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课程学生反馈调查研究
2022-02-26武慧超佟海英赵慧辉张春泥任小巧
武慧超,佟海英,毛 萌,赵慧辉,张春泥,任小巧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89)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是介绍中国民族医药概况、民族医药学基础理论、民族医药学特色诊断、民族医药学特色治疗、民族医药学特色药物和民族医药学饮食与保健方法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包括民族医药概况、基本理论、民族特色诊断)、丰富养生保健方法(少数民族饮食与保健方法)、拓展治疗手段(民族药物相关知识、特色治疗等方面)。在中医药院校开设此课程,学生可以掌握中国民族医药学与中医的关系,掌握民族医药学的理论特色及特色技术、药物及防治疾病的特殊方法,熟悉中国民族医药学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了解中国民族医药学与周边文化,了解中国民族医药学的分类。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最早开设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这门公共选修课的高校,主编并出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1]。目前,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为面向全校各个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每年全校有120名学生选修此课程。为了充分了解该课程的教学情况、学生对该课程的诉求和评价,我们对修完本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课题组对2020年度选修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课程的120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对修完本课程的本科生发放问卷星调查问卷共计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课程组将收回的有效问卷按题目进行统计,并对开放性问题的回答进行文本词频分析,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
1.3 调查内容
此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涵盖:(1)选修此课程学生的基本情况;(2)学生对此课程的印象;(3)学生对此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课程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选课学生中24%为男生,76%为女生,男女比例为1∶3,这与中医药院校男女比例基本吻合。学生所在学院情况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主要来自中医学院、护理学院和中药学院。学生选课理由(见图2)主要是“感觉民族医药很神秘,想多了解”和“丰富拓展中医药知识的学习”,占比均为42.22%,与本课程教学大纲中“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掌握中国民族医药学与中医的关系”及“掌握民族医药学的理论特色及特色技术、药物及防治疾病的特殊方法”等的初衷和要求相符。
图1 学生所在学院分布情况
图2 学生选课理由
本课程主要围绕中国各少数民族医药知识展开,对学生民族情况也进行了调查,结果见图3。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满族和锡伯族,在选课学生中总比例占到了27%,远远高于全校本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占比(全校本科生共8 33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92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本科生总人数的10.7%),说明少数民族学生更有兴趣了解少数民族的医学知识和文化。
图3 选课学生民族分布情况
调查课前学生对民族医药了解情况发现,有24.4%的学生曾经接触过民族医药,而75.6%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接触过民族医药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集中在藏、蒙、维这3个民族(见图4),与这3个民族医药理论相对完整、大众认可度较高、现代发展比较迅速的实际相符。在接触过民族医药的原因中,主要为“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家人朋友接受过民族医药的治疗”和“是少数民族”等,见图5。
图4 曾经接触过民族医药的少数民族学生分布情况
图5 曾经接触过民族医药的原因
2.2 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
通过问卷题目“您对民族医药概论课程的整体感觉如何?”的调查显示,学生的整体满意率为 95.56%(“很满意”55.56%与“满意”40.00%之和),认为“一般”的占 4.44%,没有不满意的情况。但是整体满意率还有提高的空间,希望课程能够进一步改革,让“很满意”的比率再上一个台阶。
通过问卷题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收获吗?”的调查显示,“非常有收获”占 45.56%,“有较大收获”占 46.67%,两者合起来只有92.23%,认为“收获一般”的占7.77%。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收获,但是并未完全达到“非常有收获”的程度,需要在课程改革中注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度,争取让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有更大收获,努力提升本课程“非常有收获”的比率。
由于该课程涵盖了藏、蒙、维、傣、壮、朝、哈萨克、土家、彝、瑶、苗、回12个民族的医药知识,因此该课程由课程组5位教师共同完成,每位教师根据自己专业及研究领域,分别教授不同民族医药的内容。对于这种“一课多师”的授课形式,我们也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67.78%的学生“认可”该形式,27.78%“较认可”,还有 4.44%的学生认为“一般”。在后期课程改革中应当注意优化该教学形式,使不同教师之间的授课内容和方式衔接更顺畅,授课知识点各有特色,避免重叠。
