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研究
2022-02-24韩佳明王林冲
韩佳明?王林冲
【摘要】高校出版社利用学术出版可有效服务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出版学科教材、通识教材改善学生学术阅读习惯;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术出版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对此,高校出版社在学术出版过程中要重点加强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推动人才培养。
【关 键 词】学术出版;人才培养;教材;一流学科
【作者单位】韩佳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王林冲,北京大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课程改革项目(YJ202112)。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23.012
一、学术出版与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背景
2008年,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出版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努力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校出版社,明确了高校出版社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出版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对高校出版社寄予厚望[1]。高校出版社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石,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传递科学知识信息的重要职责。同时,高校出版社也促进了高校的科学研究发展、学科建设,发挥提升教书育人和人才培养质量等重要作用。
高校具有三大主要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有机统一、密切相关: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使命,是高校三大功能的核心要素;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社会服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空间,同时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产出提供了落脚点。为更好地服务于大学学术研究,高校出版社首先要落脚于人才培养工作[2]。
高校出版社除了提供學科教材,整合传播知识,弥补通识教材空缺,也通过出版反思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始终关注高校大学的人才培养状况,出版了一系列反思大学教育的图书。为引领教育学者与各界人士反思大学教育、探寻“大学之道”,北京大学出版社筛选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推出了“北大高等教育文库”。“北大高等教育文库”的构建耗时五年,囊括 “大学之道”“大学之忧”“高等教育与全球化”“大学教师通识教育系列读本(教学之道)”“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系列读本(学习之道)”等丛书。这些经典作品结合大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阐述了大学的使命、未来的发展蓝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旨在启发教育学者反思自我责任,引导学生走在正确的求学道路上,启迪各界人士齐心协力探寻“大学之道”,进一步提出改进大学教育模式与管理制度的路径,推动建立更加先进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二、学术出版与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主要途径
高校的科研学术人才储备为学术出版提供了支持,同时,学术出版可以将文化知识、教学科研成果与宝贵经验以出版物形式向广大学生传播,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打造精品学术出版物。
1.学科教材对人才培养的促进
学科教材是高校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优秀、经典的学科教材可以提升教师传授知识的效率,学科教材结构严谨、文字公式表述准确,也会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理解。北京大学出版社贯彻国家教材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助力一流学科建设,以提升高等教育教材质量为核心目标,以打造精品教材为引领,并以此为抓手提升育人水平,全面推进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先进教材的有关要求和部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人才的基础知识提升和培养工作奠定基础[3]。在重点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北京大学出版社优先修订经典教材,重点支持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在发展重点学科教材的同时着重建设课程思政教材,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数字教材等新形态教材[4]。为做好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北京大学出版社注重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加强跨学科课程教材建设及新兴学科教材建设。
2.通识教材促进人才素质全面提升
高校人才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应仅局限于应试阶段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识教育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将专才发展为人才。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我国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均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缺乏既深入浅出又系统成套的教材。由于通识教育图书的主要受众为本专业外的一般学生和读者,因此这类图书不应有过高的阅读门槛,不能按照专业课教科书的学术深度要求来编写。而系列教材里的每种图书需要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知识系统,既要体现其专业性,又要相互关联,构建知识体系,这对通识教育教材的编写而言是一项极大挑战。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素质教育通识课教材“名家通识讲座书系”,该套教材的定位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通识课教材,也是青年学生的科普读物。全套丛书由北京大学牵头,由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温儒敏教授任执行主编,联合国内10多所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从构思到编撰再到出版历时4年,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主要学科领域,目前已经正式出版图书55种。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写出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目的是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通识课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中,构建开放性、系统性的多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从而推动通识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发展。
从2015年开始,为持续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探索更加成熟的教育方式,北京大学推出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系列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自然与方法等,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北京大学出版社也随之陆续出版了“北大通识核心课”丛书,认真梳理了北京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70多门课程,从通识经典、名师微访谈、课程大纲、通识教与学、优秀作业等角度,细腻、深入地展现了北京大学通识核心课的教学成果。“北大通识核心课”丛书通过指引学生学习与思考专业知识,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全面发展,进一步将学生培养成“懂中国、懂世界、懂自我、懂社会”的卓越人才。
3.学术出版与一流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其中,一流学科建设围绕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和地方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旨在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构建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5]。学科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优质的学科体系是人才培育的基石,学术出版能够将现有的学科发展成果进行提炼和升华,助力学科领域人才的成长发展,在发现、扶持和培养学科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
