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握手,携手……

2022-02-26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势尼克松公报

姜浩峰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達北京,周恩来等在机场迎接。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发表。

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两艘大船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转个180度大弯,来之不易。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在彼此尊重的情况下发展关系。这无疑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可即便上海公报发表以后,到1979年中美建交,其间也间隔了整整7年。从1972年至今,中美关系经历了几个阶段,但《上海公报》作为中美关系的基石,作用一直存在。其与中美《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一起,构成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回顾历史,中美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十年。如今的百年未有之变局下,探看未来向何处去,不妨仍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签署时刻寻找答案。

中美之握手,顺应了世界大势。时代之发展,需要观人类命运之大势,需要谋人类命运之全局,需要全世界携起手来。唯有如此,才有各国的共同发展,才有人类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大势尼克松公报
再领大势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速读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不是大势将至,而是未来已来
运动鞋大势来袭
蒋介石气得骂了娘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1976:尼克松为何给江青“差评”
尼克松曾担心来华要磕头
从公报解读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