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探讨

2022-02-25邓燕辉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高质量制度

邓燕辉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桥头分局,广东 东莞 523539)

生态环境统计融合了环境学与统计学相关概念,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成为了共识,而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应用,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条件。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能够客观反映环境状态,除了可以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外,还可对有关污染排放、人体健康、环境承载能力、自然资产负债、环境投资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反馈,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的生态环境统计工作中尚存在一定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统计工作,为环保事业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应该关注生态环境统计的特点,制定科学的改进举措,提升其工作质量。

1 环境统计分析

环境统计是统计学新兴领域,环境统计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并通过推行环境统计表制度完成,随后相继出台了加强环境统计工作的一系列规定,对环境统计机构、人员、调查制度、资料管理以及奖惩制度等均作出了规定。伴随着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十一五”以来,国家不断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通过全国污染源普查、节能减排统计监测等工作,对污染控制与环境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从“以污染物减排”为核心,转化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环境统计工作在环境改善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统计制度不断完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1]。当前我国环境统计工作以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包含综合报表与专项报表体系,并根据统计周期划分为年报、季报,对城镇生活、工业、农业、集中式污染处理等各类指标进行统计,是反映全国各地区污染情况的重要数据来源,对政府环保宏观调控政策的提出以及决策制定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统计工作也需要根据新形势做出调整[2]。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而低碳循环经济的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在发展中不仅要满足工作体系的需要,还应该不断拓宽环境统计外延,并结合新时期环境管理制度的要求,对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进行优化,确保其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帮助。

2 生态环境统计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

2.1 提供准确的环境数据

生态环境统计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生态环境统计工作主要围绕着环境保护的各项计划进行数据统计,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污染排放、环境质量还是环境资产负债数据,都是其统计的内容。环境保护过程中通过统计工作的开展,能够对各地区的污染指数进行分析,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了解当前环境治理的效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生态环境统计在具体应用中也需要围绕着提升数据准确性与有效性进行持续改进,使环境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2.2 提高环保决策合理性

生态环境统计有利于提升环保决策的合理性。通过生态环境统计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环境信息,环保部门可以了解城市、乡镇等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对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结合多项数据的综合分析评估环境与人体健康、产业结构变化的关联,让环保对策更具合理性,同时也能利用生态环境统计对低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化等提供可靠数据,让环保决策能够更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2.3 发挥环境管理的职能

生态环境统计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环境管理职能。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是环境保护中的基础性工作,统计数据的准确度越高,数据内容越全面,越能够保证环保决策的准确,同时也能够使环境管理工作的执行质量得到保障。环境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生态环境统计的结果,对现阶段污染排放问题、环境资源优化等内容进行管控,根据不同等级的污染程度和资源利用率,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更好地发挥环境管理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4 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

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同样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信息反馈。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除了有科学的决策外,还需要有持续的信息反馈来支持后续工作的进行,而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可以记录区域内各季度、年度的生态环境情况,并进行专业的统计学分析,从而为环境保护的信息反馈提供有效途径。工作人员通过统计数据的变化可以分析当前环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能够及时反馈环保工作中的问题,让环保方针、政策得以更加合理的应用。

3 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常见问题

3.1 工作意识问题

环境统计对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意识有一定要求,但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工作人员的经验水平不足,且很多基层环境统计单位建设水平较低,其工作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质量发展的表述从提出到应用的时间不长,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未能得到有效重视,很多单位并没有专项开展环境统计活动。环境统计的任务繁杂,内容较多,部分地区环境统计工作多为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职,基层单位尤为明显,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不充分。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生态环境统计工作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网络技术等各类专业技术,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无法适应环境统计需求,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管理意识,以上这些问题都使现阶段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无法很好地开展[3]。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层缺乏对环境统计工作的重视,忽略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容易造成统计准确性下降等问题,不利于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统计制度问题

统计制度是约束生态环境统计工作进行的必要条件,现阶段统计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包含的内容较多,而生态环境统计工作需要对污染减排、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等调研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生态环境统计制度缺乏规范性,统计范围中缺乏对绿色生活、环保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等相关内容的统计,难以准确反映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无法为后续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更加完善、可靠的数据支持。统计中不同工作内容的调研方式与数据之间存在差别,工作人员在统计时需要对环境的调查范围、总量减排核算范围等内容进行统计,但受到制度不完善的影响,各数据之间的衔接情况不佳,环境统计的多套数据之间存在重合部分,部分数据口径不一致,影响了统计的准确性,也不利于后续工作的进行[4]。环境管理部门中复杂的工作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计制度的完善效率,在实际进行环境统计管理时,由于各工作体系之间的差异,对环境统计制度的分析并不够科学深入,难以及时对统计制度进行调整,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进行。

