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寒抗病小麦农麦158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2022-02-25周正红孙海燕肖群贾瑞宇宋开业施昙彭凡光王先旭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抗寒性株型赤霉病

周正红,孙海燕,肖群,贾瑞宇,宋开业,施昙,彭凡光,王先旭

(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32)

小麦赤霉病是由多种镰孢属真菌侵染而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病害[1],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尤为严重,近年来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也有发生,且危害程度不断加重[2]。小麦感染赤霉病后,不仅会导致单产下降,影响籽粒品质和加工品质,使其商品价值降低,还会造成小麦籽粒中多种真菌霉素超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3]。生产上采用栽培措施和化学药物虽然可以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起到一定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抽穗期喷施化学药物会带来籽粒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4-5]。因此,选育抗赤霉病新品种是防治小麦赤霉病最经济、安全、根本的途径。

近几十年来,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由于抗赤霉病种质资源单一、抗原的抗赤霉病性状与其他性状之间存在矛盾等原因,至今尚未育成综合性状好、能够大面积推广的免疫品种[6]。因此,在育种过程中,一些抗性中等但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也应注意选用,虽然这些品种在赤霉病流行年份发病率较高,但产量损失率远远低于感病品种[7]。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杂交方法育成高产抗病广适性小麦新品种农麦158,该品种在中间试验过程中表现突出,综合抗性强,品质优,增产幅度大,抗寒性较好,于201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180011),并于2019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皖引麦2019002)。

1 选育经过

1.1 育种目标

农麦158的母本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新麦18,具有矮秆,抗寒性好,综合抗病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不足的是株型略松散[8]。父本莱州817为山东省莱州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新品种,其特点是株型紧凑,抗寒性、丰产性较好。双亲组配,期望在保持母本新麦18矮秆、抗寒性好、抗病性强的基础上,改变母本株型,并引入父本抗倒伏、广适的特性。

1.2 选育过程

2003年,以新麦18作母本、莱州817作父本杂交,获得杂交种子18粒,将种子全部点播。2004年F1表现长势旺、穗多穗大、综合抗性好,杂种优势明显,混收,并将混收的种子单粒条播。2005年对F2代进行单株选择,选择抗倒、株型好、综合抗性好的单株48株,秋天将这48个单株种植成株系。2006—2011年进行连续单株选择,选株型好、抗倒、穗粒结构协调的优良株系10个。2012年将10个株系进行鉴定试验,代号SN1008株系产量及综合性状最优。2013年进行多点品比试验,SN1008株系表现产量较对照增产显著,农艺性状及广适性好。2014年推荐参加江苏省预备试验,定名为农丰148(图1)。

图1 小麦农麦158的选育系谱

2 品种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农麦158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淡绿。分蘖力强,抗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抗倒性较好。拔节抽穗较迟,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卵圆形,硬质。

2.2 产量

2015—2016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迟播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136.0 kg·hm-2,比对照淮麦30增产12.7%。2016—2017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584.5 kg·hm-2,较对照淮麦20增产4.3%。2017—2018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361.0 kg·hm-2,较对照淮麦20增产4.6%(表1)。

表1 农麦158在不同年度参加江苏省小麦新品种中间试验产量表现

2.3 抗逆性

抗寒性。农麦158(参试名为农丰148)于2017—2018年度在遵化市参加众农缘小麦联合体黄淮北片水地组试验抗寒性鉴定,该年度气候条件对冬小麦越冬较为不利,虽越冬期平均气温较常年略高,但降水少,长时间的干旱和较为悬殊的温差使小麦越冬环境较为严酷,各参试品种的抗寒能力表现较为充分。在参加本组试验的12个(含对照)品种中,农麦158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死株率12.6%,死茎率 10.4%,抗寒性 2 级,评价为抗寒性较好(表2),在该年度气候条件下能够安全越冬。

表2 2017—2018年度众农缘小麦联合体抗寒性鉴定试验各品种表现

抗病性。农麦158在参加 2015—2016 年度江苏省淮北组小麦区域试验中,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 a接种鉴定,结果(表3)表明,2015—2016 年度中抗赤霉病(严重度 2.0)、中感纹枯病、感白粉病、抗黄花叶病;2016—2017年度中感赤霉病(严重度3.45)、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 a抗穗发芽鉴定,结果表明,2015—2017年度2 a均为中抗穗发芽。多年试验结果表明,农麦158中感赤霉病(严重度2.0~3.45),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抗黄花叶病毒病,中抗穗发芽。

表3 小麦农麦158 和对照品种的抗性鉴定结果

2.4 品质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结果(表4),农麦158 2 a平均粗蛋白(干基)14.3%,湿面筋30.3%,吸水量595 mL·kg-1,稳定时间11.6 min,最大拉伸阻力390 E.U.,拉伸面积71 cm2。

表4 小麦农麦158 和对照品种的品质表现

3 栽培要点

3.1 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是确保壮苗越冬的重要保证[9]。有研究表明,如果不能合理控制小麦的播种时间,则会因为温度变化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10]。参照淮北地区的建议播种期,并结合多年的实践,农麦158的适宜播期为10月10—31日,在该段时期内播种有利于培育壮苗,最大程度的提高产量和品质。

3.2 合理密植

适宜的密度有利于构成小麦的高产群体,取得高产;密度过低,小麦的有效穗数降低,不利于产量的形成;密度过高会使植株性状变差,也不利于高产[11]。田文仲等[12]的研究表明,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在推迟播期情况下,适当增大播量,可明显提高叶面积指数,播种密度为270万株·hm-2可使豫麦49-198产量提高13.2%。农麦158适期播种每667 m2基本苗12万~16万,推迟播种或肥力水平偏低应适当增加基本苗。

3.3 肥水管理

科学施肥可以保障小麦健康生长,要根据小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肥料。农麦158一般每667 m2施纯氮18 kg左右,配合施用磷、钾肥。氮肥基苗肥占60%;拔节孕穗肥占40%,以复合肥为主,要适当晚施;抽穗扬花后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叶面肥。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

3.4 病虫草害防治

冬前及早春及时防除田间杂草,中后期做好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3.5 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抓紧收获,确保丰产丰收。人工收割可以在蜡熟中期开始,而机械收割则以完熟初期最好[13]。

猜你喜欢

抗寒性株型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西番莲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测定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农业农村部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
基于EMS诱变的晋麦90号小麦抗寒突变体创制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氮条件下不同株型水稻根系形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