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后”火山院士的忙碌生活

2022-02-24张岩

中国报道 2022年2期
关键词:火山院士科普

张岩

伴随着早晨明媚的阳光,刘嘉麒兴致勃勃地“开工”了。打开摄像机,将镜头对准自己,录制开始——“哔哩哔哩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刘嘉麒。孩子们你们好。”

刘嘉麒的科普视频总以这样的问好开头,称呼网友为“孩子们”,视频中的他带着亲切和蔼的笑容,令人丝毫不觉得与这样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什么距离感。元旦假期,他要推出新一期的火山科普视频。

作为一位资深“火山UP主”,眼下刘嘉麒显然有了更多的话题可以和网友分享。自去年年底到现在,印尼和汤加的两座火山先后喷发,使火山成了热门话题。2021年12月4日,印尼塞梅鲁火山喷发,共夺去了34人的生命,造成56人受伤,17人失踪。当时看到这一新闻时,刘嘉麒便想到自己下一期视频可以从这件事聊起。

“火山喷发有几种不同状态,一种是岩浆溢出,危害较小;另一种是爆发,伴随着火山灰、火山渣、大量碎石,造成危害大,让人‘躲’不胜防,通常叫普林尼式爆发。位于印尼爪哇岛中间地带的塞梅鲁火山喷发,就是普林尼式爆发。”

从火山喷发的基本常识说起,聊到印尼的火山喷发为何造成如此严重后果,再到强调火山监测的重要性……有着60余年科研经历与丰富的科普经验的刘嘉麒院士在镜頭前侃侃而谈,五六分钟的视频不一会儿完成了。他起身看了一遍回放,似乎对其中的一部分不太满意,于是又坐下换了个说法重新解释。这样反复了几次,他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关上了摄像机。

在B站入驻刚刚一个多月,刘嘉麒院士的粉丝就已经突破了10万。“其实我当初对B站不是很了解,后来是身边的同事向我做了介绍,我了解到这是一种新的科学传播的形式,而且形式比较新颖、生动,涉及的面也比较广,大众也比较认可,所以我也加入了B站。”刘嘉麒在跟记者谈到如何结缘B站的时候这样说道,“而很快我就发现,确实这个平台上爱科学的小朋友和年轻人很多,互动也很多,这令我很欣慰。”

对熟悉他的观众而言,刘嘉麒的科普视频“干货”满满,但并不是枯燥死板的讲述,而是图文并茂、活泼生动,有很多影像资料和生动的小动画,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听入了迷,结束时还觉得意犹未尽。

刘院士的科普视频几乎全都是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这些片子后期基本也都是我自己制作的。”他觉得,录制好视频只是基础工作,但是后期更为重要。他会在视频中适当放进去一些过去工作当中积累的材料,精心准备资料图片,制作图表和数据,并根据内容本身不断充实一些新的资料信息。“虽然我没有年轻人那么熟练的制作技巧,但是我会向他们学习,努力地去把视频做得越来越好。”

火山之上或覆盖冰雪、或森林密布、或云雾缭绕,站在火山口,有的是静谧的湖泊,有的不断冒出气体,其中许多还是活火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摄人心魄,无限风光皆在险峰。

和火山打了一辈子交道,刘嘉麒日常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火山。在B站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火山院士”。他在自己的第一期视频中就抛出了“火山对地球的形成有多重要”这个问题。当时他向网友介绍,许多旅游点都是火山区,包括中国的长白山、五大连池和腾冲等,风景极好,“就是因为火山可以造就这么好的风景。”他说道。

刘嘉麒曾十进长白山、七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征南极,足迹踏遍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回忆起自己穿梭在亿万年的遗迹中所见到的美景,他感慨道:“我总说,没有火山作用就没有地球,火山是地球的灵魂。”当然,火山探索永远是美丽与危险共存。他回忆自己曾跌入西昆仑的急流、与印尼喀拉喀托火山擦肩而过、在南极雪地里步步惊心……他告诉记者,他所知道的搞火山的同事,就已经有3位在实地考察时因遇上了火山喷发而殉职。

“火山给人类创造的财富要比造成的灾难更大。”刘嘉麒说,“对我们这些地球科学工作者也是一样,火山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考察火山有风险,但比起火山的重要性及研究火山带来的贡献就算不了什么。”

熟悉刘嘉麒的人都知道,他虽然早就过了退休年龄,每天仍很忙碌:搞科研、讲课、带研究生、作报告、写文章、开会、接待来访者……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时间安排往往要准确到分。录制科普视频之于他只是忙碌中的一种调剂放松方式,即便如此他也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期。

