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2-02-24姜丽娟
姜丽娟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食用价值极高。其不仅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被加工成许多产品,比如玉米油、玉米淀粉和小吃等。另外玉米秸秆可以作为动物越冬的高营养饲料,秸秆烧毁后还可以作为肥沃的天然肥料,因此玉米种植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为了确保玉米的品质及种植效益,对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重点论述了玉米的种植技术及常见的病虫害,并就此展开分析,以期为玉米种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1-004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玉米属于禾本科植物,根系十分发达,植株对环境和土壤的适应性极强。山西省运城市农作物以小麦与玉米著名,晋单52号、先玉335、金农209和登海605等都是优质玉米品种,在玉米种植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玉米种植过程中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原因是种植技术的水平及病虫害防治质量,在以往的种植过程中,忽视了两者的重要性,给玉米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为保证玉米种植产业稳步发展,必须注重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同时做好相应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充分发挥玉米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山西省玉米产业发展的优势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极佳,有着深厚黄土层。省内大部分地区常年属于暖温带,平均气温可以达到5.1~12.8 ℃,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山西地区的年降水量平均可达到500 mm以上,主要集中在7—9月的雨季,对于玉米的生长和养分积累十分有利。总而言之,山西省的土壤、肥料、水分、光照、温度等均可以满足玉米的生长发育需求。玉米是最适合种植于山西省的农作物之一,有着极佳的发展优势[1]。
2 玉米产业发展在山西省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1 玉米产业在畜牧业中的作用
玉米是生产牲畜优质饲料的重要作物。在畜牧业发展中,80%的牲畜饲料原料均是玉米,玉米秸秆粉碎后也可作为牲畜越冬的重要饲料。由此可见,玉米在牲畜养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玉米在经济结构中充当了桥梁的重要作用,玉米—饲料—养殖业之间可以进行转换,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玉米产业发展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
山西省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及粮食消耗量大等方面存在矛盾,因此确保粮食供给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玉米的3个优质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广阔的种植范围和较强的适应性,且玉米的种植产量是其他农作物的1~2倍,是种植户公認的高产作物。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玉米在山西省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占比高达62%,人们将玉米称为山西省粮食的“大梁”。
2.3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促进
玉米种植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山西省相关产业也有极大的带动作用。一方面,在玉米种植发展迅速时期,带动发展肥料和地膜等关联产业。另一方面,大面积地种植玉米,种植田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农民的农忙与农闲时期存在集中期,当地农户可以利用生产期间的3~4个月的农闲期外出打工,间接性地增加农户的收入。
3 玉米的发育特征与生长阶段
3.1 生育期
玉米从幼苗开始至成熟阶段称为生育期,玉米生育期与品种、播种期和温度等有直接影响。比如晋单52号播种最佳时期为4月10—25日,先玉335最佳播种期为4月下旬,晋单52号比先玉335早成熟约5 d,因此早熟品种生育期较短,晚熟生育期则较长。
播种期早的一般生育期较长,播种期迟的生育期短;温度高的生育期短,温度低的生育期长。综上所述,玉米的生育期与玉米自身各方面因素均相关[2]。
3.2 玉米的生长阶段
玉米生长过程中其形态与质量会不断发生变化,这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比如出苗、拔节和抽雄等。各个生长期的表现都不相同,具体表现如下。
3.2.1 出苗期的特征
出苗期的表现为幼苗出土大约3 cm时,植株第3片叶露出叶心3 cm。
3.2.2 拔节期的特征
拔节期植株的雄穗开始伸长,茎节较之前明显伸长,长度为3~4 cm。小喇叭口期雌蕊与雄蕊分别进入生长期,叶龄指数约为50。大喇叭口期雌蕊进入小花分化期、雄蕊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约为70。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既是茎叶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同时也是虫害高发期。
