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瓜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探究

2022-02-24张成红

种子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张成红

摘    要:南瓜种植在当前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为农户增加经济收益、区域脱贫提供更好支持,且产业发展情况、市场发展前景均表现良好。因此,对南瓜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操作展开探究极为必要,是推动南瓜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文章首先结合山东地区实际情况,对南瓜种植的价值与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参考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实践经验,从选地与整地、选种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栽培、水肥管理、除草、授粉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南瓜高产种植技术的要点内容;再次提出了南瓜高产种植的田间管理强化策略,主要包括切实把握南瓜种植技巧、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强化南瓜种植技术现场培训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南瓜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1-006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2.1       文献标志码:B

1 南瓜种植的价值与发展现状

在山东地区,当前主流的南瓜种植品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大红南瓜,而另一种则是当下广受欢迎的贝贝南瓜。其中,贝贝南瓜具有粉糯香甜的特点,板栗口味的肉质紧实,富含多种氨基酸与营养元素,可做婴儿辅食,孕妇、老人食用均有益[1],有较为理想的市场前景,因此近几年在山东地区推行了大面积种植,促使区域内南瓜种植农户经济收入提升。

对于南瓜而言,其经济收入不仅来源于南瓜本身,南瓜茎叶在当前也有着较广的市场销路。农户在实际的南瓜种植中,由于南瓜茎叶的产量较高,因此可以利用南瓜茎叶的销售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随后在南瓜成熟期间,依托南瓜的销售再次获取一笔经济收入。总体来看,南瓜种植在当前有着较高的价值,为农户经济收益的增加、区域脱贫提供更好支持,且发展现状良好。为了更好发挥出南瓜种植在农民增收方面的优势,提升南瓜种植产量与质量,文章对其高产种植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的要点展开探究。

2 南瓜高产种植技术的要点内容

2.1 选地与整地

南瓜种植想要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其应用种植技术的关键在于选地和整地。南瓜属于喜温作物,同时具有较强的耐旱性,一般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想要高产还需保证土地肥力较好、土质较疏松、排水和灌水条件佳、阳光充足、整体地势颇高,同时,土壤应当呈中性或是微酸性,因此最适合选择轻壤土、沙壤土以及水壤土等。南瓜还不适宜与其他瓜类植物连作种植,否则会导致其肥力被抢夺,也会提升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长时间没有耕种的土地也不太适合种植南瓜,会影响南瓜产量。在选择了合适土地后开展整地工作。首先是将种植区内土地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包括一些垃圾、秸秆、杂草等;其次是进行深翻处理,深翻结束后需要施加底肥,使用农家肥即可,但要注意腐熟,避免细菌对南瓜生长不利,实际肥料的用量为3 000~5 000 kg/hm2,同时配合加入适量的复合肥[2]。

2.2 选种与种子处理

南瓜是一种品种较多的农作物,因此在种植前还需结合实际情况选种,应充分考虑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应能力强、产量较高以及具有抗病特性的种子。为提升南瓜出苗率,增强抵抗病虫害能力,需对种子进一步处理。首先将南瓜种子中含有杂质、畸形以及瘪籽的颗粒完全剔除。其次进行晒种操作,选择阳光适宜且充足的天气晾晒48~72 h,利用紫外线将种子中存在的病菌杀除,同时激发种子的活力。再次将晒好的种子在55 ℃的水中完全浸泡15 min,浸泡时需不断搅拌,等到水温下降到30 ℃左右时,再静止浸泡3~4 h,然后取出擦净。最后进行催芽处理,将其放在25~30 ℃环境中催芽2~3 d,芽尖冒出后即可取出播种。

2.3 适时播种

南瓜播种对土壤和环境的温度具有一定要求,因而还需选择温度合适的时段播种。我国南瓜多在春季播种,大约在清明后谷雨前。这时的环境和土壤温度都较为适宜,有利于提升南瓜的出苗率。若是选择早播的方式,则可运用覆膜的方法调整环境与土壤温度,但使用地膜之前应当将南瓜地上的土块完全打碎,保证土地相对平整,有利于提升覆膜的严实程度,若是覆膜的效果不佳,就可能导致南瓜幼苗被冻坏。南瓜播种采用开穴播法,先是选择开穴,再是对穴内灌足水分,然后每个穴内放3~4粒南瓜种子,穴距控制在50 cm,这样可以保证透光与通风条件良好[3]。

2.4 栽培技术

定植操作的展开没有固定的时间规定,当观察到南瓜苗长出叶子后就可以对南瓜苗定植。定植可为南瓜生长提供更大的空间,也有利于南瓜的光合作用。定植时,要重点避免浇定根水期间使水、泥土沾到叶片上,以此保障南瓜幼苗成活率,提升南瓜实际产量。定植之后,就可以等待成熟期,并适时收获南瓜。合理落实中耕除草培土,在南瓜植株转入生育期后,相关种植人员应当展开2~3次中耕,切实落实由浅入深的准则,防止对南瓜幼苗造成损伤。出于对提升南瓜幼苗根系发育程度的考量,在展开实际的中耕操作过程中,还应当在根上高培土。结合南瓜种植区域实际墒情确定灌水方案,如果墒情较为理想,则可以不进行灌水操作;在遇到干旱气候条件时,则必须要及时组织灌水,保证南瓜植株的成活率以及南瓜产量。

