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研究
2022-02-23周中雪
周中雪
摘要:在现代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高中生物课堂得到了广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对于培养人才的优势,与当下的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相吻合。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组织学生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探究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知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科学划分小组、开展合作讨论、运用多样评价等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大家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课堂的“听众”,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容易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甚至会让学生对学科、课堂有抵触心理。随着新课改逐步深入到教育的各个阶段中,先进的教学模式逐渐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淘汰,教育者逐步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重点突出学生的学习地位,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生物学科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探究、交流,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让课堂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更有动力学习生物学科。
一、科学划分小组,均衡每组学习状态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首先应当分层次、科学地划分小组。每位学生之间存在个性、特长、生物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身上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据此作为划分小组的依据,保证每个小组都有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让每组的学习状态比较均衡,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潜力的发挥。如此,学生之间能形成优势互补形势,达到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
举例来说,教师教学“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有关内容,基于教师提前一段时间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教师将学生依据生物学习能力、性格、探究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多个生物学习小组,让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教师可以将分析推理能力强,但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与分析推理能力偏弱,但是性格外向的学生分到一起,以此形式均衡每个小组的状态,也让学生们之间形成互补,相互影响和带动,便于同组成员之间更好的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二、开展合作讨论,整体把控学习进程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纵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也应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认真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状态,必要时,及时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推动学生合作学习的进程。同时,教师应当合理把控学习的进程,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并及时提醒学生掌握好学习时间。如此,学生整体的合作讨论才能更完整,也更顺利。
举例来说,教师教学“细胞的基本结构”有关内容,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插图、动画课件,一起合作探究细胞器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教師引导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生物合作学习中来,发挥自己的潜力、智慧和能力。因为每个小组学生的观点并不总是一致的,所以学生在讨论中难免会有比较激烈的现象。教师发现后,应当及时参与其中,了解学生出现的争议点,并引导学生正确的探究方向。通过教师的及时把控和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额能够更加顺利,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精神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运用多样评价,优化合作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单纯的一个形式,或者是单纯的一个讨论过程,很多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评价,或是只是单一的运用教师评价的方式。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非常重要,而且关键。多种评价的方式利于学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认识本小组学习活动的优缺点。高中生的主观意识较强,教师应当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并为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引导学生学习进步的方向,进而实现优化合作学习效果的目的。
举例来说,教师教学“细胞的生命历程”有关内容,让学生围绕“细胞分化发生在什么时期”此问题进行讨论,并让学生举出例子来证明。在讨论后,教师先让每个小组组长发言,然后,让其他小组组长评价、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统一的总结,帮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同时,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过程及结果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既要表扬,也要指出缺点不足,鼓励每个小组在接下来的合作学习中有所改进,发挥出本小组的学习优势。以此多样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了自己的生物学习水平,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对于优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有一定的推动动用。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分析探讨可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于强化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对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成效有积极作用。教育教学形势是不断发展的,学生也逐渐成长,高中生物教师应当跟随教育发展的步伐,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利用多种渠道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习的有效方法,让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达到更理想的目标,让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呈现非凡的活力与面貌。
参考文献:
[1]宁建国.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34):101.
[2]冯旺.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9(4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