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德而行:新时代教师的文化气质及心灵指南 ①

2022-02-24张晓文

中小学德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德性教师职业美德

◎张晓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承思想、创造文化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等有关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文件的陆续颁发,凸显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在高质量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新时代,教师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文化气质,此镌刻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国家社会发展需求之中。因此,必须坚持兴国必先强师,强师必先立德,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尚德而行——以德感人、以德施教、以德育人,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重塑新时代教师职业文化气质。

一、叩问:我可以是谁

我是谁?我可以是谁?来自内心世界的自我叩问,昭示着新时代教师的新使命与新要求。时刻反问自己,是教师职业的独特属性;也只有不断逼问自己,方可存心养性、尚德而行。

(一)我是美德的化身

教师究竟是何人?古今论者众说纷纭。唐代韩愈《师说》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晰教师工作的职责,同时彰显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角色担当。教师不仅具备职业性,更具备职业德性,而职业性与职业德性相辅相成,互相依存。教师被喻为美德的化身,职业德性远大于职业性,美德即成为教师职业的独特之处。凡是人皆应成为美德的化身,因为美德才可以严格区别人与其他生物,是人之特有属性。教育乃为立德树人之伟大事业,教师作为教育者,其更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化身,决不允许教师成为“恶人”的形象代言人。教人者必先教己,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因此教师必须以德教人、以德化人、以己服人,树立“神圣”的师者形象。

“无德无以为师”,教师必然是尚德的代表,标记着社会道德的至高水准。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理应坚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对教育工作无私奉献、尽职尽责,争做“四有好老师”。美德赋予教师高尚的师德榜样,其言行举止、行动意念均应该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正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在静默的教育中,教师正是捧着教育心来,恪守教育使命,爱一行干一行。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解放学生的思想,教师宁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众多职业中闪闪发光的道德教育者。“师者,人之楷模,人之模范”,以教师美德净化人、感化人,形塑本我、超越自我,引领他者,达到“学做真人,教人求真”之境。

(二)我是灵魂的使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此名言道出了教师职业的本质。开启心智,诱导心灵,应该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指南。那么究竟教师何以成为灵魂的使者?这是“我可以是谁”的自我发问,同时也是教师清醒认识职业本质的质问。教师是灵魂的守望者,正是因为教育是链接教师教育心与学生学习心的关键点,且教师作为导引灵魂的使者,必须将自己与学生紧密相连,是心与心之间无差别的互通。灵魂是人存在的根基,它将主导人的精神与心灵,拯救与抚慰人的灵魂成为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的根本属性,而引导人灵魂的有价值的活动,是教师职业德性的必要前提。教育是否触及灵魂?能否将教育与灵魂发生更好的关联?这是教师作为教育者的关键工作。教师应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心灵给予学生,以诚挚的心灵唤醒学生成长发展的情感钥匙,实现心与心之间的对话融通。

学生灵魂的可塑性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启导学生心智的基础,同时,教师对学生心灵的正向引导,是新时代教师文化气质的重要维度。如何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基本意念,教师触碰学生灵魂的事实判断应该着手于对学生“好奇心”的内在驱动。在“好奇心”的指引下,逐步指引学生走出内心世界的隐晦角落,使得学生在个体的感知、记忆、情绪、思维等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自我塑造。教师在以自我为榜样而教育学生之时,就已经将自己的心灵交给了学生,以榜样教育的力量来阐释教与学之间灵魂的对话,为学生心灵的开启奠定了基础,成为教师文化气质得以彰显的“身教”形象。正如分析教育哲学家彼得斯书中所言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块圣地”[1],以理解学生心灵为旨归,助力学生心理素养提升,打通教师与学生心与心交汇的这块“圣地”,方可实现以德化人,以情感人。

二、自省:我有点为难

尚德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规定,养德是教师应有品性。但是教师也是社会人、文化人,其现实性导致无法遮蔽复杂社会给予教师的艰难选择,他们似乎无法操控“我”的身份与角色,“为难”是教师面临的道德新困惑。

(一)别人怀疑我

教师是否是“春蚕”“辛勤的园丁”,能否“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从事的职业是否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等等隐喻被社会各界多次质疑,以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影响力急剧下降。现代信息化媒介将教师职业道德无限放大,无论是称赞某教师为“师德楷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还是鄙视某教师为“害群之马”“衣冠禽兽”等贬义之词,都意味着师德形象不同于昔日隐藏于社会之下,而是浮现于舆论之中。被社会各界关注的师德师风,将新时代教师推上了一条艰难的境地,教师既不可以违反法律法规,也不可违逆职业道德,于是教师实质上不再是普通人,而成了高尚的圣人。倘若教师触犯法律道德,那么,教师将被社会各界唾骂,甚至以偏概全,扩大这种恶行的影响范围,进而怀疑教师的职业德性。

教育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谈论的话题,教师是一种人人都可以评判的职业。教育的普适性与常识性往往影响教师职业的严谨性、缜密性,以至教师职业虽神圣,却很普通。因此,不能无限扩大教师美德化身的社会效应,理性判断教师的个体角色与责任权利,使得教师成为一个虽普通但高尚的职业。普通大众心中限定的“好教师”假设,却在现实教育中呈现诸多不良现象,以使教师职业德性无法在完全意义上迎合“人民满意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时时刻刻自省:“别人为何怀疑我?”教师能否“顶天”以示其万世师表之崇高,又可“立地”以示其职业操守之平凡?