在整地开沟排水的过程中,需要将土块做成4 m厢宽,厢沟宽40 cm,沟深具体结合实际,坡土沟深20 cm、旱田沟深30 cm,旱田边沟宽1 m,沟深40 cm,确保排水畅通。同时需在每行地膜上面两边各栽一行苗,每棵距离50 cm;栽苗时,坑底下投放适量防虫药剂,促使防虫药剂在苗子的下边,上面栽苗,用土盖实,土面低于苗子叶2 cm为宜[4]。

2.5 注意事項

2.5.1 水肥管理

在南瓜种植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落实水肥管理,在保证施肥量充足且及时的同时,避免南瓜的浇水量过多,降低涝害问题的发生概率。在浇水操作中,应当在地面干燥之后再淋水,尽量不要经常淋水。在展开施肥操作时,则需要结合南瓜的生长情况,在南瓜植株开花和结果时组织施肥能收获更为理想的成效,此时选用复合肥或是钾肥均较为合适,每667 m2南瓜地施肥25 kg左右即可。可以施加以进口钾肥为原料的高钾肥,这种肥料全水溶、无残渣,投放至南瓜田内能够被作物更好地吸收,且肥效长,促使南瓜植株生长旺盛、产量高。结合追肥操作的展开,能促使南瓜果实着色鲜艳、膨果快、果型端正、果味浓郁[5]。

2.5.2 除草

在南瓜种植的田间管理过程中,需及时处理杂草。杂草生长在南瓜地里,会夺走大部分南瓜的营养和肥料,因此除掉杂草,可以保证南瓜生长中所需养分的充足性。应当在定植之后组织田间除草工作,同时做到尽量不松動根系,且在除草之后培土。

2.5.3 授粉

种植南瓜时人工授粉,可以减少落花和失败率,同时可提高坐果率。一般南瓜在6:00前开花,所以为了提高授粉成功率,种植人员必须早早地为南瓜花授粉,通常需要在9:00以前完成。具体操作是,利用已经开花的雄花花蕊轻轻接触在雌花柱头上,并将花粉轻轻涂抹即可。

3 南瓜高产种植的田间管理强化策略

3.1 切实把握南瓜种植技巧

3.1.1 适时摘心

当南瓜的藤蔓长到2 m左右时,就要摘去主蔓藤的生长点,使主蔓藤长出分蔓藤,促使藤蔓开花结果。

3.1.2 防止徒长

瓜蔓徒长会导致南瓜的结瓜数量减少,所以要控制氮肥,增加磷钾肥量。同时,可在瓜蔓根部30 cm处,用刀割一个小口,然后在小口中塞上一块小木炭,这样就能控制瓜蔓徒长。

3.1.3 搭撑瓜架

等瓜蔓的藤蔓长到3 m时,就要引蔓上架,因为南瓜的重量相对较大,所以在选择支架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相应支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搭撑瓜架可以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坐瓜率,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对南瓜腐烂问题的有效规避。

3.1.4 南瓜上喷下淋

由于南瓜的个头比较大,因此在果实期要及时做好追肥管理,提高产量品质,而在追肥时可以使用喷叶面肥与根部淋冲肥。当南瓜结果时,要间隔10 d左右喷施1次叶面肥,通过南瓜叶表气孔高效吸收,在喷施时,要喷在叶背面,不要喷在南瓜上,避免对南瓜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南瓜的丰收效果。还可以将叶面肥与农药一起喷施,但是必须要在早上或者是傍晚喷洒,其原因在于背面肥液蒸发过快,会促使喷肥效果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

3.2 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展开

3.2.1 南瓜常见虫害的防治

蚜虫的防治。对于蚜虫来说,其繁殖速度相对较快,且由于山东地区大量种植的贝贝南瓜叶片存在较多褶皱,所以单纯使用触杀或胃毒型的农药难以实现对蚜虫的全面清除。

基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将蚜虫的防治重点转入到蚜虫病害暴发前的预防方面,此时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即引入适量瓢虫。在物理防治操作中,可以在南瓜种植区域内投放银灰色地膜(蚜虫对银灰色有趋避性)以及黄粘板(蚜虫对黄色有趋向性)。在药剂防治操作中,在蚜虫高发时期喷洒除虫菊素500倍液,每5~7 d喷洒1次,连续喷施3次。

白粉虱的防治。防治白粉虱,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在生物防治操作中,可以引入适量的丽蚜小蜂;在物理防治操作中,可以利用白粉虱对黄色趋向性的特点在南瓜种植区域内投放黄粘板;在农业防治操作中,在前茬种植白粉虱不喜欢的农作物,并对种植区域内所有杂草展开全面清除,定期组织土地深翻晾晒,以此达到降低白粉虱病害大规模暴发概率的效果。

