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灾害天气统计及其对青稞生长的影响分析
2022-02-26张东东周刊社
罗 珍,次 央,张东东,周刊社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西藏拉萨 850000
随着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球气候变化总体呈变暖趋势,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现象出现频率不断增加,对地方农作物生产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1]。当前,农业灾害性天气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2-7]。西藏地区为我国西南边陲重地,境内为青藏高原的主要部分,平均海拔达到4 000 m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气候属于高原气候。西藏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为青稞特色作物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青稞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一直是西藏种植面积最大、产量占比最高的粮食作物。但与此同时,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西藏地区旱灾、冰雹、雪灾、洪涝、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多,对西藏青稞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1 西藏地区灾害天气统计
1.1 旱灾
干旱灾害表示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降水偏少,使得土壤水分不足,气候干燥,致使植物无法生长发育。西藏大多数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因此旱灾是西藏地区发生概率很高的灾害性天气,年平均干旱日数为23~50 d,汛期干旱发生频率为45.8%~97.9%。在西藏地区,年内降水分布十分不均匀,并且因为地理环境和季风性气候的作用,西藏地区往往会发生季节性干旱。西藏地区有时会出现春旱、初夏干旱、秋旱或者夏秋连旱、冬春连旱等天气灾害。从干旱强度来看,西藏地区发生轻旱与中旱的概率较高,严重干旱少。
1.2 冰雹
冰雹属于一类固态型的降水物,它主要是通过强对流天气系统产生的灾害性天气,其在产生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天气类型。西藏地区各个季节都可能会发生冰雹灾害,尤其夏季或春夏之交最常见。从西藏地区冰雹日数空间情况来看,西藏的冰雹分布特点如下:北部山区冰雹、南部冰雹发生概率低,拉萨以北为西藏地区是冰雹发生最多的区域,尤其是那曲冰雹日多,年平均冰雹日数达30 d。从日变化情况来看,西藏地区降雹的日变化也较显著,从中午到傍晚降雹频率最高,而早上和晚上西藏地区很少降雹。
1.3 雪灾
西藏地区降雪天气发生概率高,雪灾大部分出现在秋、冬季。从西藏地区降雪灾害分布情况来看,降雪灾害性天气大部分发生在藏北中东部、阿里地区西部、昌都北部,这些地区年降水量最高可达200 mm以上,最大积雪深度最高可达40 cm以上[8]。雪灾不仅会对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还会给农牧业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1.4 洪涝
洪涝灾害通常是暴雨、大雨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由于西藏地形、地貌复杂,降水时空分布并不均匀,特别容易因为强降水天气而出现洪涝灾害。尤其是每年的夏季,西藏降水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经常出现强降水过程,常常造成江河水位猛涨,山洪接连不断,来势凶猛,局地还会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每年6月底至9月,因为降水集中,拉萨、日喀则、阿里、山南、昌都等地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1.5 大风
大风通常表示的是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8级时(17 m/s)的风。西藏大风发生频率高、影响区域广、灾情重,经常给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产生的农业损失也越发严重。受西藏地区地理区域位置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冬季和春季经常出现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而夏天则容易出现雷暴大风天气,并且伴随着强降水天气,大风天气的发生经常会给农作物带来严重影响,同时给农户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1.6 霜冻
霜冻指的是空气温度在短期内突然下降,地表温度急剧下降至不足0℃的天气现象。是我国很多地区经常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对于西藏地区而言,秋季、冬季、春季3个季节均可能会出现霜冻天气。从西藏地区霜冻空间分布情况来看,霜冻日数从西北部到东南部递减,林芝大多数地区年霜冻日数不超过150 d,沿雅鲁藏布江沿线和昌都地区年霜冻日数在150~200 d之间,其他大多数区域年霜冻日数均超过200 d。霜冻灾害对农作物危害较大,常常会冻伤农作物,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2 西藏地区灾害性天气对青稞生长的影响
2.1 干旱对青稞生长的影响
水分是青稞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条件。青稞生长前期和后期需水量较少,在生长旺长期(中期)需水量多。青稞需水的2个临界期分别为分蘖到抽穗期和开花灌浆期,这2个时间段需要充足的水分[9]。假如水分不足,那么会影响籽粒的形成,影响作物的生长。西藏地区干旱发生频繁,若在青稞需水关键期遭遇干旱灾害,则会影响青稞的收成。例如,2010年5—6月,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雨季开始期较正常年份偏晚15~27 d。高温少雨天气造成全区受旱面积达21 757.5 hm2,其中轻度干旱14 874.1 hm2、中度干旱3 428.3 hm2、严重干旱3 455 hm2,同时还造成2 848 hm2农田未播种,病虫危害面积达847 hm2。2012年7月,昌都地区洛隆县出现旱情,农田受灾面积902 hm2,其中重灾380 hm2、轻灾522 hm2。
2.2 冰雹对青稞生长的影响
冰雹具有局地性,持续时间较短,然而其强度大且来势凶猛,常常给青稞和其他作物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例如,2015年8月,日喀则市江孜县卡麦乡麻恰村突降冰雹引发洪水,导致水渠坍塌,洪堤坝损坏,农田受灾4 hm2,绝收0.1 hm2,重孜乡日定村出现较大强度的冰雹,38户共233人受灾,农田被淹和青稞穗掉落,农田绝收22.4 hm2。
2.3 雪灾对青稞生长的影响
西藏地区降雪天气多,虽然降雪天气可以改善土壤墒情,但是如果降雪持续时间长,降雪量大,出现雪灾的情况,会直接影响青稞的生长发育。
2.4 洪涝对青稞生长的影响
