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按语

2022-02-26钟世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仡佬族论者诗作

钟世华

郭金世的诗集《青㭎树》于2020年9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组写给父亲的诗”,父亲在诗人心目中背负了巨大的象征意义,其与象征着爱与坚韧的青㭎树品质异质同构。对青㭎树品质的书写,不仅构成了诗人的生活信仰,同时也承载了诗人深层意识里的族群记忆。整部诗集共收录了160首诗歌,是诗人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仡佬族作家文学发展史上很重要的收获。作为广西仡佬族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诗集,诚如容本镇教授在序言中所指出的“郭金世的诗歌创作在推进仡佬族作家文学创作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张颖的《民族记忆与一场诗歌的渡灵》以民族记忆、青㭎树所象征的精神之父为切入口,从意象、语言、诗艺的角度考察了郭金世诗歌的创作特色。对于郭金世诗作的核心内容与诗人的民族身份,论者分析认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背后,诗人试图用空灵的诗句还原对父亲的记忆,这是一场诗歌的渡灵。而作为一名仡佬族人,郭金世的诗又用亲切自然的语调诉说了仡佬族人的民族记忆,为少数民族诗歌史增添了重要一笔”。诗人的意象选择成为论者关注的重点,“郭金世笔下的意象则带有非常浓重的仡佬族色彩,更具有现实意义,九十九堡、太阳河、青㭎树、苞谷地等,都构成了郭金世诗歌独有的意象群体”。而这“独特的意象世界,使得仡佬族人的生活细节和生存智慧充分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诗集的另一重意义所在”。

黄铮和黄斌的《青㭎树:作为意象的世界与怀想的方法——郭金世诗集〈青㭎树〉谫论》一文从青㭎树这一核心意象切入,认为“青㭎树不但是一个被诗人深入开掘的、特征鲜明的、内涵丰富的诗歌意象,而且还被诗人赋予了统摄其他子意象的功能,是整部诗集意象世界有机建构的关键,是整部诗集用以表达怀想的抒情方法论,是整部诗集呈现绵绵伤逝意境的重要原因所在”。论者探讨了青㭎树、九十九堡、太阳河意象建构的优点与缺陷,认为诗作与深层民族文化的关联不够,导致“怀想”背后的民族文化意味寡淡,仅起到装点的作用。此外,论者还对诗作的甄选与编排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指出“诗集出版所涉及的诗作甄选与编排则显然是一项理性的工作,需要有整体的统筹谋划,才能取得更好的综合效果。在这一点上,诗集《青㭎树》是优点与不足相兼的”。

朱厚刚论文《为父亲树碑立传的文学努力——郭金世〈青㭎树〉评介》则补充了张颖与黄斌的视角,“所谓的民族特色或不是这一系列组诗的必然标记”,他认为更重要的是桂西北这片山区的地理地貌决定了当地的经济状况,进而塑造了当地的文化属性与人物性格,“当我们将诗人的经历与作品放置到一个更大的坐标系去看时,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一方人的性格铸成,各种原因造成的经济困难对这方水土的限制,所带来的历史穿透力是远超仡佬族族群印记的”。因此,诗人的重点乃是在对父亲形象的建构与怀念,“对诗人而言,《青㭎树》是他安妥灵魂的药方,是思念至痛时的低诉,是一份对父亲的交代。对读者而言,《青㭎树》可以让我们将目光投注在桂西北这片土地上,用历史的眼光去考察创作与经济因素、创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认真思考写作的可能性”。

可以说,本次刊载的三篇论文某在种程度上形成了观点的交锋与争鸣,有助于读者认识与把握郭金世的诗作特点及阐释的理论尺度,希望对广西文学研究的推进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仡佬族论者诗作
Facing emotional impact of a warming planet 直面全球变暖造成的情感影响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阅读理解两篇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少数民族音乐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古代高危职业之谏论者生存指南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