚信委员会工作、协调院(系、所)层面的学业诚信官并与研究诚信官(The NTU Research Integrity Officer,RIO)进行合作。学院层面的学业诚信官由院(系、所)负责人任命,主要负责向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学业诚信咨询、受理研究生学业不端的指控并核查。同时,根据核查结果形成处置决议或驳回或发起补救行动或召集学院学业诚信委员会进行审理,向院(系、所)汇报并提出关于学业不端事件是否移交纪律委员会的建议,维护和更新研究生学业诚信档案(登记册),参与学校学业诚信委员会会议,履行学校层面的学业诚信管理职责。
(二)研究诚信与道德管理体系建设
南洋理工大学搭建了上下一体、面向所有研究参与者的诚信与道德管理体系。第一,设立研究诚信官,与院(系、所)合力推进常态化诚信管理。研究诚信官由分管研究的副校长任命,负责监督本校研究诚信教育,宣导及培训计划的制定及执行,受理和核查研究不端指控。一旦发现指控涉及研究伦理问题,可以申请成立调查委员会(Committee of Inquiry,COI)统筹推进调查工作。当然,各级学术组织和研究实体也在研究诚信的维护中担负其相应责任——负责本单位研究诚信工作,如通过研究诚信课程(在线课程)对研究生进行诚信教育,通过线下诚信培训来规范研究活动与行为,向研究诚信官提出研究不端指控等。此外,作为研究项目和研究小组主要负责人的项目主持人,负有监控所在研究小组所有成员(包括研究生)研究行为(是否诚信)、并向研究诚信官汇报诚信情况和提出研究不端指控的责任。第二,设立研究诚信与道德办公室(The Research Integrity and Ethics Office,RIEO),具体负责学业诚信的事务管理。研究诚信与道德办公室旨在通过对研究人员、辅助人员和支持人员的研究道德的科学管理,以营造和维护风清气正的研究氛围。它不仅需要定期组织主题性研究诚信与道德工作坊,为研究人员持续提升规范意识、能力和道德水平提供支持[3],还要代表学校受理研究不端指控[4]——为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理研究不端事件,办公室还开辟了学业不端举报通道,包括匿名举报和实名举报——为防止污蔑,办公室在网站上提供了相关表格,要求举报者提供足够信息以保证指控的有效性。[5]第三,研究诚信委员会(The Research Integrity Committee,RIC)及联络处(The Research Integrity Point of Contact,RIPOC)——研究诚信的网状监控体系。研究诚信委员会由分管研究的副校长主持,各院(系、所)选派代表一名(任委员)共同组成,各单位的代表同时也是所在单位的研究诚信联络处负责人。委员会还设立观察员席位,由负责教师事务与研究生教育的副教务长、负责信息与知识的助理副教务长、首席信息官、首席规划官或上述各官员代表担任。研究诚信委员会同时设立秘书处和联络处,其中研究诚信联络处散布于学校各二级单位,在推动研究诚信教育与培训(包括开发研究诚信课程)、促进研究诚信经验与观点交流、提出研究诚信政策与制度优化建议、受理研究不端指控并展开调查、推动研究诚信政策的贯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研究诚信联络处还扮演着研究诚信信息收集者与传递者的角色——通过分管研究生的副校长和研究诚信官,向校长办公室汇报研究诚信政策的实施情况。[6]
二、教育与培训:陶熔研究生的学业与研究诚信品性
推动研究生的学业自律和研究自律,不仅仅需要来自外部规约的高压,更需要从品性层面“和风细雨”的陶熔。而学业与科研诚信教育、培训、研讨以及相关仪式性活动,则重在帮助研究生形成精神上的诚信,进而用于指导研究生学业和研究活动不断走向自律。
(一)学业诚信教育
学业诚信要求覆盖了研究生研究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想要使研究生尤其是刚刚入校的研究生明确学业诚信规范和领悟学业诚信精神,必须借助学业诚信教育活动。由此,南洋理工大学设计和实施了系统化、鲜活化、常态化的学业诚信教育,以帮助研究生全面了解学业诚信规范、学业不端的类型和边界,掌握恪守学业诚信和防止、抵制学业不端的方法,进而在实践的陶熔中形成良好的学业诚信品性。
