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2022-02-24景树声

种子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

景树声

摘    要:以农作物栽培、管理与病虫害综合防治为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布局农作物栽培、精选品种与科技拌种、改良土壤土质、科学灌溉与施肥等措施,进行农作物的现代化科学种植。通过采取病虫害精准监测,并借助农业、物理、生物等技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以求为农作物的现代化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的精准防控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保证农产品的高产量、高品质有效供给,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作物;科学种植;病虫害;精准防控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1-010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31;S43       文献标志码:B

1 农作物科学种植与病虫害综合防控的内涵

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是指根据本地区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结合本地区的市场需求以及农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农作物栽培种类、种植面积的科学合理布局,并借助智能温室技术、物联网技术、现代化机械设施以及生物基因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对农作物进行精细化的栽培与管理,创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从而实现农作物的丰产丰收[1]。

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是指通过对农田生态系统内的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的种类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农作物各生长阶段的基本特性以及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进一步分析病虫害下一步的发生、发展,从而制订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方案,并科学合理地利用生物农药技术、生物天敌技术、高端施药设备等技术进行病虫害精准化防控。

由上述定义可知,农作物的科学种植与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有机结合,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基本条件[2]。

2 农作物科学种植与病虫害综合防控的基本技术介绍

2.1 科学种植农作物技术基本介绍

1) 制订科学合理的方案。农作物的科学种植不仅涉及农作物的栽培与管理,而且涉及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当地的农业部门应依据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采取合理的措施,引入现代化的技术,进行农作物种植的现代化升级。借助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等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适时分析,结合本地区农业产业的特色,对农产品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全方位优化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切实维护农作物经营者的收益;通过合理引入智能温室技术及引进高端农产品,比如种植草莓、玉女番茄、金童小黄瓜等,完善本地区的农产品组成架构,带动本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3]。

2) 精选品种与科技拌种。农作物的种子是决定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农作物种植前,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种子的选择与拌种工作。选择高科技品种,应依据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土壤土质选择抗逆性强(抗寒、抗霜冻、抗盐碱)、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农作物品种播种,比如在盐碱地可以袁隆平院士研发的耐盐碱水稻保证其产量。种子精选主要是指借助风力选种、浸泡选种、人工挑选等技术,选择颗粒饱满、种皮完整、发芽率优良的农作物种子进行播种。科技拌种,选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拌种,比如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小麦或玉米的拌种,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土传病原微生物对种子和幼苗的侵染,而且可以防治蝼蛄、蛴螬、小地老虎、金针虫及仓鼠等有害生物对于农作物种子及根系的取食、破坏。

3) 土壤土质的改良工作。土壤中可利用的氮、磷、钾等有效成分以及土壤温湿度、pH值等,是决定种子能否正常萌发和出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种植农作物之前,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栽培土壤品质的优化升级。依据农作物的种类、根系生长需求、栽培密度情况进行土壤的深翻、碎化、平地、起垄等操作,为农作物的萌发和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依据农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合理使用微生物菌肥、发酵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腐熟的豆粕或施用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作为底肥[4]。

4) 科学灌溉与施肥。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离不开对水资源和营养成分的需求。因此,应依据农作物在各生长周期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浇水与施肥操作。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节点,比如玉米的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番茄的花期、果实膨大期,要注意及时补充水资源以及各类营养物质[5]。

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施用富含氮、磷、钾元素的控释肥或缓释肥,从而保证营养物质的持续性供给;注意补充Zn、Mg、Ca、Cu、Fe等微量元素,确保农作物生长的全营养供给;引入现代化设备,传统的农作物灌溉技术以大水漫灌为主,存在水资源和肥料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土壤土质破坏严重等问题。

因此,依据农田生态系统的地理特性,结合农作物的栽培密度,合理引入水肥一体机、微喷、滴管等现代化设备,对农作物进行精准灌溉与施肥,从而提升灌溉效率,缓解农业用水、用肥紧张的问题,降低过量肥料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6]。

