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大儒遗风 纵论铸魂育人——国际儒联第七届“国学与大学德育”研讨会综述

2022-02-25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董仲舒国学君子

代 春 敏

传承大儒遗风 纵论铸魂育人——国际儒联第七届“国学与大学德育”研讨会综述

代 春 敏

(衡水学院 董子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2021年12月12—13日,国际儒联第七届“国学与大学德育”研讨会在一代大儒董仲舒下帷讲学之地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董学村召开。此次研讨会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角度研究;国学融入大学德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关于董仲舒思想地位影响、育人价值及其路径的研究。

国际儒联;国学;大学德育;董仲舒思想;董学村

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2021年12月12—13日,在一代大儒董仲舒下帷讲学之地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董子学村召开国际儒联第七届“国学与大学德育”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与往届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显著的特点:其一,议题广泛,研讨深入。学者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时代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其中对董仲舒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作用和价值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其二,师生共论,充分融合。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共聚一堂,从师生的双重视角进行审视,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进行分析,充分交流,成果丰硕。

一、专家致辞

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会长李奎良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高校以育人为目的,应该将“君子文化”引进校园。董仲舒思想尤其是君子思想为今天的大学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养分。君子文化进入大学德育,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按君子品格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在实践教学环节,要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简化,以学生听得懂、喜欢听、能践行的形式,陶冶情操,培养君子品格。这也是在故城董学村召开“国学与大学德育”研讨会的意义所在。大学德育的开设应该坚持“马中西”相结合的原则,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方优秀文化有机融合。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张践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理应成为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何种形式进入高校的德育课,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充分分享经验、交流意见、集思广益、形成共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资源。张教授指出,在一代圣人下帷讲学之地研讨国学与大学德育问题,一定会激荡起思想的火花,产生丰硕的学术成果。

二、主旨演讲

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顾问联络委员会主任、原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王殿卿教授首先做了题为《国学与立德树人——大学德育新使命》的主旨演讲。王教授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对大学德育做了新的思考和阐发,他从根魂论、自信论、双创论、互鉴论、复兴论、结合论等“六论”方面,充分阐发了国学与大学德育的本质联系,指出21 世纪的中国德育,在于深化国学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宗旨。

中国人民大学张践教授做了题为《儒道互补建构了中国人的信仰世界》的主旨演讲。张教授从儒、道两家的思想建构、对古代宗教理性主义改造与继承、在社会功能上的交融互补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认为儒道互补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结构的底色和外来宗教中国化的思想土壤。

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做了题为《孔门的德行与学问——以〈论语〉为主的探讨》的主旨演讲。韩教授以孔门“四科”与“四科”之教为核心,梳理孔门道德与学问的基本观点,阐明了孔子在教学内容上的先后浅深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儒家“尊德性”与“道问学”之间的二元张力及其演变脉络,以重建当代新儒学思想学术体系。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朱康有研究员做了题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旨演讲。朱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提出、历程、前提、领域、方法、途径以及前景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与魂”。从历史的经验看,不同文化理论方面的融合,既需要开拓视野、破除门户之见,更需要“精耕细作”。

天津社科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赵建永研究员做了题为《大学生国学教育与实践问题探析》的主旨演讲。赵研究员从实际教学的角度,以国家、社会、教育群体与大学生个体等不同层面论述国学教育的实践问题,指出国学教育只有促进实践才是本务,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好国学经典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教学、实践路径和传播渠道的有机结合。

武汉大学张思齐教授做了题为《董子对忠及相关范畴的论述》的主旨演讲。张教授以《春秋繁露》文本为依据,探究董仲舒对于“忠”“忠臣”的重要论述,并指出,董仲舒的理论贡献在于将“忠”升华至“忠道”的范畴,从而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这对于在当前社会实践中如何努力践行“忠道”,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和启发意义。

北京大学杨柳新副教授做了题为《中华文明教育与人类文明新形态——重温〈礼运〉的文明忧思》的主旨演讲。杨教授从《礼记•礼运》中孔子的忧患意识切入,探究文明的德性与中华德性文明传统,为培养学生的中华文明认同,并自觉承载中华民族生命共同体道德生活之“道”的全体大用,提供了价值同构和理论支撑。

