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策略结合行为训练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2-02-23钱芸王莹莹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肺癌康复疼痛

钱芸,王莹莹

(南京市第二医院 胸心外科,江苏 南京,210000)

目前,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随着肺癌早筛意识的普及与筛查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确诊时具备根治性手术指征,促使患者的整体生存时间逐渐延长[1]。因此,针对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干预重点已不仅只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还愈发强调患者恢复质量的提升。早期康复策略是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已被证实有助于显著缩短脑卒中等疾病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2]。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建议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积极开展行为训练,以改善肺功能状态和提高术后恢复质量[3]。为探究早期康复策略结合行为训练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94例肺癌患者开展了前瞻性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获南京市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纳入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胸心外科收治的94例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 经组织病理学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肺癌,且符合肺癌诊断标准和肺癌根治性术指征[4];② 病理分期为Ⅰ~Ⅲ期;③ 意识清,主观意愿参与研究,且能够良好配合。排除标准:①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 合并心、肾等重要脏器病变;③ 伴自身免疫系统病变;④ 有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史。使用随机信封法将94例分别纳入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2组间病理类型和病理分期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早期康复策略护理 2组患者均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手术均由同组医师完成。于围手术期给予2组患者早期康复策略护理,持续至其出院。① 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肺癌基本知识、肺癌根治术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早期康复策略内容和获益,确保患者了解围手术期配合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② 术前准备:术前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深呼吸及床上如厕方法,嘱其在术前1 d正常进食,术前禁食12 h、禁水8 h,取消机械性肠道准备环节。术前1 d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存在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予以持续心理干预,帮助其克服紧张和恐惧等情绪,并树立积极面对手术的信心。③ 术中管理:术中维持手术室温湿度适宜,给予患者保温护理,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麻醉状态,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④ 术后管理:向患者介绍术后疼痛出现的原因、评估及控制方法,鼓励其积极表述自身疼痛感受,给予预防性镇痛、自控静脉镇痛等多种措施,以缓解疼痛。鼓励患者在术后6 h尝试床上翻身活动,术后1 d行床旁和下床活动,术后2 d在家属陪同或护理人员监督下适当在病房外活动和行走。待患者术后清醒,即开始深呼吸和咳嗽等呼吸训练。

1.2.2 行为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式的基础上接受行为训练,持续至患者出院。① 呼吸行为训练:讲解正确的腹式呼吸方式,帮助患者掌握腹式呼吸节奏,确保患者呼吸平稳、缓慢。② 呼吸肌力训练:患者平卧于病床,将0.25 kg沙袋放置于腹部,护理人员引导患者通过鼻深吸气以凸起腹部、撑起沙袋,维持8~12 s后缓慢呼气。③ 肢体力量训练:术前告知患者用双侧手掌抓握0.25~0.50 kg的沙袋,嘱其上举沙袋时吸气、放下沙袋时呼气,训练肢体运动与呼吸运动的协调性,术后仅健侧肢体开展上述协调性训练。同时开展下肢运动训练,包括步行、缓慢上下楼梯等。每日进行呼吸行为训练20~30 min,呼吸肌力训练10~15 min,肢体力量训练10~15 min,每日1次,确保每次训练处于机体可耐受范围内,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增加训练量和延长训练时长。出院时,叮嘱患者出院后居家自行坚持训练。

1.3 观察指标

1.3.1 术后恢复时间 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引流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

1.3.2 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

1.3.3 术后疼痛情况 分别于术后6 h、1 d、2 d、3 d和5 d,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就2组患者的疼痛状态予以评估。VAS总分0~10分,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痛,0分为无痛,评分越低表示疼痛越轻。

1.3.4 肺功能变化 分别于术前3 d和术后1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评估指标包括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时间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更早,引流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更短(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为4.26%,较对照组的17.02%更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2.3 疼痛程度变化

2组在术后1 d的VAS评分均较术后6 h更高,在术后2 d、3 d和5 d的VAS评分均较术后6 h下降;观察组在术后1 d和2 d的VAS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术后疼痛评分变化比较分)

2.4 肺功能变化

出院时,2组的MVV、FVC和FEV1均较术前1 d更低,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5。

表5 2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肺癌根治术中会将患者的肺叶切除,可直接导致其可用呼吸面积减少、肺功能受损和机体活动能力下降,且导管的留置不仅会引发术后疼痛,还会增加肺部感染风险[6]。此外,术后疼痛、不适及并发症也会使患者主动训练的意愿下降、康复训练依从性不足,直接影响其术后康复质量[7]。因此,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一方面在于减轻术后疼痛,另一方面在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其目的均在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帮助其尽早开展呼吸功能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策略是基于ERAS理念形成的新型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其强调充分的术前宣教,以达到缓解患者焦虑和紧张情绪的目的,并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在术前宣教的基础上,早期康复策略将术前禁食和禁水时间进一步缩短,并取消机械性肠道准备,上述措施被证实能够在不影响手术安全性的前提下,显著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8]。同时,术中积极保温和良好的液体管理也能够为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康复策略对于呼吸功能训练、行为训练的重要性强调不足,或仅强调术后康复训练,对患者术后恢复影响的积极作用有限。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加用行为训练后,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早,引流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均<0.05),表明行为训练有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为患者后续开展功能训练创造良好条件。上述结果显现出行为训练的两大优势:① 术前即鼓励患者积极开展并坚持行为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呼吸习惯,提升其呼吸及功能训练的依从性及主动性,并提高其手术耐受度,促进术后恢复[9-10]。② 科学的呼吸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潮气量下降、痰液分泌增多的不适感,在帮助患者舒适呼吸的同时,对于减少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也有着积极作用[11]。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印证了上述结论。与此同时,观察组在术后1 d和2 d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进一步显现出行为训练在缓解术后早期疼痛方面的重要意义。随着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降低,能够促使其树立参与呼吸训练的积极性和信心,有助于胸廓、肺组织顺应性的恢复,进而促使肺容量早期恢复[12]。上述优势也使观察组在出院时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和术前1 d更低(P均<0.05),表明早期康复策略结合行为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肺功能。

综上所述,在早期康复策略的基础上结合行为训练有助于促进肺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并促使肺功能改善,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肺癌康复疼痛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