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时尚达人”李渔学扮靓

2022-02-23郑晶心

风流一代·青春 2022年2期
关键词:贵在李渔首饰

郑晶心

国际色彩标准机构潘通(PANTONE)公布2022年度流行色为长春花蓝,听上去又仙又浪漫,事实上就是我们俗人口中的蓝紫。办公室一位同事长年偏爱这类颜色,有若干此类颜色的衣物,我们赞她,原来一直走在时尚前沿。

说到中国人的时尚,不能不提到明末清初时的一位达人李渔。李渔博学多才,一生涉及戏曲、小说、园林、家居、置物、服饰、修容,深谙生活艺术。他的《闲情偶寄》被林语堂称赞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对于女子的扮靓之道,他亦颇有见地,而且很多观点在今日看来,并不为过时,其中时常提到色彩这一重要元素。

首饰

“珠翠宝玉,妇人饰发之具也;然增娇益媚者以此,损娇掩媚者亦以此。”

李渔认为,珍珠和翡翠是女子装饰头发的用品,然而增加娇媚的是它们,减损娇媚的也是它们。所谓增添娇媚,就是因为面容不够白皙,或是因为头发颜色有点偏黄,用珠翠宝玉点缀在头上,就能光彩照人,使人的肌肤、头发改变观感。这种妆饰之法,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说,就是“提亮”。李渔时代,还以黑发为美,发色偏黄是营养不良或不够健康的象征,所以需要用珠宝来提亮。现代人仍然是追求肤白的,所以,如果皮肤不够白,妆点一些珠宝来提亮肤色,自然是乐意的。李渔说,这和美玉藏到深山里,山就会有灵气;珍珠藏到水里,水就会变美丽是同一个道理。李渔的比喻真是灵动啊。

不过,李渔也提醒了,如果让皮肤白皙、头发乌黑的美人头上缀满美玉和珍珠,那么就会只见珠宝而不见人了。他又来了一个比喻:这就像把鲜花藏在叶子底下,让月亮隐身在云里一样,原本能够抛头露面的美人,却做出了蒙头盖脸的事。这样做太糟糕了,李渔感到心痛,明眼人看了,还能忽略她这繁复妆饰,看出她的真实容貌,认为她的美丽应当不止如此;如果遇到的是一个见识浅薄的人,就只会谈论她离奇的妆饰,而不谈到她美好的姿容了。

李渔此番叮咛,真是殷勤恳切。他说,“是以人饰珠翠宝玉,非以珠翠宝玉饰人也”,这是用人来装饰珠玉宝石,而不是用珠玉宝石来装饰人呢。

李渔认为女子戴首饰不在多,一支簪子、一对耳环,就可以陪伴一生了。既然首饰不在多,那就不能不要求它的品质,最好是精致完美的。李渔给予读者的各种妆扮、装饰建议,经常会对富贵人家和贫寒人家有不同要求。比如对簪子和耳环这两样东西,对富贵人家,他说不妨多准备一些金、玉、犀角、珍珠之类的,品种齐备,形状多变,可以几天换一次,或者一天换一次,都未尝不可。贫寒人家呢,没能力置办金银和珠玉做的,宁可用骨头、牛角材质的,也不要用铜和锡做的。骨头、牛角做的首饰耐看,制作得好,跟犀角和珍珠做的首饰没有什么差别,而铜和锡做的首饰不仅不雅观,还会损伤头发。在李渔看来,财力不同,准备不同;哪怕财力差一些,但也不可降低对品质的要求。

花饰

除了珠翠宝玉,李渔认为女人还可以戴花。女人的青春短暂,在青春正盛时,适宜与花相伴。如果富贵人家有美人,就应当寻遍天下名花,种植在庭院里,让美人和名花朝夕相伴,那种珠光宝气的荣耀是不值一提的。美人清晨起来簪花,可以任由她自己选择,喜欢红的就簪红花,喜欢紫的就簪紫花,随心所欲地插戴,自然也就适宜,这就是李白《清平调》中所说的“两相欢”。贫寒人家如果有美貌女子,只要屋旁稍有空地,也应当种树栽花,准备让她点缀云髻时用。其他事上可以节俭,唯独这事不可以节俭。

