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2022-02-25陈小刚甘肃泾川县中街小学
◇陈小刚(甘肃:泾川县中街小学)
根据国家提出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界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学生而言,在上课时,一方面要注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要注重自己当前所处的教学情境,这对于帮助学生学好本节的内容具有积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学生对所创设教学情境的反馈,这对于在后续教学中不断改进优化“情境创设”的方法,做到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具有价值积极价值。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新课程标准的这一概念阐释,反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就是需要结合自身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充分感受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从而提升自己对数学的兴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情境创设是一种教学方式与方法上的优化与创新,而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全情投入数学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因此,有必要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优化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二、教学情境创设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数学底子较薄弱的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为了降低复杂数学题目的难度,情境创设就应运而生了。经过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研究,笔者认为,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方面能够逐渐转变数学教学的风格,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能为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丰富的启发,更能突出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教师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一般是以传授公式口诀、做题技巧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而通过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从所接触到的实际情境出发,“身临其境”地学数学,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力与领悟力。因此,从教师层面而言,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的“情境创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案例等方面的支撑,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教师积累更为丰富的情境教学等方面的经验。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一)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大量教学案例表明,只要学生感兴趣了,就更容易学得好。作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小学生对情境的体验感,从而正确把握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及教学目标,设置合适的情境,并让学生积极融入合适的情境氛围,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
小学生在心智上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而且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之中,逐渐形成对这门学科的认识与理解。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制订情境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在“圆周长”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让学生分组用不同方法测量不同圆的周长与直径,通过动手实际测量、统计比较,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这种模拟探究的情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二)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互动
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对数学情境的理解程度,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激励他们交流自己的思考与想法。如,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创设抽卡片、组数字、比大小的游戏情境,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讨论每次抽到的数字卡摆在什么位置得到的数字会更大、最期望抽到几、为什么等问题。这样,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总结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进而逐步实现对数学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并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小学阶段就加强引导和培养,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契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特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过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创设疑问的教学情境,抛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与难点,这样能够优化情境教学的效果。此举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是人们认识事物与了解事物的必经阶段。对学生而言,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就迈出了学习数学的第一步。教师要对迈出这一步的学生予以鼓励。这做法的突出优势在于,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学情境所营造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求问题,从而自主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
曾经的小学的数学教学,是以“黑板+粉笔”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随着数学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反馈,为学生营造不同的场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程度。这种做法的突出优势在于,能让学生明确数学中的基本理论产生、发展以及应用的过程,从而显著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感,为教师进一步优化数学情境教学提供帮助。
(四)在教学情境中渗透文化属性
在数学情境教学中渗透文化属性,具体的例子就是可以将例题的背景替换成小学生熟悉的场景。如,某题目与杭州有关,教师可以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之中,将杭州的旅游景点以及文化旅游胜地的资料以及图片展示出来,以此将文化的属性渗透在情境的创设之中,为学生创设出文化层次丰富的教学情境,从而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让学生对自己不懂的地方主动进行深度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文化属性的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探究的过程。
与其他的教学方式相比,情境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小学生营造虚拟的空间,这也是数学教学的特有方式。情境教学的方式与数学学科的结合,是教学实践中的有效之举。对小学生而言,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接受、理解与掌握知识。教师要在情境教学之中,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情境进行大胆的延伸,这样,学生就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举一反三,这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五)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
数学带给小学生的印象是抽象、艰深晦涩。我们不难看出,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层次的要求较高,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如,教师给学生讲述“分数的除法”时,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在明确乘法的基本概念之后,教师可以以实际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先尝试理解除法的意思。如,一共有9 个桃,分给3 个猴子,那么每一个猴子能够分到多少?在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道题目的解答,是需要学生对除法有一定的认知与理解的,唯如此,学生才能列出除法的算式。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数学教师应对此认识和把握,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不能忽视学生的多样性。对此,教师就需要对现有的学生进行类别的划分,从而实施分层次的教学。只有明确了学生的多样性,才能对学生开展有效分层次的教学。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保障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之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进步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及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化自己对数学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学生是情境教学的主体,结合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情境教学方案,并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安排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学习的过程,要注意对教学方式的动态性调整,不断优化完善教学方法,为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以及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