3.2.3 抽雄期的特征
抽雄期主要特征为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 cm的嫩芽。
3.2.4 散粉期的特征
植株散粉期的主要特征是雄蕊开始散粉。
3.2.5 抽丝期的特征
灌浆期的主要特征是植株花丝从苞叶中伸出大约2 cm,果穗中的籽粒体积基本形成。
3.2.6 完熟期
完熟期是植株最后阶段,植株结出的籽粒十分干硬,呈现出黑色层,乳线消失,并且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4 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管理事项
4.1 选择优质种子
实现高品质种植的关键因素是选取优质品种。在选种过程中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干扰。
首先,玉米品种的选择必须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选种,比如山西省运城市土壤环境较差,气候较干燥,必须选择适应能力强的品种,而晋单52号种子则符合这一要求。其次,根据当地的病虫害发生概率及种类选种,从而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确保农民的经济损失最小化,促进农业经济增收、稳收,实现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再次,种子部门应该注重优质品种的宣传工作,确保农户熟知优质品种,做到科学选种,杜绝品质差的种子流入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维护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3]。
4.2 选择合适的土地
优质的土壤环境是实现玉米种植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其他作物相比,根系较发达,需要的营养类型较为多元化,所以种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连作、迎茬种植。
玉米种植地应该选择地势平坦的地面,还应该确保有完善的排洪系统,方便灌溉及排水。选择地势时应避免低洼地带,防止积水导致病虫害暴发。玉米是喜光植物,但是长期的照射极易发生旱情,因此玉米种植区域需要充沛的水源。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玉米根系的发育,可以确保玉米健康生长,从而促进农户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4.3 土壤处理
在完成选地后,要对土地环境进行相应的处理。首先应深耕土壤,深耕一般控制在25~30 cm,提升土壤的透氣性,促进玉米根系发展。其次在土壤深耕后,使土壤日晒7~14 d,有助于清除土壤内部的细菌及害虫虫卵,从而达到虫害杀灭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农业机械耕种。
4.4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对于提升玉米的病虫害防御能力及玉米种植产量有着直接影响,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初步筛选玉米种子,将干瘪的种子剔除,确保玉米种子饱满。其次,在通风较好的区域自然风干与晾晒。再次,将玉米种子铺开,厚度一般控制在2~3 cm,及时翻动种子,防止种子内部温度过高出现组织损伤,晾晒的时间控制在2~3 d为宜。最后,将种子使用药水浸泡,药剂的选取可以依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及规律配制,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4]。
4.5 田间管理
玉米种植田的规范管理对于玉米实现高产有着直接影响。玉米种植田开展2~3次除草工作,可有效避免杂草与玉米苗争夺水分和养料,在玉米拔节期进行两次除草,在除草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一般在根部轻轻铲除,玉米的根系十分发达,如果用力过大则会损失根系,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玉米穗期科学追肥十分重要,满足玉米的营养供给,即可达到壮秆、穗大多产的增产效果。在玉米大喇叭时期要注意施用适量穗肥,同时进行1次中耕高培土,这样可以确保玉米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具备充足的养料。
玉米穗期到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此刻的水分需求量占整个生长过程需求量的50%~60%。所以应该确保种植田的持水量达到65%~75%。玉米穗期种植田内缺失水分,会对雄穗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影响正常授粉。
5 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5.1 常见病害防治
5.1.1 大斑病防治
玉米大斑病对玉米的危害极大,这种病症一般会出现在叶片,伴随病情的发展,病斑会向着玉米苞叶子发展。在初期会出现灰色病斑,如果不及时干预,病斑面积会逐渐扩大,最后会恶化导致叶片脱落,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
病斑一般发生在环境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因此在连续的阴雨天气后,应做好大斑病的防治工作,可以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比如常见的品种有晋单52号等,具体需根据种植区域的土壤环境及气候选择。另外,做好土壤的深耕工作可以减少病菌数量,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在大斑病的防治过程中一般采用化学防治方式,如表1所示。
