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风相从·略说扇子

2022-02-24冯国飞

中国品牌 2022年2期
关键词:扇骨竹刻折扇

物之能传者必有名手加之以书画,虽陋器越百年有人宝之。

俞樾《茶香室续钞》记苏轼的一幅扇面就说:“国朝王士祯《居士录》云:元张伯淳《养蒙集》有苏公海外十扇跋,谓一扇不减百金之直,盖尔时去坡百余年,题扇犹有存者,然贵重已如宝玉大弓矣”。然至今日,又岂止是百金之享?

扇子古代称“箑”,又称“摇风”、“凉友”。

对于旧时文人而言,扇子是书画与器物相结合的雅物,被称为流动书画,供人吟赏,是夏日生活的必需品。

扇子历来被称为文房雅物,与一般的文房不同,扇子可动可静,或三五友朋雅集,各携折扇一柄,随身吟赏,助兴清谈,便引得好风相从。一箑倾心,溽暑离去,一动一静,一张一翕之间是古之文人的必备,被称为“怀袖雅物”,大概是长衫大褂这样的传统服饰,一来袖子便于放东西,取用方便,其次袖子不会随风飘。

今天我们能看到较早的扇子记载是汉末三国、六朝高雅之士大多流行羽扇,纨扇从何时起,未有记载。唐宋以来的许多著录、画论记载此时画扇之风兴盛,至今,故宫大量团扇小品,有唐代之物,大多为南宋物,元、明者已不多见。揆之,当可见纨扇盛于宋,元明已式微矣。又,宋代画史中记载已有类似于今天折扇,多为高丽和日本之舶来品。折扇盛行大抵明代,这是当时士大夫风雅所尚,折扇可以题诗作画,可以作为互相唱和、互赠(以示友情)、能摺叠、便于随身携带,这些特征,促成折扇的流行。

故宫《烟云宝笈》二箧,乃藏元、明成扇三百柄,蔚为大观。

我喜欢扇子,大概起初因为画画,后来刻印慢慢了解,陈曼生、吴让之不仅刻印、又是竹刻高手,书画之风付诸于竹刻,方寸之间、用刀代笔,极受文人雅士所爱重。竹刻是文人书画之余的玩具,是文人书画在竹子上的延伸。

《竹个丛抄》记载:“嘉定李流芳,工书善画,偶游戏学朱松邻刻竹,摹印效文国博,亦不在二子下”,其书画逸气清标,名满南国。刻竹乃余技,凡镌刻箑边,须熟谙金石、书画学理,为文人之事,根基在读书与学养。与市肆庸工匠人精巧、纤细殊不同,虽工无益,韵味索然。

郑板桥有诗赞扬同时代金陵刻竹第一人潘西凤:“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逢人劝读书,试看潘郎精刻竹。胸无万卷待何如”。

清代金石学兴盛,许多印人参与竹刻,西泠八家即是,这给竹刻注入新鲜活力,文房器扇骨、臂搁、笔筒、镇尺无一都是他们的表现载体。

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写道:“姑苏最重书画扇,其骨以白竹、棕竹、乌木、紫白檀、湘妃、梅绿等为之,间有用牙及玳瑁者。”

又据《万历野获编》所载:在明代,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楮,俱目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之者,称为怀袖雅物”。

数年前曾有幸见过一把由唐云先生画扇骨,沈觉初先生刻骨,扇面法书为沈尹默先生,画为吴倩庵先生合作的成扇文雅之极。刻骨、书、画相得益彰,辉映生趣,着实让人爱不释手。

一把扇子,从扇面到扇骨从书画家落墨到刻工心手相应奏刀,因此形成了许多好的搭档,张廷濟与张受之、金西厓与金北楼、杨素白与江寒汀、唐云与沈觉初亦是。

赵撝叔曾写过一段扇骨铭:“扇子骨,可刻铭,无此骨,扇不成,是一定法难变更,藏身于器,待时而动,宜慎取舍知轻重。”赵之谦用扇骨来比喻人之风骨,可见扇骨的重要性。一般好的扇骨,竹面平洁、无斑痕,纹理细密无白筋。扇骨从最小的9档到最大的40档,数目不同,民国时期,留下来最多的应当16档,其扇骨长约30厘米,大骨宽度为2厘米,号约9寸扇,大概是这样的扇骨打开的角度相对合宜。

扇头的形式甚多,古方,直方,鱼尾,马牙,和尚头,燕尾,茄头,如意,瓶口等等不胜枚举。

扇面是书画的承载体,古称便面,箑面等,书画家在空白的扇面上进行创作,形成了扇面这一独特的形式。扇面的种类不少,有泥金,冷金,洒金,发笺,瓷青,格景、白面、黑面之属,这些都称“素面”。

扇子还有扇坠,窜在扇子下端的古玉之类装饰品,装扇子有专门的扇袋和扇箱、扇柜。为了保护扇子,开合扇子的手法都有一套门道。

当扇子在手轻轻摇动之际,扇面上的画便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

宋代文人陶谷在《青异录-器具》中讲到“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即说,借扫帚扫去尘埃,竹扇来引清风,或是期望借扇独善其身,抑或表达超然独立、逍遥散淡之内心。

冯国飞

号积风,斋号:系园、挹云山房、林庐

1984年生于浙江海宁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硕士研究生,任教于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

先后学习于西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近年学术兴趣在古代书画鉴藏。

曾参与策划出版:《钱君匋获印錄》、《二弩精舍印谱》、《退庵印寄》、《探幽索微-积风堂书画篆刻》、《冯国飞中国画作品选》、《岩泉叙画》中国画作品、《好风相从》画箑作品,作品文章发表于《文艺研究》、《美术观察》、《大匠之门》、《中华书画家》、《美术大观》、《艺境》、《大美术》等杂志,并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学术展览并获奖。

猜你喜欢

扇骨竹刻折扇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竹刻扇骨,方寸间的素雅精工
折扇应用上线了
会变的折扇
洪建华竹刻艺术作品
刀痕竹韵
古扇送新风
当代竹刻 百花齐放
摺扇收藏成新寵 亦賞玩亦升值
折扇收藏:扇骨渐成市场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