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演进逻辑、经济特质和价值旨归
2022-02-26陈柳钦
陈柳钦
(北京中宣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142)
引言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1],也是反映人类社会从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巨变。它是一种全球性的时代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2]。现代化之路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社会层面淘汰旧秩序,确立经济自由、生活平等的新秩序。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3]13-14以“中国式”和“新”两个定语界定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这一表述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显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提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4]64这高度概括了中国实践和中国创造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标注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定位及中华文明发展的新高度。现阶段,我们深入地总结和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演进逻辑、经济特质和价值旨归,有利于破解中国取得现代化奇迹的成功密码。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演进逻辑
(一)历史逻辑
回望历史烟云,当西方国家率先登上现代化列车,当欧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别国大门,所谓“先进文明”“落后文明”的论调、“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就开始笼罩在地球上空。回眸百年,更懂得走了多远;高峰遥望,更看清历史方位。过去200多年来,现代化成为西方经验的总结,西方模式似乎成为唯一可以模仿的样本。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民生凋敝,“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国人必须直面的首要问题。在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多种现代化救国方案均告失败之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毛泽东将近代中国社会之衰颓原因概括为“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5]。这意味着,当时之中国要摆脱贫穷落后的境遇,实现民族独立与复兴的历史大任,就必须推动社会制度变革与经济技术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是赶上时代,赶上世界,完成现代化的使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几十年奋斗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中国人民坚毅地开始了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掀起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力图挽救民族危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大革命的失败,开创性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为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建设铺平道路。毛泽东带领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运动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和矛盾运动的认识,系统阐明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和构想,使中国的现代化有了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实践的正确方向。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国内外局势,中国共产党学习优先发展重工业加计划经济的“苏联模式”,迅速打下了工业化基础。同时,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从相对单一的工业化发展为“四个现代化”,在曲折探索中,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了重点性与全局性兼顾的现代化战略布局,创造性地奠定后发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基础。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亟需回答“现代化何去何从”这一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决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3]6,创造性地拓宽后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不仅成功开辟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向“富起来”的光明道路,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第四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6]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带领人民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概念内涵。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邓小平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7]29习近平也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8]22,并将其概括为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8]22-23。“五个现代化”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之际,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跨入新阶段之时,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将科学理论运用于独特的历史境遇中,坚持走自己的路,在长期的历史性实践中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二)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不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简单机械叠加,而是来源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超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从更宽广更深邃的视野创新了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在的理论逻辑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本质上讲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现代化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化之路,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是价值旨归明确、覆盖面广泛、涉及领域深入的新型现代化模式,“有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约下以实现少数统治阶级利益为目的的现代化”[9]。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现代化道路并非一蹴而就,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型、成熟、完善与发展,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对现代化艰苦探索的经验总结,汇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的思考与智慧。中国式现代化从未脱离“中国特色”。邓小平曾经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0]163“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0]164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注重中国的发展特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对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引用和借鉴,一定要基于中国自身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实际。邓小平用“走自己的路”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做出了通俗而明确的比喻。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现代化之路。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3]13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行,既来自这个理论体系把握规律性、体现必然性和富有前瞻性的科学结构体系、强大逻辑魅力、饱含人文关怀的价值正当性,更来源于它直面重大矛盾、生动解答现实问题、建设性推动问题解决的务实性实践品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着坚守,并在此基础上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旨归。第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党运用唯物史观开辟的中国发展之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11],这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承继的直接宣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12]这些重大历史性课题时,也都是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果。唯物史观的公共性逻辑反对单一主体性和同质化的抽象整体性,倡导个体与共同体协调发展,这一主张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思想内在统一。唯物史观的“从主体性到公共性”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走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证明,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全新运用。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现代化之路。《决议》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4]67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具体表现为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遵循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汲取了东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有益经验和成果基础上,又超越了既有现代化模式和发展理论,从根本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现实国情而走出的一条现代化新路[13]。
(三)实践逻辑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将来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长期的探索实践中,贯穿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活动,总是从实践中来,并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尽管现代化成果为西方率先享受,但并不意味着西方的发展理念、形成模式、价值观念、治理体系和制度系统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标准和样式。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社会各阶级虽都曾进行过艰辛探索,但都因未能找到正确的领导者和道路而陷于失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只有在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才获得其充分表现和最典范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科学论断的形成,就是来源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同时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道路遵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践征途不仅注重扎根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印记,也注重彰显社会主义原则和要求,同时又将我国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阶段性与发展目标的递进性协同起来,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实践原因,也自然构成了该道路形成的实践逻辑。习近平指出:“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14]“我们只有立足于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没有任何人能打倒我们、卡死我们!”[15]现代化道路形态很多,并非只有西方一种模式、一条道路、一个标准。习近平反复强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16]“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17]“尽管现代化始于西方,但现代化道路绝非西方‘专利’。西方现代化建立在对非西方国家的掠夺和控制基础上,其历史黑暗面永远难以抹去。而那些盲目复制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最终遭遇的大多是无尽的磨难。”[18]我们作为后发展国家,对于内源发展者的经验借鉴,让我们对自身的行动方向有明确的概念,甚至可以进行跳跃式发展。2022年7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6]这既是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梦想的共同认知和精神财富,值得中国人民倍加珍惜和永远坚守。现代化不是单一选择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中国不会选择过去西方国家依靠战争、殖民、掠夺等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幸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方案,就是为通向成功标注了鲜明的方向和路标。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是对人类进步事业的巨大贡献。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经济特质