第一,学校层面的诚信教育——诚信氛围的营造。南洋理工大学将诚信纳入其人才培养理念之中,并在实践中将诚信为核心的品格培养作为其“5C”人才模式之首[7]61——课程体系中必然渗透着诚信教育。不仅如此,南洋理工大学还要求研究生自学相关政策和文件,并作出承诺:已阅读、理解并且会严格遵守文件的相关学业规范;同时,还要声明已经阅读学校门户网站中关于学业诚信和研究生行为守则的文章、查阅学业诚信网页获取资源和信息。此外,学校还开设常态化的学业与研究诚信课程,帮助研究生和教师处理学业与研究中遇到的各种常见的学业与研究诚信问题。配合线下课程,学校还开设了学业诚信网络线上课程,要求所有研究生都必须完成课程。
第二,院系层面的常态化教育与渗透式宣导。诚信教育必须依托具体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即二级学院(系、所),并与教育教学的“日常”结合起来,这一点在南洋理工大学得到了鲜明体现:院(系、所)负责人在每学年开始时都会向教职员工宣导和强调研究生学业诚信政策,要求教职员工深入理解政策并对研究生开展学业诚信教育——确保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学业诚信教育,以使得研究生深入了解学业诚信政策和程序。还必须在研究生提交作业、报告或者考试以及其他形式的评价之前,提醒研究生恪守学业诚信规范。
第三,基于制式“课程”的学业与研究诚信教育。学校与Epigeum合作开发了研究诚信在线课程,主要内容为研究诚信的基本要求、标准和实践经验。其中面向研究生的研究诚信课程(Epigeum Research Integrity Course,ERIC)包括艺术与人文研究、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自然与物理科学、社会和行为科学研究诚信计划五大类,研究生必须至少完成其中的一类。每一类课程的总时长均为8小时,研究生既可以一次性看完,也可以保存后留在适当的时候观看。同时,学校还要求研究生在参加资格考试前必须完成本课程,所有预科生必须在其第一个学期完成此在线课程(从2018学年开始),成绩纳入综合评定(80分及格,研究生可多次刷分);课程结业后,将发给相关证书,证书有效期3年。
(二)内化诚信精神,丰富诚信经验
学业和研究不端现象屡屡出现不断变化,如何有效防止学业与研究不端和维护学业与研究诚信,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立足主题探讨和基于问题聚焦来探讨学业与研究的诚信问题,能够帮助管理者、教师和研究生提升学业与研究诚信的问题解决能力与水平。基于这一设想,南洋理工大学在学业与研究诚信的主题式研修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并逐渐形成了常态化研修模式。
第一,“课程”模式的主题研修。这种以“课程”命名的研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而是有着内在结构的主题讲座,旨在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学业与研究诚信发展和问题解决的完整的知识与方法体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是关于学业研究伦理的在线课程:就数据管理、发表、研究行为等关键性问题,结合学科要求(分为五类课程及艺术与人文、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自然与物理科学、社会与行为科学)进行深入与全面的阐释,该课程采取3年一“认证”形式(有效期为3年),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完成(只有完成课程才有资格考试)[7]63。此外,还有若干讲座式常设课程,如“研究诚信与研究生”课程,该课程由蒂姆·怀特(Tim White)教授主持,主要介绍什么是负责任的研究行为,重点探讨了研究生在研究活动中需要注意的知识产权方面的常见问题,课程中穿插了大量的案例研讨。当然,研修中还有针对不同专业的设计,如金斯利·博尔顿教授(Kingsley Bolton)等主持的“研究诚信课程”,即专为IGS人力资源管理硕士/MSE(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研修为每年一次,主要基于常设性主题开展(每年聚焦领域和问题有所不同),其主要内容是关于负责任的研究行为以及如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研究者,其中还涉及研究不端的常见问题、如何规避等方面。此外,研修中还包含了每年学校使用Turnitin剽窃检查的情况通报。