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路径

2022-02-26张玲佳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南梁校园文化革命

张玲佳,蔡 静

(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位于甘肃省华池县靠近陕西省吴起县、志丹县的接壤处南梁荔园堡,建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中国革命由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转折的历史过程中,作为“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南方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走上抗日前线的出发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两点一存”的历史地位由此奠定。以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甘边区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党的组织原则,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加强根据地与根据地之间的协作,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与统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斗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打牢了坚实基础,铸就了伟大的南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1]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能够始终带领人民在革命与建设事业过程中取得伟大胜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始终能够赓续红色基因、坚持弘扬革命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培育广大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传承好南梁精神的首要问题就是得厘清南梁精神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内容并能够结合时代发展新境遇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一、南梁精神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内容

1934 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西北地区成功实践的结晶。面向群众是南梁精神的根基,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革命先辈凝聚人心的动力源泉。以刘志丹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与人民血肉相连,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们都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爱护士兵,由此赢得了群众的爱戴与保护,也为他们进行革命活动提供了许多便利。

(一)面向群众,忠诚为民的服务精神

马克思曾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南梁政府始终遵循马克思提出的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的著名观点,将执政为民作为奋斗目标。他们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选举群众代表管理政府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权利。以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和当地的老百姓军民一家亲,同普通群众同吃同住,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在根据地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良好局面,深受根据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

1934 年5 月,在华池南梁阎家洼子,为保护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的秘密,42 名苏维埃政府干部和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其中6 人被铡刀铡死,其余人员全部活埋。英雄的革命儿女不惧生死,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血浓于水的军民之情极具教育意义。传承南梁精神就是要用生动丰富感人的革命故事引导大学生热爱南梁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牢固树立面向群众的观点,自觉养成不畏艰险、勤俭节约的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向人民学习,向群众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二)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

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邓小平曾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3]为了建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曾先后组织了70 多次不同规模的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几乎全部失败,但边区党员干部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带领老区人民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创建了南梁游击队,创造了陕甘红军,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所以在革命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是和共产党人坚守崇高理想信仰、不怕流血牺牲分不开的。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流勇进,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奋学习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始终不忘我党的革命初心,坚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地把个人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三)有责任有担当、顾全大局的精神

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人胸怀博大,忍辱负重,具有顾全大局的意识。在1935 年的错误肃反中,刘志丹从错送给他的密件中得知自己即将被逮捕。为了避免党和红军内部的分裂,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前往瓦窑堡说明情况,被关押后面对被枪毙、被活埋的危险,他告诫狱中的同志说:“我们死也不能说假话,黑云总遮不住太阳。”[4]习仲勋在错误肃反中本来是有机会躲过劫难的,但他拒绝离开,为保护同志选择留下来,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忠诚于党、顾全大局的政治本色。

大局意识是一种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甘愿自我牺牲、自我奉献、不计名利的意识。祖国是青年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的安身之所。青年大学生要认真把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大格局之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青年大学生的大局观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听党话、跟党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抓住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人生经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四)求实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人坚持把党的革命理论同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结合起来,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政策,独立处理革命重大问题,在建立革命武装、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实行统一战线、加强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创新性的发展,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这种求实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是青年大学生应该并且必须继承和发扬的。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创新精神必须具备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5]新时代大学生既要学习革命先辈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品格,又要把握时机、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习坚持和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在以求实开拓、勇于创新的南梁精神的感召下激发出创新的热情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二、南梁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一)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鲜红底色

南梁红色文化继承和发展了红船文化,同时也是延安红色文化形成的起点。传承南梁精神是向当代大学生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色故事,从而使大学生继承红色基因,汲取思想养分。南梁红色文化是甘肃地区重要的文化资源,弘扬南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是以红色文化为底色打造品牌校园文化、彰显校园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蕴含着一个学校的精神内涵,对学校校风学风的形成,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重要意义。高校校园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领域,具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如何将校园文化厚植于师生血脉,彰显办学特色、培养人文精神,是每一所高校都在思考的问题。高校应该将南梁红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其中,用红色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净化校园文化;用校园文化展示南梁红色文化的精髓,汲取思想养分;用南梁红色文化感染教育和引导每一位大学生,净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进而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用红色文化涵养人、熏陶人和培育人,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好青年。

(二)为课堂教学提供红色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南梁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革命年代的特殊体现,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正确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道德规范,是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质资源,把南梁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