2.2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基本介绍

2.2.1 进行病虫害的精准监控与预测

了解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是制订病虫害综合防控方案,对病虫害进行精准防控的重要依据。因此,应借助现代化技术与设备进行病虫害智能监测体系的构建。第一,检疫性害虫智能监测系统。针对该生态系统内未发生且为害性较大的检疫性害虫,可以用昆虫性信息素技术,以靶标害虫成虫分泌的一种吸引同种异性进行交配产卵的物质,主要针对此类农作物常发生的或入侵性的靶标害虫进行诱捕并对其实时监测,比如针对玉米田进行草地贪叶蛾的动态监测,此类技术具有靶标性强、保护天敌的特征[7]。第二,有害昆虫智能监测系统。此类技术主要借助鳞翅目、鞘翅目类害虫成虫的趋光特性,设置以太阳能诱虫灯为基础,对田生态系统内部有害昆虫进行诱捕、识别、数据的统计以及上传现代化设施[8]。第三,病原微生物智能监测系统。此系统利用部分真菌类病害的病原孢子借助风力传播的特性,对其进行捕捉并用显微镜拍照上传。第四,气候监测系统。此系统主要是针对空气、光照强度、风向风力、空气温湿度、降雨强度等气象指标进行全天候的监测与数据收集和上传。第五,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此系统主要是借助土壤检测装置对土壤的温度、湿度、pH值及有效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实时监测。第六,人工智能系统。此系统是将检疫性害蟲智能监测系统、有害昆虫智能监测系统、病原微生物智能监测系统、小气候监测系统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收集后,通过后台大数据的比对进行病虫害种类的判断,并结合气象监测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以及气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对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规模及对农作物破坏程度进行进一步预测,为农作物病虫害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9]。

2.2.2 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是应用比较成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投入低、持续控害等优势。其基本理论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创造利于农作物生长而遏制有害生物扩散的基础环境,具体包括以下措施。对于被病原微生物或靶标害虫侵染的农作物叶片、花穗、果实应及时采摘和集中销毁,从而有效降低有害生物的传染源;部分病虫害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节点为害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农作物提前或延后播种以及提前收获等措施,规避病虫害的为害高峰期与农作物特殊生长时期,从而降低其为害概率;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适合在隐蔽、高湿的环境中发展和传播,且容易侵染长势较弱的植株,因此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栽培密度、定期对农作物进行枝叶修剪及疏花、疏果等操作,从而增强农田生态系统内空气的流通性、降低空气湿度、增强光照强度、提高农作物抵御病虫害侵染的能力[10]。

2.2.3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主要借助相关设施对靶标害虫进行捕获,从而降低其危害。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技术。一是灯光诱捕技术。主要是利用美国白蛾、斜纹夜蛾、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成虫的趋光性,在固定的地点设置太阳能黑光灯对其进行捕获,在黑光灯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特定光波,从而有效提高其对于天敌和有益生物的保护性。二是糖醋液技术。主要是将红糖、米醋、白酒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复配后,利用桃小食心虫、甜菜夜蛾、烟青虫等靶标害虫成虫趋味的特性对其捕获。三是黄蓝板技术。利用部分靶标害虫趋色的特性进行捕获,其中黄板主要针对蚜虫、烟粉虱,蓝板主要针对蓟马,在黄蓝板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悬挂高度一般为黄蓝板的底部高于农作物生长点0~20 cm较为合适,并依据农作物的生长定期调整高度适宜[11]。

2.2.4 天敌防治技术

天敌防治技术是利用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防治有害生物。现阶段应用比较成熟的天敌控害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螨治螨技术是通过悬挂捕食螨,如智利小植绥螨、胡瓜钝绥螨等螨卡,对全爪螨、二斑叶螨等有害螨虫进行控制;在玉米螟卵的高发期,通过飞机释放蚜茧蜂的卵球对其进行寄生、破坏,从而影响其正常孵化;在蚜虫的发生期,通过引入异色瓢虫、草蛉等天敌进行控制。在使用天敌技术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入的天敌数量要足够多,天敌引入时机要合适,同时注意降低化学农药对天敌的杀伤性。