3.3 数据质量问题

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在数据质量上也存在问题。生态环境统计中需要对污染源进行普查,总结环境统计年报、季报等工作,不同调查项目以及工作内容的要求各不相同,所得的数据质量也参差不齐。在开展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时,统计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工作不到位,统计表格填写准确性审核缺失,企业在填写数据时弄虚作假,导致报表完整性、真实性下降等,都是造成数据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5]。另外,受到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条件的限制,各级环境统计人员的审核能力、科学性、逻辑性等存在差异,加之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难以有效进行数据审核。法律法规方面缺乏对企业瞒报、错报、漏报数据行为的处罚力度等,都导致了现阶段生态环境统计数据质量下降,不利于后续工作的进行。

3.4 数据应用问题

生态环境统计的数据应用质量较差也是当前统计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在现阶段生态环境统计中,受到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等因素的影响,数据收集整理过程缺乏规范管控,统计部门对环境状况总结并不十分合理,重点区域流域环境问题与健康生活等内容的分析研究欠缺,环境统计数据的服务性不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有限[6]。另一方面,环保部门在生态环境统计中尚未形成多套数据归一的工作体系,各部门的统计数据难以及时有效汇总,时效性也有一定欠缺,在统计口径核对与整理上也存在差异,数据之间比较分析效率较差,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不完善,数据共享水平不高,难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应用。

4 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改进策略

4.1 加强对生态环境统计的认知

加强生态环境统计的认知是改进现阶段统计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工作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对统计工作进行改进时需要强化对各类工作内容的认知,明确高质量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要求,在生态环境统计工作中关注数据统计的效率、准确性以及数据的合理应用,结合环保工作主体以及治污要求的相关内容进行客观分析,在环境统计中树立责任意识,提升岗位认同感。相关部门应提升对环境统计工作的认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宣传教育,对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作用与意义、改革与创新等进行宣传,划分各阶段工作重点,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明确指示,使其能够高质量完成生态环境统计工作[7]。提升对生态环境统计的重视还需要关注各类管理制度的有效应用,在工作中深入学习统计工作的规则与内容,围绕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展开内部反思与讨论,不断建立新的目标与计划,认真负责地解决环境统计中的各类问题。

4.2 完善生态环境统计管理体系

完善生态环境统计管理体系能够改善当前的工作质量,促进环保工作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进行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体系。环保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现阶段生态环境统计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评估其组织结构的建立是否科学,对各级工作人员的权责职能进行明确划分,并且要格外关注任职时间以及人员流动变化情况,建立完整的管理部门,将生态环境统计管理作为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对各类环境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确保其能够对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与防治、生态保护以及人体健康等内容进行客观反映[8]。统计制度也是管理体系完善的重点,相关人员应该结合当前生态环境统计的覆盖范围、工作流程以及统计效果等,对统计制度进行讨论,查缺补漏,分析环境统计制度中不合理、不规范的方面,并且从高质量发展角度出发,对环境统计中有关人体健康、环境承载能力、自然资产负债、环境投资等相关内容进行补全,同时也应对统计报表中指标繁杂、内容重复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精简,确保制度的切实可行。

4.3 提高生态环境统计数据质量

提高生态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也是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据是生态环境统计的主要内容,而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等都关系着后续环保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需要对其保证机制、控制制度等进行规划,积极应用大数据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优化,提升数据的质量水平,更好地完成各类生态环境数据统计工作。在数据质量保证机制上,应该加强环境统计单位的数据分析与审核能力,通过招聘专业性强、高素质人才参与统计工作,对环境统计得到的各类数据进行专业化分析,结合各类调研情况综合对比不同系列数据的差异性,完成数据审核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后续活动提供有效依据[9]。在管理制度上,应针对数据质量提出制度措施并进行管控,通过对数据录入、汇总、审核流程进行规范,对数据处理工作人员进行约束,保证其能够完成数据的准确统计。建立责任人制度,对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理,加强统计信息公开透明体系的建设,更好地提升数据质量。

4.4 加强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开发

加强生态环境统计数据的开发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于改进环境统计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开发能够让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实际作用,更好地为环保工作提供帮助,为此应该格外重视生态环境统计中对污染源普查、排污许可制度等相关内容的衔接,让生态环境统计能够为上述工作提供准确、充足的数据信息,且通过数据开发体系得出结论,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在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开发工作中,统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是比较重要的条件,相关单位需要强化信息建设工作,利用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等条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让各级单位能够将环境相关数据通过共享平台进行汇总,统计工作人员利用资源共享平台即可完成数据的统计工作,并且结合高质量发展规范环境统计内容和范围,对具体统计指标进行优化,而后进行数据信息反馈,推动各部门协作的同时,发挥统计数据应有的作用与价值[10]。此外,还应建设优质人才队伍,发挥人才优势,广泛吸纳各类专业人才参与数据的开发,推进环保工作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应用为环保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不仅可以对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与防治等情况进行统计,还能够统计生态保护以及人体健康相关数据,对环境保护决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具有重要影响。想要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统计工作,需要关注统计工作在意识、制度以及数据管理方面的局限性,通过强化工作意识、完善管理体系、强化保障机制、应用信息技术以及建设优质人才队伍等方式,促进统计工作的发展,提高其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高质量制度
环境保护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