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意义及建议

2022-02-24郑美胡鹏飞

种子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

郑美 胡鹏飞

摘    要:围绕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推广意义,提出了合理的推广建议,以期推动农业生产朝着稳定、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帮助农民提升经济效益,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建议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1-003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2       文献标志码:B

随着绿色环保时代的到来,绿色理念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为了满足社会对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农民扩大了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国内种植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1 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意义

1.1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绿色小麦是小麦经过绿色生产后的新型品种。与普通小麦相比,绿色小麦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和市场要求的生态、绿色、无污染、无公害。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能够为其他农作物绿色种植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种植行业未来朝着生态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满足绿色食品生产的高标准以及多样化需求。

小麦二次加工后能够成为面粉、面包、面条等主食,还可以用小麦酿造啤酒。很多啤酒的酿制过程都离不开小麦[1]。普通小麦的质量达不到绿色小麦的优秀品质。在酿造啤酒时,使用绿色小麦可以让啤酒口感更为醇厚。绿色小麦营养价值更高,含有的营养物质更加有利于人体吸收。所以,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更能促进绿色产业拓宽发展领域。

1.2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

在绿色生态理念逐渐提高的基础上,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绿色食品走进千家万户。与普通小麦相对比,绿色小麦的典型代表——济麦44具有健康、绿色、无污染等多方面的优势,适应当前的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常常出现有关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问题,严重违背了绿色食品安全理念。随着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改变了小麦种植的传统方式。农民的小麦种植观念从传统的秸秆焚烧转变为秸秆还田,小麦病虫害防治由农药加化肥变为物理或生物防治等相关生态防治技术,在种植过程中少量和避免使用化肥,对使用的化学农药逐渐增加了限制,减少了小麦中有害物质,从根源上避免农药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脅,让绿色小麦成为绿色食品安全的代表,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1.3 增加经济效益

在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将育种新型技术、绿色农业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技术相结合,可以改良土质结构,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绿色小麦的品质较高,能够有效提升种植者的经济效益。绿色小麦不仅在原有的产量上再次实现高产,还提高了小麦的营养价值,提升小麦的品质,满足人们对食物高营养、高吸收的要求,而且绿色小麦二次加工后的成品或半成品的品质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例如,面制品行业、酿酒行业以及烘焙坊等衍生的行业都是以绿色小麦作为主要的生产原料。绿色小麦对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相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

2 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相关建议

2.1 加大宣传力度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是影响绿色小麦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广绿色小麦品种的支撑。相关部门要加大绿色种植技术推广力度,改变种植户的传统生产观念,引导种植户优先选择机械化种植的小麦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引入机械化的生产设备,保证小麦种植过程符合绿色、生态的标准。

在绿色理念下,农业生产部门要加大对绿色种植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向人们普及绿色生产理念。相关部门可以统一印制有关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宣传册或宣传单,保证小麦种植者都对绿色理念和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组织有关绿色种植技术讲座,聘请专业的绿色种植专家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进行讲解,普及绿色理念。专业技术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给予种植户们现场指导,手把手教会农户种植操作。种植户不仅要在理念上对绿色小麦种植产生深刻的理解,还要在实际种植操作中意识到绿色理念的真正价值,快速掌握绿色小麦种植技术。

2.2 建立示范基地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复杂,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创建示范基地快速推广绿色小麦的种植技术,为小麦种植户提供绿色种植技术平台,还可以组织当地的小麦种植户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让他们直观感受小麦的机械化种植技术、亲身体验机械化种植操作、详细了解绿色小麦的种植过程、了解绿色优质小麦种子的优势;引导种植户学习先进的机械化播种以及生态化的田间管理经验,保证种植户快速掌握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技术环节;基地可以将绿色小麦种植的相关视频发给种植户,方便种植户在日后反复学习绿色种植技术[3]。

2.3 丰富推广方式

注重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建立绿色小麦种植示范基地,实现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目标。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信息化推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要点之一。传统推广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但与信息化技术相比收效甚微。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大力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方法,可以助力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与生活水平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应结合与利用现阶段的多种途径,除了可以使用互联网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有效传播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同时,相关人员要宣传种植绿色小麦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特色以及优势,使小麦种植户可以深层次理解、认同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构建公开交流的平台,让更多人员参与进来,为小麦种植户和技术人员交流与沟通提供便利。