在使用天敌技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天敌释放量要足够多,使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形成优势种群;释放对本地区气候特点适应性较强的天敌,避免其因水土不服而大量死亡;在天敌防控期间严禁喷施对其具有杀伤力的化学农药。

2.2.5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基因、活体生物或者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扩散的技术。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利用本地区主要农作物种植种类并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选择高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比如抗棉铃虫的棉花、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番茄等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定期喷施阿泰灵(6%氨基寡糖素·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可湿性粉剂)、多禧利(1%香菇多糖水剂)、雅悦(0.01%  24-表芸苔素内酯可液溶剂)等植物免疫诱抗剂,提前激发农作物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害的特性,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靶标害虫幼虫发生初期,通过喷施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白僵菌、绿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杀虫剂进行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通过喷施蛇床子素、淡紫拟青霉及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杀菌剂进行防治;与其他方法相比较,生物防治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部分微生物农药可以持续生存,实现对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绝大部分微生物农药在环境中易于降解,对环境的污染性和破坏性较低。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不易对生物农药产生抗药性[12]。

2.2.6 科学用药技术

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应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在化学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用药的基本原则。选择的化学农药对病害和虫害的针对性较强,但对于其他动植物具有较好的保护性。尽量选择作用机理不同的化学农药,比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进行轮换使用,避免提升靶标害虫或病原微生物抗药性;在农作物采摘前15 d,尽量避免喷施任何化学农药,以免残留在农产品上的农药引发中毒事件。同时引入现代化施药设备,当前阶段,部分地区在化学农药喷施过程中,仍然采取“人工+电动喷雾器”的传统施药模式,不仅作业效率较低、农药有效利用率低,而且极易引起人、畜中毒。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依据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农作物的长势,合理引入作业效率高、雾化效果好的无人机或大型弥雾机喷洒农药。

3 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对农业经济促进作用

3.1 推动农业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近年来,超量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引起土壤盐渍化、农残超标问题是制约农业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农作物的科学种植以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一是降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不仅可有效缓解农药、化肥对大气、水流以及土壤造成的污染问题,而且可以提升其利用率,推动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二是有效降低水果、蔬菜、粮食等农作上的农药、化肥残留,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加速我国农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13]。

3.2 增加农民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農村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民收益显著增加,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较,其个人支配收入仍有一定的差距。农作物的科学种植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可以显著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从而塑造高端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价格,缩短城乡之间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全民共同富裕事业奠定基础[14-15]。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作物种植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其对于农作物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农业种植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引入现代化技术、更新现代化设备,推进新型科技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农作物科学种植与病虫害综合防控的现代化升级。

参考文献:

[1]黄泽天.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9(7):42.

[2]王传丽.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农业与技术,2019(12):98.

[3]孙权实.桐城市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成效与发展思考[J].农业机械,2016(1):95-97.

[4]时玉强.浅析农作物种植、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5):121.

[5]姚沁伶.浅析植物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子科技,2017,35(3):98.

[6]杨丽琼.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16(15):66,68.

[7]普央.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1):51.

[8]王晓敬.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蟲害防治技术浅析[J].农家科技,2019(10):46.

[9]郭昌贤.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种子科技,2016,34(8):92.

[10]苏泽清.浅析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农业,2021(11):9-10.

[11]徐峰.农作物科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13):127-128.

[12]姚朱元德.农作物科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3):34.

[13]郭丽莎,张永清.试论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14):78,81.

[14]高山.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20(8):8.

[15]文明寿.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农业,2020(9):15.

猜你喜欢

农作物病虫害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