具体而言,一流学科建设需要高水平的学术出版予以支持。一方面,高校出版社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展示高校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融合,加强各个学科间的协同与联系,助力一流学科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出版社可以通过选题角度对学科发展情况进行总结,为一流学科建设指引方向。针对高校出版社如何通过学术出版工作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具体性支持与帮助这一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出版项目“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是一个可供参考的优秀案例。
200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一期)”一经推出,广受好评,获得了极大反响。为持续介绍国外物理学研究新进展,展示我国物理学研究的前沿水平,北京大学出版社继续推出“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二期)”。北京大学出版社高度重视该出版项目,坚守实现图书高质量出版的根本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在编校过程中,为确保书系的学术性,责任编辑主动了解作者的学术理念与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修改意见,保证了项目书籍的质量。如在编辑出版该书系中的《量子场论》一书时,责任编辑建议作者加入“算子乘积”的相关内容,增强了该书的现代性和实用性。此外,责任编辑也十分注重各类细节问题,如在编辑“引进系列”中的一部翻译稿件时,纠正了部分原版英文书中公示、图标的错误,这些错误在过往的多次出版中均未被发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高标准、严要求的编辑工作下,“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二期)”共推出“前沿系列”12种、“高瞻系列”4种、“引进系列”9种系列图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d波超导体》荣获第五届国家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获评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物理》杂志“年度值得推荐新书”,《宇宙学导论》获评第十九届全国引进版科技类优秀图书。“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二期)”不仅为中国物理学提供了前沿视角,还为一流学科的建设贡献了力量。该项目是对中外物理学家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的深入总结,不仅展现了我国物理学的研究水平,而且为读者提供了国际物理学各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便于中外学术间的交流借鉴,为物理学学科的未来建设指引了方向。可以说,该项目是将学术出版与一流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以学术出版工作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支持的典型案例。
4.学术出版物对学生阅读习惯的改进
阅读学术著作或学术论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技能,是学生阶段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准备环节。目前,多数学生的学术阅读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一是缺乏学术阅读,学术性知识输入不足,导致难以输出有价值的学术信息;二是学术阅读量不够,多为浅阅读和轻阅读,不够深且不够专;三是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的学术质量;四是学生的学术阅读动力不足,部分学生过于注重学位的达成,不以学术研究志业,而有志于学术研究的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做出学术成果而进行学术研究,做不到好读书、读好书[6]。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高校出版社应做好学术普及工作助力学术图书“出圈”。北京大学出版社就选择了读者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与呈现形式,随书附加如北大博雅讲坛、相关课件等额外服务,有力地激发了读者学术阅读的兴趣。为更好地助力学术图书“出圈”,推动学术普及,培养学生的学术阅读兴趣,帮力学生深入理解学术内容,改善学生碎片化阅读的习惯[7],高校出版社应积极塑造立体的出版形态,图书出版做到在内容上由浅及深,涵盖普及类读物、通识类读物、特定话题、研究专著等多种类型,推出作者讲书、编辑荐书、图书拆解等多种服务;在形式上齐头并进,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素材。
三、学术出版与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建议
当前,学术出版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仍存在问题亟待解决,高校出版社应着重于加强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的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1.加强作者队伍建设
学术出版物的作者主要是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作者群体是学科专业的权威带头人,对学科或某一研究方向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学术成果积累;学生群体是学术出版作者队伍中的生力军,虽然不一定是第一作者或主要完成人,但也为学术论文撰写、学术著作编纂、科研实验贡献了重要力量。对此,加强学术出版作者的学术道德、科研诚信的建设和培训,有利于提升出版物的整体质量,更易出现学术精品。如培养和锻炼作者群体的科研写作能力,提升人才综合素质,能够达到人才培养和学术出版互相促进、实现双赢的局面。
2.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加强学术出版物的编辑队伍建设,提升编辑的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提升学术出版物的综合质量有著重要意义。编辑长期从事某一学科专业学术著作或论文的校编工作,对学科前沿有一定的了解,在论文或专著的撰写规范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性。高校出版社编辑与作者加强沟通,能为其后续的论文或著作撰写奠定良好基础,这样既推动了学术出版物质量的提升,也反哺了作者。
3.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
第五次学科评估提出了破五唯的观点,即在高校人才的考核评价中不再仅以发表SCI的数量、出版专著的数量来衡量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这为提升学术出版物的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遏制了只为指标和奖励而出专著、编教材的不良风气。同时,该观点也破除了对国外学术期刊的盲目追捧,更有利于我国高校学术出版的综合发展,进一步推出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学科教材、通识教材等。在人才培养的评价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大学术著作的考核指标权重[4],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总结撰写科研成果,以科研成果促进科研工作开展,从而推动人才培养工作。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看,高校出版社的学术出版通过推出学科教材、通识教育教材,促进一流学科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出版社与高校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术出版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让学术出版物惠及高校师生,而高校人才群体通过自身成长进一步提升学术出版物的学术质量,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徐婵,袁亚春. 论学术出版彰显大学出版社的存在价值[J]. 出版广角,2022(16):20-23.
[2]王军. 大学的功能发展对大学出版的启示[J]. 出版广角,2018(4):32-35.
[3]张雪娇. 加快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访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03-10.
[4]崔蕊. 浅议新形势下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的开发建设:以北京大学出版社语言学类教材为例[J]. 科技传播,2022(7):16-18+28.
[5]张海波,于艳华,张海英. 学术出版与一流学科建设协同发展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2(3):197-199.
[6]申永刚. 深阅读视域下学术图书的出版价值重塑[J]. 出版广角,2022(8):61-64+69.
[7]曹靖. 学术图书编辑如何破解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基于数字化出版背景[C]//中国编辑学会. 培养编辑名家 打造出版精品:中国编辑学会第16届年会获奖论文(2015).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3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