(二)我也不自信

教师也会常常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当老师”“我当初是怎么想的”等等对教师职业的质问,均是不满于现状而内心纠结的结果。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幸福的拥有者或享受者,因为伴随教与学的不断互动与交融,师者与学者共同构成了教与学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将会为他们提供职业幸福感与学业成就感,使得教师与学生获得群体的自我归属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2]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探索教育规律的过程中,难免会遭受外界的讥讽与挖苦,心中产生不悦之情,以致无法实现“为自己而生存”,无法找寻心灵深处的人间魅力。

自省是教师职业气质的基础,“吾日三省吾身”呼吁教师不断反省教育的真谛,提升自我文化气质,从传统文化中捕捉新时代教师的应有特质。但教师是现实世界中的人,很难摆脱现实性的羁绊,以致使自己受制于外部境遇,内心时常感到不安。教师会经常警惕自己:“我今天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XX家长/教师/校长会对我不满”等等,不自觉地徘徊于“我与他”之间的复杂人情世故之中,使得教师不得不“有点为难”,甚至“难以言表”,失去了教师职业的幸福本质。“尽管幸福不是教育或生活的唯一目的,但它是核心的目的,好教育就应该极大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3]教育不仅仅为学生带来学习的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同时也为教师走向自由与幸福奠定职业基础。

三、期盼:谁来拯救我

渴望被拯救,摆脱教师多余的干扰,成为新时代尚德而行的优秀教师,已是教师群体的共同呼声。因此,尚德以律己,向善以美己,我只能被自己救赎,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德行者,重塑新时代教师应有的文化气质。

(一)我要尚德正身

教育即解放,解放教师与学生内心的奥秘,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用教育相接,为此需要重新反思教师的职业文化气质。尚德而行可以被视为我国新时代教师的文化气质,因为其内含中国传统中的德性文化。《礼记》有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孟子·离娄上》云:“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总之,以尚德正身为核心的道德传统,赋予教育以独特的德育价值、教化功能,以此可以弘扬新时代教师的文化特质。教师不仅仅是美德的化身,而更要将美德教授于人,以德育人,实现学校教育的德育内涵及价值。每个人均浸润于特定文化之中,以独特的文化涵养每种职业的文化气质,代表文化传承者及创造者的教师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必须继承新时代职业德性文化品质,且传授于学生学习之中。

教师职业幸福感来源于教师本我的不断超越,以个体幸福合乎职业德性,追求教育性的至高无上,人的无限完善,最终将职业道德与职业幸福融合为一体。“人的生存目的,就在于道德的日益自我完善,就在于把自己周围的一切弄得合乎感性;如果从社会方面来看人,人的生存目的还在于把人周围的一切弄得更合乎道德,从而使人本身日益幸福。”[4]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教师的角色与地位不言而喻。那么,教师道德的自我完善也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传授道德,并且以身作则,通过具身化的道德教化,逐步认识自己,达至正身行德。要想规避多种被“质疑”现象,作为教师个体,就要不断反思自省,拯救隐蔽于死角的教师秉性,还教师一个整全的心灵,如此才可引导学生的幼稚心灵,实现心与心之间的无缝衔接。

(二)我要向善美己

正如马克思所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5]教师更应该致力于完善自我,已达到向善美己。教育本无目的,但教育往往赋予人一种完善自我、追求美德的活力及能量。“人的每一种生活能力都意味着一种可能生活。尽可能去实现各种可能生活就是人的目的论的行动原则,就是目的论意义上的道德原则,这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最基本条件。”[6]这种无形中的行动准则,富含教师的文化气质,以职业德性而实现其职业幸福,过上一种自我意义的可能生活,解脱弥漫于不正之气的社会氛围。教育的内隐性似乎无法彰显教师职业的无私,“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职业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使得教师不得不无微不至,而又默默无闻。

苏格拉底的警世名言:“认识你自己”,时刻提醒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求真至善,正向引导学生走善道、行善事、做善人。从不同的教育现实情境中得到启示,只有教师本人才可真正挽救自己,在充满希望的教育事业中,以认识自己而达到“美化”自己,进而实现教化他人。正如《礼记·学记》所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在善教与善学之中,培养教师与学生通向智慧的桥梁,使得教师能够顺应学生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实现志向,在教学相长中感化“至善”的道德价值,同时彰显个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重新回归教师职业的美德形象,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方能弥补社会各界心灵深处的师德缺陷,树立新时代教师的独特文化气质。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教师应该呐喊:“我只能是我,一个完满向善的本我。”教师要尚德而行,以本我德性来塑造自我角色,发自内心冲动地向德而行,强化自我美德的良好形象。最终实现社会各界对于教师合理需求的合法审定,而不再会无理道德绑架教师,无据判定恶意的教师德性。

猜你喜欢

德性教师职业美德
诚实是美德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