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生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2022-02-23张长利
张长利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旨在让学生体会知识需要,亲历形成过程,渗透数学思想,促进素养的逐步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知识生产”的策略教学,关注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实践、积极思考,关注学生理解、应用和创造,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促进素养的逐步形成。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统一的必要性”一课,统一的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经过实践和思考“生产”出来的,其过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只给学生看一看相关的图片,了解一下长度单位产生的情况,无意是“过眼云烟”,思维处于接受和被动。带领学生参与“历史相似性”的“知识生产”活动,别有一番风味。
一、亲近生活经验,感知长度的客观存在
师:(出示一长一短的2根棍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根长一根短。
师:就是指这两根小棒都有长度,这根的长度长一些,另一根的长度短一些。(板书课题“长度”,让学生读一读。)
师:就在你身边找一找物体的“长度”,看谁能找到?
然后师再引导学生认识人身体上的长度(一拃、一庹、一足)。
学生是生活中的自然人,对长度的体验是丰富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棍子的一长一短,寻找桌凳的边、人体的一拃、一庹、一足,形成对长度的直观理解,感知物体长度的客观存在,为长度单位的需要奠定认知基础,也是这节课“知识生产”的生长点。
二、创设历史情景,形成长度单位的需要
师:大约3000年前,人们就知道长度的意思。有一天,两个古人看到路边有一根棍子。(请两个学生上台,老师用悄悄话引导他们表演。)
古人1:快看,这儿有一根竹棍!
古人2:它有多长呢?
古人1:(一脸茫然)不知道。
师:(抽问一组学生都不知道。)古人们,想办法知道棍子的长度。(每组学生发一根同样长的竹棍研究,老师巡视、参与。)
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位置,模拟古代情景,经历思维历险,尝试创造长度单位。古人没有今天的尺子,怎样才能知道这根竹棍的长度,孩子们需要这样一个知识生产的“研发车间”,老师完全可以提供这样的平台。
三、长度单位的产生
1“分米”的形成
师:同一根竹棍,每个同学去测量,会出现很多答案。问题出在哪里呢?
生:因为量的东西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没有用一样的东西去量。
师:是啊,没有统一起来。怎么办呢?
生:从棍子上锯一段。
师:是的,于是人们就造出了这个,出示1分米的小棍子(但不告诉学生是1分米。师生一起测量竹棍的长度,记录10。再测量一次竹棍的长度,还是10,结果没有变。)为什么结果不变呢?
生:都是用的固定的小棍子量,小棍子的长度没有变
师:人们把这根固定的小棍子的长度叫做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生读一读。每两人拿一个长度单位,测量身边的长度,如桌子长、宽、高等等,并汇报。)
2“米”的形成
师:有一天,一个古人拿着这个长度单位来到了这儿(教室的宽),测量墙壁的长度,开始!(一个学生测量)
生:(全體学生)1、2、3、4、5……
生:太麻烦了!好累哟!
师:怎么办?
生:找一个更大的。
师:古人真是这样干的。出示一根长竹棍(最开始研究的1米竹棍),它也是长度单位。(师生一起测量,记录7。)真方便!
3“厘米”的形成
师:(每组都有这两个长度单位)又有一天,很多古人拿着这两个长度单位测量这个物体的长度。(组织学生测量橡皮的长度)开始!
生:橡皮太小了。不行!
师:怎么办?
生:再找一个更小的!
师:(出示一根1厘米的小棍子,每组都发下去。)它同样是长度单位呢。(每两人拿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测量橡皮的边,并汇报。)
四、长度单位汇集,各司其职,各命其名
师:看看这三个长度单位,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长度单位呢?
生:大的就量长的,小的就量短的,中的就量不长不短的。
师:对,每个长度单位都有自己的用处。为了方便,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分别叫米、分米、厘米。
孩子们作为知识生产者,经历、跨越了三次挑战。第一,同一物体长度测量结果不同,出现测量单位不统一的冲突。第二,需要长度单位的 “精加工”,用一根固定长度的小棒作统一的长度单位,深刻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第三,一个长度单位的局限性,即遇到长度比较长的和很短的测量,就很不方便、不合适。怎么办?再生产,再创造!于是小的长度单位、中等的长度单位和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创造出来,将教材的知识序列进行了重组与整合,形成了长度单位的整体性架构。为后面的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抹上了靓丽的底色,甚至为毫米、千米的学习都埋下了深厚的伏笔。整个长度单位产生的思维历程,就像历史大片的上映,知识生产过程伴随着思维发展过程,造就了真正的学习活动。
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确,“知识生产”是最直接、最典型的知识生产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素养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