2.4 政府政策支持

为了保证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政府应从政策角度给予扶持。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科技含量很高,所以小麦种植户及应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相关人员应该有足够的科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此外,应增加绿色小麦种植方面的资金,追加投入,从政策角度扶持农村地区的小麦种植户,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减少小麦种植户在经济方面的额外投入。对小麦种植户来说,应该端正自身态度,充分利用资金支持、制度支持、政策支持,不断發展绿色小麦种植产业。在多种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可以使农村地区种植户对种植绿色小麦拥有较高的热情,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

2.5 强化农业技术创新

对现阶段的农业部门来说,应该进行持续性调整、创新,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拥有更好的发展氛围和应用氛围,使更多科学技术运用至小麦种植工作当中,扩大小麦绿色种植面积。除此之外,应该持续吸引和引进有关农业领域的人才,支持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技术发展。

2.6 主动学习成功经验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先进程度还有所欠缺,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尤其是我国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和国外种植技术之间存在不小差距。对于此种状况,相关单位应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农业发达国家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持续提高国内绿色小麦种植的水准,进而更好地提高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效果。

3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

3.1 科学选地

在开展绿色小麦种植时,技术手段与土壤整体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土地整体质量情况会严重干扰工作开展的顺利程度,甚至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决定作用。为此,在进行绿色小麦种植的过程中要进行土壤的科学处理。为保障作物质量,要禁止在同一区域内多次栽种。农户可以在小麦种植的区域内开展轮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长期连续种植而引起的病虫害。在开展绿色小麦种植前,要选择耕作层较为深厚、有机物质含量高、排水灌溉便利、地势相对较高的区域。如果该地块前一茬种植的作物是玉米,要先进行秸秆粉碎处理,秸秆长度控制在5 cm左右,伴随土壤翻耕使秸秆进入地下。

在整地的过程中,可选择使用深耕、深松的方式进行。耕作深度要控制在30 cm之内。完成土地翻耕工作后,及时进行镇压处理。在犁底层相对较浅的地块,小麦进入中、后生长期时,极容易发生倒伏情况,农民应每间隔2 d使用深松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1次处理,将深度控制在30 cm内,打破犁底层。在深松结束之后,要利用旋耕机械设备操作两遍,操作深度控制在15 cm。之后开展相应的镇压处理工作,打碎大土块,使土地上实下虚,满足播种需要。

3.2 选择高产品种

在种植绿色小麦时,关键工作是选择种子,在该过程中不仅要对本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地理位置情况等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量,还要将作物高产、绿色环保作为主要目标进行挑选。要想实现小麦高产目标,应让种子处于适宜的环境中,对周围的湿度情况进行良好管控,确保小麦栽种工作的产出率在86%,提高其抵抗风寒、疾病、高温方面的能力。

要依据种植情况来适当添加早熟种类,重视早、中、晚的搭配,例如优质西农979与存麦五号、郑麦101配合使用;白麦百农207、存麦11、周麦36等配合使用。通过使用人为管控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存活率,提升总产量。

3.3 种子处理

种子挑选结束后,便要开展晾晒工作。该工序是为了避免种子湿度过大而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腐烂。同时,为了避免地下害虫对小麦生长产生影响,如金针虫、蝼蛄等,要对种子喷洒农药。相关人员在该过程中要与药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防止对身体造成影响。给种子上喷洒农药还可以防止小麦根部出现根腐病、纹枯病等病害。

3.4 播种

播种作为核心栽培技术,需要对具体时间进行科学管控,太早、太晚都会对小麦生长与产量造成不利影响,还需要根据气候、温度变化情况,科学选择播种时间。同时,要科学确定播种密度、方法,保证栽种深度的一致性。绿色小麦的苗带宽度需要控制在9 cm左右,行距平均21~26 cm,深度约4 cm。如果种植的是分蘖、成穗率较低的种类,种植量控制在19万棵/667 m2;分蘖量高的品种,种植量控制在16万棵/667 m2。

3.5 育苗补救

在完成对小麦的播种工作后,要对其生长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密切的关注,观察生长情况、发育趋势。如果在该工作中发现了问题,便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其进行处理、调节。