山东大学吴文新教授做了题为《务实为民博施众利——中国共产党对中华实学的传承创新》的主旨演讲。吴教授从中华实学的概念和实事求是、躬行实践、经世济民、博施众利的基本精神入手,阐述了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实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务实为民、博施众利的实践指向,是对中华实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西安外事学院张丰乾教授做了题为《重塑君子》的主旨演讲。张教授从“君子之风”“君子人格”的培养,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当前大学德育的现状和评价体系,认为应当抛弃假大空的说教,认真考虑重塑君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张教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能力,切实可行的途径是研习经典和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

三、分组研讨

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102篇,与会学者在阐发论文的基础上,以“国学与大学德育”议题为核心,结合德育工作的具体实践,展开充分的交流和研讨。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角度研究

学者们从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德政关系、礼乐文化、国学教育及儒学发展史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黄臣明的《儒家经典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阐述了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于以人伦为基础的人文教化,目标是“成人之道”,这对于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个人主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董津含的《李侗“中和”思想意蕴探微》对南宋理学家李侗的“中和”思想进行研究,指出了李侗对先秦“中和”思想的继承以及对“中和”思想的全新阐释。卢其旺的《“推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纽带》以孟子的“推恩”法则为核心展开论述,认为“推恩”是构建“仁爱+推恩+礼仪”的文化基因,传承中华文明的保障。张汇元的《早期儒学立志工夫及其当代价值》详细梳理儒家经典对“志”的内涵的高度共识。

任宝菊的《先秦时期的“家国”特征及“家国情怀”的思维向度》从生命观和国家观、君子人格目标和实现途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三个思维向度探讨了先秦时期的家国情怀,认为“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唐雪伦的《文化自信的儒家哲学依据》通过分析儒家的“五常”、以人为本、家国情怀、与时俱进等思想,探寻儒家哲学为新时代文化自信提供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基因。

黄哲浩的《先秦儒学政德关系变迁》、刘丹忱的《儒学经典与以德为先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儒家的德政及其关系展开论述,主张以儒学经典为核心,重视并开展以德为先的素质教育。向俊芳的《〈论语〉“勇”德的历史维度及当代践行》、朱晓奕的《“鲜矣仁”:道德批评或逻辑内涵?——兼论孔子言色观与知人》、刘相廷的《文以化人,德以润身——孔子教养观探微》、陈宇琪的《以天人关系为线索重探孔子之“道”——兼与现代新儒家商榷》,立足于经典文本,从不同角度对孔子的“仁”“勇”、教化观及天人关系进行解读。

李玲的《中华礼文化探析》、王景婷的《论传统冠礼的现代转化及其教育功能优化》、林柏宇的《修身以敬学以成人——大学敬师礼和大学成人礼的修身进路与全人实践》,从礼的内涵、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具体的成人礼、敬师礼等方面,阐述了礼乐文化对于“成人”教化的精神实质和实践意义。郭晨的《学以成人:论贾谊太子教育的成德之路及其现代价值》,通过分析贾谊对太子进行教育的理念,认为儒家这种对人自省、奋进主体力量的肯定,对当今的道德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陈志伟、陈晓玲的《论“国学”之概念与分类》,通过对国学的概念的辨析,提出以传统四部分类法对国学进行分类,并初步列出国学四部分类简表。程如曦的《近代国学教育的道德面向——以唐文治为中心》、王荣霞的《明经养性砥砺品行——唐文治在工科院校经学教育的实施和启示》,皆对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唐文治融铸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的教育理念进行论述,探究其对当今高校培育人才和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郭永积的《儒学复兴与经学变革》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分别阐发儒学复兴的三大目标和经学变革。朱明静《论汉魏六朝〈列女图〉的流布及其教化功能》对汉魏六朝的列女图像进行研究,分析其创作和流传以及对当时社会教化风气所产生的影响。

(二)国学融入大学德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部分学者从理论方面挖掘国学中蕴含的智慧和精华,从实践方面探寻使之有机、有效地融入大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 理论探究

