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期的效果
2022-02-24张向东
张向东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比例逐渐增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初期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黏液性及脓性痰液,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哮喘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会逐步进入急性加重期,进而诱发急性发病,造成人体肺功能的急剧下降,如此时患者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对症治疗,则有可能导致患者心力衰竭、残疾,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药物治疗是当前临床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方法[3,4]。但是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受到病情影响及药物副作用等因素的干扰,患者易产生一定的排斥反应,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造成患者产生治疗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治疗信心[5,6]。本次研究重点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作为治疗方案,就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以98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期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年龄33~74 岁,平均年龄(57.86±8.29)岁;男26例,女23例;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36±2.24)年。对照组年龄35~73 岁,平均年龄(57.94±7.71)岁;男24例,女25例;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24±1.9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静脉滴注,2 次/d,2.0 g/次。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静脉滴注,1 次/d,3.0 g/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停药后未出现复发;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有所好转,停药后症状偶有复发;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出现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心悸、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6.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形式越来越严峻,人群中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攀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7,8],2014年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已接近10%,当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经成为了临床中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9,10]。同时由于气流受阻的影响,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的运动能力将大幅度减弱,生活质量将遭受严重的损害[11,12]。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一种新型复方制剂,可用于人体敏感细菌所致的各类感染,其作用机理为对细菌细胞壁起到抑制作用,进而造成细菌细胞壁的缺损,促进细菌体内渗透压升高,导致外界水分内渗,继而引发细菌膨胀变形,最终被溶解酶稀释裂解死亡,效果显著[13,14]。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头孢哌酮纳舒巴坦钠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少,故临床中因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因此,结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15],在用药时应注意:①用药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进行询问,如患者对青霉素、舒巴坦、头孢菌素等药物过敏应谨慎用药;②用药前叮嘱患者禁止饮酒,同时禁止食用含乙醇成分的食物或药物,避免用药过程中出现双硫仑样反应;③用药时严格遵循药物使用说明书,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及小儿患者,尤其注意避免高浓度、高剂量药物的应用;④加强对用药患者监护,用药尽量采取单一用药的方式,避免与其他药物联用引起不良反应[16,17]。
综上所述,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期患者,在病情改善、肺功能提升方面作用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可行性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