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六化”加快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
2022-02-23王占武江苏省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占武/江苏省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2022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紧扣“六化”奋力争先上项目,比学赶超抓建设,全力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打造具有宿迁特色的新时代“鱼米之乡”。2022年,列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46个,完成投资155.9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新竣工投产138个,占比达94.5%。
在组织化上着力,强化统筹专业化招商
坚持高位推动。每年组织1~2次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对县区农业重大项目进行现场点评、当场评分、排定名次。加强统筹推进。每季度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专题通报,部署推进举措,集中会办、细化任务、明确分工,全面系统压实项目建设责任。强化调度统计。每月定期对全市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统计,重点调度梳理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做到当场交办、限时解决,实行从项目投资意向到项目签约、开工、竣工等全过程跟踪管理。健全招商队伍。成立农业招商服务中心,核定5名事业性质编制,在全省率先推行实体化、专业化招商,每个县区配备3~5名专职招商服务人员,初步实现农业招商专业化、高效化。
在群链化上突破,围绕“三群四链”增能级
围绕打造20条全产业链工作要求,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建链,全市聚力加强食品(粮油)、畜禽水产品2条涉农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先后招引一大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亿元级大项目,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围绕花木、河蟹、工厂化食用菌产业集群和稻米、果蔬、肉禽、生猪精深加工产业链之“三群四链”建设,在全省率先组织举办“魅力田园·共赢宿迁”农业“1+5”云招商活动。突出农产品加工主题,在山东潍坊举办宿迁(潍坊)农业投资环境说明会,各县区先后举办农业专题招商会20场。全市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近100批次,其中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开展小分队招商4批次。2022年,全市累计签约农业招商项目192个,当年落地开工建设150个、竣工投产101个;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5个,其中5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新突破,投资30亿元的中国农批·宿迁现代农产品物流园、投资10亿元的苏北智慧物流中心等一批项目成功落户,年底开工建设。
在特色化上提升,实施一批“加新高”项目
立足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推动实施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形态乡村产业、高技术农业等“加新高”项目,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一批种养加、产加销一体化现代农业综合体,持续推动宿迁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和城乡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如通过苏北粮油扩建提档、金丰米业、金粮米业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带动全市稻米订单生产面积超过110万亩,约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3,带动农户5万余户;推动正大食品、益客食品等大龙头、大主体,与21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签订“订单生产”协议,订单规模达1亿羽,超全市肉鸡出栏量80%,实现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转变,由“卖大路货”向“卖品牌产品”转变。通过项目的叠加建设和持续拉动,产业发展韧性持续提升,花木、河蟹、工厂化食用菌种养规模跻身全国前三强,前三季度全市农业“三群四链”综合产值601.4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年将突破840亿元。
在数字化上赋能,促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发挥“连接+协同”产业互联网优势,发力农业“赛道”,助力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生产管理方面,引导推动种业企业、工厂化食用菌企业、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等52个重大项目,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种植养殖标准化、精细化、规模化。引领带动全市50%以上设施园艺项目应用自动化生产技术与现代物质装备,80%以上的畜禽养殖类项目采用人工智能管理,60%以上水产养殖项目运用池塘自净式生态养殖新模式。营销方面,建立数字空间销售流通渠道,为广大社会主体和农户提供“宿有千香”品牌打造、运营提效、流通赋能,实现数字化营销转型。如计划总投资15亿元的沭阳县华东花木大世界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苏北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最大的线上线下花木交易市场。新业态发展方面,利用市农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业与旅游、电商等产业融合,积极建设一批新项目新业态。如宿豫区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依托京东以及绿港数字化技术优势,可年产绿色果蔬5000余吨、繁育种苗超500万株。
在绿色化上做优,做大绿色农产品产业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水平建设一大批循环农业项目,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共赢。着重立足沭阳县花木主产区、G343-S245沿线、泗洪西南岗等果蔬产业优势区,积极推广农牧循环模式,招引并推动宿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裕农智慧养殖场、泗洪金帆牧业等一大批生态循环型项目落户建设,引导项目单位严格执行各项环保要求,强化环保措施落实,推动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农业发展方式,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高地,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99%。立足洪泽湖沿线百万亩优质粳稻产区、运河东部百万亩优质籼稻产区,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发展泗洪小龙虾育养加一体化、龙集万亩稻虾共作示范、金水特种水产养殖等一大批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和生产企业,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推动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低碳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区,全市拥有地标农产品24个、居全省首位,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5%。
在配套化上补强,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及项目建设规划需求,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区基础设施和相应要素保障力度,全力保障项目集聚区水电路气、渠桥涵闸、高标田等“八通一平”的配套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助推农业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建设。建立市县乡三级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池,在全省率先设立乡村振兴基金、率先开展农业设施抵押贷款试点,开发“农园贷”“畜禽贷”“一村一品贷”等系列金融产品,涉农贷款始终保持两位数增幅,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向乡村投入,2022年为42个重大项目注资7.7亿元。多渠道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依托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回收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协调解决农业项目用地1.6万亩,其中建设用地近1300亩,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乡村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