靳晓娜、尹健伟的《试论儒家“知行合一”观对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康健、张亚军的《儒家文化与青年人生观教育》,张金的《中华文化的实质与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姚倩倩、王国洪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研究》,龚谈、孙君恒的《传统文化与中国大学精神的构建》,邢李的《儒学视野下家国情怀的内涵、现代转化及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路径》,曾力的《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的儒学式解决》,吴世凯《探索大学生“格物”理念的建立》,分别对儒家的知行合一、仁爱精神、礼乐文化、家国情怀及“格物”等思想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意义进行研究。王凯的《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三个维度》,从儒家济世精神、道家平等精神、佛家自由精神三个维度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思路。李东升的《老子的“无为”思想融入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借鉴老子“无为”思想,将隐性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入思政教育,激发大学生充分发展自我修养和管理的能力。李浩的《现代学术经典与大学生研究素质的培养》,以闻一多的《唐诗杂论》为例,指出其将家国兴衰融入学术研究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厚生爱民意识。寇广生、李翠婷的《试论雷锋伟大精神的哲学启示》,从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阐发其人生哲学。

高伯羽的《当代大学生“士”精神的树立与“君子”人格培养简论》,认为“士”精神和“君子人格”,是真正将文化自信落实于道德实践的途径。耿春红的《〈道德经〉与大学生德育教育之关系阐论》,认为只有从哲学层面深入领悟“道”“德”的本真含义和君子人格精神,才能内化于生命,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实践。郝雁南、丁榕苏的《关于君子校园的建立》,从设计到设施,打造君子校园文化,力图使大学校园成为辐射君子精神、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李牧晗的《孔子君子观研究》、罗韵婷《〈论语〉“君子”人格的当代伦理价值诠释》,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孔子君子观的形成、内容及当代价值,深化了对儒家思想的理解。靳伏新的《〈论语〉中“小人”之“信”的现代诠释》,从“小人”与“君子”的德性内涵来理解“信”。认为应以“义”统摄“信”。不管是个人修身,亦或社会治理,“信”既是内在的修养,也是外在道德的实践。

宋冬梅的《书院教育与立德树人》,戴庞海、王珂欣的《高校国学教育与实践探索》,张苏的《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书院教育方法的当代价值——以自我教育法借鉴书院自省方法为例》,张艳青、丁萍、袁志刚的《挖掘整合书院历史资源,推进衡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朱琳清的《书院制改革背景下“二程”德育思想融入国学人才培养研究》,深入探讨书院功能、精神和制度,以及对于传承文化和培育人才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刘炜华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澳门的继承与发展》,系统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澳门的教育制度、政府政策、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并且认为这一历史经验可以为新时期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借鉴。

姚璐莘的《中西方道德价值取向差异探微》,探究了中西方价值取向的差异性,指出在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中,包含着对“礼”的尊崇、对“义”的信守,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2. 实践探索

孙启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方法探析》,安桂玲的《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实践性探索》,林志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改实践》,高春菊的《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途径研究》,王继红、李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析》,吴秀兰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路径研究》,郑艳芳的《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课程建设探索》等多篇论文,以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为基础,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和教改成果,从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挖掘时代价值等方面,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途径和方法。

蒲婧新的《大学英语课堂“哲思教育”对立德树人的现实意义》,崔玲玲的《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课教学方式探讨——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周莲芝的《高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王亮亮的《从入伍大学生状况看大学德育的改进》、郭丹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助力培养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分别以不同专业和不同群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实施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不仅有专业的深度,更有育人的高度。班高杰的《传统启蒙教育中的“诗教”与“乐教”》将眼光投向启蒙教育,提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诗、礼、乐教的美学教化功能,培养学生美善合一的理想人格。袁志刚、王晓莉、张梦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柯鋆《在回应现实问题中实现国学在中小学的回归》,谢荣彩的《基于“三全育人”导向——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探思》,王章峰的《师范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路径浅探》,宋婕的《略论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的设计与实施》,从实践教学出发,分别探究了中小学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径。

杜娟的《论“对分课堂”的道家智慧》、潘君的《七方理念与全人通识教育——西安外事学院书院+学院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刘维的《新时代中华人文通识教育内涵建设与路径创新:教学改革成果综述》,介绍实践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改经验。