5.1.2 玉米锈病防治
玉米锈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极易出现的病害之
一,会影响玉米的产量。病症主要是玉米柄锈菌滋生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的叶片,同时也可以感染叶鞘、茎秆和苞叶。玉米柄锈菌喜温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在15~35 ℃,最适发病温度为20~30 ℃,发病期在玉米的开花结穗到采收中后期。针对于玉米锈病的防治,首先根据当地的种植环境及土壤环境,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控制好种植密度,确保植株之间具有较好的通风性,同时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在田间发现患有玉米锈病植株时,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使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通过1∶500的比例与水混合,并做好药液喷洒工作,喷洒一般间隔7 d左右,连续防治2~3次即可[5]。
5.1.3 玉米黑粉病防治
玉米黑粉病的病症主要为植株某些部位患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逐渐对植株整体造成感染,从而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巨大威胁。感染黑粉病后,病菌会在个别部位表面形成菌体,随后体积逐渐扩大形成菌瘤,而且菌瘤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表面颜色由浅红变化为灰白再到褐色的膜状体,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开裂,撒落出黑色粉末状物体。
此类病害喜欢寄生在植株的残留叶和相应的土壤环境中越冬,待到春季温度较高后,开始产生细菌孢子,并且由空气传播,对不同的植株造成侵害。黑粉菌孢子生存最适宜温度为26~30 ℃。黑粉病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
首先,必须选择抗病最佳的品种,做到因地制宜选取优良的抗病性杂交玉米植株。其次,在每年秋收后,对土壤进行深耕,对堆肥进行腐熟处理,同时对深耕后的土壤进行消毒,从而降低病菌残体的余留。再次,在大田中应勤于观察,及时发现患病植株,采取相应的药物防治方式,并且在毒瘤产粉前将其摘除,避免大面积传播。
5.2 常见虫害防治
5.2.1 玉米线虫防治
玉米线虫病的发病症状主要为玉米根系发育缓慢和生根数量逐渐减少,进而导致玉米植株矮小和黄化,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线虫主要发生在秋收后期,常寄生在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在春季气候变暖后,开始生长发育。线虫病的防治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统一焚烧植株的残叶,并对种植土壤进行深耕,破坏玉米线虫病的生长环境。其次,在玉米种植田中种植其他农作物,开展合理轮播。再次,倘若植株受到线虫病的感染,应采用科学的方式应对,可对其施用3%的米乐尔颗粒剂,以达到对病虫害的防治目的。
除此之外,在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在玉米种植田中放置紫外线照射,在玉米线虫生长过程中利用紫外线的辐射功能,将玉米线虫杀死,为玉米植株的生长提供稳定安全的环境。
5.2.2 玉米螟虫防治
玉米螟虫可以发生在玉米植株的各个部位,发病症状为植株受害部分丧失相应的功能,从而降低籽粒产量。对于玉米螟虫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可采用1.5%辛硫磷颗粒剂或百威颗粒剂,直接放在玉米植株的喇叭口处。
玉米的穗期,在花丝蔫须后剪掉花丝,用90%的敌百虫0.5 kg兑水150 kg、黏土250 kg配制成泥浆,涂抹于剪口。也可以采用50%或者80%敌敌畏乳剂600~800倍液、90%敌百虫800~1 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灯光诱杀法降低玉米螟对玉米造成的影响。
6 结束语
玉米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应对玉米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强玉米病虫害防治和推广科学的玉米种植技术,确保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巩固玉米种植经济的发展成果,稳步提升玉米种植产业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茂盛.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84,186.
[2]周云芳,王秀玲,赵玉君.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24):206-207.
[3]李茜.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与病虫害防范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8,36(18):95.
[4]白富荣.山西地区玉米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J].农技服务,2016,33(7):42-43.
[5]吴久权.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南方农业,2018(36):35-36.(编辑:王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