(三)传递红色能量,凝聚爱国主义教育的磅礴伟力

南梁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指引大学生不断前进的思想武器。新时代是当代大学生积极主动响应、锐意开拓进取的时代,传承和弘扬好南梁精神是大学生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辉煌篇章的强劲动力。

南梁精神凝结了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并在实践中催生强劲的动力,筑牢了人们的理想信念。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大学生了解那段辉煌革命史有利于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体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增强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南梁红色文化蕴含的崇高精神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进而“化为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从而释放激情,形成实现理想信念的目标牵引力”[6]。

三、南梁精神进校园的路径探索

(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传承南梁红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校园文化是学校“以文化人的教育场所”,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7]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坚强意志、良好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强的社会公民。融入红色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校园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必然要求。

要深挖南梁精神的丰富内涵,结合学生成长问题,开展相关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团学工作相结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通过引导宣传、活动渗透、示范带动、文化熏陶等路径开展活动。如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列宁小学课本中的《工农三字经》用歌曲的形式进行宣传,通过开展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南梁革命根据地这段历史,还能够深刻体会南梁精神的深刻内涵。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相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弘扬南梁精神。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调研内容,如让学生采访当地的老红军后代、老百姓,更深入地了解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历史,领悟南梁精神的内涵,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听老百姓讲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家乡的沧桑巨变,了解老区人民生活的状态,感悟老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开展南梁革命老区脱贫工作的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与学风,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报效祖国的使命感。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受教育者会受到教育者的“身份”和“地位”的影响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体验,造成信息的流失,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辈之间的学习会避免因年龄、身份和地位不同造成的信息流失。为了避免这种“位差”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创设一种“平等”的交流机制,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学习和交流,形成学习南梁精神的“传帮带”机制。这种“传帮带”机制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已经参加过南梁精神学习并有所感悟的学生去带动新同学,利用社团和党团活动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教师可以组建一支“我为南梁代言”的宣传志愿服务小组,小组成员由各个专业的优秀学生组成。这支志愿服务小组成员要定期到南梁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长,将所学设计成不同的活动主题,让南梁精神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促使红色文化传承成为一种自发自为、锻炼能力、增长见识、完善人格的经常性活动,使其成为校园文化最靓丽的底色。

(二)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的作用,传承南梁红色文化

南梁红色文化是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实践的结晶,集中体现了党的文化与政治特色以及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理解党的历史使命、认同党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行动纲领。将南梁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了教学内容;用革命故事激励和鼓舞学生,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将南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老师有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功底,熟悉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内容。同时,教师要全面掌握南梁革命根据地史,深入挖掘南梁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和典型人物故事,恰当地将南梁红色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做好教学设计,熟练运用授课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增强情感认同、加强认知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照教材难易程度,在不同年级安排了不同的课程。本文所作研究按照本科生先学习“基础”课、“纲要”课,再学习“原理”课、“概论”课;专科生先学习“基础”课,再学习“概论”课的顺序进一步具体分析和介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有六章内容,其中第三章内容是弘扬中国精神。在本章内容讲述过程中,通过阐释中国精神的内涵及作用引出南梁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之一。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中国精神,了解南梁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南梁革命故事,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可在 《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土地革命战争广泛兴起章节的讲授中穿插讲述 《南梁革命根据地史》中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掌握南梁革命根据地“两点一存”的历史地位,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和传承南梁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章的内容讲授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南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在关联,指出两者在理想信念上的契合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容讲授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南梁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时代,是开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引导学生将南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充分发挥教师带动引领作用

作为弘扬南梁红色基因的主要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始终对南梁革命历史和南梁精神“真学真信真懂真教”,努力成为南梁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南梁精神的践行者。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着眼于大局,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到缔造革命事业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一步传承、弘扬南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专业的老师和学校党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重视,齐抓共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弘扬南梁精神必须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发挥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三全育人”的优势,组建一支传承南梁红色文化的专业队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心理健康、历史和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师。同时,还要吸收辅导员、教务人员、学生干部和党务工作者作为这支队伍的成员。学校要定期对这支队伍进行教育管理、考核,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予职称评定、评奖评优、课程互抵方面的激励,鼓励大家形成研究南梁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现代媒体技术优势实现学校全员协同式传承南梁红色文化的局面。

猜你喜欢

南梁校园文化革命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坡村 “一抹黄”带动“全民富”
南梁精神永传唱
南梁长4+5油藏加密方式对井组产能的影响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