石兆婧的《探究国学文化在高校社团发展的新形式》提出,通过创新国学文化类社团的活动形式,促进国学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发展。魏琳涵、卢官一的《学以养成君子——以曲阜师范大学〈论语〉研修学社国学活动为中心》,介绍了曲阜师范大学的国学社团在推动国学进校园、培养学生君子品格方面的具体实践。

3. 反思和建议

孟荣的《国学热的民间模式及反思》、王即之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之拙见》、王文书的《对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的一点想法》三篇文章从国学热的现象、大学德育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大学教师的国学素质等方面,对当前国学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

姚洪越的《“两论”智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启示》指出,汲取《实践论》《矛盾论》中的智慧,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白立强的《传统文化视域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解读》,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探讨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兼有哲学的高度和实际教学的现实意义。崔锁江的《从内圣外王看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抓住儒家“内圣外王”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质的相通之处进行研究,指出“内圣外王”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的重要方法。杨立蛟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认为中国传统美德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实践中应坚持经典诵读、注重传统美德氛围的培养以及多方位传播。尹保红的《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路径与机制探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从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路径和机制创新展开论述,强调隐性和显性教育、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张营的《从“两个结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分别从价值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阐发坚持“两个结合”,加强意识形态和文化自信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四)关于董仲舒思想地位影响、育人价值及其路径的研究

本次会议在大儒故里衡水召开,不少学者以董仲舒思想为题,阐释其地位影响、育人价值及融入当今大学德育的路径。

1. 董仲舒思想的地位影响

代春敏、乔彦贞的《静水深流咏仲舒—从诗歌里的董仲舒看其地位和影响》,由“诗”而入,系统整理历代歌咏董仲舒的诗歌,归纳董仲舒思想在后世的继承和发展脉络,从而确立董仲舒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李先义的《康熙朝董仲舒文庙从祀位次调整的述论》,从康熙年间董仲舒在文庙中从祀的地位演变,分析董仲舒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 董仲舒思想的育人价值及其路径

白晨昭的《董仲舒的义利观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品德养成的启示》,姜淑红的《良政善治的典范——董仲舒论德性与理智》,李慧子的《“性未善”与“成性之教”:董仲舒论人性与教化》,罗秋霞的《董仲舒“春秋决狱”与法律儒家化——以“误伤己父”案为例》,王闻文的《仁以赋之,气以成之,中和以致之:董仲舒君子观的理论建构及价值归向》,金周昌、贾书良的《董仲舒哲学共存共荣政策设计案推论》等文章,论述了董仲舒的义利观、良政善治、教化、法律、君子观、大一统等重要思想。郭永积在《人伦复兴视野下的新时代核心道德价值体系及良心理论》中,提出将董仲舒的“五常”思想与勇、责、孝、耻、诚相结合,组成十全道德为主体的良心理论体系,促进儒学复兴与社会发展。贺治成在《论“十德”》中也提出,将传统“五常”与容、公、志、律、行相结合,共同构成新的“十德”。

魏彦红的《董子思想融入大学德育课程的内容、意义与讲解策略——以衡水学院为例》,全面介绍了衡水学院将董子思想融入大学德育的意义和策略,帮助学生从哲学高度理解天地人的关系,理解作为个体如何融入社会群体,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健康成长。赵娜的《董仲舒君子思想与大学生品德养成》,探究董仲舒君子思想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进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曹迎春,张铭的《“董子+”学科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介绍了衡水学院将董子文化与思政、文学、美术、翻译等学科相融合的具体实践。韩燕燕的《对标“爆款”发展董子特色大学生社团》,以董子特色社团为中心,从社团的组建、开展、推广等层面,指出社团对于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树立具有特色的正能量思想,普及董子思想的重要作用。

本次研讨会成果丰硕,既立足学术,又结合现实,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思维,开拓思路,深入挖掘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为落实新时代大学德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不懈努力。

代春敏(1973—),女,河北衡水人,讲师,在读博士。

衡水学院校级课题(2021SK35)

责任编校:曹迎春

猜你喜欢

董仲舒国学君子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垂”改成“掉”,好不好?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