第二,工作坊模式研修。工作坊模式旨在推动不同主体基于互动交流开展问题探讨,进而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其中代表性的工作坊如“培训教练员工作坊”,该工作坊由蒂姆·怀特(Tim White)教授主持,研究诚信委员会全体成员参与,涉及对当前科研人员“良莠不齐”问题的研讨、对如何指导研究生开展基于诚信的研究问题的研修等具体方面。同时,还开辟了教师如何在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开展学业与研究诚信教育的话题。此外,还基于图书馆系统,开设了在线诚信工作坊,代表性的如2018年的几个主题:基于endnote的论文写作研究、数据管理计划、信息收集与管理等。[8]
(三)诚信宣誓与声明
仪式教育往往比说教显得更有效果。[9]利用仪式教育,对研究生进行学业与研究诚信品性“陶熔”,是南洋理工大学的重要创新。第一,《荣誉守则》(HonourCode)宣誓——立足诚信的爱校和自爱。南洋理工大学规定,所有新生入学之初都要宣誓遵守《荣誉守则》,宣誓必须按照学校的规定文本(填写宣誓人的准确信息)——该文本将作为录取入学的一个要件。誓词内容大量涉及学业与研究诚信,其中较为显见的有:珍惜和维护学校名誉,并付诸行动;在学业与研究工作中恪守诚实原则,贯彻诚信要求;以坚持真理、正义与公平为基本操守,并促进并帮助其他人遵守《荣誉守则》要求;尊重学校的规章制度其他人的权利,将学术活动建立在对前人成果承认与发展的基础之上。[10]所有研究生在入学伊始,还必须认真阅读《大学生行为守则》(StudentCodeofConduct)——该守则突出了对诚信的强调,并承诺遵守《大学生行为守则》的规定。第二,个人诚信声明——学业与研究诚信的档案化管理。南洋理工大学要求所有研究生都必须签署一份声明,声明已阅读并同意遵守学业与研究诚信政策,坚持《新加坡研究诚信声明》的原则和践行其中提出的14项核心责任。在研究生学业诚信的日常管理上,还要求研究生在提交作业时提供一份由课程讲师或导师确认的原创性声明书(研究生必须事先通过相关软件进行检查):声明作业系本人完成,作业完成过程中恪守南洋理工大学的学业荣誉守则和曾经立下的学业诚信誓言,严格遵守学业诚信要求,未违反剽窃政策相关规定。研究生必须签署姓名、附上具体日期,并向教学管理人员提交书面文本。一旦提交该声明,就意味着研究生的作业已经自查符合学业诚信要求,并在课程讲师或导师的确认下做好了相关规范性工作。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在核查研究生提交书面作业时候,核查有无该声明,以促使课程讲师或导师尽职尽责地监督和核查研究生作业是否存在学业不端问题。[11]
三、制度与机制:以常态化管理推动学业与研究诚信
学业与研究诚信制度体系使得学业与研究活动“有规可循”、学业与研究不端的治理“有据可依”,解决了谁来维护和如何维护学业与研究诚信、如何监控与治理学业与研究不端的问题。经过多年摸索,南洋理工大学逐渐搭建起结构完整的学业与研究诚信制度体系、科学有机的学业与研究诚信管理机制体系。
(一)学习与研究诚信制度体系
“学校荣誉”与“研究生发展”紧密捆绑的学业与研究诚信制度体系建设。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制度设计中,将研究生的学业与研究诚信规范渗透于研究生学校生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中。学业与诚信制度体系包含非专门制度体系部分和专门制度体系部分,前者包括《荣誉守则》和《研究生行为守则》,后者包括《学业诚信手册》和《研究诚信手册》。第一,《荣誉守则》与《研究生行为守则》是基于承诺的学业与诚信制度纲领,注重纲领性和理念性的学业与研究诚信,其指导意义(对于具体制度)和教育意义突出:通过承诺的形式,帮助研究生形成诚信观,进而在实践中将对学校荣誉与发展的关注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其中《荣誉守则》列举了多种有辱学校荣誉的不端行为,包括考试作弊、剽窃、合谋抄袭、伪造和篡改数据(文件等)、窃取他人研究成果等。《研究生行为守则》要求研究生恰当地使用数据和相关资源,自觉抵制和检举各种不诚信行为。