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主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领导经济工作的过程中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制定落实具有延续性的经济发展规划,有效统筹各种重大经济关系,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创新驱动 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尺,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2012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推动生产力“质”的转变,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站在时代前沿,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明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习近平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站高望远、深谋远虑,在起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过程中就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19];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又进一步指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19]。现阶段,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基础科学研究仍然薄弱,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弱势,严重制约了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征程中,如何解决科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一“阿喀琉斯之踵”,如何使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发展动力转换,成为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当充分认识到,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经济要求,而是综合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总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经济转型阵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从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矛盾来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制约因素就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解决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仅能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必须推动生产力由重视“量”的增长到重视“质”的转变。人口规模巨大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也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关键词,列于首位并具核心作用的,毫无疑问是创新发展。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20]因此,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的新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使高质量发展这一鲜明主题,成为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二是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用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在创新,也难在创新,就是要始终坚持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重点破解“卡脖子”难题与“天花板”制约,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努力占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现代化、高级化“头部”位置。四是谋人民福祉实现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全方位布局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其他领域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独立篇章,全面系统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包括七个方面,即:建设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往外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面临更多“顶风逆水”的外部环境。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勇于开“顶风船”,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艘巨舰驶入深水区;朝内看,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大,产业层次偏低和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还在,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这使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解开诸多难题的一把“钥匙”。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然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一斑。全方位布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而推进国家现代化总体目标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指向性更明确的发展新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基本途径。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和根本遵循;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畅通经济循环,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需求侧管理,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所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方向;聚焦“双碳”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任务。
(三)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回顾世界各国现代化历程,可以发现,现代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工业化为总动力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如果把工业化比喻成现代化的“发动机”,那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就是“两个轮子”。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城镇和乡村两头缺一不可,需要以系统思维来审视,统筹推进区域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如果只顾一头、不顾另一头,一边是越来越现代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那也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消除城乡对立、促进城乡融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城乡融合发展是指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发展、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我国现阶段城乡差距问题的本质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针对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必须在同步下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盘大棋中进行谋划,积极利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入后半段的发展拉力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推力协同并举来推进城乡融合体制成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出发,我国创造了多维度共同发展的并联式现代化,从并联式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出发,可以发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内容,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绕不开的一个难题。历史上不少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忽视农业农村发展,导致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大量失业农民涌向城市,现代化进程因此受阻。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持续发挥新型城镇化以城带乡、工业化技术助农、逆城镇化人才回流、乡村振兴支农投入的多重兴农助农机制,彻底扭转农业农村“靠城市输血”的被动型发展模式。习近平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21]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22],这意味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强调要“国家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3]。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其本质和目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县城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节点。城镇化是现代化的标志,城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社会过程。作为城之末、镇之始,县城独特而重要。没有县域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所在。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4]的发展目标,要求以“县城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发展的衔接配合。”[24]在“十四五”期间,县城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县城的建设成为协调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口。推进县城建设,是适应城乡之间的流动人口日益增加到县城就业安家的需求,辐射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衔接配合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亟需破除单向城市化思维,在城乡融合新形态下思考城乡发展和要素配置,用城乡融合的思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
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
(一)人民至上
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遵循的是资本逻辑,没有给人民带来普遍性的幸福,相反衍生的是人的异化与社会的分裂。不同于物质生产和人的发展都服从于资本逐利性逻辑所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并发展社会主义,以实现人民的福祉作为价值向导。唯物史观从“实践的人”来考察主体,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实践活动推动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样离不开“实践的人”这一主体。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既是现代化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也应是现代化的受益者。中国式现代化在根本宗旨上坚持人民至上,在根本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穿在中国共产党进行现代化探索的方方面面,是在为坚守人民幸福而做出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时必不可少的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的实践问题,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价值立场。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5]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10]368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它要求打破现代化的资本逻辑,形成现代化的人本逻辑。我们党在人民群众的丰富生产生活实践中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实践与价值、目的和手段等方面领悟人民立场的真谛,从想问题到做决策都自觉围绕最大限度满足人民需求,真正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做到细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发展逻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至上”凝聚起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3]11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坚定立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人民立场的执着坚守。作为一种为广大劳动人民谋解放、图发展的理论学说,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扎根实践的根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要实现革命性锻造与创新性发展、进而指引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要求与理论要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对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超越,又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扬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理念层面上统一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人民作为推进现代化的出发点,体现了对人民利益、期待和向往的满足;另一方面是把人民作为推进现代化的落脚点,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落实以“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民群众观,极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把人民看得有多重,在人民心中就有多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价值目标,切实做到了民建民享,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取得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共享成果