因为强降雨天气引起的洪涝灾害会淹没青稞等农作物,会影响作物的新陈代谢,还会导致田间积水严重,不仅增加了作物倒伏风险,还会冲走、冲倒作物,农田直接被淹没、冲毁,导致减产。例如2000年8月下旬,西藏日喀则地区大部分县(市)普降大雨,致使该地区发生涉及8县(市)的严重洪涝灾害,导致2 666.7 hm2农田被淹。与此同时,康马、拉孜、岗巴四县和樟木镇等地也相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至9月30日,年楚河江孜段有三处决堤,江孜镇约6.7 hm2青稞被淹。2010年7月中旬,阿里地区普兰县出现了大面积的持续性降雨天气,冲毁全县农田林地1.1 hm2、青稞倒伏200 hm2。又如2014年7月,山南地区隆子县公国村86间房屋受损,2.1 hm2农田被淹;1.9 hm2青稞和0.17 hm2油菜绝收;曲松县洛村泽、曲松村53 hm2青稞、油菜等农作物被淹;浪卡子县阿扎乡、多却乡10 hm2农田绝收。贡嘎县部分乡村道路被冲毁,农田9.95 hm2,绝收0.47 hm2;隆子县、贡嘎县、加查县24 hm2农田受灾,其中绝收1 hm2;桑日县、贡嘎县、加查县农田受灾3.5 hm2,其中绝收1.6 hm2、重灾0.7 hm2。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5 hm2农田受灾;波密县1.13 hm2农田青稞倒伏;拉萨市尼木县29 hm2农田受灾,其中绝收18.5 hm2。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岗嘎镇1.04 hm2农田受灾;白朗县嘎东镇农田受灾282 hm2,其中绝收6.7 hm2、农田积水270 hm2,江孜县热龙乡0.4 hm2农田被淹,其中绝收0.17 hm2。
2.5 大风对青稞生长的影响
大风对西藏地区青稞生长影响较大。在青稞生长阶段,若遇上大风天气,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苗期大风天气会严重伤害幼苗;而在青稞旺长期和即将成熟期遭遇大风天气,那么大风极易导致大面积的青稞倒伏,进而影响青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10]。
2.6 霜冻对青稞生长的影响
霜冻会对青稞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西藏地区初霜日平均日通常出现在9月上中旬,最早年份可提前至7—8月,霜冻会影响晚播春青稞的正常灌浆,造成千粒重不断减少,从而影响青稞的正常生长发育;而终霜日平均日出现在5月下旬,最晚可推迟到7 月,这会影响青稞幼苗的生长,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青稞作物被直接冻死。
3 防灾减灾措施
3.1 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
为了有效防御灾害性天气,西藏地区各级气象部门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尤其是要结合西藏各个地区青稞种植情况和具体气候状况,着重做好短期气象预报和中长期天气预报分析工作,做好智能预报平台业务本地化的运用,加强对业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做好重大天气过程的复盘总结,提升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业务能力,开展寒旱灾、冰雹、雪灾、洪涝、大风、霜冻等气象灾害预警指标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西藏地区对各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针对各类灾害性天气,要强化气候监测、提早预判、强化寒潮天气会商研判和监测预报预警,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准确率。
3.2 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的时效性
西藏地区各级气象部门应高度重视注重预警信息的发布,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扩大范围。在努力扩大社会预警覆盖面的情况上,确保所有应急责任人都可以接收到信息;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不断优化西藏各个地区现阶段的气象灾害预警组织体系,强化局地突发灾害天气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加强灾害风险提示,充分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的作用,推进预警信息进村入户到人。此外,西藏地区各级气象部门还要注重和通信运营商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不断拓宽灾害性天气发布渠道,提升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性。还应积极与广播电视台合作,共同落实好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在广播与电视方面的发布工作,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的时及时性。尽可能借助信息进村入户网络平台、手机短信、官网、微信公众号、电视、抖音等发布手段和途径向相关单位与居民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信息,使农业生产相关部门和生产者能够第一时间制定精细化的灾害性天气应急策略,尽量减少灾害性天气给青稞种植业带来的损失。
3.3 加强与涉农单位的合作
针对西藏地区气象灾害的频发状况,气象与涉农单位应积极加强合作,共同做好灾害性天气的决策指导工作,突出抓好旱灾、冰雹、雪灾、洪涝、大风、霜冻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继续做好面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大天气过程点对点报告工作,推进西藏地区各乡镇和村落的气象防灾减灾水平的提高。在青稞生长发育主要时节,西藏地区气象局应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和农业合作社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合作力度,为青稞种植服务做好专题调研,深入青稞种植田地与种植户进行沟通和交流,详细获取农民对气象为农服务产品的特色需求,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托点对点的气象为青稞种植服务交流活动,使气象服务人员可以深刻地详细地掌握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第一手资料,为农户制作青稞种植气象周报、月报、气象灾害防范气象专题报告,提出青稞生产服务建议。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在预案中健全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指挥机制、工作流程,为青稞种植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4 结束语
西藏地区旱灾、冰雹、雪灾、洪涝、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出现概率较高,经常会对当地青稞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人们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西藏地区各级气象部门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和预报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还要加强与涉农单位的合作,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和为农服务水平,尽可能减轻灾害性天气给青稞生长带来的影响,促进西藏地区青稞种植业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