第二,学业诚信制度可以规范研究生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学业诚信政策》和《学术诚信手册》(AcademicIntegrityHandbook)[12],分别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推动研究生的学业诚信,帮助其明确学业诚信对于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声誉)的重要性,理解学业诚信的要求以及如何结合学业诚信政策、对照学业诚信手册规范自身的学业行为。两者都对学业不端做了界定,并描述了学业不端类型、阐明了学业不端处罚措施。《学业诚信政策》按照教育_监控_核查(根据举报)_处置的顺序,设计了逻辑性极强的学业诚信管理程序,并对每个环节做了详细规定,涵盖了学业诚信的管理主体及分工、学业诚信的管理方法与工具、学业不端的管理规则与程序(监控、核查、处置)等。《学业诚信手册》注重实操性_对常见的学业不端如剽窃等行为进行了界定,就不同学业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等做了阐释,甚至提供多个典型案例作为参考。第三,研究诚信制度,规范研究行为,培育研究诚信素养。南洋理工大学《研究诚信政策》的设计注重与国际对接,与时俱进,同时兼顾南洋理工大学的实际需要。其政策设计力求全面(该政策适用于所有研究人员而不仅仅是参与研究的研究生),并引入了具有共识性参考标准包括《新加坡研究诚信声明(2010)》《蒙特利尔跨界研究合作共同体科研诚信声明(2013)》《关于A*STAR、NTU、NUS和SUTD(2016)的出版物联合声明》等。同时,还特别关注了涉及人体受试、活体受试的研究伦理等。在此基础上,《研究诚信政策》对研究诚信的管理主体及责任、研究诚信教育、研究不端的界定、研究不端的指控受理与处置做了全面规定。
(二)监控与处置机制
对学业行为与研究活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学业不端倾向、行为,并实时介入,这是有效防治学业与研究不端和维护学业与研究诚信的重要方法。基于这一认识,南洋理工大学设计了严密的监控与处置联动机制。第一,多维监控机制——为学业诚信设置多重防火墙。无论是《荣誉守则》还是《研究生行为守则》都明确指出:维护学业诚信、抵制学业不端是每一位师生的责任。每一位师生都负有监控和举报学业与研究不端的义务——事实上,学业与研究不端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和研究生的举报。当然,具体到院(系、所)和研究机构,还形成了一定的监控归属:教师监控研究生的学业诚信,项目主持人监控本研究项目参与人员的研究诚信,研究诚信委员会联络处负责本院(系、所)的研究诚信监控。由此,全员监控成为南洋理工大学学业与研究诚信的第一重防火窗。在全员监控的背景下,学校和学院(系、所)层面还设置了学院学业诚信官和研究诚信官职位,作为研究诚信委员会联络处的负责人,负责受理学业与研究不端的举报,并组织核查,监控核查过程。由此,从学校到院(系、所)层面构建了自上而下和贯穿学业活动和研究活动的立体多维的诚信监控机制,为有效防治学业与研究不端奠定基础。第二,发现与举报保障学业与研究不端监控活动的展开。那些明知有学业与研究不端却刻意隐瞒不报的机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任课教师,将会受到纪律处分。因此,教师在对研究生的学业不端进行监控的同时,需要将重要且无法补救的不端行为上报给学院学业诚信官;对于研究中出现的不端行为,研究机构和项目负责人则可以通过研究诚信委员会联络处上报。同时,研究诚信委员会还设立了网络举报通道,接受匿名或者实名举报。第三,立足“防”+“治”学业不端处置机制。防治结合是南洋理工大学处理学业与研究不端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学业与研究不端的处置机制上表现的极为明确。对学业不端的处置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为:教师的自查,在自查中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即“防”;对于重大且无法补救的学业不端问题经院领导同意后上报(“治”)给学院学业诚信官,学院学业诚信官核查并在驳回、发起补救行动,召集学业诚信委员会会议进行处置三项处理方式中选其一。第二种途径为:学业诚信官受理指控_核查_形成处置决议。对于学院层面认为极严重的学业不端,需要提交给学校学业诚信官,并决定是否移交给纪律委员会。就研究不端处置而言,同样分为举报_调查_上报纪律委员会三步。收到指控后,研究诚信委员会联络处官员会就指控发给相关部门作初步调查,一旦证明属实,即组建学院层面的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向研究诚信官汇报,研究诚信官在初步评估之后,向分管副校长提出后续行动建议,包括:驳回指控、启动处罚程序给予适当制裁、证据不足进一步调查、启动正式纪律调查程序等。就处置结果而言[13],主要分为基于补救的处置和惩罚性处置两种。前者是在学院(系、所)范围内,学业不端处置一般有:零分处理(重修),重新提交作业或报告,口头或书面警告;后者包括开除、推迟毕业,对于毕业生,可以撤销其学位、文凭、证书或其他学业荣誉。