正在书房工作的刘佳麒院士,这里也是他录制B 站科普视频的“背景”。

“每次我做什么节目都是事先经过认真思考和下功夫准备的。科普视频的内容,一定要有科学性、趣味性,引起观众的兴趣,同时还要有实效。因为大家对一些现实发生的事情是比较关心的,所以你要对现实发生的一些事件和现象,给予一些知识性、科学性的介绍,让广大观众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比较客观的、真实的认识。这就是科普工作的意义。”他说。

下午时分,刘嘉麒院士在工作间隙终于有空能与记者稍作交流。他近些年一直在从事玄武岩纤维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的研究,希望能在这一领域再出一些成果,作出一些贡献。“我确实是比较忙碌的,几乎没有休闲的时候,周末和节假日对我来说跟平时上班没有多大区别。”他还是坐在刚才的沙发上,“为什么这么忙呢?因为我确实想做点事。我现在已经这把年纪了,时间有限的,要趁着有限的时间多做一些事情,能够把24小时用得更有效率一些。”

刘嘉麒说,自己“真正工作”的时间其实是从晚上9点开始,“正常情况下从晚上9点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钟才休息。因为白天总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而晚上的时间基本可以完全由自己安排,夜深人静,精力集中。”他说,夜里连续睡眠时间比较短,一般就四五个小时,早上还要按时起来从事日常的工作,“不过,我也会抓住一些机动的时间休息,比如乘车在路上,能打个盹,也能补充一点精力,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时间安排得有效一点,工作、休闲、消遣合理地结合,调整好了,就能减少疲劳。”

2019 年9 月14 日,全国科普日北京主会场的中国科技馆内,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模型的演示吸引众多观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盛,尤其是近年来蛟龙、天眼、嫦娥、天宫等一大批代表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更是激发了人们对科技的兴趣。中国科协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各级科协和两级学会举办科普宣讲活动26.7万场次,全国科普宣讲活动受众人数24.9亿人次,各级科协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科技馆1000个。像刘嘉麒这样的专业领域科普工作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欢迎。

与其他科研人员一样,刘嘉麒的科研工作主要是跑野外,做实验,写论文。有一次在陕西野外研究黄土,当地农民对他说:“你们那么看中我们的黄土地,还带着老外来我们这里搞黄土,黄土这么有用,那你能不能告诉我怎么靠黄土地致富,怎么挣钱?”这一下子可把刘嘉麒问住了。“这件事令我印象深刻。它给我们搞科研的人,提出一个非常实际又很中肯的问题,就是科研如何为大众服务?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科院作为中国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产生了那么多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怎么应用?怎么发挥它的价值?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刘嘉麒说。

“我研究了一辈子火山和火山岩,除了科学上的成果,有什么用处呢?”近些年他重点研究了玄武岩拉丝,将岩石变成纤维,再将纤维复合成各种材料和制品,使之成为高品质、高性能、用途广泛的新材料。刘嘉麒拿出玄武岩纤维样品材料,一边展示一边说:“玄武岩是一种火山岩,由火山喷发形成。过去只能把玄武岩变成碎石子用来铺路,没有發挥它的高贵价值。现在把它拉成纤维,再加工成为复合材料,应用相当广泛。而且从生产到加工全程都无污染,是非常好的绿色新材料。”

天色渐暗,但是对刘嘉麒来说工作还在继续,“一会儿还得看看研究生发来的论文。”他说,“有一些研究,比如我和我的同事多年研究长白山火山,要搞清楚它会不会喷发?什么时候喷发?……我的时间有限,我的学生们还年轻, 要让他们把这些研究继续下去。”

晚上6点多,刘嘉麒把新一期火山科普视频上传到了B站。从2007年开始,在科研和教学之外,刘嘉麒还担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每年要作二三十场科普报告,这一做就是15年。现在,通过视频网站这一新平台,他得以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科学爱好者。

“科学普及是科学家的天职,所谓天职就是你义不容辞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你的责任。科学成果、科学技术只有被越广大的群众掌握,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刘嘉麒说,“我读完大学本科,又读了两次研究生,花的是国家的钱、老百姓的钱。国家和人民培育了我,我必须回报给国家和人民。”

刘嘉麒最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能够努力学习,多看书,多学点知识,成为有学识、有本事、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我有两句话送给小朋友和青年人,一个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另一个是 ‘学富五车,书通二酉’”。话语虽朴素,却饱含期待。

猜你喜欢

火山院士科普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科普达人养成记
有趣的火山图
火山
我是火山
院士速递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