通过调查“您对课程哪部分内容印象最深刻?”发现,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授课内容为“藏医”和“蒙医”(见图6)。主要原因可能是两方面:一方面这两部分内容在本课程中安排在考前位置,且在总共36学时中有12学时,占到了1/3,课时占比较大;另一方面57.78%的学生反馈“该部分内容丰富”,62.22% 的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感兴趣”,62.22%的学生认为“教师讲得生动形象”,40.00%的学生认为“该部分内容让我深受启发”。因此,在后期课程改革中应注意不同民族医药的课时及其他民族医药授课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启发性。
图6 学生对课程各部分内容的印象
对于该课程的课时数和内容量也进行了问卷调查(见图7),综合两方面调查结果可知,对于课时数和内容量整体感觉“正好”,但同时也反映了在较少的课时数中所教授的内容相对有些多。在今后课程中一方面考虑适当增加课时,另一方面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和精简,使课时数和内容量相匹配。
图7 学生对该课程课时数和内容量的反馈
我们还对学生的实践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7.78%的学生希望有实践环节,且期望的实践时长主要集中在半天(30.00%)和1天(28.89%)。这主要因为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课程中涉及许多特色民族医疗技术、器具以及特色药物,如果只讲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希望能够更直观地看到所讲内容,更好地理解这些民族医药特色内容。
为了更好地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我们调查了“您向同学或学弟学妹推荐该课程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见图8。图8显示,学生比较愿意向他人推荐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这门课程,从侧面也显示了学生对此课程的肯定。
图8 向他人推荐课程的可能性
2.3 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在调查问卷最后设置了开放性题目“你对该课程有何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回答内容进行文本分析,提取高频词汇(词频数≥5),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见图9~10。结果显示,“好”字频数较高,说明学生对该课程整体比较满意;“希望”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显示了学生对该课程抱有比较多的期待,希望该课程能够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给学生带来收获。同时从“增加”“内容”“实践”等词的词频也可以看出,学生也希望增加一些课时特别是实践内容,希望授课内容更丰富、生动、形象,授课形式更多元、更具趣味性。
图9 学生回答内容中的高频词(词频数≥5)
图10 学生回答内容中高频词可视化分析
3 讨论与建议
从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可知,学生对于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课程选修的兴趣度和积极性较高,选修出发点主要是扩大中医药学的知识面,为中医药学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思路,说明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本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学习其他民族医药知识和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医药知识与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气候条件的关系,对今后学习中医药知识有很大帮助。但是,根据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课程存在许多不足,笔者认为本课程可以重点进行以下3个方面的改革,以进一步满足本科生的学习需求。
3.1 优化“一课多师”的教学形式,整合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课程内容
由于该课程涵盖了藏、蒙、维、傣、壮、朝、哈萨克、土家、彝、瑶、苗、回12个民族的医药知识,知识点较分散,各民族医药知识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与中医药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目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领域,将所讲课程内容分成 5 个部分:(1)总论;(2)藏医、维医、傣医、朝医;(3)蒙医药;(4)藏药、维药、哈萨克医药、壮医药;(5)土家医药、彝医药、苗医药、瑶医药和回医药。那么,如何更好地优化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如何更好地分配不同民族医药的授课课时,以避免学生的印象只集中在藏医和蒙医,如何由不同教师讲出不同民族医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比如,正骨疗法在藏、蒙、维、哈萨克、壮等民族医学和中医学的治疗技术中均有,但是本课程由不同教师讲授不同民族医学中的正骨疗法,那么如何讲出各医学正骨疗法的特色,又如何能够让学生根据不同教师讲的不同民族医学正骨疗法的异同进行较好的对比分析,避免相似知识的混淆,是本课程在未来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2 增加课程实践部分
相较中医药,民族医药是在校生较少能亲身接触的,增加了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和知识理解的难度。特别是讲少数民族特色诊疗技术和特色药物的课程内容时,仅用语言、图片或者视频手段讲解,学生无法亲自观察、感知,较难形成深刻的印象,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以建设民族医药实践平台为目标,以民族医药展示平台为契机,从2~3个民族医疗诊疗技术或药物入手,尝试在课程中融入实践内容,并不断进行完善。
3.3 配套教材的改版升级
距离上一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出版已有12年时间,其间中国民族医药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不断发展,亟须根据现在的授课内容、授课目的、授课方式进行改版和升级。同时,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目的适当增加数字化教材内容,形成一本符合现代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课程需求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