(三)技术及资源支持机制
现代技术手段是维护学业与研究诚信、防治学业与研究不端的利器,这一点在南洋理工大学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不仅形成了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体系,还引入了其他高校的技术与资源体系。第一,防治学业与研究不端的支持机构建设。承担着教师专业发展、教与学的研究与管理、教学资源建设等任务的教与学管理部(Teaching,Learning&Pedagogy,CTLP)[14],不仅要为教师教学管理能力发展提供相关支持,还要为其应对和解决教与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如何基于教学活动实现专业发展。教与学管理部认识到,作为教师的一项重要能力,督促研究生学业诚信和帮助其抵制学业不端的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通过专题培训加以推进,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淬炼。因而,教与学管理部除了为教职员工举办讲习班,帮助其掌握检测、发现和处理学业不诚实事件的方法外,还为教师提供了防范学业不端工具和信息包(包括案例、以往的学业与研究不端记录等),并设计作业。同时,教与学管理部还可以应院(系、所)的要求进行“定制”式培训,以满足不同学院(系、所)的需要。教与学管理部还负责维护学业诚信网站、开设在线学业诚信课程,提供学业诚信教育等相关支持。研究诚信与伦理办公室设立了一项基金[15],用于支持诚信调查研究项目,以收集和分析本校有关研究诚信实践的数据,包括研究生、教职工对研究诚信、科研伦理的态度和观点等资料。项目周期为18个月,资助金额高达5万美元。凡在学校工作9个月以上的教职工均有资格申请。第二,学业不端检测工具资源。学业不端治理重在“防”,因而采用相关技术手段开展“防”的工作,是近年来国际通行趋势——这也是反作弊软件大行其道的重要背景。南洋理工大学使用的反作弊软件中,Turnitin防剽窃软件是最典型的。到2010年,所有新加坡高校都开始使用Turnitin[。16]此外,反剽窃软件如MOSS、JPLAG(源代码抄袭检查工具)等也提供给师生免费使用。此外,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还为师生了提供电子文本匹配软件。第三,外部资源支持。不仅如此,南洋理工大学还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外部工具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师生更好地规范学业行为,防止学业不端。如伯克利大学的Zotero和Mendeley、本校的EndNote和iThenticate(for research)等。在线支持资源主要服务于研究生,如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在线写作实验室与研究活动指南、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引述引文指南[17]、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引文手册[18]。此外,还为教师提供了墨尔本高等教育研究中心(Melbourn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研究设计的研究生质量评价系统,以帮助教师全面评价研究生。当然,系统中也提供了反剽窃的技术支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