3.2.2 南瓜常见病害的防治

白粉病的防治。白粉病病害的农业防治方法包括种植具备抗病性的南瓜品种,并与本地主要栽培品种实施轮换种植。对存在于田间的杂草进行全面清理,由此达到消除白粉病中间寄主的效果。保证植株密度的合理性。南瓜种植户之间尽量避免“串地”,实现对人为传播渠道的有效控制。一旦发现病株、病果,必须及时清除,同时实施无害化处理。该病害的药剂防治方法主要如下。在发病前,可在每667 m2地投放50%的硫磺·三唑酮(秀芬宁)100 g以及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每7~10 d喷1次,连喷2~3次。在发病初期,可以投放43%戊唑醇(真牛)3 000~4 000倍液以及25%丙环唑(秀特、格治)1 200~1 500倍液喷雾,每7~10 d喷1次,连喷2~3次。在发病严重时,可以投放50%醚菌酯(朗怡)2 000~2 500倍液以及25%丙环唑(秀特、格治)1 200~1 500倍液喷雾,每7~10 d喷1次,连喷2~3次。以上药剂注意交替使用。

病毒病的防治。该病害的农业防治方法主要如下。首先,重点处理种子。在实际播种前,将种子放入清水内浸种3~4 h。加入10%磷酸三钠溶液再次继续浸种20 min,洗净晒干。其次,使用55 ℃温水浸种40 min,转移至冷水内,晒干催芽后播种。强化田间管理。除了合理展开基本的田间管理操作之外,还要避免接触过病株的手直接展开其他农事操作,要使用肥皂水清洗后再进行农事操作,实现对接触传染的有效规避。及时投药防治传毒媒介昆虫。该病害的药剂防治方法主要如下。在发病始见期或发病前开始防治,病毒抑制剂和生长促进剂配合杀蚜剂施用防效更佳。病毒抑制剂可选用氨基寡糖素500倍液,生长促进剂可选(0.01%芸苔素内酯)天丰素3 000~4 000倍液等;可以在种植地内投放20 mL/667 m2杀蚜剂(印楝素),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用药。

斑点病的防治。在田内投放70%的布津800倍液、75%的百菌清800倍液、50%的扑海因1 500倍液,也可以选用倍得力600倍稀释液或是硫悬浮剂500倍稀释液展开对斑点病的防治。在此过程中,需要将投药频率维持在每15 d投1次,并保证连续喷施药剂两次。

3.3 强化开展南瓜种植技术现场培训

为更好提升南瓜种植科学化、技术化水平,应当积极邀请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南瓜种植技术培训。

培训人员实地演示南瓜栽植全过程,主要针对南瓜品种及其特性、植苗、栽培方法、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现场解答群众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南瓜苗种植土地平整、行间窝距、施肥、盖膜等进行详细讲解以及手把手操作示范;通过现场“点单式”教学和现场示范教学,为区域南瓜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另外,在强化区域南瓜产业以及南瓜种植田间管理成效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做好技術培训。区域内的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应当大力开展南瓜种植技术培训,动员群众发展此项产业。其次,做好数据统计。对有意愿发展南瓜产业的群众登记造册,并做好监管。再次,强化宣传,积极营造工作氛围。要进一步加大对南瓜种植及产业扶贫奖补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改变发展观念,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6-8]。

4 结束语

现阶段,南瓜种植产业有着较高的价值,可为农户经济收益的增加、区域脱贫提供更好支持,且发展现状良好。为了更好发挥出南瓜种植在农民增收方面的优势,提升南瓜种植产量与质量,对其高产种植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的要点展开探究与推广极为必要。通过落实选地与整地、选种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栽培、水肥管理、除草、授粉等南瓜种植关键技术的要点内容,切实把握南瓜种植技巧、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强化展开南瓜种植技术现场培训,推动了南瓜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工作的升级,实现了对南瓜种植产量与果品质量的更好维护,促进了区域南瓜产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邓正春,张忠武,等.洞庭湖区南瓜品种适应性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1(10):152-155.

[2]运洁,闻赛男,肖瑜,等.浅谈观赏南瓜类型及栽培管理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21(5):37-38.

[3]陈继峰,王晶晶,刘洪源,等.微生态修复南瓜种植环境防治根结线虫病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1(19):115-117,123.

[4]曹元鑫,钟勇,蒋强,等.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贝贝南瓜设施无土(椰糠)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22):62-66.

[5]于琴芝.桂林地区奶油南瓜发展前景及栽培管理技术[J].广西农学报,2020,35(4):35-37.

[6]李新峥,闫晓文,任广乾,等.南瓜新品种百蜜9号的选育[J/OL].中国蔬菜,2021(12):96-98[2021-12-31].DOI:10.19928/j.cnki.1000-6346.2021.0076.

[7]黄新杰,屠乃美.无公害小南瓜露地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1):42-43.

[8]赵夏云,杨静,马关鹏,等.裸仁南瓜种皮发育研究进展[J].中国瓜菜,2021,34(1):9-14.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无花果田间管理
抢种暮春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浅析如何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