纵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剧财富分配不均和制造社会两极分化的发展失衡历史。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追求的是极少数人的富裕,是“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富裕。资本逻辑规制下西方现代化发展以实现价值增殖为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则不同于资本逻辑规制下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它摒弃资本逻辑,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无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是中国社会的历史和实际,都决定了必须开拓出一条区别于西方又超越西方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与以资本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区别。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锚定的目标,在任何领域、任何时期、任何阶段都不可偏废。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为前提的,强调“全体”体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性和整体性。邓小平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7]37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26]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将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取得了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创了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劫富济贫,而是先富带动、帮助后富,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裕,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不断促进从低层次的共同富裕向高层次共同富裕跃迁、从少数人的局部富裕到全体人民的整体富裕跃升。共同富裕必须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产物,其不可能与低水平生产力共存。推动共同富裕之所以“难”,是因为其要解决好发展生产力与共享生产成果的关系,也就是“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27]。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发展,才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优越性的生动写照。
(三)协调发展
西方现代化本质上是以物质现代化为核心的主导逻辑,将现代化理解为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和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在创造工业文明和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弊病。显然,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物质增长至上”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着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部近代史反复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文明,一个国家和民族就必然缺乏独立自强的物质基础。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也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首先体现在物质文明的发展上。同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习近平强调:“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28]“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9]习近平的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家仓廪实衣食足,而且要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上,也体现在精神文明的发展进步上,更体现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上。习近平指出:“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30]与西方“串联式”现代化进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叠加发展的,要求不仅实现“家家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富裕,更要实现“人人知礼节、明荣辱”的精神富裕,推动两者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仅克服了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弊端,而且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要求进一步丰富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强调“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将“五个文明”构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
(四)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共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境界。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党就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31],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化。习近平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3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西方在资本逻辑驱使下“掠夺自然式”现代化道路的摒弃与超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是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二是要走出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三是要走出生产力中心主义的误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经济增长与生态优化相统一的现代化,是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与人的价值相统一的现代化,是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相统一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内涵上体现了“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政绩观、发展观、价值观、民生观和生态观的辩证统一;在生成逻辑上,是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理论基础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实践逻辑下共同促成的;在实践路径上,需要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生态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经济的绿色转型与升级。
(五)命运与共
“胸怀天下、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尊崇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地球村”发展到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在深刻把握历史潮流与大势的基础上,为世界贡献的独具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现代化建设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实现的,需要具备长期的和平的国内国际环境。“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3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面对全球发展日益凸显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中国凝聚不同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共识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为人类克服现实危机、创造美好未来提供了精神纽带。在和平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主动应对风险挑战,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指明了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基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的现实,直面全球化时代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致力形成“命运相连,休戚与共”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社会描绘了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意在回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向何处去的“世纪之问”。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首先要把中国自己的事办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批判并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国家“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思维逻辑,呈现出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开辟了人类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新发展模式,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和创新经验,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保存了力量并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为人类解放的实现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结语
现代化不仅是发达国家的过去,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在与未来。中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中华民族走上了通往现代化的历史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开辟,向世界宣告了“照西方的样子改造世界”的时代已经结束,宣告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简单和偏颇,宣告了发展中国家终于摆脱了西方现代性逻辑的控制,走上了自主现代化的新道路,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向世界证明了人类通达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同于人类过往的其他伟大创造,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丽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下探索出的新道路,是在全面深刻总结贯穿百年党史主题主线时提出的重大新论断、新概括和新命题。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从根本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道路上的具体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与必由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新使命,我们要继续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下去,走向民族复兴,走向光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