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效果观察
2022-02-24刘伟威崔世超
刘伟威 崔世超
EKC 是临床一种以腺病毒感染或接触性传染为致病因的眼科疾病,具有爆发流行的特点[1,2]。当前临床对于EKC 患者的治疗方法有抗病毒治疗或角膜上皮修复术等,前者常用药物包括碘苷、吗啡双胍、0.5%聚维酮眼膏等,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后者则由于需要对因免疫反应产生的顽固性伪膜进行冲洗而造成患者较大疼痛感受,且该治疗对角膜上皮下浸润的吸收程度相对较低,极易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云翳,进而影响其视物情况[3,4]。有研究发现,在对EKC 患者积极展开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予以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有助于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具体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如何尚需进一步探讨,基于此,本文从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1月收治的EKC 患者中择取了86例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已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6例EK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正反面抛掷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21;年龄24~62 岁,平均年龄(43.12±6.38) 岁;病程1~8 个月,平均病程(4.55±5.62)个月。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20;年龄23~60 岁,平均年龄(43.08±6.70)岁;病程1~7 个月,平均病程(4.43±5.5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对于EKC 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确诊的患者;②单眼发病且临床资料完备的患者;③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配合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其他躯体器质性疾病或眼科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患者精神、意识、认知、情绪等方面障碍的患者;③存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相关禁忌证或对研究所用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④治疗依从性极低或主动脱落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将1 滴更昔洛韦滴眼液(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29,规格:8 ml)滴入患者眼睑中,每隔2 h 滴1 次眼睑,但每日滴眼次数<8 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眼液进行治疗:在滴完更昔洛韦滴眼液的10~15 min 后将1 滴氟米龙滴眼液[眼力健(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74,规格:5 ml]滴入眼睑,4 次/d,每隔5 d减少1 次滴眼次数直至完全停药。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并在用药后的第1、3、7、14 天与停药后回院进行复诊。嘱咐两组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忌食腥膻发物,例如虾、蟹、鳊鱼、黑鱼、鳝鱼、桂鱼、橡皮鱼、鳗鱼、黄鱼等,尽量不吃辛辣之物,例如芥末、韭菜、洋葱等,选择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例如羊肉、兔肉、猪肝、猪瘦肉等,多吃新鲜蔬果,可适当饮用橙汁、果汁等,补充维生素。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包括伪膜及角膜上皮下浸润的治疗有效率,其评定标准为[5]:伪膜:治疗7 d后伪膜消失则为有效,反之则为无效;角膜上皮下浸润:治疗14 d 后角膜上皮下浸润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为有效,反之形成云翳为无效。
1.3.2 眼压异常情况 眼压异常评定标准[6]:正常眼压10~21 mm Hg(1 mm Hg=0.133 kPa),眼压不在该范围内即为异常。
1.3.3 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情况 采用尼莫地平法对两组患者的流泪、痒痛、畏光、异物感4 种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分值为0~3 分,具体评分标准为:流泪: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轻微流泪,2 分为明显流泪,3 分为连续泪溢;痒痛: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轻微痒痛,2 分为明显痒痛,3 分为剧烈痒痛且难以忍受;畏光: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遇光不适,2 分为遇光不愿睁眼,3 分为遇光难以睁眼;异物感: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轻度砂砾异物感,2 分为明显砂砾异物感,3 分为异物感强烈且难以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伪膜治疗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观察组角膜上皮下浸润治疗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8.444,P=0.007、0.004<0.05)。
2.2 两组眼压异常情况对比 对照组出现眼压异常0例,观察组出现眼压异常2例(4.65%),但停药后均恢复正常。两组眼压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流泪、痒痛、畏光、异物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流泪、痒痛、畏光、异物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3 讨论
EKC 患者之所以出现伪膜与其机体免疫反应情况有关,在患者遭受外来病毒入侵后,机体在产生炎症反应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血管内渗出蛋白质与纤维素,它们长时间滞留在结膜表面可形成一层伪膜,从而影响到患者的视物清晰度[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伪膜治疗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观察组角膜上皮下浸润治疗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眼压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流泪、痒痛、畏光、异物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给予抗病毒治疗。众所周知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好的抗炎效果,它有助于患者快速缓解因炎症而引发的结膜水肿、渗出、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尽可能抑制伪膜的形成,此外,该药通过外用还可达到免疫抑制的目的,这样就有利于降低由于机体对病毒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引发的角膜上皮下浸润程度,进而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9,10]。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角膜上皮下浸润已处于完全浑浊的状态,此时再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进行治疗有一定风险会残留云翳,尤其是其残留位置处于瞳孔区域则会对整体视力造成影响[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有2例发生眼压异常,但停药后便恢复正常,说明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可能增加患者的眼压,需要在应用该药期间嘱咐患者定期回院进行眼压检测,以便及时掌握其眼部病变情况,在发现患者眼压出现异常时可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必要时立即停止用药。此外,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的时机选择也很重要,一般来说,患者在发病后的7 d 内会有明显的炎症反应,此时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是否且何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以免用药过早加重炎症,用药过晚影响治疗效果,且容易增加眼压[13-15]。
总之,EKC 需要及时入眼科治疗,否则对日常生活、工作会有很大影响,临床对EKC 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进行治疗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但需要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眼压水平,并注意药物使用剂量应逐步减少直至最终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