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德育·新探索

2022-02-26王冰倩

中国德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者道德青少年

为回应新时代对德育的新要求,倡导德育学者关注德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推动德育理论创新,促进德育青年学人的学术成长,激发德育研究共同体的活力,2021年12月18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和省部共建南京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全国德育青年学人学术论坛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德育研究者,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新时代青少年道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超越路径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一、新时代对德育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德育必须追求新的思考向度和价值范式。新时代的德育该如何实现超越和突破,以适应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新时代要求,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按照新时代对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广大德育学人应当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养成、教育引导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之中。与会嘉宾指出,希望借本次论坛的召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用平台促进德育青年学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用专业促进社会的进步。也就是通过本平台助推德育青年学人成长,使其用德育学术服务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把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德育、中国教育、中国社会找到稳妥的改进之策,为国家德育事业发展做出最大贡献,以推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

与会学者围绕新时代青少年道德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与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对儿童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关系探究中,有学者通过对公共性视域中德育“成人”问题的研究,提出公共性并非个体性的羁绊,而恰恰是个体获得自由的基础和保证。有学者通过对现代社区德育作用的研究,提出人的社会性是先验的,儿童作为先验的存在会与外部世界进行主动联系,并在现代社区中找到自身初级社会化的价值。也有学者以“记忆”为研究点,通过辨析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关系,探究了集体对个体和群体的规范作用,并认为当前青少年道德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个人记忆与主流的集体记忆相背离的问题。还有学者以青少年的友谊观作为研究出发点,探究团体道德与个人主义的关系,并提出青少年的交友逻辑体现在学校教育空间对友谊的规约、学生对教育空间的创造性使用以及群体中公共性与个体性的纠缠三个方面。此外,有学者借助七万多份的全国性大样本调查数据,研究了青少年公德在公共领域中的表现,结果发现由于年龄、性别及所处区域的差异,青少年的公德表现有所不同,其中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低年段的女性学生公共道德行为表现更好。

在高天赋儿童的个体特殊性与世俗的普通性关系下,有学者依托对“过程戏剧”理念的思考,论述了过程戏剧对促进高天赋儿童道德发展的作用。高天赋儿童尽管具有高于普通同龄儿童的思维、理解等能力,但往往具有较弱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要为高天赋儿童提供融入群体和世界的条件。

此外,有学者认为当代青少年道德发展中,人性与道德之间出现了鸿沟,应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深入挖掘,重视恻隐之心为人立德的重要作用,并认为可将其作为人之為人先天具有的直觉形式和感觉能力,以恻隐之心为一切道德内容奠定基础。

另有学者通过对“追求成功”这一价值取向的伦理研究,反思了什么是真正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尊重并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与价值探寻,超越“成功伦理”的思想局限,从而引导青少年构建良善的社会生活。

二、新时代青少年德育的困境

德育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德育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因个体的差异,德育层次也具有多元性,因此,德育的现代性问题也就随之产生。

从德育课程建设的困境来看,当前德育课程分类繁多,如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社团德育课程等,但研究者对以上概念所指称的内容和在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没有达成共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陷入迷茫。有学者在谱系学视角下考察了德育课程及其一体化构建的问题,认为现代的德育课程多呈现碎片化、割裂化、分散化等特点,并据此提出应推进以德育课为核心的德育一体化建设。

从德育评价的困境来看,德育评价作为整个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还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道德本身难以精确量化,加之德育效果的长期性、内隐性等特征,让德育评价变得异常复杂。有学者指出,在大数据支持下的学校德育评价变革已经成为德育改进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德育评价现代化和专业化的时代诉求。

从教师权威合法化的困境来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已无法回避人工智能对自身角色和权威的挑战,学界对教师权威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也持有质疑和批评的态度。有学者从“祛魅”与“返魅”两个角度,指出教师权威是权威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运用,认为在探讨教师权威时应避免以权力代替权威的权力主义,提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呼吁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人之于物、人之于技术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

从知识育德的困境来看,在当今德育中,知识的作用常被忽视,知识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割裂现象,知识难以为道德助力。基于此,有学者指出,知识是对个体进行德育的关键性支撑材料,必须重视知识与道德密不可分的关联,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重新的认识与表达。

此外,与会学者还从不同的视野中探析了新时代青少年德育的困境,如有学者以“电车难题”为例,探索了在超越计算主义下智能时代道德教育两难的问题,提出对道德教育的正当性重建;有学者基于对ETiK项目中国测评结果的分析与思考,探索了“缄默的德育”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等等。

三、新时代青少年德育的新探索

新时代,社会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德育只有在继承前期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做出创新和突破,才能满足不断发展要求。

一方面,从儿童出发,与会学者通过多路径研究探索了如何由知到行的问题。有学者提到批判性思维,认为在失去对基本价值与社会秩序共识的情况下,批判性思维可以借助概念、判断、推理来获得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并由此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德育路径:一是教育者需要具备承担教育风险的勇气与意识;二是加强教师培养,完善课程设计,重视日常德育,改善社会环境;三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尊重学生的道德直觉,体察学生的道德愿望,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将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真正实现育人目标。也有学者从道德规范的视野探究了批判性反思,认为现代道德哲学的规范应该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出发点,以现代共同体的伦理秩序为起点。道德主体的多样性与自主选择的必要性体现了道德是人的道德,要求儿童要在具体的道德规范下进行批判性反思。

此外,有学者关注到儿童与政治的关系,认为只有当个人积极参与到社会交往互动中,个体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理性能力,并指出对儿童政治启蒙的路径在于帮助儿童形成政治理性、促进儿童的政治认同、扩大儿童的政治参与三个方面,由此促进儿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还有学者从哲学思维出发,探究了良知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并在良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普通人的善良,认为这是一种长期的、积淀而成的、默默的和平凡的善良,并由此提出了实行平凡之善的方法:一是要有一个好的制度,将制度与良知进行一个良好的互动;二是教育措施上也应增进平凡之善,要树立权威人物的德性,构建合作与信任的社会共同体,注重同情心的培育;三是从个体良知出发建构心灵,从客观的认知维度、健全的情感维度、向内寻求的意志维度三方面发力。也有学者结合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探究了传统良知理论的现代转化问题,提出将良知作为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判断以及建构公共理性的基础,从目的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方面发挥“致良知”的现代教育价值。

另一方面,从教师出发,有学者指出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观点表达作为劳动工具,但当下教师价值观点的表达呈现出思考愈发简化、情感愈发淡薄的特征,與会者就此提出了提升教师价值观点表达力的两条路径:修炼正确且高品质地表达价值观点的能力,修炼在观点表达中关照情感、产生共鸣的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价值冲突与困境中表现出的具体情绪状态,了解背后的内在原因,并由此提供相对应的反馈,真诚地言说自己的心声。

此外,在对德育领域进行新探索的过程中,有学者提出了公民教育研究的新维度。学者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论述了纠偏型公民参与的缺失及其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纠偏型公民参与品质的培养路径。还有学者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论证了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与激活价值观的原初意义。也有学者就道德神经科学这一新领域探究了道德情绪转向的问题,侧重阐述了道德情绪研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王冰倩,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学者道德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程门立雪
道德
大学者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