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田野上
2022-02-25周胜辉
古往今来,田园诗和田园诗人,如星辰大海,数不胜数。笔者以为,真正的田园诗,就应该是泥土,是庄稼。田野养其根,泥土壮其芽,才真算是好诗。而胡新祥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从田野中来,扎根田野,耕耘田野,吟唱田野,因而自有一股淳朴,一种自然,一捧馨香。
一、质朴洗练为其本色
胡新祥是一位真正的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长期耕种在农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辛生活,让他对田园有了深刻的理解。他的田园,不同于陶渊明的田园,也不同于王维、孟浩然的田园,更不是范成大的田园。他的田园,是自己的田园。这种田园,绝不是浮光掠影式的,也不是浅尝辄止式的。这是因为他自己就是田园的一部分。他与田园休戚与共,患难相随。因此,他的诗,也就像田园一样真实,没有过多的雕琢和粉饰,有一种浑然天成之美。
春 种
牵牛套索再扶犁,手甩长鞭催奋蹄。
夫唱妻随春押韵,勤耕晓月到熹微。
淘 菜
結队娇娃洗嫩莼,一溪欢笑一溪春。
清波映澈芙蓉面,出水鲜蔬碧透心。
上面这两首绝句,就是撷取了农家日常生活的两个不同场景,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的农家生活。在前一首诗里,胡新祥既是这种生活的表现者,也是实践者,是这两者的有机统一。在这首诗里,他用非常简约的笔法,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副农家夫妇的春日耕种图,把那种忙碌而辛勤的场景,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传神而又生动。诗中起句和承句,用“牵牛”“套索”“扶犁”“甩长鞭”等一系列形象化的动作,把耕种的次序完整地摹写出来。主次分明,极富动感。没有亲身的劳动实践,是很难做到如此准确,凝练。转句点睛,妻子紧随丈夫在田间劳作,夫唱妇随,配合默契,眼里的春押韵,人亦押韵,好一幅和谐美好的温馨图画。合句作结,劳作的过程持续了很久,从戴着月色一直忙碌到太阳下山。整首诗情绪饱满,脉络清晰,既有具象的描绘,又有抽象的提炼,但却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在下一首诗里,胡新祥则把自己当成一名纯粹的观众,刻画的是一群农家女在溪边洗菜的场面。他把重点落实在这些“娇娃”们喜悦的心情上。蔬菜鲜,人亦鲜,才有了“一溪欢笑一溪春”。作者显然也受到了这些情绪的感染,自己也和这些娇娃们一样,心中弥漫一种无边的喜悦,才有了“出水鲜蔬碧透心”的意象。胡新祥的诗,很少用艰深的典,也极少用生僻的字词,非常平实,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
二、昂奋达观为其心性
胡新祥长期生活在农村,与犁耙为伴,与田地作友,个中艰辛自不待言。但是,从他的诗里,却基本看不见他对困苦的怨怼,也没有看见他对辛劳的忧愤,更没有发现他对磨折的鸣号。相反,他总是满腔热忱地讴歌自己挚爱的乡土,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传达昂奋向上的情绪。他不是“翩翩一只云中鹤,飞去飞来宰相衙”的所谓隐士,自然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超脱,也没有“先生醉卧落花里,春去人间总不知”的那种闲适,更没有“君乘白鹤下青云,我入春山听晓莺”的那种浪漫。因此,能葆有一颗达观的心,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雨 水
轻雷一震暖风吹,堤下长畴嵌碧陂。
淡淡春烟绕翠柳,丝丝细雨洒疏篱。
通墒整垄丰秋梦,布谷耕田老丈诗。
瞥眼梢头添秀色,欢欣雀跃唱东曦。
夏日之二
穗头浆满杏初黄,塘下青田妇插秧。
埂垄垂髫追彩蝶,疏翁老妪弄蚕桑。
这两首诗,分别描写的是春天和夏天的乡村田园景象。在作者的笔下,他的乡村永远是那么春意盎然,那么生机勃勃,充满了诗情画意。他身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在上面的第一首诗里,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作者站在淡淡的炊烟里和丝丝的细雨下,收获着“通墒整垄丰秋梦,布谷耕田老丈诗”的富足。因此,作者感到无限欣慰,无限满足,所以,才有了“瞥眼梢头添秀色,欢欣雀跃唱东曦”。他笔下的乡村,绝对没有“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的悲悯,没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悲怨,更没有“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的那份苦闷。笔者有的只是对乡土的挚爱,对农事的深情,对丰饶的渴望。
生活绝不可能只是诗,但我们完全可以把生活过成诗。胡新祥就是把生活过成诗的人。长期的生产劳动,没有消磨他对生活的热忱,也没有消减他对田园的向往。他是田园的主人,也是生活的主宰。
在第二首诗里,作者一以贯之地用他轻松的笔调,撷取了夏日田园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动静相济,情景交融。诗中老幼妇孺各自忙碌,麦穗青杏各显峥嵘,物我一体,各安次序,不事剪裁而自有章法,显然是作者“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之作。
胡新祥笔下的田园没有苦难,也没有忧伤,让人感觉不到压抑。我能读到的,是他的欢喜,是他的乐观,也读到了一个真正农民对生活的态度。如“无边秀色缠骚客,诗在田间韵味长”。又如“机响犁跑翻沃土,丰收尽在耘耕。曦烟袅袅日升腾。诗情何在,春意暖盈盈”,再如“童心不散追新梦,鹤发沉吟颂晚晴”等等,从这些入口生香的诗句里,让人不难看出,胡新祥是一位坚韧的农民,更是一位有情怀的诗人。
三、情系乡土是其追求
胡新祥只是新时代普通农民中的一员,但他却有更为广阔的胸怀,更加开阔的视野。他用时代作背景,以田园作纸张,用犁耙作彩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真实的农村,一派更现实的田园,一种更美好的生活,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自觉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种文化自觉和自省,也是值得我们推许的。
著名诗人艾青曾满怀深情地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胡新祥正是这样。他对自己的家园和乡土,有一股强烈的爱。这种爱,一直驱使着他扎根乡土,赞美乡土,歌唱乡土。在现在这个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农业和农村日趋沉寂的时候,这种坚持和坚守,就显得更加紧迫。
胡新祥是虔诚的,总在“心向园林寻岁月,情怀诗韵作生涯”。他还是执著的,“犹怜垄亩千畦绿,不去他乡爱我乡”。他更是骄傲的,“麦海金波一夜空,机收机种震声隆。今年又是高囤满,城市西装莫妒农”(《四季如歌·夏》)。在他的心里,乡土和田园,是其永远的主题,也是他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
总之,胡新祥是一位淳朴的农民,也是一位淳朴的诗人。农民的本色,为其提供了营养;诗人的特质,又丰富了他的内涵。
当然,胡新祥的诗尽管有很多让人称道的特点,但笔者以为,亦还有需要提高的地方。首先,其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有不足,没能对现实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揭示。其次,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还嫌单调,一些诗作有千人一面之感,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创作中予以克服。
(周胜辉:作家、编辑。研究员。历任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新作家》杂志编辑部主任、《都市小说》文学期刊执行副主编、《长江丛刊》文学期刊副主编等职务。在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万言。曾十数次夺得诗词、赋文学大赛等级以上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