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浅谈应对策略

2022-02-23黄维龙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1期

摘要:历史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社会科学,这门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而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学校开设已久,但至今却没有摆脱遭受冷落的境遇,其客观上除了急功近利直接追求近期经济效益的社会心态外,主观上还是历史学自身把门关起来高高在上,人为的阻碍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所致。对来自县城周边的农村学生,他们的历史知识来源主要靠在历史课上获取,至于其他途径,比如影视剧及课外读物几乎为零。为此,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县城中学想要摆脱历史学遭受冷落的局面,就必须经过“整合”。本人就根据自己二十年来的历史教学,本着从提高人文学科教师的知识素养,应重视社会效应等方面略谈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知识素养;如何引导;社会效应

其一、应下大力提高教师的历史等人文社科的知识素养

在中学人文学科中,历史学科是能够在课堂上更多地展示社会生活的学科,是能够对学生进行更生动的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学科。而且,这种生活教育值得我们教员主动去摄取。每当学生跟随教师穿越时空,进入过去时代时,学生仿佛也回到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当教师生动地讲述到西周分封制时,学生也跟着联想到西周的国中之国,这种联盟制度在当时确实是远古中国奴隶制向早期封建制过渡的一大特色,但随着各诸侯国势力的不断强大,西周的天子也就渐渐名存实亡了。当教员讲到古老文字的不断演变,古老中国首先从最初的的结绳记事发展到独具东方民族特色的秦汉篆隶字体时,学生也会跟着老师的讲解联想到远古中华民族造字就是从最初的结绳记事逐渐发展到象形独体字向指事、会意慢慢过渡到合体字的演变。特别是当历史发展到复杂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时代已逐渐被铁器所取代,社会经济也获得了高速发展。紧跟着,先秦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时代也诞生了。此时此刻,远古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化领域也逐渐走向繁荣。此刻,如果没有我们历史教师的详细讲解,学生怎会知晓先秦的诸子百家?此之所以,历史教师的丰富知识无疑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是有帮助的,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先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特别是对历史知识的高度掌握。只要我们把丰富的历史向学生讲解,他们也必然进入到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因此,作为基础教育核心之一的历史学科,理应为这一学科的崇高使命默默为学生服务。

其二、应试教育对本学科会产生一定影响,教员必须懂得如何引导

但是,当今社会仍存在不同程度重视应试教育,特别是很多学校常常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教学优劣的现实中,大多数教师只关心如何通过考试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晋升自己的专业职称以获得高收入时,人文学科自然性就慢慢地遭受到一定冲击。这时,担任人文学科的教员必然也跟着受影响,于是,不少政史地教师也慢慢地忽视起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可恰恰是这些人文学科教师只考虑到如何拿出成绩,照本宣科后便让学生死记硬背起来。有的教员还说:“史地史地,就是要死记死记。”就以此来达到考试拿高分的目的。而校领导也只考虑把课程排满就完事了。更有甚者,历史课教师中,滥竽充数者比比皆是,就是音体美教师都可以上,连数理化教师也可以上历史课,甚至连那些从没有经过师资培训的敲钟匠和清洁工也可以上。这无疑扼杀了学生对丰富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使未来的一代产生了对该学科的厌恶感,这就更使历史学科难以摆脱困境。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先经过专门训练,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包括文、史、地、哲),避免出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之类的笑话。

其三、人文社科教师应当重视历史教学的社会效应

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经济日新月异的社会,时代正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各行各业正需要能人担当本行业的领路人。

可是,在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的一次社会调查中,一位小有名气的歌星竟然连“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一年都搞不清楚。还有一位名气较大的影星竟然穿上日本旗的旗袍准备登台表演。更有甚者,还有人准备把日本731部队遗址申报为地方旅游景点,这简直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些歌星、影星可以说简直是历史学的文盲,他们连起码的中国近代史都不知晓。甚至可这么说,他们已经忘记了中国近代史上曾遭外敌蹂躏、被列强欺凌、被他妈的小日本随便任人宰割的辛酸史。可以说,这些高收入的歌星、影星完全忘记了那些为争取民族主权而不屈不挠同列强抗争的先辈。对造成此因的应是当今社会对历史学科的冷遇。

因此,历史学既然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記载和再认识,它确切是一门生活科学。然而学历史的人为何在别人面前总要低人一等呢?笔者曾看到某些大学生怀揣着历史专业的毕业证书走进人才市场,可招聘人员总把他们拒之门外。这并不只是用人单位对历史专业人才的冷遇,也是社会对历史这门学科的漠视。

总而言之,要想摆脱历史窘迫的境况,全社会就必须先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和塑造民族精神。而且还要培养每一个公民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感悟力,要让全体公民都感受到历史的存在,要想办法接纳它,亲近它,而不能避而远之,要让祖国的历史更具震撼力和影响力。总之,学校教育工作就是要在教学中注重历史学科的社会效应,从而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历史教学特别是中学历史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普及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惩恶扬善”这一自律精神。要让学生从认识并了解史实中汲取文化和文明素养。更重要的是要让国人从小爱史、懂史,以史为镜,开拓未来,而不是培养几个能考试的人才。

为此,在人文社科教育工作中,我们想要实现历史学自身的价值,历史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走出一条崭新的历史学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强.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20(30):1.

[2] 朱君庆, 杨晓玲.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 2020.

(作者简介:黄维龙,男,汉族,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出生,安顺学院政史专业毕业后先到扁担山中学任教,农村中学撤并后进入镇宁思源实验学校任教,现任中学历史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