簪花对色彩也有要求,“时花之色,白为上,黄次之,淡红次之,最忌大红,尤忌木红。玫瑰,花之最香者也,而色太艳,止宜压在髻下,暗受其香,勿使花形全露,全露则类村妆,以村妇非红不爱也。”鲜花的颜色,白色的最好,黄色的次之,淡红色的再次之,最忌讳的是大红色的,还要忌讳木红色的。玫瑰花,是花中最香的,可是颜色太鲜艳,只适宜压在发髻的下面,让发髻暗暗接受它的香气。不要让花的形状完全露出来,完全露出来就会像乡村女子的打扮,因为乡村女子除了红色之外,其他什么颜色都不喜爱。

我比较同意李渔对于女人戴花的态度,但他总是强调“美人”“丽人”,难道除了“美人”“丽人”外,其他人就不能与花相伴了?他说玫瑰太香太艳,只能藏在发髻下面,要是完全露出来,就是“村妆”,即村妇所喜爱的妆扮了。这让我想起来汪曾祺写栀子花,“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李渔是传统文人,提倡雅致为美。他不懂,“村妆”之美中饱含着活泼泼的生命力和大欢喜呢。

衣衫

李渔对于女子穿衣的态度与他对妆扮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女子的衣服,不贵在精致而贵在干净,不贵在华丽而贵在素雅,不贵在与自己的家境相称,而贵在与自己的容貌相宜。

他认为,绮罗锦绣的衣服,一旦沾染污垢或蒙上灰尘,反而不如粗布衣服鲜亮,这就是他所说的贵在干净而不贵在精致的道理。大红大紫的鲜艳颜色,违背了时尚的需要,反而不如浅淡的合适,这就是他所说的贵在素雅而不贵在华丽的道理。然而,人各有天生的脸,各种脸都有与之相匹配的衣服,各种衣服都有与之相匹配的颜色,这都是固定而不可改变的。

为了让大家信服他的理论,李渔举了一个例子,相信他在生活中也尝试过:拿一件新衣服给几个女子试穿,结果一定有人穿上很好看,有人穿上不好看。这并不是因为衣服偏爱哪个不偏爱哪个,而是她们的脸色和衣服的颜色,有相称与不相称的区别。

“色彩搭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事物,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兴盛起来,李渔的这一理念是受何启发?如何形成的?他的这一理念实在是太现代了。

继续看李渔的穿衣之道:肤色较白皙的,衣服的颜色可深可浅;肤色较黑的,就不适宜穿浅色的衣服,只适宜穿深色的衣服,因為浅色的衣服就会更加显出脸黑了。肌肤较细腻的,衣服就可以精致些,也可以粗糙些;肌肤较粗糙的,衣服就不适宜精致,只适宜粗糙。

李渔给了特别指导,粗糙不是粗鄙。比如,棉布和苎麻布都有精粗深浅的区别,绮罗锦绣的衣服也有精粗深浅的区别,不能说棉布和苎麻布就一定粗糙,绮罗就一定精细;锦绣就一定色深,白布就一定色浅。绸和缎之中那些质地不光滑、花纹凸起的,就是精细之中的粗糙、深色之中的浅色;棉布和苎麻布之中那些纱线紧密、漂染精妙的,就是粗糙之中的精细、浅色之中的深色。

李渔认为女子的穿衣打扮,跟家庭的条件有关,但他觉得做裙子就不应该省料子。古诗说,“裙拖八幅湘江水”,他觉得在家可以穿八幅裙,人前漂亮就穿十幅裙。对当时苏州流行的“百裥裙”,他认为只能在需要盛装出席的时候穿一下,不适宜平常在家穿。另一种流行的“月华裙”,一个皱褶有五种颜色,就像皎洁的月亮显现的光华一样,李渔觉得太花费人工和布料,暴殄天物,又不甚美观。                  (西米绘图)

猜你喜欢

贵在李渔首饰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SOLES OF WIT
《互生》首饰系列
别出心裁,文贵在『新』
宝石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秋季养生贵在“收”
李渔的养生之道
杨梅救了李渔命
贵在认知,贵在践行