为确保小麦幼苗能够快速、健康地生长,农户要在播种工作结束之后的10 d,对生长状态较差、缺苗的区域进行补种,这是开展该工作的最佳时期。对于生长态势较猛、速度较快的幼苗,便要切断其一部分根部,控制发育速度,防止其过度吸收其他麦苗需要的养分而影响周边作物的生长。

3.6 有效灌溉

天气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要想确保小麦产量,需要对种植培育的策略进行调节、改善。在相对寒冷的冬季由于水分不足,会对作物健康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最佳的解决措施是对种植区域浇水、灌溉,防止植株干旱。在该过程中,一定要适量,防止水分过多而在地面产生堆积。每年3—4月是适宜小麦浇灌的时间。在小麦种植区域土壤温度达到5 ℃时,环境导致的夜冻情况便会消失。在该时期,建议浇水与施肥工作同时进行,有利于产量增加。

3.7 防止倒伏

在小麦进入生长阶段的中后期时,可能会发生倒伏的情况。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品种,二是田间管理。需要在保障小麦种类性能合理、达标的情况下,合理施加肥料,特别是在发育的重要阶段,要严格控制总量,严禁过量施用肥料,否则会产生徒长的情况。在小麦进入拔节、灌浆时期后,要使用叶面肥,强化植株的抵抗能力,降低倒伏发生概率。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植株叶面多次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强化作物的光合作用,降低倒伏概率。需要注意的是,磷酸二氢钾浓度应控制在0.1%左右。

3.8 扩大绿色小麦的种植规模

现阶段,无论是开展过程还是实施过程,绿色小麦种植人员比较少,在种植户不足的情况下,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效果欠佳。因此,在具体实施工作时,应注意增加绿色小麦种植户,进而扩大绿色小麦种植规模,确保有更多种植户自愿参加绿色小麦种植工作。

对绿色小麦种植工作来说,绿色小麦种植品种及绿色小麦种植数量都比较少。有关部门应重视规划绿色小麦的種植区域,按照示范田和示范品种要求方法开展种植工作,为种植工作提供保障,合理且有效优化小麦布局。

3.9 种植前虫病灾害防治

种植户在种植绿色小麦前,要做好种子包衣工作。在绿色小麦的幼苗期,要对地下虫害进行防治。在防治地下虫害的过程中,可以采用35%甲基棉安磷或40%甲基异柳磷,根据绿色小麦种子数量的0.2%进行拌种来预防地下虫病,或者采用50%的肟硫磷100 mL兑水2~3 kg拌绿色小麦种子50 kg,拌好后的麦种进行2~3 h堆闷后播种。

3.10 种植后田间施肥措施

土壤质量会对绿色小麦收获量造成影响,若种植土壤质量不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在种植绿色小麦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深耕土壤、松土以及施肥工作,将绿色小麦的种植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在实际施肥过程中,要根据生长规律、需肥规律以及施肥原则,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施肥。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有充分的肥料来供给植株快速生长,在不同阶段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肥料。如果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叶片颜色呈现黄色,这时需要施用钾、磷肥料;小麦出现干旱情况时,需要对其追加尿素,并与三元复合肥进行混合施用。如果麦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镇压,农户可以利用横向的方式并将深度控制在12 cm内。

3.11 小麦植株科学促控

对于部分不能正常生长的小麦幼苗,种植工作人员要开展科学促控措施,合理控制植株的生长情况。在小麦幼苗叶子颜色较浅时,需要给其补充一定的肥料,及时跟进灌溉的工作,确保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养分充足。在小麦种植区域出现干旱时,可以施加5 kg/hm2尿素,或施加7.5 kg/hm2氮磷钾复合肥,确保植株养分充足。如果小麦出苗之后叶子浓绿,并且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种植人员要在入冬之前对其镇压,确保小麦苗能够顺利越冬。

4 结束语

相关部门在推广绿色小麦品种时,要合理选择、推广小麦品种,充分重视示范和引导种植户大规模种植的作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种植户提供实地技术培训,帮助种植户开展技术实践,并引导更多种植户参与其中,确保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印.加强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途径[J].乡村科技,2020(9):24-25.

[2]黄晓,李文超.小麦种植技术推广意义及有效途径[J].乡村科技,2020(1):101-102.

[3]杨军.加强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途径[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12):98-99.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
昭通市昭阳区天麻仿野生种植技术
坡耕地种植苎麻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